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全球最高電影票房收入列表
維基媒體列表條目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Remove ads
電影透過多個管道產生收入,例如影院放映、家庭媒體、電視廣播版權和文化衍生品等。不過,影院票房收入是行業出版物評估電影成功的主要指標,主要是因為影院數據相較於光碟等家庭媒體和廣播版權銷售數據更便於獲取,也與歷史慣例有關。本表中列出了按名目收入和實際收入排名的票房收入最高電影的列表、各年的最高收入電影列表、展示最高票房電影記錄變遷的時間軸,以及票房收入最高的電影系列的列表。所有列表均按國際影院票房表現排名,儘可能排除來自家庭媒體、廣播版權和文化衍生品的收入。

傳統上,戰爭片、音樂片和歷史片是最受歡迎的類型,但系列電影一直是21世紀表現最好的類型之一。超級英雄類型的電影也備受關注,漫威電影宇宙中的十一部電影名列名目收入榜單的前列。最成功的超級英雄電影《復仇者聯盟:終局之戰》也位列名目收入榜單的第二位,總共有四部基於《復仇者》漫畫的電影進入前二十名。其他漫威漫畫改編的電影如《蜘蛛人》和《X戰警》系列也取得了成功,而改編自DC漫畫的《蝙蝠俠》和《超人》電影通常也表現不錯。《星際大戰》也在名目收入榜單中占有一席之地,共有五部電影入榜,而《侏羅紀公園》系列也占據重要位置。雖然名目收入榜單主要由改編自現有作品的電影和續集主導,但榜首仍然是原創作品《阿凡達》。家庭動畫電影始終表現良好,迪士尼電影在家庭媒體時代之前透過重映賺取了可觀的收入。迪士尼後來也取得了《冰雪奇緣》及其續集、《動物方城市》和《獅子王》(包括其計算機動畫重製版)的成功,而其皮克斯部門也有許多優秀作品,其中《腦筋急轉彎2》《超人特攻隊2》《玩具總動員3》和《玩具總動員4》都表現突出。除了迪士尼和皮克斯的動畫外,《哪吒之魔童鬧海》(票房最高動畫電影),以及《神偷奶爸》和《史瑞克》系列也取得了極大的成功。
雖然通貨膨脹影響了20世紀50年代、60年代和70年代大多數電影的票房成就,但該時期仍有一些系列電影保持活躍。除了《星際大戰》和《超人》系列外,詹姆士·龐德與哥吉拉系列電影仍定期發行,這四個系列都躋身票房收入最高的電影系列。某些曾經保持最高票房電影記錄的老電影,按照今天的標準仍有可觀的票房收入,但已無法與如今票價大幅上漲的電影競爭。不過,當這些票價經過通貨膨脹調整後,曾經連續25年保持票房冠軍的《亂世佳人》依然是歷史上票房最高的電影。除非另有說明,表中的所有票房收入均以名目值的美元表示。
Remove ads
票房最高的電影

《阿凡達》以超過29億美元的全球票房收入被譽為「票房最高」電影,但這種說法通常僅指影院收入,並未考慮家庭媒體和電視收入,而這些收入往往占電影總收入的很大一部分。若將家庭娛樂收入納入考量,哪部電影最成功就不那麼顯而易見了。《鐵達尼號》從錄影和DVD銷售及租賃中獲得了12億美元的收入[1],外加影院收入22億美元。雖然《阿凡達》的完整銷售數據不可得,但在北美銷售了1600萬張DVD和藍光光碟[2],收入達3.45億美元,最終在全球售出了3000萬張DVD和藍光光碟[3]。考慮到這些家庭媒體收入後,兩部電影的總收入均超過了30億美元。電視廣播版權也顯著增加了電影的收入,截至2010年,一部電影通常會透過兩次電視播放賺取相當於其影院票房收入的20%至25%,再加上按次付費的收入[4];《鐵達尼號》從NBC和HBO的廣播版權中獲得了額外5500萬美元[1],相當於其北美票房收入的約9%。
當一部電影作為商業資產極其可利用時,附加收入可能遠超過直接的電影銷售收入[5]。1994年的《獅子王》從影院和家庭媒體銷售中獲得了超過20億美元的收入[1],但與其舞台劇改編在全球劇院票房收入達到80億美元相比,這個數字顯得微不足道[6]。文化衍生品也可以極為賺錢,《獅子王》還透過衍生品的銷售獲得了30億美元的收入[7],而皮克斯的《Cars》雖然獲得了4.62億美元的影院票房收入,與其他皮克斯電影相比只是一個不大的成功[8],但是在2006年上映後的五年內,其全球衍生品銷售額超過了80億美元[9][10]。皮克斯的另一部收穫巨大成功的作品《玩具總動員3》除了獲得10億美元的影院票房收入外,還在衍生品零售上創造了近100億美元的收入[11]。
本表中,電影根據其影院收入的名目值進行排名,並標明各自曾經達到的最高排名。總共有七部電影全球票房收入超過20億美元,《阿凡達》排名第一。所有這些電影都在21世紀有過影院放映(包括重映),而那些沒有在此期間放映的電影因為未考慮票價通貨膨脹、人口規模和購票趨勢等因素,不會出現在表上。
以底色 標示者表示目前尚在上映中(包括重映、二次上映)之電影
號《鐵達尼號》在Box Office Mojo和The Numbers的總票房數據均不準確。在2023年重新上映之前,這兩個追蹤網站的總票房數字都高於真實數據。
- 截至2019年,Box Office Mojo正確記錄了《鐵達尼號》在首次上映時的票房為18.43億美元,2012年3D重映票房為3.44億美元,2017年有限重映票房為69.2萬美元,終身總票房為21.87億美元[12]。2020年進行了一次有限重映後,Box Office Mojo誤將700萬美元加到了首次上映的票房總數上[13]。到2021年底,Box Office Mojo已經修正了首次上映的總票房,但誤將700萬美元加到了2012年和2017年重映的票房上,導致總票房錯誤地增加了1400萬美元,達到了22.02億美元[14]。到2023年初,Box Office Mojo修正了2017年重映的票房,總票房降至21.95億美元,但仍保留了2012年重映的錯誤[15]。
- The Numbers沒有單獨記錄每次重映的票房,但在2014年9月記錄了《鐵達尼號》的總票房為21.86億美元(大致為首次上映的18.43億美元加3D重映的3.436億美元)[16]。幾周後,The Numbers將總票房提高至22.08億美元,但沒有給出解釋[17]。
哪《哪吒之魔童鬧海》的中國大陸票房取自藝恩,北美、英國、澳洲、香港、紐西蘭、德國、土耳其票房取自Box Office Mojo,馬來西亞、新加坡票房取自The Numbers,其他地區票房暫無來源。不包括預售票房。其中中國大陸票房以2025年5月13日匯率換算為美元。
蜘《蜘蛛人:無家日》在Box Office Mojo上的全球總票房數據不正確,因為其2024年重映的總票房中重複計入了首映的西班牙票房。因此,總票房數據來源於Box Office Mojo的存檔版本,以避免該錯誤。
雪關於《冰雪奇緣》,Box Office Mojo在2014年8月停止了對其最重要的總票房的更新,儘管當時該片仍在上映。這裡列出的總票房包括了2015年底之前在日本、奈及利亞、西班牙、英國和德國的後續收入,但省略了2016年在土耳其、冰島、巴西和澳洲的票房,這些收入總計為幾十萬美元。為了彌補數值上的不準確,最終總票房保留到1百萬美元。該片在2017年12月隨《雪寶的佳節冒險》特別短片重新上映,在英國賺取了額外的230萬美元。
速8關於《玩命關頭8》,其票房數據來自Box Office Mojo的存檔版本,因為在當前版本中發現了不規範的數據。多個國家(尤其是阿根廷)的票房每周持續下降,導致全球總票房有所下滑[18]。鑑於數據來源的異常,此處採用了先前的數字。
王《魔戒三部曲:王者再臨》在2020年初對首次上映票房進行了修正。修正結果導致《蜘蛛人:離家日》《驚奇隊長》和《變形金剛3》的最高排名比原來低了一位。
玩3Box Office Mojo在2016年8月修正了皮克斯動畫電影的票房數據,結果《玩具總動員3》的票房從10.63億美元修正為10.67億美元[19][20],意味著該片最終最高排名第4,超過了《神鬼奇航2:加勒比海盜》,而不是原數據中顯示的第5位。
58 | 獅子王 | $979,161,373 | 1994 | ![]() |
[# 74] |
59 | 奧本海默 | $975,811,333 | 2023 | ![]() ![]() |
[# 75] |
60 | 哈利波特:死神的聖物Ⅰ | $974,919,063 | 2010 | ![]() ![]() |
[# 76] |
61 | 神偷奶爸2 | $970,766,005 | 2013 | ![]() |
[# 77] |
62 | 神偷奶爸4 | $969,553,884 | 2024 | ![]() |
[# 78] |
63 | 與森林共舞 | $967,724,775 | 2016 | ![]() |
[# 79] |
64 | 野蠻遊戲:瘋狂叢林 | $962,544,585 | 2017 | ![]() |
[# 80] |
65 | 哈比人:五軍之戰 | $962,253,946 | 2014 | ![]() ![]() |
[# 81] |
66 | 神鬼奇航3:世界的盡頭 | $961,691,209 | 2007 | ![]() |
[# 82] |
67 | 哈比人:荒谷惡龍 | $959,079,095 | 2013 | ![]() ![]() |
[# 83] |
68 | 奇異博士2:失控多重宇宙 | $955,775,804 | 2022 | ![]() |
[# 84] |
69 | 哈利波特:鳳凰會的密令 | $942,862,581 | 2007 | ![]() ![]() |
[# 85] |
70 | 海底總動員 | $941,637,960 | 2003 | ![]() |
[# 86] |
71 | 哈利波特:混血王子的背叛 | $941,055,851 | 2009 | ![]() ![]() |
[# 87] |
72 | 小小兵2:格魯的崛起 | $940,482,695 | 2022 | ![]() |
[# 88] |
73 | 魔戒二部曲:雙城奇謀 | $938,242,927 | 2002 | ![]() ![]() |
[# 89] |
74 | 史瑞克2 | $932,530,034 | 2004 | ![]() |
[# 90] |
75 | 波希米亞狂想曲 | $910,813,521 | 2018 | ![]() |
[# 91] |
76 | MINECRAFT麥塊電影 | $ 910,163,240 | 2025 | ![]() |
[# 92] |
77 | 星際大戰三部曲:西斯大帝的復仇 | $902,715,658 | 2005 | ![]() |
[# 93] |
78 | 長津湖 | $902,548,476 | 2021 | ![]() |
[# 94] |
79 | 哈利波特:火盃的考驗 | $897,468,952 | 2005 | ![]() ![]() |
[# 95] |
80 | 蜘蛛人3 | $891,648,685 | 2007 | ![]() |
[# 96] |
81 | 魔戒首部曲:魔戒現身 | $888,195,122 | 2001 | ![]() ![]() |
[# 97] |
82 | 冰原歷險記3:恐龍現身 | $886,686,817 | 2009 | ![]() |
[# 98] |
83 | 哈利波特:消失的密室 | $882,740,355 | 2002 | ![]() ![]() |
[# 99] |
84 | 蜘蛛人:返校日 | $880,944,210 | 2017 | ![]() |
[# 100] |
85 | 007:惡魔四伏 | $880,707,597 | 2015 | ![]() ![]() |
[# 101] |
86 | 冰原歷險記4:板塊漂移 | $877,244,782 | 2012 | ![]() |
[# 102] |
87 | 寵物當家 | $875,698,161 | 2016 | ![]() |
[# 103] |
88 | 蝙蝠俠對超人:正義曙光 | $874,362,803 | 2016 | ![]() |
[# 104] |
89 | 戰狼2 | $870,325,439 | 2017 | ![]() |
[# 105] |
90 | 飢餓遊戲:星火燎原 | $865,011,746 | 2013 | ![]() |
[# 106] |
91 | 星際異攻隊2 | $863,756,903 | 2017 | ![]() |
[# 107] |
92 | 黑豹2:瓦干達萬歲 | $859,208,836 | 2022 | ![]() |
[# 108] |
93 | 腦筋急轉彎 | $859,076,254 | 2015 | ![]() |
[# 109] |
94 | 猛毒 | $856,085,161 | 2018 | ![]() |
[# 110] |
95 | 雷神索爾3:諸神黃昏 | $855,301,806 | 2017 | ![]() |
[# 111] |
96 | 暮光之城:破曉2 | $848,593,948 | 2012 | ![]() |
[# 112] |
97 | 星際異攻隊3 | $845,555,777 | 2023 | ![]() |
[# 113] |
98 | 全面啟動 | $839,381,898 | 2010 | ![]() ![]() |
[# 114] |
99 | 變形金剛:復仇之戰 | $836,303,693 | 2009 | ![]() |
[# 115] |
100 | 蜘蛛人 | $825,802,095 | 2002 | ![]() |
[# 116] |
101 | 神力女超人 | $823,970,682 | 2017 | ![]() |
[# 117] |
102 | 你好,李煥英 | $822,009,764 | 2021 | ![]() |
[# 118] |
103 | ID4星際終結者 | $817,400,891 | 1996 | ![]() |
[# 119] |
104 | 怪獸與牠們的產地 | $816,037,575 | 2016 | ![]() ![]() |
[# 120] |
105 | 可可夜總會 | $814,641,172 | 2017 | ![]() |
[# 121] |
106 | 哈利波特:阿茲卡班的逃犯 | $808,485,409 | 2004 | ![]() ![]() |
[# 122] |
107 | 史瑞克三世 | $808,308,862 | 2007 | ![]() |
[# 123] |
108 | 野蠻遊戲:全面晉級 | $801,693,929 | 2019 | ![]() |
[# 124] |
109 | E.T.外星人 | $797,307,407 | 1982 | ![]() |
[# 125] |
110 | 加勒比海盜 神鬼奇航:死無對證 | $795,922,298 | 2017 | ![]() |
[# 126] |
111 | 不可能的任務:全面瓦解 | $791,658,205 | 2018 | ![]() |
[# 127] |
112 | 2012末日預言 | $791,217,826 | 2009 | ![]() |
[# 128] |
113 | 玩命關頭6 | $788,683,342 | 2013 | ![]() |
[# 129] |
114 | 印第安納瓊斯:水晶骷髏王國 | $786,636,033 | 2008 | ![]() |
[# 130] |
115 | 死侍2 | $785,896,632 | 2018 | ![]() |
[# 131] |
116 | 蜘蛛人2 | $784,543,400 | 2004 | ![]() |
[# 132] |
117 | 惡棍英雄:死侍 | $782,837,347 | 2016 | ![]() |
[# 133] |
118 | 星際大戰四部曲:曙光乍現 | $775,398,507 | 1977 | ![]() |
[# 134] |
119 | 007:生死交戰 | $774,153,007 | 2021 | ![]() ![]() |
[# 135] |
120 | 星際異攻隊 | $773,350,376 | 2014 | ![]() |
[# 136] |
121 | 蝙蝠俠 | $772,319,315 | 2022 | ![]() |
[# 137] |
122 | 雷神索爾:愛與雷霆 | $760,928,081 | 2022 | ![]() |
[# 138] |
123 | 玩命關頭:特別行動 | $760,732,926 | 2019 | ![]() |
[# 139] |
124 | 達文西密碼 | $760,006,945 | 2006 | ![]() |
[# 140] |
125 | 黑魔女:沉睡魔咒 | $759,853,685 | 2014 | ![]() |
[# 141] |
126 | 飢餓遊戲:自由幻夢Ⅰ | $759,159,711 | 2014 | ![]() |
[# 142] |
127 | 蜘蛛人:驚奇再起 | $758,707,722 | 2012 | ![]() |
[# 143] |
128 | 星際效應 | $758,614,115 | 2014 | ![]() ![]() |
[# 144] |
129 | 魔法壞女巫 | $755,765,715 | 2024 | ![]() |
[# 145] |
130 | 史瑞克快樂4神仙 | $752,600,867 | 2010 | ![]() |
[# 146] |
131 | 自殺突擊隊 | $749,200,054 | 2016 | ![]() |
[# 147] |
132 | 馬達加斯加3:歐洲大圍捕 | $746,921,274 | 2012 | ![]() |
[# 148] |
133 | X戰警:未來昔日 | $746,045,700 | 2014 | ![]() |
[# 149] |
134 | 納尼亞傳奇:獅子·女巫·魔衣櫥 | $745,013,115 | 2005 | ![]() ![]() ![]() |
[# 150] |
135 | 怪獸大學 | $743,559,645 | 2013 | ![]() |
[# 151] |
136 | 駭客任務:重裝上陣 | $741,847,937 | 2003 | ![]() |
[# 152] |
137 | 天外奇蹟 | $735,102,136 | 2009 | ![]() |
[# 153] |
138 | 玩命關頭9 | $726,229,501 | 2021 | ![]() |
[# 154] |
139 | 哪吒之魔童降世 | $726,225,471 | 2019 | ![]() |
[# 155] |
140 | 地心引力 | $723,719,539 | 2013 | ![]() |
[# 156] |
141 | 獅子王:木法沙 | $722,586,360 | 2024 | ![]() |
[# 157] |
142 | 蜘蛛人驚奇再起2:電光之戰 | $716,916,608 | 2014 | ![]() |
[# 158] |
143 | 沙丘:第二部 | $714,644,358 | 2024 | ![]() |
[# 159] |
144 | 美國隊長2:酷寒戰士 | $714,421,503 | 2014 | ![]() |
[# 160] |
145 | 暮光之城:破曉1 | $712,205,856 | 2011 | ![]() |
[# 161] |
146 | 暮光之城2:新月 | $711,048,123 | 2009 | ![]() |
[# 162] |
147 | 猩球崛起:黎明的進擊 | $710,644,566 | 2014 | ![]() |
[# 163] |
148 | 變形金剛 | $709,709,780 | 2007 | ![]() |
[# 164] |
149 | 玩命關頭X | $704,875,015 | 2023 | ![]() |
[# 165] |
150 | 牠 | $704,242,888 | 2017 | ![]() |
[# 166] |
151 | 媽媽咪呀! | $703,233,054 | 2008 | ![]() ![]() ![]() |
[# 167] |
152 | 流浪地球 | $699,992,512 | 2019 | ![]() |
[# 168] |
153 | 暮光之城:蝕 | $698,513,085 | 2010 | ![]() |
[# 169] |
154 | 飢餓遊戲 | $695,220,619 | 2012 | ![]() |
[# 170] |
155 | 不可能的任務:鬼影行動 | $694,713,380 | 2011 | ![]() |
[# 171] |
156 | 蜘蛛人:穿越新宇宙 | $690,824,738 | 2023 | ![]() |
[# 172] |
157 | 唐人街探案3 | $686,257,563 | 2021 | ![]() |
[# 173] |
158 | 不可能的任務:失控國度 | $682,716,636 | 2015 | ![]() |
[# 174] |
159 | 阿甘正傳 | $678,226,465 | 1994 | ![]() |
[# 175] |
160 | 奇異博士 | $677,796,833 | 2016 | ![]() |
[# 176] |
161 | 靈異第六感 | $672,806,432 | 1999 | ![]() |
[# 177] |
162 | 超人:鋼鐵英雄 | $670,145,518 | 2013 | ![]() |
[# 178] |
163 | 冰原歷險記2 | $667,094,506 | 2006 | ![]() |
[# 179] |
164 | 功夫熊貓2 | $665,692,281 | 2011 | ![]() |
[# 180] |
165 | 飢餓遊戲:自由幻夢 終結戰 | $661,456,867 | 2015 | ![]() |
[# 181] |
166 | 正義聯盟 | $661,326,987 | 2017 | ![]() |
[# 182] |
167 | 大英雄天團 | $657,870,525 | 2014 | ![]() |
[# 183] |
168 | 怪獸與葛林戴華德的罪行 | $655,755,901 | 2018 | ![]() ![]() |
[# 184] |
169 | 神鬼奇航:鬼盜船魔咒 | $654,264,546 | 2003 | ![]() |
[# 185] |
170 | MIB星際戰警3 | $654,213,485 | 2012 | ![]() |
[# 186] |
171 | 星際大戰二部曲:複製人全面進攻 | $653,780,724 | 2002 | ![]() |
[# 187] |
172 | 雷神索爾2:黑暗世界 | $644,783,140 | 2013 | ![]() |
[# 188] |
173 | 海洋奇緣 | $643,332,467 | 2016 | ![]() |
[# 189] |
174 | 旺卡 | $634,402,312 | 2023 | ![]() |
[# 190] |
175 | 歡樂好聲音 | $634,338,409 | 2016 | ![]() |
[# 191] |
176 | 功夫熊貓 | $632,384,787 | 2008 | ![]() |
[# 192] |
177 | 超人特攻隊 | $631,688,498 | 2004 | ![]() |
[# 193] |
178 | 絕地救援 | $630,621,406 | 2015 | ![]() |
[# 194] |
179 | 全民超人 | $629,443,428 | 2008 | ![]() |
[# 195] |
180 | 長津湖之水門橋 | $626,571,697 | 2022 | ![]() |
[# 196] |
181 | 玩命關頭5 | $626,140,012 | 2011 | ![]() |
[# 197] |
182 | 鋼鐵人2 | $623,933,331 | 2010 | ![]() |
[# 198] |
183 | 料理鼠王 | $623,729,380 | 2007 | ![]() |
[# 199] |
184 | 蟻人與黃蜂女 | $622,674,139 | 2018 | ![]() |
[# 200] |
185 | 馴龍高手2 | $621,537,519 | 2014 | ![]() |
[# 201] |
186 | 盧根 | $619,180,476 | 2017 | ![]() |
[# 202] |
187 | 侏羅紀公園:失落的世界 | $618,638,999 | 1997 | ![]() |
[# 203] |
188 | 007首部曲:皇家夜總會 | $616,585,752 | 2006 | ![]() ![]() |
[# 204] |
189 | 受難記:最後的激情 | $610,063,438 | 2004 | ![]() |
[# 205] |
190 | 少年PI的奇幻漂流 | $609,016,565 | 2012 | ![]() |
[# 206] |
191 | 一級玩家 | $607,874,422 | 2018 | ![]() |
[# 207] |
192 | 變形金剛5:最終騎士 | $605,425,157 | 2017 | ![]() |
[# 208] |
193 | 馬達加斯加2 | $603,900,354 | 2008 | ![]() |
[# 209] |
194 | 世界大戰 | $603,873,504 | 2005 | ![]() |
[# 210] |
Remove ads
經通貨膨脹調整後票房最高的電影

由於長期通貨膨脹的影響,尤其是電影票價的顯著上漲,未經過通貨膨脹調整的榜單往往更加偏向於後期上映的電影[21]。雖然這種未調整的榜單在媒體報道中較為常見,但由於不同年代的電影在經濟環境和票價上存在巨大差異,因此並不適用於跨時代的電影比較。許多早期電影雖然在商業上取得了巨大成功,但由於未調整票價的榜單未考慮價格增長因素,很難出現在現代電影的票房排名中[22]。為彌補貨幣貶值的影響,一些榜單會進行通貨膨脹調整,但即使如此,這種方法仍無法完全解決問題,因為電影票價的變動並不總是與通貨膨脹率同步。例如,1970年電影票價為1.55美元,相當於按2004年通貨膨脹調整後的6.68美元;而到了1980年,票價上漲至2.69美元,按2004年價格調整後反而下降到了5.50美元[23]。此外,各國電影票價的漲幅不同,使得全球總票房的通貨膨脹調整更加複雜[21]。
另一個影響因素是電影的多种放映格式,不同格式的票價各不相同。例如,《阿凡達》不僅以2D版本上映,還提供了3D和IMAX版本:該片近三分之二的票房來自3D放映,平均票價為10美元,而約六分之一的票房來自IMAX放映,平均票價超過14.50美元,相比之下,2010年2D電影的平均票價僅為7.61美元[24]。此外,社會和經濟因素也會影響觀眾購票數量,例如人口變化[25]、國際市場的擴張[26][27][28],以及觀眾群體的差異。某些電影在兒童票價較低的市場表現更好,而另一些電影則在票價較高的大城市更受歡迎[22]。
目前衡量電影成功的標準仍然基於未調整的總票房收入,主要是因為電影行業的傳統做法:影院將票房收入報告給發行方,發行方再向媒體公布[29]。若改用基於票房銷量(即觀影人次)而非票房總收入的統計方式,將面臨諸多問題,因為較早期電影的數據通常只有票房收入,而沒有具體的售票數量[25]。此外,電影行業主要關注當前上映的電影,因此未調整的票房數據更符合市場行銷需求,使得新上映的大片更容易進入高票房排名,被宣傳為「史上最賣座電影」[23][30]。由於營銷和新聞報道的需求,行業缺乏動力轉向更具代表性的分析方式[29]。
儘管通貨膨脹調整存在固有困難,但是仍有許多嘗試。調整後的估算結果取決於用於計算的物價指數[30]和匯率轉換方式,這些因素都會影響最終的排名。1939年首映的《亂世佳人》通常被認為是最成功的電影,金氏世界紀錄在2014年估算其調整後的全球票房收入為34億美元。關於《亂世佳人》的調整後總票房,各方估算存在較大差異:其版權持有方透納娛樂公司在2007年估算其調整後票房為33億美元,略低于吉尼斯的估算[31];其他估算結果則略有不同,其中一項2010年的估算將其調整後票房定在略低於30億美元[32],而另一項2006年的估算則給出了38億美元的數字[33]。最接近《亂世佳人》的競爭對手因數據來源不同而有所不同。金氏世界紀錄將《阿凡達》列為第二名,調整後票房為30億美元,而其他估算則認為《鐵達尼號》更接近,其首輪全球票房在2010年調整後約為29億美元[32]。
通通貨膨脹調整是使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發布的發達經濟體消費者物價指數進行計算的[35]。該指數被統一應用于吉尼斯世界紀錄在2014年發布的票房榜單,從2014年的指數開始調整。上述榜單的數據已考慮自2014年至2023年間發生的通貨膨脹。
亂《亂世佳人》的調整後總票房包括其原始上映收入和截至1998年的重映收入,這些數據基于吉尼斯設定的基準年份進行調整。此外,其2019年的票房收入[36]基於2020年指數進行調整。2020年代該片曾進行幾次小規模重映,但這些重映的票房收入未計入調整後的總票房。
阿《阿凡達》的調整後總票房包括其原始上映及四次重映的收入。其中,原始上映和2010年特別版的票房收入是基于吉尼斯設定的基準年份進行調整,而2020年和2021年的票房收入依據2021年指數調整,2022年的票房收入則依據2022年指數調整[37]。
號吉尼斯對《鐵達尼號》的調整後總票房在2012年(2011年發布)和2015年版本之間僅增加了1.02億美元,增幅4.2%,與榜單中其他調整後總票房的增幅一致。此外,吉尼斯未計入該片2012年3D重映的票房收入[34][38]。本表納入了該次重映的3.43億美元票房,依據2013年指數調整[39]。此外,《鐵達尼號》在2017年和2020年的小規模重映共獲得762,994美元票房,這部分票房已被納入該片25周年重映的收入,依據2023年指數調整[40]。
ET《E.T.》的調整後總票房包括原始上映及所有重映的收入。其中,原始上映及1985年、2002年重映的票房收入基于吉尼斯的基準年份進行調整,而2020年和2022年的票房收入[41]依據2022年指數調整。
復《復仇者聯盟:終局之戰》的票房收入依據2020年指數調整。
原《STAR WARS:原力覺醒》的票房收入依據2016年指數調整。
Remove ads
年度票房冠軍
術語:發行商租金
20世紀觀眾的口味相當多樣,但也出現了若干趨勢。在無聲電影時代,戰爭題材的電影深受觀眾喜愛,例如《一個國家的誕生》(南北戰爭)《啟示錄四騎士》《大軍啓行》和《鐵翼雄風》(都是關於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電影),在各自上映的年份都成為最成功的電影,這一趨勢直到1930年《西線無戰事》上映後才逐漸消失。1927年有聲電影的出現使得音樂片這一最能展示新技術的類型成為最受歡迎的電影類型,1928年和1929年的票房冠軍都是音樂片。音樂片在1930年代仍然表現強勁,但隨著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戰爭題材電影再次成為主流,從1939年的《亂世佳人》(南北戰爭)到1946年的《黃金時代》(第二次世界大戰)為止。1949年的《霸王妖姬》開啟了1950年代歷史劇的趨勢,這些歷史劇背景大多設定在古羅馬或聖經時代,當時電影與電視的競爭愈發激烈[45],《暴君焚城錄》《聖袍千秋》《十誡》《賓漢》和《萬夫莫敵》等都成為了當年票房收入最高的電影,直到這一類型開始隨著幾部備受關注卻失敗的影片上映而走向衰退[46]。1950年代《銀色聖誕》和《南太平洋》的成功預示著音樂片在1960年代的回歸,《西城故事》《歡樂滿人間》《窈窕淑女》《真善美》和《妙女郎》都成為年代票房冠軍。1970年代,觀眾口味轉向高概念電影,喬治·盧卡斯和史蒂芬·史匹柏兩位導演製作的六部電影在1980年代占據票房榜首。21世紀以來,電影更多依賴於系列片和改編作品,基於已有智慧財產權的電影在票房上的主導地位達到了歷史新高[47]。

史蒂芬·史匹柏(1975年、1981年、1982年、1989年、1993年)和西席·地密爾(1932年、1947年、1949年、1952年、1956年)並列成為榜單中最具代表性的導演,兩人分別有五部電影占據年度票房冠軍。威廉·惠勒(1942年、1946年、1959年、1968年)和詹姆斯·卡麥隆(1991年、1997年、2009年、2022年)則各自代表四部電影登頂。D·W·格里菲斯(1915年、1916年、1920年)、喬治·羅埃·希爾(1966年、1969年、1973年)和羅素兄弟(2016年、2018年、2019年)也分別有三部電影登上榜單。喬治·盧卡斯在1977年和1999年兩度以導演身份登頂,並且在1980年、1981年、1983年和1989年以製片人或編劇身份參與製作,也有強大的創作貢獻。以下導演也分別有兩部電影進入榜單:法蘭·萊、金·維多、法蘭克·卡普拉、麥可·寇蒂斯、李歐·麥卡瑞、亞佛烈德·希區考克、大衛·連、史丹利·庫柏力克、蓋·漢彌爾頓、麥克·尼可斯、威廉·佛雷金、彼得·傑克森、高爾·韋賓斯基和麥可·貝;茂文·李洛埃、肯·安納金和勞勃·懷斯各自有一部獨立作品和一部合作作品,約翰·福特則與他人共同導演了兩部電影。迪士尼電影通常是聯合導演,某些導演參與了多個獲獎團隊:威爾弗雷·傑克遜、漢密爾頓·盧斯克、克萊德·吉羅尼米、大衛·漢德、本·夏普斯廷、沃夫岡·雷瑟曼和比爾·羅伯茨等都至少聯合導演了兩部登上榜單的影片。僅有七位導演曾連續兩年成為票房冠軍:麥卡瑞(1944年和1945年)、尼科爾斯(1966年和1967年)、史匹柏(1981年和1982年)、傑克遜(2002年和2003年)、韋賓斯基(2006年和2007年)和羅素兄弟(2018年和2019年)。
由於上映時間安排,特別是年底上映的電影,以及全球不同的上映模式,許多電影可能跨越兩個或多個日曆年。因此,記錄的票房數據不僅限於電影首映的年份。票房收入也不局限於首輪上映,許多老電影經常會定期重映,因此數據包括電影自首次上映以來的所有票房收入。電影的首輪票房收入如果已知會在總票房後括注。由於數據不完整,某些電影的確切收入和上映時間仍不確定,但一般來說,下表列出的是每年票房最高的電影。如果有估算數據存在衝突,則會同時列出兩部電影;如果某部電影透過重映超越了之前的紀錄保持者,前任紀錄保持者仍會被保留。
(...) 由於票房收入不僅限於首次上映,已知的情況下,電影的首次上映票房將以括號形式附在總票房後面。
*僅統計加拿大和美國的收入。
租發行商租金。
忍暫無關於《海底兩萬哩》的當代票房數據,不過The Numbers網站給出了800萬美元的北美票房數據[53]。然而,可能是將1954年翻拍版的票房誤認為了該片的票房,因為翻拍版在北美也賺取了800萬美元的租金票房[54]。
天降有些來源(如The Numbers)指出《南海美人》是當年最高票房電影,票房為300萬美元。然而,未有當代數據提供關於《南海美人》的具體票房,因此300萬美元的數字的具體含義不清。如果是指租金票房,那麼該片不僅是當年的最高票房電影,還是無聲電影時代的最高票房之一;如果是這樣,那麼《國際電影年鑑》和《綜藝》在各自的列表中不收錄該片就顯得不太尋常。
陽光關於《陽光隨處》的票房數字不清楚是指北美票房還是全球票房。其他來源表明其票房為200萬美元[55],可能意味著較高的數字是全球租金票房,因為這一時期的國際票房數據常常存在混淆[56]。
一夜《一夜風流》的票房數字並不能完全反映其成功:該片是與20多部其他的哥倫比亞電影一起打包發行的,總收入是平均的;因此,其實際票房應當更高[57]。
白雪《白雪公主》4.18億美元的全球總票房不包括1987年後北美以外的票房收入。
亂世關於《亂世佳人》最初上映時的票房收入並不完全清楚。當代的報道常常列出該片在北美租金收入為3200萬美元,而回顧性的排行榜常常重複這一說法;然而,很可能這是全球租金收入。行業期刊透過獲取發行商提供的數據(他們樂於宣傳大獲成功的電影),或者透過調查電影院來構建估算報告。發行商通常會報告全球租金收入,因為更高的數字會讓電影看起來更成功,而估算報告則僅限於北美地區的表現;因此全球和北美的租金混淆的情況並不罕見。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好萊塢無法進入許多國外市場,因此只報告北美票房表現成為了標準做法[56]。為了保持這種新風格,1947年《亂世佳人》的北美租金修改為2100萬美元(比之前的數字低1100萬美元)[58],而截至1953年(1947年曾重新上映),《綜藝》雜誌報告的收入為2600萬美元[59]。到1956年,米高梅報告稱其三次發行在北美的累計票房收入為30,015,000美元,國外票房收入為18,964,000美元[60]。首次上映時全球租金收入3200萬美元,與修訂後的數字以及後來報告的全球數字一致:表明該片首次上映時在北美賺了2100萬美元,海外賺了1100萬美元,並且到1956年為止,透過後續重新上映,在北美又賺了900萬美元,海外又賺了800萬美元。
媽爸由於是獨立發行,《媽媽和爸爸》通常未出現在《綜藝》等的高票房榜單上。該片本質上屬於剝削電影類型,市場推廣打著兩性衛生教育用途的幌子,試圖規避審查制度。由於違反電影製作守則,該片沒有獲得主流發行,僅限於獨立和汽車戲院放映。該片是同類影片中最大的成功,並且一直持續到1970年代,直到硬調色情電影開始取而代之。到1947年年底時,票房已達到200萬美元,到1949年為800萬美元;到1956年,其租金收入已達到2200萬美元,總收入達到8000萬美元,在20世紀40年代末50年代初輕鬆躋身十大影片之列。其總票房估計甚至高達1億美元。
血戰喬普拉-甘特明確表示《血戰保山河》的票房數字是指北美票房,但如同當時慣例,排行榜數據混淆了全球與北美的票房收入。其他來源表明,《除卻巫山不是雲》(800萬美元)和《天倫樂》(650萬美元)[61]實際上是全球租金收入,因此有可能《血戰保山河》也是全球租金收入。
CICinerama公司的票房數字代表的是總收入。由於Cinerama擁有影院,因此這些電影沒有租金費用,意味著電影公司從票房中獲得了100%的收入,而不像大多數其他電影,發行商通常只能獲得不到一半的票房收入。因此,《綜藝》當時為了根據美國和加拿大的租金收入對電影進行排名,構建了Cinerama電影的假設租金數字,以便與其他電影進行比較:就該片而言,全球5000萬美元的票房被重新計算為美國租金票房1250萬美元,這正是Cinerama報告的金額的25%,因此《綜藝》似乎將該數字減半以估算美國份額,再減半得到租金收入的估算值[62]。五部Cinerama電影總共獲得了1.2億美元的全球票房收入[63]
戲王影片發行一年後《綜藝》估計《戲中之王》全球租金收入約為1835萬美元(其中1280萬美元來自美國)[54]。不過,伯查德將其票房收入數據定為到1962年為止僅有1500多萬美元。伯查德的數據可能只是北美租金票房,包括1954年和1960年的重映票房。
星戰《星際大戰》的「首次上映」票房並不包括1997年特別版上映的收入,但該數字包含了在特別版之前的重映收入。
哈1Box Office Mojo網站記錄的2020年巴西、2021年義大利、荷蘭和韓國的《哈利波特:神秘的魔法石》重映票房被從全球總票房中扣除,因為該網站在這些國家對初次上映票房進行了重複計算。
哈8該片的製作成本與《哈利波特:死神的聖物Ⅰ》共同分擔。
Remove ads
最高票房電影時間軸

自《一個國家的誕生》於1915年成為最高票房電影以來,至少有11部電影曾保持這一紀錄。《一個國家的誕生》和《亂世佳人》分別連續保持該紀錄長達25年,而史蒂芬·史匹柏和詹姆斯·卡麥隆執導的電影各三次奪得最高票房紀錄。史匹柏是第一位打破自己票房紀錄的導演,《侏羅紀公園》的票房超越了《E.T.》,而卡梅隆則在《阿凡達》打破《鐵達尼號》的紀錄時實現了相同的成就。2019年,《復仇者聯盟:終局之戰》成為最高票房電影時,也成為首部打破票房紀錄的續集電影,同時終結了史匹柏與卡梅隆長達36年的統治地位,直到2021年《阿凡達》憑藉重映重新奪回票房冠軍。
一些消息來源稱,《大軍啓行》曾超越《一個國家的誕生》成為最高票房電影,隨後被《白雪公主》取代,而後者又很快被《亂世佳人》趕超[64]。《一個國家的誕生》的確切票房數據不詳,但1919年的記錄顯示其全球收入為520萬美元[65]。由於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影響,該片的國際上映被推遲,直到1920年代才進入許多海外市場;再加上在美國的多次重映,《綜藝》在1932年報告其票房達到1000萬美元,這一數據與早期估算一致[66]。在這一時期,《綜藝》仍然認為《一個國家的誕生》的發行商租金收入超過了《大軍啓行》(640萬美元),如果這一估計正確,《白雪公主》(850萬美元)[67]在首輪放映時並未賺取足夠票房打破紀錄[68];不過,它可能成為票房最高的有聲電影[69],取代了《歌臺憨者》(590萬美元)[70]。雖然普遍認為《一個國家的誕生》不太可能被任何無聲電影超越[71],但如果其實際票房遠低於估計數據,那麼1925年的《賓漢》(938.6萬美元)可能會取而代之[72]。此外,除了公共放映的租金收入,《一個國家的誕生》還在大量私人、俱樂部和組織的場合放映,但這些收入數據無法獲取[73]。該片深受三K黨歡迎,並被用於招募成員[74],《綜藝》一度估算其總收入約為5000萬美元[75]。雖然後來撤回了這一說法,但是這一數字仍被廣泛引用,不過從未被證實[65]。一般認為,《亂世佳人》在首映時成為最高票房電影——至少在公共放映層面上是如此——但很可能直到很久之後才真正超越《一個國家的誕生》的總票房,據報道直到1960年代後者仍然是票房冠軍[73]。《亂世佳人》本身可能曾短暫地被1956年的《十誡》超越,後者在1960年底的全球租金收入達到5800萬至6000萬美元[76][77],而《亂世佳人》的同期收入為5900萬美元[78];《十誡》如果曾登頂,那麼統治時間並不長,因為《亂世佳人》在次年重映後,收入增至6700萬美元。根據估算數據的準確性,1959年重拍的《賓漢》也可能曾打破《亂世佳人》的紀錄:截至1961年底,該片全球收入達4700萬美元[79],到1963年,其國際票房已達6500萬美元,僅落後《亂世佳人》200萬美元[80],最終其首輪放映收入達到6600萬美元[81]。

另一部被認為曾是最高票房的電影是1972年的色情片《深喉嚨》。1984年,琳達·拉芙蕾絲在美國參議院司法委員會少年司法小組作證稱,該片票房收入達6億美元[82];這一數據一直存在爭議,因為如果屬實,該片的票房將超過《星際大戰》,成為1970年代票房最高的電影。反對這一說法的主要理由是,該片的上映範圍並不夠廣,不足以支撐如此高的票房收入[83]。具體數據不詳,但1976年聯邦審判的證詞表明,該片上映四年後票房已超過2500萬美元[84]。影評人羅傑·埃伯特推測,該片在帳面上可能確實達到了6億美元,因為當時黑幫控制了大多數成人電影院,透過這些影院洗錢,因此可能人為誇大了票房數據[85]。
《一個國家的誕生》《亂世佳人》《教父》《大白鯊》《星際大戰》《E.T.》和《阿凡達》都透過重映增加了票房紀錄。其原始首輪放映的票房收入與輸掉紀錄前的重映總收入均包括在統計數據中。因此,《一個國家的誕生》的總收入包括1940年之前的重映收入;《星際大戰》的總收入包括1970年代末和1980年代初的重映收入,但不包括1997年的特別版;《E.T.》的總收入包含1985年的重映收入,但不包括2002年的版本。《阿凡達》首次登頂的總收入包括2010年特別版的票房,而其第二次登頂還包括2020年亞太地區重映以及2021年中國重映的票房。《亂世佳人》則兩次出現在榜單上:1940年的數據包括1939年至1942年的分階段發行(電影路演/全國上映/二輪戲院)[86]以及1961年重映前的所有收入,在1966年被《真善美》超越;其1971年的數據(重奪紀錄)包括1967年和1971年重映的收入,但不包括後續發行。《教父》在第45屆奧斯卡金像獎後於1973年重映,《大白鯊》於1976年重映,這些電影的票房統計可能已包含了這些重映的收入。《真善美》《教父》《大白鯊》《侏羅紀公園》和《鐵達尼號》都曾透過重映增加票房,但由於在重映前已輸掉最高票房紀錄,因此這些額外收入未被計算在內。
租發行商租金。
‡包括重新發行的收入。如果一部電影在保持紀錄的同時透過重新上映增加了票房收入,那麼其創下最高票房收入的年份也會以斜體標註。
Remove ads
票房最高電影系列
在2000年之前,全球票房超過10億美元的電影系列僅有七個:《詹姆士·龐德》系列[98]、《星際大戰》系列[99]、《法櫃奇兵》系列[100]、《洛基》系列[101][102][103]、《蝙蝠俠》系列[104]、《侏羅紀公園》系列[105] 和《星際爭霸戰》系列[106]。進入21世紀後,這一數字已超過一百個[107]。這某種程度上歸因於通貨膨脹和市場增長,但更重要的原因是好萊塢採用了「特許經銷權」(franchise)模式,即改編自知名文學作品或現成的經典角色等已有品牌認知度的電影。這種方法基於這樣一個理念:與觀眾熟悉的內容相關的電影更容易進行市場推廣,因此在業內被稱為「預售」(pre-sold)電影[108]。
通常,特許經銷權至少要有兩部來源於相同智慧財產權的作品。傳統上,作品與該智慧財產權存在自明的關係,但這並非必要條件。在特許經銷權模式中,有個長期存在的特點是「跨界」概念,即「一個故事中有來自兩個或多個獨立文本或系列的角色或概念」[109]。跨界的結果是,某個智慧財產權可能被多個特許經銷權所共享。例如,《蝙蝠俠對超人:正義曙光》不僅屬於《蝙蝠俠》和《超人》特許經銷權,還屬於共同世界DC擴展宇宙。共同世界是一種特殊類型的跨界,指多個不同的虛構作品角色共存於同一個虛構世界[110]。目前,電影領域最成功的共同世界是漫威電影宇宙,將多個漫威漫畫旗下的超級英雄故事整合在一起。漫威電影宇宙同時也是全球票房最高的特許經銷權,總票房超過310億美元。
單一智慧財產權改編電影系列中票房最高的是《蜘蛛人》系列,總票房超過110億美元(不過如果按當前票價調整,Eon製作的《詹姆士·龐德》系列票房總收入已超過190億美元)[a]。漫威電影宇宙擁有最多的10億美元票房電影,目前已有11部。此外,只有以下幾個特許經銷權的每部作品票房均超過10億美元:《復仇者聯盟》系列(4部)、《冰雪奇緣》系列(2部)、《阿凡達》系列(2部)。同時,《侏羅紀公園》系列、《黑豹》系列和《腦筋急轉彎》系列的單片平均票房也均超過10億美元。
- † 底色表示其中至少有一部電影於2025年5月9日開始的一週內仍在全球影院上映
*僅統計加拿大和美國的收入。
租發行商租金。
Remove ads
註釋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