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新加坡鐵路運輸
新加坡的鐵路運輸系統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新加坡的鐵路運輸系統是該國公共運輸系統的骨幹[1],當中城市軌道交通系統由新加坡地鐵和新加坡輕軌組成,由SMRT地鐵和新捷運營運,其中地鐵由南北線、東西線、東北線、環線和濱海市區線、湯申-東海岸線6條線路組成,全長230公里,三座輕軌系統則全長28.8公里。此外,總部設於馬來西亞的馬來亞鐵道也在新加坡經營跨境鐵路服務,而聖淘沙捷運和樟宜機場高架旅客運送車則是當地專為遊客而設的鐵路系統。
境內鐵路運輸

早在1967年,新加坡的都市計畫人員就提到,當地到了1992年便需要建設城市軌道交通系統以應付新加坡市民對公共運輸的需求[2]。其後,1981年的整體運輸研究結果也表示,新加坡需要興建地鐵,而且如果新加坡當局要擴展巴士系統的話,將來巴士便需要和其他車輛爭奪路面空間,不利市民出行[3]。因此,新加坡地鐵便於1983年動工修建,而當地的第一條地鐵線則於1987年通車[4]。時至今日,新加坡地鐵已經發展成為一個設有6條線路、134座車站、全長230公里的城市軌道交通系統,採用的軌距是標準軌。而建設中的路線則包括跨島線和裕廊區域線。
以下是新加坡地鐵線路的資料(截至2022年11月)。
輕軌列車系統
目前新加坡共有3座輕軌系統,位於武吉班讓、盛港和榜鵝、負責連接建屋發展局發展的組屋區和附近的地鐵站,輔助地鐵的功能[5]。輕軌系統的建設原意是應付低密度組屋區居民的出行需求,避免交通擠塞;研究也指出和地鐵延長線相比,輕軌系統比較環保,因為它成本較低,排放和廢氣和噪音也比較少。新加坡第一條輕軌——武吉班讓輕軌在1996年獲政府同意興建,並於1999年通車,其後盛港輕軌、榜鵝輕軌也在2003年至2017年分階段通車(榜鵝輕軌西段的德利站至今尚未開通)[6]。不過,陸路交通管理局已經表明,除非政府需要大力發展某一新市鎮,否則將擱置一切興建或擴建輕軌的計劃[7]。
以下是新加坡輕軌線路的資料(截至2017年3月)。
樟宜機場高架旅客運送車系統是亞洲首座無人駕駛的旅客捷運系統,在1990年落成,當時高架旅客運送車系統只連接了1號和2號搭客大廈;到了2008年,3號搭客大廈落成啟用,高架旅客運送車系統也隨之擴展,成為連接3座搭客大廈的交通工具[8]。
聖淘沙島最早的單軌鐵路在1982年通車,名為聖淘沙單軌列車,這條單軌鐵路線行走於聖淘沙島的西部;不過到了2005年,聖淘沙單軌列車停止運作,並被聖淘沙捷運取代,後者在2007年通車,把新加坡本島和聖淘沙島連接起來[9]。聖淘沙捷運應用了日立的單軌鐵路技術[10],共設4站,每程可接載4,000人次[11]。
此外,新加坡東區裕廊飛禽公園內部亦曾設有遊覽單軌車系統供遊客乘坐。該遊覽單軌車系統已於2012年4月1日停止運作,並被遊覽車取代[12]。
跨境鐵路運輸
新加坡自英國殖民時期便擁有一條連接柔佛新山的鐵路,後來新加坡的跨境鐵路服務由馬來西亞的馬來亞鐵道繼續經營。2011年前是從位於新加坡市區的丹戎巴葛火車站開始。2011年新加坡市區鐵路被廢除和拆卸後,跨境鐵路服務改由兀蘭火車關卡始發,由此可前往新山中央車站。新加坡的鐵路還可以通往西馬來西亞各地,甚至泰國。新柔捷運系統竣工啟用後,馬來西亞將考慮廢除馬來亞鐵道新加坡境內僅餘至兀蘭的鐵路,馬來亞鐵道完全退出新加坡。
馬來西亞企業楊忠禮集團在1990年代已提出修建馬新高速鐵路的計劃,但其計劃未被馬來西亞首相馬哈地·穆罕默德和阿都拉·巴達威採納。直至2013年2月19日,馬來西亞首相納吉·阿都拉薩才和新加坡總理李顯龍議定該高速鐵路的興建計劃。高鐵將連接吉隆坡新街場和新加坡裕廊東,途經森美蘭、馬六甲、柔佛三州;目前該鐵路線尚在評估階段。
馬新兩國於2010年協商廢除新加坡市區鐵路時,同意修建新柔捷運系統,以紓解新柔長堤交通阻塞,方便新山及新加坡兩地來往。新柔捷運系統將連接馬來西亞新山關卡附近的武吉查卡地段和新加坡兀蘭北站,其中兀蘭北站將與湯申-東海岸線連接。邊檢方面預計實行一地兩檢,兩端終站各有兩國並置海關、入境及檢疫設施,乘客在登上捷運列車之前接受所在國出境檢查及目的國入境檢查。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