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戚發軔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戚發軔(1933年4月26日—),男,遼寧瓦房店人,中國太空技術專家,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中國研究員、中國工程院院士、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曾任空間技術研究院副院長、院長、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宇航學院院長,博士生導師。
歷任「東方紅一號」衛星技術負責人,「東方紅二號」衛星副總設計師、總設計師,國內衛星通信工程第一副總設計師,「風雲二號」衛星氣象工程副總設計師,「東方紅二號甲」衛星總設計師,「東方紅三號」衛星總設計師,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載人飛船系統總設計師(神舟一號至神舟五號[1])。[2]
Remove ads
生平
1933年4月26日出生於奉天省復縣,在日佔大連長大。1952年考大學時,填報了清華大學航空系(當年與其他院校同系合併成立北京航空學院,成為北航飛機系)的志願並被順利錄取。1957年畢業後進入國防部第五研究院一分院負責導彈總體設計工作。1958年1月11日,解放軍組建第一個導彈訓練機構長辛店炮兵教導大隊,戚發軔成為第一期學員。後來參與研製中國第一枚仿製導彈、第一枚自行設計的導彈,進行兩彈結合試驗,以及長征一號運載火箭的研製。[2]擔任1970年發射成功的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衛星技術負責人。東方紅一號發射成功後,他又擔任714工程曙光號飛船室研製主任。[3]
他認為,儘管文革期間局面一度很混亂,但中國航天事業的決策沒有受到影響,選擇了一條正確的道路,在70年代的時候,美國、前蘇聯都搞載人航天,要中國也做的呼聲壓力很大,他表示,周總理明確「先把地球的事搞好」,所以衛星這些實際的項目先做。他回憶在文革期間,自己雖然受到很多不公,最困難的時期還是死心塌地地堅持,災難過後,知識分子現在條件好了,有榮譽、待遇也不差,他總結自己的生涯是一步步穩住進行,耐心堅持是很寶貴的,後顧過往,這些寶貴的資質,對日後中國航天事業的發展十分重要。
1992年,他終於接替錢學森,成為中國航天飛船的總設計師。1999年,任「神舟」號系列載人飛船總設計師。[4]
Remove ads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