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寬城子站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宽城子站
Remove ads

寬城子站(俄語:Куаньчэнцзы вокзал),是中國吉林省長春市的第一座火車站。該車站原是中東鐵路南支線的一個四等站,始建於1899年,1901年整體完工。1936年,寬城子站因鐵路改線而關閉,1958年站舍被拆除,原站址位於今長春市寬城區長春機車廠院內南側。

快速預覽 寬城子站, 其他名稱 ...

歷史

建站初期

築路設站

1896年,清政府沙皇俄國簽訂《中俄密約》,同意沙俄修建中東鐵路。1898年,中東鐵路南支線開工,沙皇俄國在今長春市區西北部五公里外的二道溝北汊規劃了一座火車站,因長春舊名「寬城子」,故命名為「寬城子車站」[1],民間亦通稱「二道溝車站」、「老毛子車站[2]。1900年7月15日,義和團運動興起,寬城子站站舍和站內存放的物資被燒毀,已鋪軌的鐵路被拆毀[2][3]。1901年,俄國修復被大火燒毀的房舍,車站建設全部完成。1903年7月,中東鐵路正式通車運營。

日俄分管

Thumb
寬城子站站台

1905年,日俄戰爭結束後,雙方簽訂《樸茨茅斯條約》,規定俄國將寬城子站以南部分的中東鐵路管理權無償轉讓予日本,寬城子站本身則歸屬雙方共有[4]。同年,寬城子站站舍由俄國工程師普洛辛斯基設計並重建。1906年5月,日本將中東鐵路南支線長春至旅大段改稱「南滿鐵路」。1907年6月,俄國以560,393盧布購買了寬城子站的日本共有權。同年,日本在寬城子站南約2公里處修建了長春站(通稱日本站或頭道溝站),負責長春通向南滿鐵路方向的的客貨運業務,與俄國控制的寬城子站分庭抗禮[5]

中蘇合辦

1917年十月革命後,蘇聯政府繼承了沙俄對於寬城子站及其附屬地的所有權。寬城子事件期間,奉系軍閥領導的吉林陸軍第三混成旅步兵二團曾暫時駐紮在寬城子車站附屬地內[6]。 1924年5月,中蘇通過談判在北京簽訂了《中俄解決懸案大綱協定》和《暫行管理中東鐵路協定》,規定中東鐵路(寬城子站以北段)由中蘇合辦。自此,寬城子站及其附屬地由中蘇共同經營。[7]

滿洲國時期

Thumb
1936年的新京特別市鐵路規劃地圖(部分),反映了寬城子站(圖示「寬城子」)和新京站(圖示「新京」)間的位置關係

1931年9月19日凌晨4時30分,日本關東軍第四聯隊對駐防寬城子站的東北軍中東路護路軍二營發動襲擊,隨後占領寬城子鐵路附屬地。東北軍中東路護路軍二營營長傅冠軍等70人在戰鬥中死亡[8][9]

1935年3月,日本向蘇聯購買了中東鐵路北段,日本的南滿洲鐵道株式會社接管寬城子車站,車站內的設施陸續搬遷或拆除[10]。同年8月,中東鐵路北段(北滿鐵路)改為標準軌,與南滿鐵路直通並南延至新京站,寬城子站失去作用。1936年1月,寬城子站關閉。

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

1953年,中華人民共和國鐵道部在寬城子站原址興建長春機車廠。1958年,寬城子站站舍被拆除,次年長春機車廠建成[11]

車站附屬地

Thumb
1936年的新京特別市地圖,圖中左上所注「寬城子」即為中東鐵路寬城子車站附屬地範圍

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沙皇俄國以防護「鐵路所必須之地」為由,出動軍隊和鐵路警察占領了寬城子站附近的二道溝一帶,命名為"寬城子火車站區"。中東鐵路公司將「寬城子」所在的車站街市定為二級市街,寬城子街區由此成為長春地區第一個按功能規劃建設的街區。初期,站區占地不足2平方公里,後幾經擴張至5.7平方公里[12]。1905年,俄國重新劃定寬城子火車站區範圍,同時將站區更名為「寬城子車站附屬地」,別稱「二道溝附屬地」。該附屬地以寬城子站為中心,整體呈長方形,西靠中東鐵路線,東至二道溝,北至今長春機車廠一帶,其劃定面積約為5.53平方公里。據1923年9月23日發行的《吉長日報》所報導,寬城子站附屬地的俄國商業繁盛,俄國人開設的商鋪已達百餘家。其整體人口和規模仍相對較小,直至1935年廢棄前,建成的區域約為1平方公里,人口不足5000人。[13][14][10]

在規劃與布局方面,寬城子車站附屬地以秋林街(今一匡街)、巴柵街(今二酉街)兩條街路為主路,形成了與鐵路平行的棋盤狀路網;同時,附屬地劃分為數個按功能規劃建設的街區,分為火車站區、站前區、居住區、衛戍區等功能區,路寬8至12米不等,街廓50至200米不等。附屬地內興建有方形的站前廣場(今長春市區內興建的第一座廣場),以及護路警察住房、鐵路俱樂部、水塔(包括今長春市區內興建的第一座水塔)、領事館、學校、教堂、醫院、兵營、鐵路住宅,以及一些為俄國鐵路員工和家屬服務為主的麵包加工廠、肉類罐頭加工廠、屠宰場、飲食店、食雜店、麵粉及穀物店、浴池、照相館等配套設施。城市綠化方面,附屬地內的部分道路兩旁種植了大葉楊作為行道樹,作為今長春市內最早的城市綠化景觀。供水方面,附屬地內共鋪設了長約2公里的輸水管道,將伊通河的水引入站區,形成了長春最早的近代城市供水系統。[15][10][16]

Remove ads

軍事衛戍

1900年左右,沙皇俄國在寬城子站鐵路附屬地內修建了供沙俄駐軍衛戍的兵營,分為南兵營、北兵營和將校營三部分。

其中,南大營共建有3棟營房,當地人稱之為「三大棟」,均為俄式磚石結構建築;北大營共建有2棟營房;將校營則建有1棟營房、6棟軍官宿舍和1座教堂,其部分建築於1904年改建作沙俄鐵路子弟小學,中蘇合辦後改稱東省特別區立第十二小學。

現狀

Thumb
吉林省人民醫院凱旋院區門診樓,原為寬城子火車站俱樂部,始建於1903年

寬城子站附屬地的許多建築已經拆除,但仍有部分建築得以保留,如原寬城子火車站俱樂部(今吉林省人民醫院凱旋院區門診樓)、原沙俄兵營(包括原將校營的部分建築遺存)、原二道溝郵局亞喬辛制粉廠舊址等[17][18][19]。2021年,隨著長春中車軌道車輛有限公司整體搬遷建設項目啟動,中東鐵路寬城子車站歷史文化街區項目在原寬城子車站附屬地範圍內啟動,原遺留建築和相關歷史遺蹟將改造為歷史公園[20]

參考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