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基隆街 (基隆郡)
臺灣日治時期1920至1924年之行政區劃,隸屬台北州基隆郡,1924年後升格州轄市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基隆街為台灣日治時期中期(1903年至1924年間)存在之行政區,在1903年隸屬基隆廳,1909年隸屬臺北廳,1920年隸屬臺北州基隆郡,並在1924年10月升格為基隆市,成為台北州之州轄市,此後便維持此態直至日治時期結束為止。其轄屬範圍包含今基隆市的中山、中正、仁愛、信義、安樂的部分地區等5個區。
行政區劃
基隆街地區位在基隆堡,基隆廳在1903年11月1日實施街庄整併,將基隆港周邊的街庄合併為「基隆街」,其下設有的17個土名:罾仔藔、新店、後井仔、媽祖宮口、和興頭、崁仔頂、暗街仔、福德、玉田、新興、草店尾、石牌、義重橋、哨船頭、鼻仔頭街、二沙灣、三沙灣[1];此時的基隆街範圍僅有現在的部分仁愛區、中正區。
1920年10月1日,台灣的行政區劃改為州廳制,基隆街改隸臺北州基隆郡,將原本的基隆街改為大字「基隆」,並合併周邊的庄及島嶼,總共管轄20個大字:基隆、大沙灣、社寮、八斗子、深澳坑、田寮港、大水窟、石硬港、獅球嶺、蚵殼港、大武崙、大竿林、內木山、外木山、仙洞、牛稠港、基隆嶼、花瓶嶼、棉花嶼、彭佳嶼。
- 基隆大字下有「罾子寮」、「新店」、「後井子」、「媽祖宮口」、「和興頭」、「崁子頂」、「暗街子」、「福德」、「玉田」、「新興」、「草店尾」、「石牌」、「義重橋」、「哨船頭」、「鼻子頭」、「二沙灣」、「三沙灣」小字名
- 社寮大字下有「社寮島」、「八尺門」小字名
- 深澳坑大字下有「深澳坑」、「深澳坑口」、「槓子寮」小字名
- 八斗子大字下有「八斗子」、「沙子園」、「牛稠嶺」小字名
- 大武崙大字下有「內寮」、「外寮」小字名[2]
1924年12月25日,基隆街升格為基隆市。
Remove ads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