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道央自動車道
日本北海道的高速公路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道央自動車道(日語:道央自動車道/どうおうじどうしゃどう Dōō jidōshadō */?)是日本北海道茅部郡森町大沼公園交流道經札幌市至士別市士別劍淵交流道的高速公路(高速自動車國道),簡稱道央道(日語:道央道/どうおうどう Dōōdō */?)[1]。屬於國土開發幹線自動車道以及高速自動車國道下北海道縱貫自動車道的一部分,是北海道內高速公路網中最重要的幹線。



高速公路編號編為「E5」[2]。
Remove ads
概要
道央自動車道是國土開發幹線自動車道以及高速自動車國道下北海道縱貫自動車道的一部分,政令之正式路線名為北海道縱貫自動車道 函館名寄線(ほっかいどうじゅうかんじどうしゃどう はこだてなよろせん)。千歲惠庭系統交流道 - 札幌系統交流道間是北海道橫斷自動車道的根室線(政令之正式路線名為黑松內釧路線)及網走線(政令之正式路線名為黑松內北見線)共線區間。
英文名稱為HOKKAIDO EXPWY,是日本高速自動車國道中唯一日文名與英文名不同的道路[3]。但是,新設置且附有路線編號的道路標誌板上,改以DO-O EXP作為其英文表記。
交流道
- 全線位於北海道內。
- 交流道(IC)編號欄的背景色為■顯示該部分道路已經啟用。設施名欄的背景色為■顯示該部分設施尚未啟用。未開通路段名稱皆為臨時名稱。
- 智能交流道(SIC)以背景色■顯示。
- 巴士站(BS),○/●為使用中,◆為停用中設施。無標示者為沒有巴士站。
- IC為交流道的簡寫,JCT為系統交流道的簡寫,SA為服務區的簡寫,PA為停車區的簡寫,TB為公路收費站的簡寫。
- 加油站(GS)的記號,●為有(24小時營業),○為有(8:00 - 20:00營業),無標示者為沒有。
- 表中距離的距離標以札幌JCT為起點記載[4],為方便起見也以七飯IC為起點記載。
- 本線上距離標距離數在札幌JCT以南前帶有「S」字樣、以北帶有「N」字樣。
※鷹栖町、比布町都屬於上川郡,和寒町、劍淵町都屬於上川郡。十勝地方的上川郡邊界相接由來不同,全部皆為同名異郡。
以前的交流道編號編法與其他高速道路不同,是以札幌系統交流道為基準分成南北兩側,2018年12月改為現在的編號方式。
Remove ads
歷史
- 1971年12月4日:北廣島交流道~千歲交流道間通車。
- 1972年9月19日:北廣島交流道~千歲交流道間4車道拓寬完成。
- 1978年10月24日:千歳交流道~苫小牧東交流道間通車[11]。
- 1979年10月29日:札幌南交流道~北廣島交流道間通車[12]。
- 1980年10月29日:苫小牧東交流道~苫小牧西交流道間通車[13]。
- 1983年11月9日:札幌交流道~岩見澤交流道間通車[14]。
- 1983年11月30日:苫小牧西交流道~白老交流道間通車[15]。
- 1985年10月18日:白老交流道~登別東交流道間通車[16]。
- 1985年10月25日:札幌交流道~札幌南交流道間通車[17]。
- 1986年10月9日:登別東交流道~登別室蘭交流道間通車。
- 1987年9月18日:岩見澤交流道~美唄交流道間通車,三笠交流道及美唄交流道設置自動發券機[18]。
- 1988年10月8日:美唄交流道~瀧川交流道間通車[19]。
- 1989年9月12日:瀧川交流道~深川交流道間通車。
- 1990年10月30日:深川交流道~旭川鷹栖交流道間通車(當初暫定為2車道[20],之後於2003年拓寬為4車道)。
- 1991年4月26日:砂川服務區開設全國第2、北海道內第1的高速公路綠洲[21][22]。
- 1991年10月25日:登別室蘭交流道~室蘭交流道間通車[23]。
- 1992年9月30日:札幌系統交流道通車,與札樽自動車道連接[24]。
- 1992年10月27日:室蘭交流道~伊達交流道間通車[25]。
- 1994年3月30日:伊達交流道~虻田洞爺湖交流道間通車[26]。
- 1997年10月22日:虻田洞爺湖交流道~長萬部交流道間通車[27]。
- 1998年3月23日:苫小牧東交流道與日高自動車道連接。
- 1998年4月11日:深川系統交流道通車,與深川留萌自動車道連接[28]。
- 1999年10月7日:千歲惠庭系統交流道通車,與道東自動車道連接。
- 1999年11月12日:札幌南交流道(小樽、旭川方向出口)通車。
- 2000年3月29日:有珠山爆發,伊達交流道~豐浦交流道間停止通行。
- 2000年7月13日:豐浦町內虻田洞爺湖臨時出入口完成,虻田洞爺湖臨時出入口~豐浦交流道間解除停止通行。
- 2000年10月4日:旭川鷹栖交流道~和寒交流道間通車[29]。
- 2001年2月9日:伊達交流道~虻田洞爺湖交流道間恢復通車。
- 2001年6月30日:廢止虻田洞爺湖交流道~虻田洞爺湖間臨時出入口[30]。
- 2001年9月10日:札幌南交流道(小樽、旭川方向入口)通車[31]。
- 2001年10月17日:深川交流道~音江停車區間拓寬為4車道。
- 2001年11月19日:長萬部交流道~國縫交流道間通車[32]。
- 2003年9月30日:音江停車區~旭川鷹栖交流道間拓寬為4車道。
- 2003年10月4日:和寒交流道~士別劍淵交流道間通車[33]。
- 2004年3月27日:比布系統交流道通車,與旭川紋別自動車道連接。
- 2006年2月3日:國土交通省發表士別劍淵交流道~名寄交流道(暫稱)間的路段建設計畫,只興建其中士別劍淵交流道至士別市多寄町間的路段,其他未興建的區間則暫時以並行的國道40號來代替。
- 2006年2月7日:大沼交流道(暫稱)~七飯交流道(暫稱)間變更為新直轄方式管理(由國土交通省直接管理)。
- 2006年11月18日:國縫交流道~八雲交流道間通車[34]。
- 2007年12月21日:虻田洞爺湖交流道往國道230號新路徑轉移工程完成,新路徑開始使用,而將既存的連絡線廢止。
- 2009年8月3日:輪厚智慧交流道啟用[35]。
- 2009年10月10日:八雲交流道~落部交流道間通車[36]。
- 2009年11月7日:連接黑松內新道(北海道橫斷道)的黑松內系統交流道開通,[37]。
- 2010年2月2日:岩見澤交流道~士別劍淵交流道路段指定為高速道路免費化社會實驗對象區間[38]。
- 2010年6月28日:岩見澤交流道~士別劍淵交流道路段開始高速道路免費化社會實驗[39]。
- 2011年6月19日:政府為準備3月11日東日本大地震的重建經費,停止上述路段的高速道路免費化社會實驗[40]。6月20日起恢復收費。
- 2011年1月26日:落部交流道~森交流道間通車。
- 2012年11月10日:森交流道~大沼公園交流道間通車[41]。
- 2013年8月3日:新千歲機場交流道啟用[42]。
- 2014年5月28日:士別市多寄町至名寄交流道區間解除事業凍結狀態。
- 2015年8月8日:砂川服務區智慧交流道啟用[43]。
- 2018年(平成30年)12月:交流道編號從原本的以札幌系統交流道為基準南北依序編號的方式,改成全區間共用編號(編號由南往北。當時最南端的大沼公園交流道為「6」,當時最北端的士別劍淵交流道為「48」)。
- 2019年(平成31年/令和元年)9月4日:國土交通省將道央道暫定2車線區間的八雲交流道 - 國縫交流道間與伊達交流道 - 登別室蘭交流道間及和寒交流道 - 士別劍淵交流道間列為10 - 15年後完成4車線化的優先整備區間[46][47][48]。
- 2020年(令和2年)12月13日:苫小牧中央交流道啟用[49]。
Remove ads
路線狀況
Remove ads
- 商店
- 全部服務區與輪厚停車區、野幌停車區皆有商店。除此之外的停車區僅有廁所與自動販賣機。美澤停車區在夏-秋於上行線增售輕食等。
- 高速公路綠洲
- 附設於豐浦噴火灣停車區、八雲停車區、砂川服務區。
- 餐廳、美食區
- 本線服務區、停車區沒有以餐廳型態營業。設有美食區的有有珠山、岩見澤、砂川服務區與輪厚停車區。
- 加油站
- 有珠山服務區、砂川服務區、輪厚停車場三處。輪厚停車場為24小時營業。
札幌系統交流道以南(札幌系統交流道 - 七飯交流道間)
※ 登別室蘭交流道 - 七飯交流道間為不分隔車道(暫定2車線)
札幌系統以北(札幌系統交流道 - 名寄交流道間)
※ 旭川鷹栖交流道 - 名寄交流道間為不分隔車道(暫定2車線)
Remove ads
※:大沼公園交流道~登別室蘭交流道間與旭川鷹栖交流道~士別劍淵交流道間的隧道是暫定2車道,因此上下線合計1座。
Remove ads
- 東日本高速道路北海道支社
- 室蘭管理事務所:大沼公園交流道 - 登別室蘭交流道
- 苫小牧管理事務所:登別室蘭交流道 - 新千歳空港交流道
- 札幌管理事務所:新千歳空港交流道 - 札幌交流道
- 岩見澤管理事務所:札幌交流道 - 奈井江砂川交流道
- 旭川管理事務所:奈井江砂川交流道 - 士別劍淵交流道
- 長萬部(靜狩停車區~黑松內系統交流道)
- 室蘭(室蘭交流道~登別室蘭交流道)
- 白老(白老交流道~樽前服務區)
- 惠庭(恵庭交流道~輪厚停車區)
- 野幌(江別西交流道~江別東交流道)
24小時交通量(台) 道路交通調查
(來源:「平成22年度道路交通センサス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平成27年度全國道路・街路交通情勢調査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國土交通省網頁))
- 平成22年度調查,岩見澤交流道~士別劍淵交流道之間實施高速道路免費化社會實驗。
- 日平均交通量(2003年度JH年報)
- 國縫交流道~札幌南交流道(區間平均) : 9,354輛(前年度比95.5%)
- 札幌南交流道~札幌交流道(總交通量) : 26,261輛(99.9%)
- 札幌交流道~和寒交流道(區間平均) : 9,939輛(97.8%)
- 最大:惠庭交流道~北廣島交流道 30,760輛(97.1%)
- 最小:旭川北交流道~和寒交流道 1,567輛(102.6%)
- 通行費用收入
- 年間:35,226,652,000日圓(98.0%)
- 日平均:96,511,000日圓
大沼公園交流道~札幌南交流道間、札幌系統交流道~士別劍淵交流道間採距離制收費,札幌南交流道~札幌系統交流道~札樽道札幌西交流道間為單一制收費[53]。
2010年6月28日起,部分區間實施免費化社會實驗[39],並公布實施至2012年3月為止[54],後因為了確保2011年3月11日東日本大地震震災重建費用,於2011年6月19日凍結[40]
2010年(平成22年)6月28日起實施[39],曾宣布實施至2012年(平成24年)3月[54],但為了確保東日本大震災復興費用而於2011年(平成23年)6月19日凍結計畫。
原計畫在2011年(平成23年)6月至2011年(平成23年)12月實施[54],但為了確保東日本大震災復興費用而凍結計畫。
- 予定區間:千歲惠庭系統交流道 - 落部交流道
- 時間與對象:22時 - 翌日6時,搭載ETC之中型車、大型車、特大車
本道路連接北海道縱貫自動車道的以下兩區間以新直轄方式由國土交通省北海道開發局整備。
士別劍淵交流道~名寄交流道區間於2003年(平成15年)12月25日第1回國土開發幹線自動車道建設會議(國幹會議)中確定改為新直轄方式[55]。2006年(平成18年)2月7日第2回國幹會議擬定士別劍淵交流道~士別市多寄町間為「緊急整備區間」,其餘為「暫不動工區間」,暫時使用平行的國道40號。同日,大沼公園交流道~七飯交流道間也改為新直轄方式[56]。
2014年(平成26年)5月28日的北海道開發局事業審議委員會宣布解除凍結士別市多寄町~名寄交流道區間[57][58][59] 。
地理
參考
配合2008年(平成20年)7月7日至7月9日北海道洞爺湖高峰會,道央自動車道的千歲交流道 - 虻田洞爺湖交流道間設置的部分警告標誌下方增加英文標註。
-
下方加註英文的「對面通行」標示。
-
下方加註英文的「小心追撞,請注意車距」標示。
2012年(平成24年)11月10日森交流道 - 大沼公園交流道間開通時,道央自動車道的暫定2車線區間首次在中間帶採用鋼纜式防護柵。這是由國立研究開發法人土木研究所寒地土木研究所參考瑞典設計所開發,並於全國高速道路進行試驗[60][61][62],在2016年(平成28年)10月5日八雲交流道 - 國縫交流道間發生大型車正面衝撞死亡事故[63]後,設置區間擴大至落部交流道 - 國縫交流道(14.4 km)、黑松內系統交流道 - 豐浦交流道(6.6 km)的橋梁、隧道等技術上設置困難以外所有區間。之後,鋼纜式防護柵實證證明有效防止車輛偏離事故,2018年(平成30年)6月15日國土交通省宣布全國高速道路所有暫定對面2車線區間中間帶導入鋼纜式防護柵,道央自動車道的登別室蘭交流道 - 大沼公園交流道、旭川鷹栖交流道} - 士別劍淵交流道也規劃導入[64]。
-
中間帶鋼纜式防護柵末端(森交流道 - 大沼公園交流道間)
-
中間帶鋼纜式防護柵連接處(森交流道 - 大沼公園交流道間)
註釋
參考文獻
相關項目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