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比亞迪
中国企业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簡稱BYD,港交所:1211、港交所:81211(人民幣結算)、深交所:002594)是一家總部位於中國廣東省深圳市的上市跨國製造企業。它是一家垂直整合的公司,且擁有多個子公司,主要包括生產汽車的比亞迪汽車、從事電子零部件生產與組裝的比亞迪電子,以及生產電動車電池的弗迪公司。
比亞迪由王傳福於1995年2月創立,最初是一家電池製造公司。比亞迪最大的子公司——比亞迪汽車成立於2003年,現已發展為全球最大的充電式電動車輛製造商[1]。自2009年以來,比亞迪的汽車業務為集團貢獻了超過50%的收入。截至2023年,該業務已貢獻比亞迪集團總收入的80%以上[2][3]。公司還生產可充電電池(包括手機電池、電動車電池和儲能電池)、叉車、太陽能板、半導體及軌道交通產品。比亞迪通過其子公司弗迪電池成為了僅次於寧德時代的全球第二大電動車電池生產商,其大約生產了全球15.8%的電動車電池[4]。
比亞迪是中國2024年最大的民營企業[5]。截至2024年9月,比亞迪僱傭了900,608名員工,其中104,003人為研發人員[6]。比亞迪在專利申請方面也處於領先地位,2003年至2023年間共申請了超過13,000項專利[7]。
比亞迪的股票在香港證券交易所和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分別持有H股和A股兩種股票。2023年,公司在財富世界500強中排名第212位[8]。
Remove ads
公司名稱
根據創辦人王傳福表示,比亞迪創辦時以當時公司所在地深圳市亞迪村命名為「亞迪電子」,後來考慮到在各種宣傳活動中,各廠商的名稱都按字母排列,為了能在名單上排在前面,於是加了個「比」字。至於選擇「比」字而不是其他名稱的原因,王傳福則表示僅僅是為了容易通過公司註冊而想出來的「怪名字」。在大約2008年,因應公司規模擴張而樹立企業形象時,就以公司名稱的拼音縮寫為基礎建立了企業口號「Build Your Dreams」。[9][10]
歷史

1995年2月,王傳福在深圳龍崗創建比亞迪實業公司[11],起初以生產鎳鎘電池、鎳氫電池為主[12]。1996年,比亞迪正式進入鋰電池行業[13]。
1997年,比亞迪實業公司已在全球鎳鎘電池的市場份額中占據第四位[14]。同年,亞洲金融危機爆發,王傳福為拓寬公司收入,奔赴當時占據全球鋰電池市場90%的日本尋求引入先進的鋰電池生產設備,但因日方對鋰電池的潔淨車間生產線開價過高,便未從日本引進生產線[15]。王傳福在返回中國後投入研發成本相對較低的潔淨箱,並開始探索利用人工在潔淨箱內製造鋰電池[15]。
1998年,比亞迪實業公司開始量產鋰離子電池。2000年11月,比亞迪成為摩托羅拉的鋰離子電池供應商[15],2002年成為諾基亞首個中國鋰離子電池供應商[13]。同年,比亞迪進行股份制改組,並於7月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主板上市[15],年底進入電子代工行業。
2003年,比亞迪收購西安秦川汽車,更名比亞迪汽車,正式進入汽車行業。2004年,比亞迪汽車展出了其第一輛電動汽車並在中國國內參展[13]。2005年9月,第一款自主品牌轎車比亞迪F3上市,連續多次創下中國國產品牌車型的銷量記錄[16][17]。其後又研製出首款純電動計程車比亞迪e6、首款純電動大巴比亞迪K9。

2007年,比亞迪手機部件及組裝業務比亞迪電子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主板上市。[18]
2011年6月,比亞迪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
2016年10月,比亞迪在深圳發布自行研發的全電動單軌軌道交通系統「雲軌」,高調進軍城市軌道交通行業,是中國第一家進軍軌道交通領域的民營企業,其後,比亞迪推出小運量有軌電車系統「雲巴」。
2019年6月24日,比亞迪全球設計中心「黑水晶」在深圳正式落成[19]。
2021年亞布力中國企業家論壇上,王傳福在回答「比亞迪是否會造手機」的疑問時透露,華為的手機大部分是由比亞迪製造。[20]
2022年6月,比亞迪以1292.3億美元的市值超越德國大眾汽車成為第三大的國際車廠[21]。僅次於特斯拉和豐田,也是唯一在前十名中的中國汽車公司。
2023年第四季度,比亞迪以超過52.6萬輛的銷量登上全球汽車公司榜首,23年全球銷量超過300萬輛,其中160萬輛是純電動汽車。該類別(不含插電式混合動力車),特斯拉仍以180萬輛的銷量領先。儘管其2023年全球銷量超過了特斯拉,但比亞迪在歐洲的銷量不到1.6萬輛,在英國的銷量不到4000輛。歐洲人對中國車還有很多疑慮。[22]
2024年2月26日,比亞迪的「開拓者1號」汽車運輸船(委託中集集團建造8艘貨船的第1艘)首次停靠德國不萊梅港交付3000輛電動汽車,之前已向荷蘭弗利辛恩港運送1500輛電動車。比亞迪已在德國大多數大城市擁有汽車經銷店,目標是開設100家左右,未來90%的德國人能在30分鐘車程內到達比亞迪專賣店,且在德國舉行的2024年歐洲足球錦標賽,官方廣告合作夥伴不再是大眾汽車,而是比亞迪。其在匈牙利第一家工廠致力於德國和歐洲銷售前五名,2026年計劃在德國銷售12萬輛電動汽車。目前比亞迪在歐洲提供五款車型,24年還將有三款車型上市,其中「海豹」在德售價45000歐元,約75%的零部件是比亞迪自產,整體成本比在上海超級工廠生產的特斯拉Model 3要低15%。ATTO 3(元PLUS)、海豹、海豚多次在當地獲得純電汽車銷量冠軍,刀片電池更被英國專業電動車媒體ELECTRIFYING.COM評選為「2024年度創新科技」。
2024年7月8日比亞迪宣布將在土耳其新建工廠。[23]
2024年7月比亞迪以31.56萬輛銷量排名全球第三,僅次於豐田和大眾,超過本田、福特、現代、鈴木等傳統汽車巨頭。[24]
2024年8月21日,比亞迪的墨西哥負責人豪爾赫·巴列霍(Jorge Vallejo)表示,比亞迪推進在墨西哥建廠計劃,希望享受州政府優惠政策。目前選址的最終名單縮小至三個州,並正在評估這些州提出的激勵措施。[25]不過,為了防止中國電動車通過墨西哥規避進口關稅,美國宣布對從墨西哥生產的中國電動汽車徵收超過102%的關稅。[26]原本的《美墨加協定》規定在美國、墨西哥或加拿大生產至少75%部件的汽車或卡車可以零關稅出售。[27]
2024年12月15日,比亞迪科威特首家旗艦店開業。截至12月15日,比亞迪已進入包括阿聯、沙烏地阿拉伯、巴林、卡達、阿曼、科威特在內的六個海灣國家市場。[28]
2025年2月19日,比亞迪融資融券信息顯示,2025年2月19日融資淨償還2.77億元;融資餘額93.92億元,較前一日下降2.87%。[29]
2025年2月20日,新華財經上海報道,中信建投研報分析認為,中高階智駕標配超預期,看好25年整車及智駕產業鏈估值重塑。[30]
2025年3月26日,比亞迪公布2024年度財報[31],年營收首次突破千億美元大關,成為2024年度全球電動車產業營收最高的公司。[32]
Remove ads
新能源乘用車車型及技術平台回顧
比亞迪的車大致可分為字母系列、初代王朝系列、新一代海洋系列。[33]
事件
比亞迪於2019年7月起停止全香港充電站服務,車主斥對方「倉卒」通知,憂電動車無地方充電形同「廢鐵」。比亞迪證實事件,解釋決定是基於商業考慮和成本問題。有香港立法會議員批評比亞迪做法不負責任;香港海關表示正了解事件。
比亞迪發言人回覆稱,基於商業考慮,在銷售經改裝的二手私家車時未有承諾免費提供充電服務,銷售合約亦無相關條款,考慮到成本問題不能長期承擔免費服務,因此無奈宣布本月15日起停止免費充電服務,又稱日後車主可考慮在私人物業安裝快速充電設備或改用政府公共充電站。
「香港比亞迪充電群組資訊」以及「BYD e6同學會」whatsapp 群聚多名車主都積極表示願意付出電費,但比亞迪還是堅持不與車主溝通。
環境保護署表示,知悉比亞迪今日起停止提供充電服務,惟受影響車主仍可用合適的充電線,使用公共充電站的中速或標準充電器為電動車充電。海關說正了解事件,若發現違反《商品說明條例》,會採取適當跟進。[35]
Remove ads
2008年9月,美國企業家巴菲特控股的波克夏·哈薩威公司的附屬公司中美能源(巴群能源前身)以每股8港元,買入比亞迪10%的股權,總作價18億港元。中美能源也成為比亞迪的第一大外資股東。[36]
2023年1月27日,巴菲特旗下伯克希爾·哈撒韋售出155.45萬股比亞迪H股股份,交易均價為226.32港元/股,合計套現3.52億港元。系2022年8月以來第8次減持。[37]
富士康國際控股控告比亞迪侵權一案,由民事訴訟改為刑事訴訟後,市場更傳出比亞迪董事暨副總裁夏佐全已遭公安部門拘留,業界也正密切注意諾基亞及摩托羅拉訂單可能轉向的情況。業界傳出比亞迪董事暨副總裁夏佐全,遭中國公安部門拘留,且比亞迪未經公告,即將夏佐全執行董事職務改為非執行董事,也引發市場聯想。夏佐全為比亞迪第3大個人股東,持股6.1%僅次於總裁王傳福及董事呂向陽,頗具指標性意義。
2008年12月2日晚,比亞迪在香港聯交所發布相關公告,披露了富比案的最新進展。由於證據發生重大變化,公安機關已撤消了對比亞迪的刑事調查。之前從事相關司法鑑定的北京九州世初智慧財產權司法鑑定中心3名負責人因涉嫌毀滅、偽造證據和收受賄賂,已被公安機關逮捕。原比亞迪員工張朝正,涉嫌非法接受富士康賄賂和非法竊取保密文件,亦被公安機關逮捕,並將追究刑事責任。
2018年7月12日比亞迪突然發布重大說明,李娟等人冒用比亞迪主管身份長達三年,在上海浦東世紀大道國金二期大樓租用辦公室,用偽造的比亞迪印章簽署的合同,比亞迪均不知情,概不承認也與之無關。
但事件引爆後說法真相神祕莫測,比亞迪股票重跌市場傳言四起,後續並有簽約廣告商上海雨鴻文化傳播、上海競智廣告等反擊認為比亞迪說法漏洞百出,挑戰商場常識底線:[38]
- 李娟以上海比亞迪電動車有限公司名義發包廣告過程,事中有比亞迪廣告部門及大區相關人員對接,事後有大量業務確認,如何解釋?
- 比亞迪截至目前僅僅以偽造公司印章罪向上海警方報案,並非其所稱詐騙罪,內幕重重。
- 競智公司了解到李娟其背後是有一大人物,為比亞迪極高層高管,也是他交辦李負責華東、華北相關工作,現在該人物失聯,是否整起事件是比亞迪高層鬥爭的外溢。
- 最大疑點在於多處廣告商表示,他們沒給過李娟好處,他們本身也沒收到多少錢都是代墊,實無法理解李娟如果是騙子,她圖什麼?廣告效益等好處都被比亞迪拿走,李娟個人還背書欠下數億人民幣款項,不理解這種騙術的獲利點在哪。[39]
事件初步估算涉及至少25家廣告供應商,累計金額高達11億元人民幣,涉事廣告供應商組成維權群維權[40],多家廣告商也各種舉證文件、錄像等比亞迪對於李娟所開展的市場推廣活動不可能不知情,似乎證據力比比亞迪說法更有力,也是導致比亞迪股價大跌原因。2018年5月比亞迪宣布贊助英超足球俱樂部阿森納的活動就是李娟推動,針對此事比亞迪官方做了不少的全國宣傳,且集團公關部部長李巍親自出席簽約並為活動站台,此時說不認識李娟及其一切行為是自己盜刻圖章在外表演,成為難以邏輯說通的關鍵。[41]
Remove ads
2023年2月22日,根據《日經新聞》新聞報導[42],比亞迪在日本銷售的小型巴士J6等5款純電動巴士,為了防止螺栓和螺帽等零部件生銹,使用了包含六價鉻的溶劑[43][2]。而且比亞迪以代工生產方式向日野汽車供應的30人座電動巴士「Hino Poncho Z EV」因使用六價鉻加工,被日野汽車取消了日本上市比亞迪電動巴士的計劃[44]。日本法律雖未禁止在汽車等產品使用六價鉻的相關法律,但日本汽車工業協會已於2008年起將六價鉻列入自願禁用的物質清單[2]。六價鉻具有耐腐蝕性等特性曾被廣泛用於汽車零部件和其他製造業的加工過程,它被認為是劇毒和有害的致癌物,會傷害製造廠的工人,因此已開發國家的工廠已經不再使用[44]。同時,比亞迪承認在六款電動巴士製造過程中使用了六價鉻,但比亞迪表示出廠後的通常使用下不會對人體和環境構成影響,並承諾為保護員工健康,2023年年底新上市的電動巴士不再使用六價鉻[44]。同時,比亞迪的日本法人表示,截至2023年2月[update],比亞迪純電動巴士在日本共銷售了80輛[42]。
2023年第一季度,比亞迪新能源汽車關鍵零部件項目於東莞市謝崗鎮動工建設,施工單位金匠建設集團有限公司由比亞迪實際控制[45]。4月28日,東莞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對該項目進行檢查,發現該項目廢水處理站基坑施工現場缺乏有效支護措施,並簽發局部停工通知書,責令暫停作業。5月25日,執法人員複查發現施工單位在沒有取得復工通知前擅自進行廢水處理站頂板澆築混凝土並完成防水工程,屬於強行施工行為。7月,金匠建設集團有限公司被處以紅色警示[46]。
2024年12月,巴西巴伊亞州勞動檢察官辦公室召開記者會,稱比亞迪在巴伊亞州的一處建築工地因工人生活環境惡劣,已勒令停工,超過160名工人獲得解救[47]。據指工人只能睡在沒有床墊的床上,沒有供工人存放個人物品的儲物櫃,個人物品與食品原料及建築材料混合在一起,衛生條件惡劣。31個工人只能用一個浴室,工人們必須在凌晨4點排隊上廁所,以便在凌晨5點30分準時上班,工作時間嚴重超出巴西法律規定[48]。此外,工地沒有足夠的浴室,而且浴室沒有按性別進行區分,缺乏足夠的馬桶座圈。由於沒有洗衣服的地方,工人們只能在浴室里洗衣服。聲明還提到許多工人的工資被扣押,若要解約需面臨高昂的費用,相關行為「符合強迫勞動特徵」[49][50]。比亞迪回應稱其已暫停了與涉事企業金匠建設集團有限公司的合作,所有工作人員將被轉移到旅店居住;並稱公司已對分包員工的工作和生活條件進行了審查,並要求金匠集團作出改進。聲明承諾公司會保護分包工人的權利[51]。比亞迪公關總經理同時稱,奴役勞工報道是境外勢力蓄意抹黑中國,目的是破壞中巴友誼[52]。12月26日,金匠集團稱,巴西當局的說法與事實不符,且存在翻譯錯誤[53]。12月26日,金匠集團組織工人簽署聯名信,併集體按捺紅色指模[54]。 巴西政府於12月27日表示,他們正在調查比亞迪及其承包商金匠集團是否涉嫌「人口販運」。巴西外交部也在同一天表示,已停止向比亞迪發放臨時工作簽證。[55]
Remove ads
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於2025年5月接受中國大陸媒體訪問時表示,汽車產業中已經出現「恆大」,只是目前仍未爆破,暗指比亞迪有陷入類似恆大債務危機的風險。比亞迪品牌及公關處總經理李雲飛回應,稱見到大量文章、評論、視頻暗指比亞迪是「汽車圈恆大」,但中國主流車企的資產負債情況要好於國外車企,所以根本不存在所謂的「車圈恆大」。[56]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