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東京申辦2020年夏季奧運會計劃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東京申辦2020年夏季奧運會計劃
Remove ads

東京申辦2020年夏季奧運會計劃(日語:東京 2020)是日本東京日本奧林匹克委員會共同申辦2020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2020年夏季帕拉林匹克運動會的計劃,在2013年9月7日在布宜諾斯艾利斯所舉行的第125屆IOC會議上投票結果使得東京申辦奧運會成功[1]。東京擁有主辦1964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的經驗。

快速預覽 2020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申辦, 詳細資料 ...

歷史

Thumb
東京新宿區的摩天大樓,富士山則位於後方背景上
Thumb
東京的夜景

申請城市階段

東京在2011年7月16日時,被日本奧林匹克委員會選為角逐2020年夏季奧運會主辦權的城市。獲選的主要原因是2011年日本東北地方太平洋近海地震對東日本重創後,以再次邁進的理念,展現復興的力量。[2]在此之前,廣島也有意爭取主辦權,但最終選擇放棄。[3]

2011年11月底,申辦委員會正式成立,以當時的日本內閣總理大臣野田佳彥為首,由64名成員所組成。[4]2011年11月30日,發表東京2020年夏季奧運會申辦標誌。[5]申辦預算方面,預估為7,500萬元,比上一次巴西申辦2016年夏季奧運會少了約一半。[6]日本奧林匹克委員會會長竹田恆和則表示,舉辦奧運會將會對東京產生200億的經濟效益。[7]

2011年12月初,日本眾議院參議院通過決議,將全力支持並和東京申奧合作。決議中也提到主辦奧運的幫助,以及代表日本從東日本大震災重新站起的象徵。[8][9]在內閣方面,也給予強力的支持。[10]

在2012年1月的調查顯示,接近66%的民眾贊同申辦。[11]

2012年2月,申辦單位任命荒木田裕子(1976年奧運會女子排球金牌成員)為理事,[12]江上綾乃(2000年奧運會銀牌得主) 為網路和社群媒體宣傳的負責人。[13]

Remove ads

候選城市階段

Thumb
東京國際展示場的宣傳布條

5月23日,IOC正式遴選東京為三個2020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候選城市的其中之一。[14]

6月,一項調查顯示東京若能主辦奧運,將可創造超過150,000個的工作機會。[15]7月,決定對外的宣傳標語是「Discover Tomorrow」。[16]

11月,倫敦奧運會過後,再度針對市民的支持意願進行調查,結果67%的東京居民贊成主辦奧運。[17]此外,公開主場地國立霞丘陸上競技場的改造設計圖,此體育場也將舉辦2019年世界盃橄欖球賽[18]

2013年1月7日,東京向IOC提交候選的相關文件。[19]

1月的新調查顯示,73%的居民支持申辦奧運,並有其他調查的支持率達到78%,[20][21]意味著支持的民眾正在上升,[11]讀賣新聞的民調更有83%的國民贊成。[22]在上屆的申辦,東京於一項調查中僅有56%的居民支持主辦。[23]

3月4日至3月7日,IOC的考核委員會成員造訪東京。[24][25]

9月7日,正式獲選為2020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主辦城市,是東京相隔56年以來第二次承辦賽事。

大事記

Thumb
東京國際展示場將作為國際轉播中心
Thumb
台場海濱公園方向的彩虹大橋夕景
Thumb
計畫於若洲進行高爾夫與划船項目
  • 2010年
    • 1月15日 - 長崎市放棄申辦,而廣島市發表單獨舉辦的的計畫。
  • 2011年
    • 4月12日 - 前天連任東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表達主辦2020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的意願。
    • 4月14日 - 11日的廣島市長選舉由反對申辦的候選人松井一實當選,宣布放棄申辦。
    • 6月17日 - 石原在東京都議會發表演說,公開主辦2020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的目標。
    • 6月23日 - 日本奧林匹克委員會(JOC)會長竹田恆和與奧運選手至都廳拜訪石原,表達申辦的希望。
    • 6月25日 - 竹田到東日本大震災的受災地之一宮城縣,和當地副知事三浦秀一會談,申辦的理念獲得贊同。
    • 6月28日 - 竹田再和福島縣知事佐藤雄平會談,佐藤持保留態度。
    • 7月14日 - 東京商工會議所向東京都政府提出文書,內容請求積極參與申辦。
    • 7月16日 - 在IOC主席札克·羅格也參與的日本體育協會、日本奧林匹克委員會創立100週年紀念典禮後的招待,東京都對日本奧林匹克委員會公開提交確約書。同時,東日本大震災的災區三縣(宮城岩手福島)知事發表贊成東京申辦的相關談話。
    • 8月4日 - 日本奧林匹克委員會會長竹田與岩手縣知事達增拓也會談,達增表達贊同舉辦之意。
    • 9月2日 - IOC公布共有東京羅馬馬德里伊斯坦堡多哈巴庫六城市提出申請。
    • 9月15日 - 設立「東京2020奧運、帕運申辦委員會」(東京2020オリンピック・パラリンピック招致委員会),理事長由JOC會長竹田恆和擔任,副會長水野正人負責事務總長一職。
    • 10月18日 - 東京都議會通過申辦的決議案。
    • 10月19日 - 於文部科學省內設置申辦對策本部。
    • 11月3日 - 在瑞士洛桑的IOC總部召開會議,六座申辦城市皆派出代表參加。
    • 11月7日 - 東京都提出2012年度的申辦推進費預算,總計20億4900萬日圓,與上屆申辦經費的56億日圓相比,金額削減至半數以下。
    • 11月28日 - 設立申辦活動的後援組織「評議會」。會長由石原慎太郎出任,最高顧問則為時任內閣總理大臣野田佳彥。此外,評議會事務總長交由前外務省審議官小倉和夫擔任,而為避免職務重複,理事會的事務總長水野正人改任專務理事。評議會的成員選擇了岩手宮城福島三縣知事,以及AKB48的製作人秋元康等人。
    • 11月30日 - 申辦委員會公布申辦標誌。為了向世界發送友好,採用櫻花作為象徵,同時擁有自1964年東京奧運、東日本大震災以來,傳達復興的意味。
    • 12月1日 - 日本各黨派政治人物組成「2020年奧運、帕運日本申辦議員聯盟」(2020年オリンピック・パラリンピック日本招致議員連盟),由前內閣總理大臣鳩山由紀夫擔任會長。
    • 12月6日 - 眾議院針對申辦計畫進行決議,最終成功通過。隔日,於參議院也同樣過關。
    • 12月8日 - IOC的理事會依介紹、實地考察做為投票參考,依序前往伊斯坦堡東京羅馬巴庫多哈馬德里參訪。
    • 12月13日 - 日本政府內閣對於申辦計畫進行研議。
  • 2012年
    • 1月23日 - 申辦委員會發表調查,日本全國有65.7%、東京都有65.2%的民眾贊成參與申辦。
    • 2月1日 - 比賽場地計畫和與國際競技聯盟(IF)談判的體育總監角色,交由奧運金牌選手、JOC理事荒木田裕子負責。
    • 2月13日 - 向IOC提出包含概要計畫的申請文件。
    • 2月15日 - 提交申請文件的期限日期。東京以外,伊斯坦堡巴庫多哈馬德里也繳交了相關文件,羅馬則因為財政困難而選擇退出。
    • 2月16日 - 發表申辦委員會的申請文件。
    • 4月14日 - 於莫斯科舉辦各國奧林匹克聯合委員會(ANOC)總會中,東京順序第二上臺報告,登場人士包括日本奧林匹克委員會會長竹田恆和、2004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女子800米自由式金牌柴田亞衣1976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女子排球金牌成員荒木田裕子、招致委員會專務理事水野正人。
    • 5月23日 - 在加拿大魁北克召開的IOC理事會上,伊斯坦堡東京馬德里三地通過門檻,成為正式候選城市。
    • 5月29日 - 通過第一階段後,開放各城使用賽會標誌,申辦委員會則採用全新的象徵。此外,發表針對日本國內的申辦標語「現在,日本需要這夢想的力量」(今、ニッポンにはこの夢の力が必要だ)。因為相較之下,東京內部民眾的支持率遠低於其他城市(伊斯坦堡73%、馬德里78%、東京47%),知事石原對此表示「即使都民不參與也沒關係,東京仍能舉辦奧運」,6月1日則說「這些話並未充分表達確切的意思」。
    • 6月7日 - 東京2020奧運、帕運申辦委員會表示舉辦奧運將會為日本全國帶來約2兆9600億日圓、東京都約1兆6700億日圓的經濟效益,整體勞動者所得也會上升約7500億日圓,同時創造約15萬2000個的工作機會。另外,東京都體育振興局則說,2005年世界博覽會於185日期間共約2200萬人入場,經濟效益約2兆8000億日圓,若東京舉行奧運,預計17日期間有850萬名觀光客來訪,將會比該次國際博覽會的商機更高。
    • 7月19日 - 招致委員會發表針對國際的宣傳標語「Discover Tomorrow」。
    • 7月26日 - 於倫敦市內的飯店召開第124次IOC總會,日本奧林匹克委員會會長竹田恆和就任IOC委員,並表示「以申辦奧運為我的責任下而進行」。
    • 7月27日至8月12日 - 2012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舉行期間,日本奧林匹克委員會設立「Japan house」,在攤位宣傳東京的申辦計畫,吸引許多IOC委員與相關人士造訪。另一方面,石原因為身體不適而未前往當地參與活動。
    • 8月10日 - 改選IOC選手委員會委員,雖然日本籍的室伏廣治當選,不過因為在選舉活動期間違反相關規定,遭到IOC取消資格。日本奧林匹克委員會則認為室伏並無從事違反規定的行為,請求IOC提出詳細的選舉相關規則。
    • 8月20日 - 日本奧林匹克委員會在銀座舉辦慶功遊行,76名獲獎的運動員中有71名參加。選手們乘坐敞篷車開蓬巴士遊街,周邊估計約50萬觀眾聚集,為日本國內人數規模最大的一次遊行。此外,此次遊行也配合申辦,相關圓扇、布條等相繼登場。
    • 9月5日 - 由於2012年U20女子世界盃於日本舉辦,FIFA主席塞普·布拉特順道前往首相官邸拜訪野田佳彥,野田向布拉特表達希望支持東京申奧之意,布拉特則說感謝日本政府從足球開始對體育的支持。
    • 9月6日 - IOC派遣考察團至各候選城市考察,由IOC副會長擔任考察團委員長,IOC體育局局長挑選成員。另外,公開考察時程,首先在2013年3月4日至3月7日期間前往東京
    • 9月7日 - 距離決定主辦城市的時間倒數一週年,東京晴空塔亮起申辦標誌採用的五種顏色紫、黃、紅、藍、綠,並舉辦紀念儀式,包括有倫敦奧運會金牌選手和申辦委員會相關人士與會,正式開始倒數。
    • 9月11日 - 申辦委員會發表經過倫敦奧運會後的民調,此次改採用IOC的調查方式,結果顯示之前贊成比率58%、反對16%、皆否定者26%,之後的贊成比率66%、反對16%、皆否定者20%。
    • 10月25日 - 石原表示將辭去東京都知事一職,同月31日正式辭職。此時至12月16日選舉前期間,由副知事豬瀨直樹代理政事。
    • 12月16日 - 舉行東京都知事選舉,副知事豬瀨直樹當選,豬瀨緊接著表示將會繼續投入申辦活動。同月21日就任申辦委員會會長。
  • 2013年
    • 1月7日 - 在迎接提出內含詳細舉辦計畫的「候選文件」期限前,申辦委員會專務理事水野正人、女足選手澤穗希前往瑞士洛桑的IOC拜訪,並提交「候選文件」。另一方面,伊斯坦堡馬德里也於同日提出文件。
    • 1月8日 - 申辦委員會在東京都廳舉行記者會,公開之前向IOC提出的相關候選文件。此外日本奧林匹克委員會會長竹田造訪首相官邸,與上年12月26日就任內閣總理大臣安倍晉三會談,當中安倍答應擔任申辦委員會最高顧問,並表示「安倍內閣會盡力支援」。
    • 1月10日 - 東京都知事豬瀨直樹、日本奧林匹克委員會會長竹田恆和、申辦委員會專務理事水野正人、文部科學副大臣福井照、女足選手澤穗希帕運會男子游泳選手鈴木孝幸倫敦召開記者會,向國際媒體說明申辦計畫並宣傳東京。
    • 3月4日 - IOC考察團首先來到東京視察。首日上午委員長與其他共計14人的考察成員,和內閣總理大臣安倍晉三、日本奧林匹克委員會會長竹田恆和、東京都知事豬瀨直樹財務大臣及申辦推進議員聯盟會長麻生太郎出席歡迎會,並進行大會的基本計畫、理念相關介紹。下午考察團由皇太子德仁親王陪同下視察比賽場地。同日眾議院通過申辦計畫決議,隔日參議院亦順利過關。
    • 3月5日 - 考察第二日,針對經濟、行銷方面著手,由豐田汽車會長張富士夫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相伴介紹。下午視察賽事場地,分別為東京體育館國立霞丘陸上競技場。另一方面,IOC公布支持率調查,結果東京都內70%、日本全國67%贊成申辦,與上年五月相比上升23%。
    • 3月6日 - 考察第三日,對於住宿和交通方面調查。下午再度視察競技場地,隨後參加安倍晉三主辦的晚餐會,包括憲仁親王妃久子、奧運體操金牌選手內村航平也都出席。
    • 3月7日 - 考察最終日,以環境、安全作為主題。下午考察團舉行記者會,結束了東京的行程。
    • 4月5日 - 委員會正式任命日本動漫人物「哆啦A夢」為特殊申奧大使(招致スペシャルアンバサダー),成為奧運舉辦以來首位虛構人物申奧大使,任期至主辦城市正式揭曉的同年9月7日為止。
    • 4月27日 - 豬瀨直樹在接受紐約時報的訪問中,指責競爭對手伊斯坦堡「伊斯蘭國家正在互相攻擊」的言論,引發爭議。
    • 5月30日 - 在俄羅斯聖彼得堡舉辦的國際單項運動總會聯合會(IF)中候選城市相繼進行宣傳,東京方面有IOC委員竹田恆和、男子擊劍選手太田雄貴、參議院議員橋本聖子登臺。
    • 6月15日 - 於瑞士洛桑舉行各國奧林匹克聯合委員會(ANOC)總會,提供候選城市介紹自身的機會,東京派出竹田恆和與女子體操選手田中理恵上場。
    • 6月25日 - IOC的考察團發表評價報告書,內容記載各都市的優缺點。東京於財政、治安上得到高的評價,然而第一次候選時的問題(穩定供給電力、支持率低迷、對於海嘯和地震的適當對策等)依舊浮現,對於舉辦能力則未有較明顯的批評。
    • 7月3日至7月4日 - 在瑞士洛桑進行候選城市舉辦計畫說明會,向IOC委員說明詳細內容。東京方由財務大臣麻生太郎、東京都知事豬瀨直樹、主播瀧川克里斯特爾登臺介紹。
    • 9月7日 - 於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召開的IOC會議上,擊敗伊斯坦堡馬德里獲得主辦權,成為第32屆2020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主辦城市。
Remove ads

過往申辦

東京最近一次的申辦是2016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但最後由里約熱內盧勝出。東京事實上第一次獲得夏季奧運會主辦權是1940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不過當時因二戰而取消,1960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負於羅馬,直到1964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再次成功獲選,成為第一座主辦夏季奧運會的亞洲城市。

此次的申辦是東京的第五次爭取主辦權,若雀屏中選的話,將會為繼巴黎倫敦(目前累計三次)、洛杉磯雅典後,第五個達成舉辦過兩屆賽事的城市,也會是第四個在日本舉行的奧林匹克運動會。

日本其他城市過往申辦

大阪申辦2008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但落敗於北京。更早之前的名古屋則在爭取1988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上不敵首爾

冬季奧運方面,札幌曾經獲選為1940年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的主辦城市,不過由於二戰而擱置。第二次申辦於1968年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但格勒諾布爾成為最終主辦方。1972年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札幌第三次的申辦成功,這也是亞洲首次舉辦冬季奧運。之後於1984年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第四度申辦,不過被塞拉耶佛擊敗。長野則主辦1998年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也是亞洲第二次舉辦冬季奧運。

比賽場地

奧運村八公里內的比賽場地

更多資訊 體育場館, 競技項目 ...
Remove ads

八公里外場地

更多資訊 體育場館, 競技項目 ...

足球場地

更多資訊 體育場館, 競技項目 ...

相關設施

參見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