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安徽師範大學附屬中學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安徽師範大學附屬中學(簡稱安師大附中,蕪湖地區亦簡稱為「師大附中」或「附中」)位於安徽省蕪湖市,始建於1903年,為安徽省示範高中,安徽省教育廳直屬的唯一一所高級中學,國家級「宏志班」承辦學校,安徽省唯一一所中國科協青少年科技創新項目實驗學校,原省重點中學,原省理科實驗班承辦學校。歷經育英學堂、萃文書院、萃文中學、蕪湖第四中學、安徽師院附中、皖南大學附中、安徽師大附中等辦學時期。現校址在蕪湖市鳳凰山下,占地面積6.34公頃,建築面積5萬多平方米,校園橫跨蕪湖市主幹道之一銀湖路兩側[1],是安徽省最知名的中學之一[2]。
Remove ads
歷史

清光緒二十九年(西元1903年),來復會美國[註 2]傳教士畢竟成、翟士發於蕪湖縣冰凍街[註 3](今蕪湖市鏡湖區冰凍街)創辦私立育英學堂,校址旋即遷至鳳凰山[註 4],並於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年易名私立萃文書院,由來復會和基督會合辦[註 5][5]。中華民國14年(1925年),蕪湖教會學校掀起「反奴化教育、收回教育主權」的風潮,私立萃文書院遂更名私立萃文中學,並成立校董會,聘請袁伯樵任校長,向中華民國安徽省教育廳立案。民國23年(1934年),萬樹庸接任萃文中學校長[6]。

中華民國26年(1937年),第二次中日戰爭爆發。次年蕪湖淪陷,萃文中學遷往重慶磁器口對岸石子山繼續辦學,一度聘任梁漱溟為校董。民國35年(1946年)蕪湖光復後萃文中學遷回鳳凰山原校址[5][6],同年第二次國共內戰爆發,萃文中學成立數個左翼學生組織聲援共產革命[7]。1949年,中國人民解放軍渡過長江擊潰中華民國國軍接管蕪湖。內戰長江流域戰事基本結束,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同年,民國政府遷台。1952年,新政府接管萃文中學,改稱蕪湖第四中學。與此同時,改革教學內容與管理機構,興建校舍,購置設備,擴大招生,在校教、學員總數超過1000人[5][6]。
1949~1954年通過對國立安徽大學、安徽學院和安徽師專的整合與拆分,先後成立了安徽農學院、安徽大學、安徽師範學院[8]。1958年蕪湖第四中學改為安徽師範學院附屬中學,次年遷至鳳凰山下現小官山校址,並隨安徽師範學院一同更名,為皖南大學附屬中學[5]。

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蕪湖局勢動盪。1968年9月,復改為蕪湖市四中,1969年在極左派強制下遷往宣城市廣德縣,圖書、設備及檔案等損毀、丟失嚴重,
教師亦遭遣散。1971年重新組建新蕪湖第四中學,次年安徽師範學院更名安徽師範大學,新四中亦最終恢復為安徽師範大學附屬中學,原教師陸續調回。
1976年文化大革命結束,197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徽省教育廳正式確定安徽師範大學附屬中學為安徽省重點中學。1979~1985年,在校學生參加各學科競賽,獲得全國比賽獎的35人次,獲省比賽獎的127人次[5]。1996年完全中學安師大附中改為高級中學,原初中部成立初級中學萃文中學,與安師大附中合校辦學。2006年秋季學期萃文中學停止招生。2010年恢復為初級中學安徽師範大學附屬萃文中學,興建校址於蕪湖市弋江區大工山路[9]。
Remove ads
現狀

學校位於蕪湖市鏡湖區銀湖南路與中山北路之交匯處,西望長江、青弋江,東倚赭山、鳳凰山,交通便捷,環境幽雅。校區為銀湖南路分為西、東兩部分,以學校私有人行天橋狀元橋連接。東校區在鳳凰山西麓,建有一亞洲田徑聯合會認證300m跑道標準操場(主操場)及多種運動設施,另建有高一年級及原初中部/萃文中學[註 9]教學樓鳳凰樓和行政樓竟成新樓,施工中之圖書綜合樓、實驗樓逸夫樓、附中食堂、新宿舍樓、已拆除之科藝樓、舊圖書館和學生會皆位於此處。西校區依大小官山山勢而建,有高二年級/高三年級綜合教學樓萃文樓、舊宿舍樓、籃球場(副操場)和附中印刷廠。
截至2010年2月,學校有正式教職工196人,其中專任教師168人,具有本科學歷的教師占專任教師總數的98%。高級教師79人,特級教師7人,參加國家級培訓的骨幹教師3人,省「教壇新星」6人,教師中已畢業或在讀的研究生50餘人。[1]2013年秋季開學有高一至高三三個年級共43個班,其中每個年級有一個國際班[註 10]和兩個科技特長班[註 11],一個文科實驗班[註 12]。2012級有文科班三個,理科班十一個,每班50人左右。

2010年以來安師大附中與蕪湖市第一中學參加中招聯合招生,通過統一划定中招分數線和電腦派位進行錄取[10]。除此之外,安師大附中還通過自主招生等方式招收信息特長生、科技特長生和體育特長生等。
2002年,安徽省高考文理科狀元極為罕見地同時出自安師大附中。近幾年,安師大附中學生亦積極參加各大國內高校自主招生;部分學生被國(境)外知名高校錄取。
Remove ads
校園文化
安師大附中擁有若干國際文化交流項目,少數優秀學生在校期間有機會出國參加時間不等的交換生項目。自2005年起開始與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和新加坡國立大學開展留學預科合作項目,現已成為該校學生進入國際一流大學學習的重要跳板。
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安徽師範大學附屬中學委員會下屬的學生會曾採用全校學生民主投票的方式產生成員名單,並曾於選舉前在校園內進行候選人競選演講的電視直播。如今學生會實行內部選舉,但學校的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委員會被質疑干涉學生會部分職位的選舉與任命。學生會負責組織一系列校園活動,如每年一度的秋季運動會、學生辯論賽、校園書市以及書畫比賽等。
【語言學社】
安師大附中語言學社成立於2013年,在成立之初就榮獲蕪湖市優秀社團稱號。
社團由四個部門組成:學習部,競賽部,後勤部,外宣部
學習部:由想學習各種語言的同學們組成。因為社團的前輩們也只是普通高中生,不是精通幾十國語言的小天才,所以活動形式以講座和學習小組為主,而不能為每位社員都提供專門語言的課程。
競賽部:風靡全國的五大聯賽,數學物理化學生物計算機(排名不分先後),屬於奧林匹克競賽。語言學,也有其奧林匹克,在國際上的認同度與這五大競賽沒有區別,只是在國內還缺乏認同度。語言學競賽也是一項充滿趣味,而且零門檻的競賽,只要你有一顆愛推理愛探索的心,就可以參加。競賽部的活動以專題講座,課後鞏固,課堂反饋的形式進行。
後勤部:該部門由真的願意為集體默默付出的同學組成,負責布置和清掃活動場地,列印搬運學習資料等,同時也是管理社團財政的部門。
外宣部:主要負責和各組織、個人聯繫,也負責每一年的招新工作。因為安徽省語言學社團只在本校和兄弟學校蕪湖一中存在,所以與兄弟學校社團的頻繁聯繫是必不可少的。除此之外,因為安徽省還沒有設立語言學競賽相關負責組織,所以每年競賽的相關事宜需直接與語言學競賽中國組委會聯繫。
Remove ads
學校各年級內常年舉行排球、足球(已停辦)、籃球等聯賽。
安徽省理科實驗班/安師大附中科技特長班
2001年,根據安徽省教育廳《關於確定安徽省理科實驗班承辦學校的通知》(教基[2001]29號),安師大附中與合肥一中、馬鞍山二中、安慶一中、蕪湖一中、蚌埠二中承辦安徽省理科實驗班,面向全省招收具有理科特長的學生。每校1個班,每班不超過40人,總規模不突破240人,曾一度吸引數萬學生報考[11]。被錄取的學生多具有理科方面特長,加之學校的師資配置傾斜,省理科實驗班的學生在全國乃至世界的各項比賽中獲得了眾多榮譽,畢業生中有多人被普林斯頓大學、康奈爾大學、南洋理工大學等國際頂尖高校錄取。[1]從2007年起,出於對教育公平的考慮,面向全省招生的理科實驗班停止招生[12]。隨後安師大附中開始組建與之類似的科技特長班,且招生人數增加到了100~120人(2個班)並且以自主招生的形式面向省招生。自2013年起,根據安徽省教育廳《進一步改革和完善初中學業考試和普通高中招生的意見》,所有未經審批的普通高中中招跨市招生項目皆不得開展[13],安師大附中科技特長班面向全省的招生亦受到諸多限制。
Remove ads
安師大附中國際班
自2010年起,安師大附中與美國 Valley International Academy 合作,開設了融合中華人民共和國高中課程和美國高中課程的國際班。除完成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內高中課程學習外,還將增設 AP/SAT/TOEFL/IELTS 有關的選修課程的學習。學校承諾為國際班配備一流的師資(包括優秀外籍教師)並協助申請國(境)外高等院校。在各項涉外學生交流活動(包括AFS項目)中,國際班學生享有優先權[14]。然而由於其高收費(19000 元/學年,2013年),許多學生及家長認為這是以國際班的名義,為那些中考分數沒有達到安師大附中錄取要求但有很好的經濟條件的學生開辦的班,以此收取高額學費[15]
學科競賽情況
對於各大學科競賽省級賽區比賽,安師大附中每年每科均有數十位選手奪得安徽省一等獎及其他獎項。以下僅列出近幾年來安師大附中選手在省級以上學科競賽中所獲獎項。
- 2008年儲鵬翔在全國中高學生化學競賽(安徽賽區)中獲得省一等獎,進入安徽省省隊,並在第22屆全國高中學生化學競賽(決賽)暨冬令營中獲得國家一等獎,全國第二名[23]。
- 2010年周翃羽在全國高中學生化學競賽(安徽賽區)中獲得省一等獎,進入安徽省省隊,並在全國高中學生化學競賽(決賽)暨冬令營中獲得國家二等獎。
- 2011年姜雨生在全國高中學生化學競賽(安徽賽區)中獲得省一等獎,進入安徽省省隊,並在全國高中學生化學競賽(決賽)暨冬令營中獲得金牌,保送北京大學。[24]
- 2014年陳思涵、錢子瀚在全國高中學生化學競賽(安徽賽區)中獲得省一等獎,進入安徽省省隊,並在全國高中學生化學競賽(決賽)暨冬令營中分別獲得銀牌和銅牌。[25]
- 2016年宗德輝在全國高中學生化學競賽(安徽賽區)中獲得省一等獎,進入安徽省省隊,並在全國高中學生化學競賽(決賽)暨冬令營中獲得銀牌。[26]
- 2010年季智鍵在全國中學生生物學聯賽中獲得省一等獎,並以安徽省第一的成績進入安徽省省隊,在全國中學生生物學競賽中獲得全國二等獎。[27]。
- 2012年方殊涵在全國中學生生物學聯賽中獲得省一等獎,並以安徽省第一的成績進入安徽省省隊,在全國中學生生物學競賽中獲得全國一等獎,進入國家集訓隊,被北京大學預錄取。
- 2014年金戈在全國中學生生物學聯賽中獲得省一等獎,並以安徽省第三的成績進入安徽省省隊,在全國中學生生物學競賽中獲得全國一等獎,進入國家集訓隊,被清華大學預錄取。[28]。
在安徽省內,安師大附中的信息學競賽水平占有絕對優勢。每年的全國青少年信息學奧林匹克聯賽獲獎選手中安師大附中選手所占比例非常之高[29]。
- 2007年楊弋獲得國際信息學奧林匹克金牌(世界第2名)[30]。
- 2011年楊洋獲得國際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中國隊選拔賽(CTSC)金牌(全國第5名),亞洲與太平洋地區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APIO)銀牌[31],全國青少年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NOI)銀牌[32]。
- 2011年竇芃獲得CTSC銀牌,APIO金牌[31],全國青少年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NOI)銀牌(第一名),進入國家集訓隊[32]。
- 2011年王少雄獲得APIO銅牌[31],NOI金牌,進入國家集訓隊[32]。
- 2011年陶良德獲得NOI銅牌[32]。
- 2013年鍾原獲得NOI金牌,進入國家集訓隊,保送北京大學[33]。
- 2013年賀子航獲得NOI金牌,進入國家集訓隊,保送清華大學[33]。
- 2013年王易檀獲得NOI銅牌,取得北京大學錄取優惠資格[33]。
- 2013年寇明陽獲得NOI銅牌[33]。
- 2013年凌展獲得NOI銀牌[33]。
- 2015年吳作凡、倪星宇、羅哲正獲得NOI金牌[34]。
- 2016年羅哲正、吳作凡、汪樂平、承君陽、劉雲蟄獲得NOI金牌[35]。
- 2016年吳作凡獲得國際信息學奧林匹克金牌(世界第2名)[36]。
安師大附中於2013年首次參加全國語言學奧林匹克競賽(NOL)/國際語言學奧林匹克(IOL),是安徽省最早參加該競賽的高級中學。
著名校友
注釋
參考文獻
參見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