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義大利網球公開賽

网球赛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義大利公開賽(英語:Italian Open義大利語Internazionali d'Italia,又名羅馬大師賽)目前由贊助商冠名為義大利國家勞工銀行國際賽(Internazionali BNL d'Italia),是每年5月在義大利羅馬舉行的男女合辦職業網球賽事。兩賽事於2011年合併,屬於ATP1000大師賽WTA1000巡迴賽,場地類型為室外紅土球場。

快速預覽 義大利網球公開賽Italian Open Internazionali d'Italia, 賽事資料 ...
Remove ads

歷史

義大利網球錦標賽(Italian tennis championship)創立於1930年,由阿爾貝托·博納科薩英語Alberto Bonacossa伯爵發起;[1]首屆單打冠軍為比爾·蒂爾登莉莉·阿爾瓦雷斯英語Lilí Álvarez。賽事直到1934年都在米蘭的網球俱樂部舉行,1935年起移師義大利廣場

1936至1949年,由於二戰而沒有舉辦比賽。1961年,為紀念義大利統一100週年改在杜林體育俱樂部舉行。

男子賽事在1970至1989年是大獎賽網球巡迴賽超級系列賽,1990年成為單週冠軍系列賽;女子賽事地點曾三度更動,1980至1984年在佩魯賈、1985年在塔蘭托,1987年重返羅馬。另外女子賽1979至2011年間的賽程都早於男子賽(其中1984年兩賽事同期進行、1986年未舉行女子賽事)。

2023年起,賽程擴展為兩週,單打籤數也從56籤擴展到96籤;女子冠軍積分也從往年的900分提升到1000分。[2]

賽事多年來曾多次更名,包括義大利國際錦標賽(Italian International Championships)[3]和羅馬大師賽(Rome Masters)。

Thumb
義大利公開賽中央球場(Stadio Centrale)

義大利廣場網球中心(Foro Italico tennis center)目前有四座主要球場,[a]包括可容納10,400名觀眾的中央球場、[4]3,500席的尼古拉·彼得蘭傑利球場(Stadio Nicola Pietrangeli,原Pallacorda)、[5]大看台競技場(Grand Stand Arena),以及在2025年新建的3,000席超級網球競技場(Super Tennis Arena)。[6]

Remove ads

歷屆決賽

男子單打

Thumb
拉斐爾·納達爾是唯一在兩項大師賽贏得至少10座單打冠軍的選手(本站10座、蒙地卡羅11座),兩賽事皆為紅土賽事
僅列出1969年公開賽年代以後的冠亞軍
更多資訊 年, 冠軍 ...
Remove ads

女子單打

僅列出1969年公開賽年代以後的冠亞軍
更多資訊 年, 冠軍 ...
Remove ads

男子雙打

僅列出1969年公開賽年代以後的冠亞軍
更多資訊 年, 冠軍 ...
Remove ads

女子雙打

僅列出2000年以後的冠亞軍
更多資訊 年, 冠軍 ...
Remove ads

紀錄

單打

  • 最多冠軍 (男子10次/女子5次)
西班牙 拉斐爾·納達爾 (2005–2007、2009–2014、2018–2019、2021)
美國 克里斯·艾芙特 (1974–1975、1980–1982)
  • 最多連續冠軍 (男子3次/女子4次)
西班牙 拉斐爾·納達爾 (2005–2007)
西班牙 康奇塔·馬丁內斯 (1993–1996)
  • 最多決賽 (男子12次/女子7次)
西班牙 拉斐爾·納達爾 (2005–2007、2009–2014、2018–2019、2021)
塞爾維亞 諾瓦克·喬科維奇 (2008–2009、2011–2012、2014–2017、2019–2022)
美國 克里斯·艾芙特 (1973–1975、1980–1982、1984)
  • 決賽最多局數 (男子57局/女子36局)
更多資訊 2006年男單決賽, 1962年女單決賽 ...
  • 決賽最少局數 (男子16局/女子12局)
更多資訊 2013年男單決賽, 2021年女單決賽(英語:2021 Italian Open – Women's singles) ...
Remove ads

雙打

  • 最多冠軍
— 相同搭擋 (男子4次/女子2次)
澳洲 尼爾·弗雷澤 / 澳洲 羅伊·愛默生 (1959–1962) [b]
美國 布萊恩·戈特弗里德 / 墨西哥 勞爾·拉米雷斯 (1974–1977)
美國 鮑伯·布萊恩 / 美國 邁克·布萊恩 (2008、2010、2013、2016)
澳洲 特瑪·科因·朗英語Thelma Coyne Long / 澳洲 瑪麗·霍頓 (1956–1957)
西班牙 比希尼婭·魯阿諾·帕斯夸爾 / 阿根廷 保拉·蘇亞雷斯 (1998、2002)
中華臺北 謝淑薇 / 中國 彭帥 (2009、2013)
— 不同搭擋 (男子7次/女子4次)
澳洲 尼爾·弗雷澤
1957 (搭擋 澳洲 霍德)、1959–1962 (搭擋 澳洲 愛默生) [b]、1963–1964 (搭擋 澳洲 修威特)
英國 弗吉尼婭·韋德
1968 (搭擋 澳洲 考特)、1971 (搭擋 西德 尼森·馬斯托芙英語Helga Niessen Masthoff)、1973 (搭擋 蘇聯 莫羅佐娃英語Olga Morozova)、1983 (搭擋 羅馬尼亞 魯茲琪英語Virginia Ruzici )

參考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