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橫沙鄉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一个乡镇级行政单位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橫沙鄉,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上海市崇明區下轄的一個鄉級行政單位[3]。位於崇明區東南部吳淞口外長江南支水道的橫沙島上,因名橫沙鄉[4]。橫沙鄉管轄範圍即橫沙東灘大規模填海前的原橫沙島範圍,東接人工填海形成的橫沙新洲農業園,西與長興鎮隔水相望,全境呈三角形[5],面積51.74平方公里。戶籍人口約3.3萬人。
Remove ads
地理
橫沙鄉轄區即填海前的橫沙島全島,1858年露出水面,後又人工開墾。民國年間,在自然因素下,東、南岸後退,西北部淤積,全島向西向北移動,1960年代修建海塘岸線後才最終穩定[6]。按吳淞高程,全島地面高2.4至3.1公尺,平均高程2.8公尺[7]。
區劃歷史沿革
清咸豐八年(1858年),川沙撫民廳八團外發現新漲沙洲。因橫臥於長江口,故名橫沙[8]。光緒十二年(1886年)始墾[9]。宣統元年(1909年)六月,川沙撫民廳於此設橫沙鄉,兼管鼎豐沙[a][10]。
1927年,國民政府通令鄉公所改為行政局,設橫沙鄉行政局。1929年9月,改為第六區,置區公所。1934年5月,實行區鄉制,第六區改稱第五區,下設四個鄉:橫沙劃為文興鄉、萬寶鄉、高墩鄉,鼎豐沙劃為圓圓鄉[11][12]:3、15-16。
1938年4月,橫沙淪陷,劃歸上海特別市浦東北區管轄。1940年4月,浦東北區成立橫沙鎮,置鎮公所。1945年7月1日,上海特別市將浦東北區橫沙、長興諸沙[a] 從浦東北區劃出,成立「橫沙特別區」,置特別區公署,直屬上海特別市管轄。下設橫沙、鴨窩沙(兼管潘家沙)、鼎豐沙、東興沙、大石頭沙、瑞豐沙6個分區公所[12]:3、15-16、41。
1945年9月,恢復抗日戰爭前的轄境和建制,橫沙和鼎豐沙(即圓圓沙)恢復為川沙縣第五區,置區公所,仍下轄文興鄉、萬寶鄉、高墩鄉、圓圓鄉等4個鄉。1946年6月,第五區改稱橫沙區,區公所改稱區署,同時萬寶鄉改稱豐樂鎮、圓圓鄉改稱鼎豐鄉。1947年4月16日,文興鄉、豐樂鎮合併為豐樂鄉。同年5月,豐樂鄉、高墩鄉合併為橫沙鄉,1948年8月,撤銷橫沙區,同時鼎豐鄉併入橫沙鄉,橫沙鄉直轄於川沙縣[11][12]:3、15-16。
Remove ads
1949年5月中共占領上海後,川沙縣人民政府臨時設第四聯合辦事處管轄橫沙地區,辦事處暫駐蔡路。同年7月,正式進駐橫沙,改稱橫沙區人民政府,下轄橫沙的文興鄉、豐樂鄉、新民鄉、紅星鄉和圓圓沙的圓沙鄉[14]。
1953年5月,新民鄉改稱新建鄉[14]。1954年,區人民政府改稱區公所[12]:17。1957年9月,撤銷橫沙區,文興鄉、豐樂鄉、新建鄉、紅星鄉、圓沙鄉合併為橫沙鄉,成立橫沙鄉人民委員會[14]。1958年5月30日,經國務院批准,橫沙鄉劃歸寶山縣[15]。
1958年9月26日,因人民公社化運動,橫沙鄉改為「東海人民公社」;同年10月,圓圓沙劃屬燈塔人民公社(即長興鄉),至此橫沙鄉管轄範圍與填海前的原橫沙島範圍相同[16][12]:17-18。1959年4月15日,改稱「橫沙人民公社」[4]。1960年6月,因橫沙被劃為上海市副食品基地,橫沙人民公社短暫改為國營橫沙農場,劃歸上海市農村工作委員會領導,次年11月取消並劃回寶山縣。1967年4月26日,文化大革命期間,改為「橫沙公社革命委員會」。
1984年4月,恢復為橫沙鄉,成立橫沙鄉人民政府[16][12]:5、18-19。2005年5月18日,國務院批覆同意將寶山區的橫沙鄉劃入崇明縣管轄[17]。
Remove ads
經濟
橫沙島內以農業經濟為主,種植多種經濟作物,並有淡水魚類養殖。橫沙鄉有發展旅遊業的意向,但由於交通問題遊客數量有限。橫沙東灘圍墾形成的橫沙新洲現全境劃為上海現代農業產業園,但不歸屬橫沙鄉管轄。橫沙鄉政府另持有多家不在島內經營的建築企業。
計劃經濟時期,主要種植水稻,少部分種植棉花和油菜,經濟效益不佳。改革開放後,水稻和棉花生產減少,開始種植柑橘、蔬菜、西紅花等經濟作物。島內漁民捕撈的刀魚等名貴魚對外銷售,其餘主要滿足本島需求;由於漁業資源退化,2000年起島內漁獲量逐年下降。人工養殖的有草魚、花鰱、鯿魚、鯽魚及蟹類等[7]。刀魚經濟價值高又難以養殖,長江全面禁漁後,仍有部分漁民違規捕撈長江刀魚用於銷售[18]。上海崇明的蟹種產量約占全國的13.5%(2015年),其中橫沙鄉是區內主要養蟹鄉鎮之一[19]。近年來,橫沙島還引進了蟾蜍養殖、繡球花[20]、無花果[21]等產業。
橫沙島旅遊業經營始於1990年建設簡易海濱浴場,1992年建立橫沙島國家旅遊度假區,並引入美國泛太平洋集團合資經營,計劃打造涉外高端旅遊度假[22]。由於交通不便導致遊客稀少,兩年後外商撤資,原址改名天使海灘度假村[b]後於2000年7月恢復正式營業[7]。長江隧橋開通後,橫沙島旅遊定位為「世外桃源」[23]。目前,島上有一些簡易鄉村民宿對外經營[24],也有一些桔園、蟹塘將農業生產與旅遊觀光結合,增加收入[25]。
2000年前,島內曾有零星工業分布,隨著生態島政策落地目前均已停產廢棄。橫沙鄉政府持有多個島外經濟項目,包括鄉辦十餘家建築公司。這些企業不在島內經營,卻是橫沙鄉財政的主要收入來源。2005年至2009年間,橫沙鄉財政收入由6000萬左右大幅增長至超過2億元,大部分由島外經濟貢獻[23]。另外,由於上海市政府對註冊於橫沙鄉的企業給予一定優惠政策,也有一些實際不在島內經營的民營企業註冊在橫沙鄉,形成財政收入,是為「註冊經濟」[26]。
對外交通
橫沙鄉目前只能透過過水路進出,進出島的公交線路也是透過過輪渡擺渡。
1966年建成的橫沙富民客運輪渡碼頭為全島目前唯一一座對外開放的客運輪渡碼頭,目前常態開行的航線有長興島-橫沙島車客渡、吳淞至橫沙高速船航線(僅限行人),均由上海市客運輪船有限公司承運。長橫輪渡遇節假日客流高峰時經常發生擁堵,但吳淞至橫沙航線乘客在長江隧道開通後大幅減少至近乎閒置[27]。為避免橫沙島一側擁堵,現在長橫輪渡只在長興島一側檢票和收費,相當於一次性支付往返票價[28]。2022年12月15日,使用超級電容動力的「新生態」輪投入長橫輪渡運營,成為「世界首艘超級電容動力車客渡」[29]。不同於其他輪渡依據氣象局提供長江口大致風力情況行船,長橫輪渡設有單獨的風速儀,只要長興島與橫沙島間的實測風力小於七級即可開船,不受外港風速及預警信號限制[30]。
橫沙島上需要的電動車電池等危險品也透過輪渡運入,2023年8月出於安全起見曾一度禁止電池上船,導致全島交通癱瘓;當年9月起改由專船定時運輸,搭載電池時輪渡不運輸其他乘客和車輛[31]。
Remove ads
2015年2月17日,水陸聯運公交橫長線開通,連接橫沙島客運站和長興島客運站,經由長橫輪渡,每日開行8班[32]。2017年7月18日起班次增至每日16班[33]。
2017年12月18日開通的公交申崇七線連接橫沙島客運站和長江南路樞紐站,採用水陸聯運,主要經由長橫輪渡和長江隧道。線路實行一人一座,單一票價12元,每日16班。2018年2月11日起,市區終點站改為吳淞客運站,票價13元,其餘不變[34]。該線路配車4輛,每輛車上均安裝有安全帶和上下渡船用的輔助輪[35]。
公共事業
橫沙鄉供給自來水始於1982年,建立橫沙水廠,使用地面水。1988年、1990年,先後打了兩口深260公尺的井,從地下取水[7],之後又陸續打了多口深井,總共建成6口深井。2017年4月20日,橫沙島集約化供水工程正式動工,2018年1月15日完成,此後全鄉自來水由位於長興島的青草沙水庫提供,原有深井停用。橫沙島是上海市最後一個接入全市集中供水管網、停用深井水的地區[36]。
橫沙鄉內的生活污水產生量很小,每日不足125L,按上海市有關規定不及中心村標準,不適合設置集中污水處理設施。污水基本不作處理,部分由居民自行傾倒,污水管道也是直排河道。近年來也有將含氮含磷污水處理後用於農業灌溉的嘗試[37]。
譽民村的籃球隊(橫沙譽民隊)在三人籃球上實力較強,中國男子三人籃球超級聯賽(「超三聯賽」)於2022年正式開辦之後,獲2022賽季冠軍[38]、2023賽季亞軍[39]。2023年,位於永豐村旁空地的三人籃球比賽場地承辦了國際籃聯大師賽(上海崇明站)的比賽,吸引不少島內外遊客觀賽,但也有很多球迷因為交通不便未能成行[40]。此外,自2012年起,橫沙島上每年舉辦一屆自行車騎游大會,兼顧業餘自行車和旅遊觀光[41][42]。環崇明的正式自行車比賽途徑崇明島和長興島,但不經過橫沙島。
橫沙鄉內僅有一座社區衛生中心,原為始建於1958年的橫沙衛生院,1995年評為一級甲等醫院,2003年12月改為現名[7]。醫療服務水平較低,診室配置也不全。島上的危重病人透過過輪渡運送至市區搶救,至少需要1小時才能到達,曾有數名居民因路途時間過長延誤搶救時機死亡[43]。全島僅一輛救護車。遇惡劣天氣時,為及時運送病人出島,只能冒險行船。2023年,橫沙社區衛生中心陸續增配彩超儀、搶救室等設備,第二輛救護車也已到達,2024年初啟用,另外也有增設直升機救援[44]。2024年起,社區衛生中心與上海市第七人民醫院達成合作,橫沙島上可透過過網絡連接七院遠程醫療,七院醫生也將每月上島開展一次問診[45]。
全鄉僅有一家中國移動營業廳,每周營業兩天。營業廳開門時僅設一名全能營業員;由於島內老年人多,除通信服務外,營業員也兼顧指導老年人使用智慧型手機[46]。
行政區劃

橫沙鄉下轄以下社區及行政村:新民社區、興勝村、增產村、公平村、紅旗村、東浜村、新北村、興隆村、豐樂村、新春村、東興村、新聯村、惠豐村、新永村、民建村、民生村、永發村、富民村、永勝村、東海村、民星村、江海村、民永村、民東村和海鴻村[47]。根據崇明區政府描述,橫沙東灘新圍墾形成的區域不屬於橫沙鄉管轄範圍[48]。
人口
截至2020年底,橫沙鄉戶籍人口33,655人,外來人口1,549人[48]。實際常住人口約2.2萬人,人口組成高度老齡化,60歲以上的有1.1萬人,80歲以上也有兩千餘人[43]。近年來,雖然戶籍人口變化不明顯,但實際常住人口逐年下降,多數勞動力外出務工,人口成收縮態勢[26]。
文物古蹟
橫沙鄉境內共有6處不可移動文物被列入上海市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不可移動文物名錄[49]。
注釋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