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太原武宿國際機場

1971年啓用的機場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太原武宿国际机场map
Remove ads

太原武宿國際機場[註 1]IATA代碼TYNICAO代碼ZBYN)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區,為國內省會級、幹線機場,是北京首都國際機場北京大興國際機場的備降機場[3]山西省最大的航空口岸,場區占地面積為8831畝。飛行區等級指標為4E級,可起降B747機型,同時滿足F類A380備降需要。跑道長3600米,寬度75米,站坪34萬平方米,機位60個,共有2座航站樓,樓面積為8.08萬平方米,航站樓之間通過聯廊連接,主體風格一致。貨運樓建設擴建收尾工程也已於2010年上半年竣工。 T3航站樓預計建成後面積為40萬平方千米,於2021年開工,2025年左右建成。預計2027年啟用 太原武宿國際機場目前共有3家駐地航空公司(中國東方航空山西分公司、海南航空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太原營運基地和昆明航空有限公司)有15家航空公司經營國內航線,國內省會城市除西安,石家莊外已全部實現通航。此外,太原武宿國際機場的國際及地區航線不斷增長,已開通前往香港,澳門,台北,日韓等地的定期航線以及包機航線。

快速預覽 太原武宿國際機場Taiyuan Wusu International Airport, 概覽 ...

2024年,累計開通航線145條,通航城市86個,國際及地區航線11條,通航城市11個。

Remove ads

發展歷史

Thumb
1968年的太原機場衛星圖,當時跑道仍為南北走向而非與太榆路大致平行

太原武宿機場始建於1939年,最初只有一條由侵華日軍修建的1000米長、80米寬南北走向跑道,為土質道面,後改為水泥道面,1945年日本投降山西省政府在跑道兩端各增加300米長的水泥道面,使得機場可起降C-46運輸機[4]:663閻錫山此後決定在武宿機場開辦民用航空業務,直至1948年10月12日武宿機場在小店戰鬥中被華北野戰軍占領[5],民航業務停辦,閻錫山又在太原市南郊修建了親賢機場[6]:515

1949年4月太原戰役後,武宿機場由中國人民解放軍華北軍區空軍接管,1952年翻修跑道、滑行道,1959年12月9日撥交民航使用[4]:663

至於20世紀50年代的太原民航站,1950年由中蘇民航設立時仍在1923年由閻錫山開闢的城北機場(現尖草坪區光社村一帶),1951年因臨近太鋼而遷至城南的親賢機場(今小店區并州南路一帶)[6]:515-516,城北機場也隨之關閉廢棄[7]:574

1969年2月,時任國務院總理周恩來批准對武宿機場進行改擴建[7]:575。同年11月,武宿機場產權劃歸中國民用航空總局,由民航山西省管理局管理使用。1970年4月1日,武宿機場開始擴建,總投資2742.1萬元人民幣,原南北向跑道在擴建工程中被廢棄[7]:575,另建一條與太榆路大致平行,長2500米、寬45米的東南-西北向跑道和一條長2260米、寬18米的同向滑行道[4]:663,1970年10月1日試航,此後多次成功試降伊爾-62客機,1971年7月1日正式通航[7]:576,民航山西省管理局也正式由親賢機場遷至改建後的武宿機場,親賢機場於1975年被廢棄[7]:575,但依託親賢機場建立的太原航空儀表公司(221廠)仍在親賢機場原址存續至今[8]。1984年,武宿機場候機室增建新大廳[4]:663

1992年,中國民用航空總局與山西省人民政府決定再次對武宿機場進行改擴建,將武宿機場候機樓工程列為山西省「八五」期間重點工程項目,航站區由山西省投資建設,飛行區則由中國民航總局投資建設[7]:576。1993年,國務院批准開放太原武宿機場航空口岸[9]。航站區擴建工程同年3月3日開工,1994年9月30日建成建築面積25800平方米的候機樓,同時建設的進場路也直接與太舊高速公路相通。1995年2月21日啟用候機樓,1996年6月25日啟用國際廳[7]:577。長3200米、寬45米的新建跑道1994年6月1日開工,1995年11月30日完工,1996年1月21日投入試運行,原跑道改為平行滑行道,1996年9月28日完成滑行道改造。此番改擴建後,武宿機場飛行區等級為4D,可滿足波音747-400型機的備降要求[7]:576。1996年12月25日,武宿機場改擴建工程通過驗收[4]:665

2006年3月26日,太原機場改擴建工程正式開工建設,總投資15.7億元,設計目標年為2015年,年設計旅客吞吐量600萬人次,建設內容包括:新建一座航站樓,建築面積5.5萬平方米;將原有跑道及滑行道延長400米至3600米,並加寬跑道及滑行道道肩,使飛行區等級指標由4D級升到4E級,滿足空中巴士A380飛機備降要求;新建站坪21萬平方米,增加機位18個,其中近機位12個,遠機位6個[10]。經過2007年的擴建,航站樓面積為8.08萬平方米[3]

2007年,中國民用航空總局批准「太原武宿機場」更名為「太原武宿國際機場」。

2008年,太原武宿國際機場航空貨運樓開工建設,建成後將包括貨運大樓、業務辦公樓、員工宿舍、特種車庫等功能區。

2008年9月1日,2號航站樓投入使用。

2014年1月1日,改造後的1號航站樓投入使用。

2020年3月以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緩和後,在防控境外輸入型病例期間,為緩解防疫壓力,進入北京和上海的部分國際航班將分流至太原機場、天津機場等多地機場[11]

2021年9月7日,國家發改委現已正式下發《關於太原武宿國際機場三期改擴建工程項目建議書的批覆》,標誌著太原武宿國際機場三期擴建工程獲得立項批覆[12]

2021年底,太原機場三期改擴建工程正式啟動。項目新建工程可分為三大建設分區,分別是航站區、場前交通和空側飛行區。其中航站區主要包括T3航站樓、T3航站樓室外工程和綜合交通換乘中心等工程。[13]本期工程將新建40萬平方米的T3航站樓、長3600米、寬45米的第二跑道、127個機位的機坪、5萬平方米的綜合交通中心、13萬平方米的停車樓以及貨運、航食、機務維修、輔助生產用房等,建設供電、給排水、供熱製冷等公用配套設施,配套建設空管、供油工程。[14]

Remove ads

機場設施

快速預覽 太原空運口岸, 國家(地區) ...

航站樓

太原武宿國際機場共有兩座航站樓,1號航站樓(T1)位於2號航站樓(T2)西側,兩樓呈45度角,通過兩條連廊相接。航站樓的建築風格基本一致,整體布局由多個三角形組成,多片三角形屋面交錯起伏,猶如一架展翅欲飛的三角翼飛行器。

設計理念一是多處使用數字「三」,意為傳承三晉歷史文脈;二是運用「三角翼飛行器」的形象,突出了航空業特點。

1號航站樓

1號航站樓始建於1992年,1995年竣工並試運行,設計年旅客吞吐量194萬人次。2008年,隨著2號航站樓啟用,原用T1停止使用,並於2009年3月啟動升級改造工程;2011年3月完工[16]

改造後1號航站樓建築面積增加到26493平方米,約是2號航站樓的二分之一,整體建築由多個三角形組成,為了傳承三晉歷史文脈,1號航站樓改造設計中多處使用數字「三」。1號航站樓和2號航改造後航站樓設置值機櫃檯22個,旅客安檢通道8條,行李提取轉盤3套,廊橋機位6個,可供波音737/757/767、空中巴士A320等D類以內的機型停靠,正式啟用後,將承擔太原機場年吞吐量30%左右的保障任務[17]

2014年1月1日起,中國國際航空四川航空山東航空深圳航空祥鵬航空幸福航空西部航空昆明航空西藏航空大連航空使用1號航站樓[18]

2號航站樓

2號航站樓位於1號航站樓的東南側,分為國際部分和國內部分,其中國內部分主體向西延伸,通過連廊與1號航站樓連接。航站樓總建築面積為5.5萬平方米,其中國際廳面積為1.8萬平方米。航站樓以「起飛·三晉」為建築主題,採用現代大跨桁架結構,柱網布局,充分利用屋面的交錯形成採光側窗,通過天窗解決通風問題,體現節能、環保的理念[19],在主樓與指廊間布置了三個極富山西特色的內院。航站樓建築為兩層半式結構,一層為到達層,主要有到港迎客廳、到港行李提取廳、行李分檢廳、貴賓用房、遠機位候機廳等;二層為出發大廳,主要有迎送區、值機區、安檢區、商業區等;夾層為旅客到港通道和中轉廳[3]。配套新建停車場4.6萬平方米,使航站樓前停車場總面積達6.5萬平方米,可同時停放車輛1650輛。

2號航站樓按滿足2015年旅客吞吐量600萬人次、飛機起降7.1萬架次、高峰小時旅客吞吐量2301人次需要設計,擁有值機櫃檯36個、安檢通道13條、行李處理系統3套、近機位12個、遠機位6個、採用剪刀式分層登機廊橋。

2008年9月1日到9月5日,所有航班分3批完成從1號航站到2號航站樓的轉場工作[20]

2014年1月1日,1號航站樓重新啟用後,東方航空南方航空海南航空廈門航空吉祥航空上海航空首都航空天津航空及國際(地區)航線將繼續保留在2號航站樓運營。

Remove ads

3號航站樓

於2021年開工建設。太原機場改擴建工程預計工期4年。[14]

貨運區

新建貨運樓位於1號航站樓西北側,南側與貨機坪相連,總投資約3060萬元,總用地11.5公頃,總建築面積12417平方米。貨運大樓為主體一層,局部二層建築,南北布置,包括營業大廳、貨庫區、辦公區、宿舍區和車庫區五個分區[21]

航空管制

TAIYUAN 118.25 MHz,124.35 MHz

航空保安無線設施

局名 種類 周波數 識別信號
TAIYUAN VOR 113.1 MHz TYN
TAIYUAN DME TYN

航點

境內航線

更多資訊 航空公司, 目的地 ...
Remove ads

港澳台/國際航線

更多資訊 航空公司, 目的地 ...

貨運航線

更多資訊 航空公司, 目的地 ...

機場交通

軌道交通

機場巴士

  • 1號線:五一廣場——機場
    • 行駛線路:機場——太榆路——塢城路——并州路——五一廣場(火車站),沿途設有太原南站、山西大學、長風街東口、建南汽車站路口、大營盤、煤炭賓館、五一廣場(火車站)等站點
    • 票價:¥16/人
  • 2號線:西客站—機場(中途不停車)
    • 行駛線路: 機場——東中環——南中環——西中環——西客站。
    • 乘車地點:西客站(南寒大石頭旁)
    • 票價:¥25/人
  • 3號線:太原南站——機場(中途不停車)
    • 票價:¥5/人
  • 4號線:東客站——機場(中途不停車)
    • 票價:¥25/人[22]

公共汽車

  • 201:太原火車站-機場航站樓
    • 營運時間:06:00-20:00,票價¥2,刷卡¥1(成人卡)或¥0.5(學生卡)全程時間約60分鐘。
    • 公交路線(火車站—機場航站樓):火車站-廣場-并州北路青年東街口-并州北路并州東街口-山西報社-并州北路南沙河橋口-并州南路新寇莊北街口-并州南路狄村街西口-建南汽車站-建設南路狄村街口-建設南路親賢北街口-太榆路長風街口-太榆路塢城東街口-太榆路學府街口-太榆路許坦東街口-火車南站(太榆路)-太榆路榮軍北街口-太榆路榮軍南街口-太榆路龍城街口-新營-機場生活區-機場航站樓
    • 公交路線(機場航站樓—火車站):機場航站樓-機場集團公司-機場生活區-新營招呼站-太榆路龍城街口-太榆路榮軍南街口-太榆路榮軍北街口-火車南站(太榆路)-太榆路許坦東街口-太榆路學府街口-太榆路塢城東街口-建設南路長風街口-建設南路親賢北街口-建設南路狄村街口-建南汽車站-并州南路狄村街口-并州南路新寇莊北街口-并州北路南沙河橋口-山西報社-并州北路并州東街口-并州北路青年東街口-廣場-火車站[23]
  • G4:南中環地鐵站(南中環長治路口)-機場航站樓
    • 營運時間:6:30-20:30
    • 公交路線:南中環地鐵站(南中環長治路口)、火車南站、機場航站樓

的士

太原的士起步價¥8,3公里,超過3公里後每公里¥1.6;21:00—5:00為¥8.6,3公里超過3公里後每公里¥1.8。市區往返機場的士收費大約¥50。

統計

客流量

更多資訊 年份, 客運 ...
  • 2003年旅客吞吐量突破100萬人次,跨入國內繁忙機場的行列[24]
  • 2005年旅客吞吐量突破200萬人次,達到212萬人次,提前6年達到原規劃的2010年的保障能力[25]
  • 2013年旅客吞吐量780.3574萬人次,同比增長14.54%;完成貨郵吞吐量44354.3噸,同比增長4.96%。旅客吞吐量在全國機場中排名28。
  • 2016年旅客吞吐量984.7840萬人次,同比增長11.4%,排名29[26]
  • 2017年旅客吞吐量1240.1086萬人次,同比增長25.9%,正式跨入全國大型繁忙機場行列。
  • 2018年旅客吞吐量1358.8423萬人次,同比增長9.57%。
  • 2019年旅客吞吐量1400.26萬人次。
  • 2020年旅客吞吐量901.32萬人次,同比增長-35.6%;完成起降架次79299架,全國排30位;貨郵吞吐量50788.1噸,同比增長-11.9%。
  • 2021年旅客吞吐量999.53萬人次,同比增長10.9%。
  • 2022年旅客吞吐量552.68萬人次,同比增長-44.7%。
  • 2023年旅客吞吐量1279.64萬人次,同比增長131.5%。


請參閱源Wikidata查詢.


參見

注釋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