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峨山彝族自治縣

中国云南省玉溪市下辖的自治县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峨山彝族自治县map
Remove ads

峨山彝族自治縣,舊稱嶍峨漢語拼音:xí é),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雲南省玉溪市下屬的一個自治縣,成立於1951年5月12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設立的第一個彝族自治縣。峨山縣東連玉溪市紅塔區通海縣,南接紅河州石屏縣,西南毗連新平縣,西北與楚雄州雙柏縣綠汁江相望,北連易門縣昆明市晉寧縣。縣境東部狹長,西部較寬,全縣面積1932平方千米,2020年總人口14.39萬人,政府駐地雙江街道

快速預覽 峨山彝族自治縣, 國家 ...
Remove ads

歷史

南詔末年(880年)在此設嶍峨部,因縣城東北面有嶍山、峨山兩山而得名。大理國時期嶍峨部隸屬於秀山郡元代憲宗六年(1256年)置嶍峨千戶。至元十三年(1276年)設嶍峨州。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降為嶍峨縣。[2]民國18年(1929年)時任雲南省民政廳廳長的峨山人徐為光認為「嶍峨」與「習惡」諧音,殊不雅訓,根據鄉紳要求,簽呈省政府將「嶍峨」改為「峨山」。省政府於同年10月8日115次會議決議呈經中央核准,於民國19年(1930年)1月1日始更名為峨山縣。[3] 1951年5月12日成立峨山民族自治縣。1956年改稱峨山彝族自治縣。

地理

峨山縣地處哀牢山脈以東,滇東高原以西的高原地帶,山地遼闊,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全縣平均海拔1691米,最高點為北部甸中鎮鏡湖行政村的火石山,海拔2583.7米,最低點在西部綠汁江邊的丫勒河谷,海拔820米。境內河流分屬紅河珠江兩大水系。珠江水系主要河流有猊江及其支流練江綠沖河等,紅河水系主要有化念河綠汁江等。[2]

縣境東部的雙江、小街等地,位於曲江斷裂帶上,地殼運動劇烈,地震活動頻繁。礦產資源主要有。峨山彝族自治縣化石資源豐富,是兩種峨山龍的發現地。

氣候

更多資訊 峨山縣氣象數據(1981-2010), 月份 ...

行政區劃

峨山彝族自治縣下轄2個街道辦事處、3個、3個[4]

雙江街道、​小街街道、​甸中鎮、​化念鎮、​塔甸鎮、​岔河鄉、​大龍潭鄉和​富良棚鄉

經濟

2022年,峨山縣生產總值達143.52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6.1%。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0.21億元,增長5.2%;第二產業增加值43.12億元,增長12.8%;第三產業增加值80.19億元,增長3.2%。三次產業結構為14.1∶30∶55.9。人均生產總值97,898元。城鄉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為47,109元、18,349元。職工年平均工資101,444元。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4.20億元,人均2,866元。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7.52億元,人均11,951元。[5]

人口

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結果,峨山彝族自治縣總人口(常住人口)共有143,903人,城鎮人口66,594人(占46.28%),鄉村人口77,309人(占53.72%)。共有男性75,135人、女性68,768人,性別比為109.26。0—14歲人口共20,654人(占14.35%),15—59歲人口共97,649人(占67.86%),60歲及以上人口共25,600人(占17.79%),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共20,359人(占14.15%)。大學專科學歷及以上人口有13,775人,15歲以上的文盲有5,201人,占15歲以上人口的4.22%。[6]

民族

根據2010年進行的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的結果,在全縣人口中彝族人口87294人,占總人口的53.61%;其次是漢族55925人,占總人口的34.35%。其他主要少數民族及占總人口比例分別為:哈尼族,7.40%;傣族,0.22%;回族,3.61%;白族,0.12%;苗族,0.16%;蒙古族,0.19%;拉祜族,0.03%。[7]

交通

公路

鐵路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