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後金及清朝年號列表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清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王朝[1],後金則是其君主正式稱帝時的前身,兩者總計包括296年[註 1]。清朝沿用著明朝舊制,以帝王年號進行紀年,與以前的中國朝代有所不同,具有滿語漢語兩套名稱[3]。史書及民間一般使用年號來稱呼清朝皇帝[4],且每位皇帝亦多只會使用一個年號,惟太宗皇太極曾經使用兩個年號,「天聰」及「崇德」;穆宗載淳原定的「祺祥」年號則從未正式使用;另外也有學者認為後金的「天命」與「天聰」是汗號紀年而非年號[5]。
其中,首個使用的年號為努爾哈赤於1616年所啟用的天命年號,最後一個年號則是溥儀遜位後停用的宣統年號。使用時間最長及次長的分別是達約61年的康熙年號及60年的乾隆年號,但乾隆年號實際上在乾隆帝禪位後仍然在宮中使用,共計大概有約64年時間[註 2];最短的則為使用3年的宣統年號。隨著清朝的滅亡及中華民國的成立,廢除了年號紀年改用民國紀年[8],年號最終從中國歷史上消失[3]。
下表列出清朝包括後金使用的13個年號,以及預定啟用但後來取消的祺祥年號。年號釋義以賈越的《清朝皇帝年號考》為主。各年號的使用時間出自《清實錄》及趙爾巽《清史稿》。
Remove ads
列表
後金總共前後使用2個年號,但有學者認為後金實際使用汗號紀年[5]。
清朝共啟用了11個年號,其中包括皇太極在改國號建立大清後更改的年號崇德;另有祺祥年號在未啟用之前已經被廢除。當中包括了全中國範圍內使用時間首二名的年號,分別是使用61年及60年的康熙和乾隆年號,乾隆則是在宮中使用最久的年號。
年號相關
注釋
參考來源
參考書籍
外部連結
參見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