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太妃糖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太妃糖
Remove ads

太妃糖(英語:Toffee香港音譯拖肥國語音譯為太妃)是一種英式糖果,通過將蔗糖糖蜜與奶油加熱焦糖化製成。其製作過程包含將原料持續加熱至硬裂紋階段硬裂紋階段英語Candy_making#Sugar_stages(149–154 °C / 300–310 °F),此時糖漿冷卻後呈現硬脆特徵。部分配方會添加少量麵粉調節質地,或混入堅果碎粒、葡萄乾等輔料以豐富口感層次。糖蜜在高溫下產生的轉化糖成分有助於改善成品的保濕性與結晶結構。

快速預覽 類型, 上菜順序 ...
Thumb
Heath bar,為外層包裹牛奶巧克力的英式太妃糖製品。

變體與應用

在美國,一種受歡迎的變體是英式太妃糖(English toffee),這是一種奶油含量較高的太妃糖,通常加入杏仁製成。該產品根據質地可分為耐嚼型和硬質型兩種版本。美國知名糖果品牌"Heath bar英語Heath_bar"即以英式太妃糖為核心原料製成。儘管冠以"英式"之名,其實際特性與英國本土多樣化的太妃糖品類存在顯著差異。不過該產品在英國市場以"奶油脆糖"(butter crunch)的名稱流通。[1]

詞源考據

該詞彙起源尚未定論。飲食作家哈羅德·馬基主張其源自「克里奧爾語中糖與糖蜜混合物的稱謂」,但未明確具體語言分支。[2]據《牛津英語詞典》記載,"toffee"作為書面詞彙首現於1825年,系"taffy"(1817年首次記錄)的方言變體,這兩個詞彙最初均以英格蘭方言形式被文獻記載。[3][4]

值得注意的是,該詞與阿坎語中的"tafere"存在詞形相似性,後者可直譯為"舔(手指)"的動作描述。

參見

參考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