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津浦鐵路的技術改造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津浦鐵路曾歷經多次改造更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隨著國民經濟的恢復和發展,為提高鐵路的運輸能力,鐵道部、鐵路局和地方鐵路部門曾多次改造津浦鐵路,使津浦鐵路在1978年成功建成雙線,2006年成為電氣化鐵路。
正線改造
1945-1947年間,京滬路局對津浦鐵路進行了大規模的維護,更換了28.92萬根枕木,2217根鋼軌,岔心294件、岔尖210付,補充道碴6.32立方米,清理道碴367公里。但受制於技術標準,路況沒有根本的改善。[1]
1949年下半年,鐵路部門在站間距離在10公里以上的區間增設了會讓站;
自1954年起,鐵路部門對線路逐漸開展大修,一些道岔被更換為9至12號道岔;1950-1957年間,鐵軌逐段更新為43公斤/米的鋼軌,共計167.373公里;至1958年,220公里的鋼軌被更換為50公斤/米。同時,鐵路部門對路基翻漿地段進行整治,修築肩溝和雙側排水暗溝,換掉小號道岔,至1961年對翻漿嚴重、路基下沉地段採取修築盲溝、換土加固路基等措施。至1962年,線路允許速度比1949年前提高35公里。到1980年,全部鐵軌皆更換為50公斤/米鋼軌、鋼筋混凝土軌枕(大中橋、道岔除外),無縫線路已占75%;曲線半徑原有5處在600米以下的,已有4處改為600米以上;大河至泰安站間由於改為雙線繞行,使最大坡度由7.7‰降至5.4‰,除炒米店站有580米8.9‰的坡道外,其他區段均不超過5‰。從1984年開始,無縫線路部分又更換為60公斤/米或70公斤/米新軌。[2]
1984年,許官屯-韓莊間正線為50公斤/米鋼軌。至1995年更換為60公斤/米鋼軌和75公斤/米重軌,並焊鋪或鋪設無縫線路;50公斤/米道岔逐步更換為AT型60公斤/米道岔;至1996年,德州-晏城間全部更換為Ⅱ型軌枕。為適應列車提速,1997年起,正線既有軌枕逐步更換Ⅲ型軌枕。1986-1995年,隨站線改造,山東段車站正線、到發線上的50公斤/米道岔逐步更換為AT型60公斤/米道岔。1999年起,分段鋪設跨區間、全區間無縫線路。[3]
1994年,新滁河特大橋落成,自此永寧區間不再被水患困擾。[4]
2003年7-12月間,德州-程家莊間改造曲線85處144條,共撥移線路61.47公里、新鋪線路15.87公里、新建橋涵63座、新鋪道岔10組、再鋪道岔11組、房屋拆遷11345平方米。[3]
2004年,濟南局各工務段對所轄區段共整治橋梁87座,加固295孔32米預應力混凝土橋梁,改造鄒城站南K528+000米處緩和曲線,增大緩和曲線半徑130米,正線鋪設60公斤/米鋼軌、Ⅲ型軌枕,拆除梁式老橋,新建框構橋1座。工程於11月竣工。[3]
曲線改造後,該地段線路容許速度由120公里/小時提高至140公里/小時。配合正線改造,1997-2001年拆除道口135處、建立交109座。1998-2003年沿線區間設置雙側全封閉隔離護欄。[3]
並於1950年重建南沙河橋。
Remove ads
1961至1962年間,三唐站及濟南至白馬山站間暴雨沖毀線路並造成路基下沉,但很快被修復。1971-1985年,泰安地區正線路基塌陷28次,最嚴重的一次塌陷處為直徑8米、深5米[5],嚴重威脅行車安、影響運輸能力。鐵道第一勘測設計院勘測表明,路基塌陷為地下天然溶洞所致。為重點整治路基塌陷,旱橋跨越和岩溶注漿工程北納入維護日程。
以下是兩項工程的詳細情況:
Remove ads
站線改造
自1950年起,各站開始增加站線及延長股道,更換鋼軌。津浦鐵路濟南鐵路分局轄區內的10個車站在1950-1953年間增加股道。1956-1957年部分車站的到發線有效長度從650米延長為850米。1976年雙線全部通車後,各站到發線均達到850米,部分超過1050米,同時旅客候車室、天橋、地道、風雨棚、貨物倉庫等也被擴建。[2][5]
1985年,許官屯-韓莊站間各站到發線有效長均為850米。1986-2005年,先後將各個車站的到發線、編發線有效長延長至1050米。工程完成土石方556559.6立方米,建橋涵29座,建房屋8837平方米,鋪鋼軌83.22公里,鋪道岔554組。其中,三唐下行3股、上行4股到發線由850米分別延長至1700米和1712米,晏城站下行5股、上行4股到發線由850米延長至1700米。[3]
更換提速道岔
為適應列車提速要求,1996年,黃河涯、三唐、平原車站更換提速道岔17組。1997-2002年,許官屯-韓莊間35個車站道岔更換提速道岔428組。2004年,党家莊、水屯、十二里閣站更換Ⅱ型提速道岔27組,許官屯、長莊、界河、大河站更換SC320型提速道岔39組。2000年,北集坡、大汶口、界河、滕州車站鋪設凍結道岔32組。2002年,於官屯-晏城北間6個車站鋪設凍結道岔46組。2004年,對170組道岔進行焊接或凍結。至2005年底,焊接和凍結道岔358組。2001-2002年,175組單機鉤鎖道岔改造為S700K雙機鉤鎖道岔。2003-2004年,168組單機燕尾鎖道岔更換為雙機鉤鎖道岔。至2005年底,德州-韓莊間車站全部更換成雙機鉤鎖道岔。[3]
信號改造
1978年,津浦線天津至長莊間除姚官屯至捷地間外,雙線自動閉塞開通。1979年,滄州站大站繼電集中設備開通。天津至長莊間雙線自動閉塞貫通。1983年,該線德州站大站繼電集中開通,同時,天津至德州間雙線自動閉塞全線貫通。[6]1985年,津浦線實現了自動閉塞,線路通過能力提高到180對。[2]1995年,津浦鐵路和滬寧鐵路提速至120公里每小時(75英里每小時)。
雙線工程
津浦鐵路的雙線改造於20世紀50年代被提上了日程。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津浦鐵路客貨運量不斷增加,但是作為單線鐵路,一直到1959年,輸送能力都只有1400萬噸/年[7],已不能滿足日益增長的運輸需求。於是,1957年5月,鐵道部部署津浦線增建雙線工作,並於1958年動工。由於政治經濟環境的動盪,雙線工程在60年代初被擱置,1964年部分復工,但一直到1975年工程才全面恢復建設。1978年全線建成雙線,其配套工程於1985年收尾。同時,津浦鐵路也升級為I級鐵路。[8]
河北及天津[6]
1955年4月,華北設計分局對津浦鐵路天津-德州段增建二線工程進行勘測,因未解決南運河與鐵路分流問題而停止;1958年2月,確定鐵路運量按運河不分流計算。同年3月,鐵道部第三、第四勘測設計院提出全線技術改造意見書;6月,鐵道部提出鑑定意見,要求二線工程提前,尤其是通過能力緊張的天津至德州間必須在1960年第一季度內完成。鐵三院為配合施工,在初步設計未完的情況下即進行施工設計,並於11月提出良王莊至德州段的設計文件,12月提出天津北至良王莊段(天津樞紐範圍)的施工設計文件。
Remove ads
1958年11月30日,天津至德州間二線工程開工,工程採用邊設計邊施工的方法進行。整個工程由北京鐵路局承擔,由北京鐵路局天津工程處與天津專區聯合組成複線修建指揮部,在兩地沿線設9個施工所組織具體施工,共有5萬餘名民工自帶工具、自籌食宿,參與複線的建設。施工採取先土方後橋涵、先小橋後中橋,先區間後站場的順序進行。
開工後僅20天,就完成土方440萬立方米,全段區間路基工程基本完工。自1958年底至1959年4月,先後建成涵管45處、中小橋梁113座;到1959年3月,全段鋪軌132公里,但因石碴不足,到1960年3月,僅開通部分運輸緊張區段[註 1]的二線。初期工程總投資3137.5萬元。天津西至德州間通過能力由原36對提高到46.6對。1960年底,津浦二線建設停止。
1975年5月27日,鐵道部要求「集中設計、施工力量和物資,組織津浦、滬寧複線和樞紐建設大會戰」,要求在1976年10月1日前修通全線的複線,1977年實現全線自動閉塞,1978年完成全線收尾配套工程。同年6月6日,鐵道部又明確劃分了設計、施工單位[註 2]。北京鐵路局、鐵三院及沿線地方政府等共同組成津浦複線會戰指揮部,加快了複線建設的進度。
鐵三院和北京鐵路局在其修改設計中,對第一次二線工程中的部分技術條件做了調整(見上表)。1975年天津至德州間二線工程再次開工。儘管1960年全部路基土方已完成,但由於十幾年的雨水沖刷,土方一般損失近三分之二,工作量仍然很大。工程採用邊設計、邊施工、邊驗收的辦法進行。
天津北至天津西間全長1333米的子牙河大橋是該線在天津市內的最大橋,其主河道上的兩孔40米預應力鋼筋混凝土簡支串聯箱形梁是鐵道部重點科研項目,由北京鐵路局、鐵科院、鐵三院、北方交通大學、鐵道部豐臺橋梁廠共同研製。
天津至德州間的二線工程於1977年9月30日完工,同年10月1日開通使用。使用投資36429萬元,為概算的90.5%,加上二線第一次施工的投資,累計使用投資39569萬元,每公里造價為166.2萬元。德徐段也於1977年8月建成交付運營。
Remove ads
1958年津浦鐵路山東段——濟南鐵路局轄內德州至蚌埠段(238-832公里處)雙線動工,後因三年困難時期於1962年停工。1964年津浦雙線工程復工,1976年6月德蚌段通車。
1957年5月,鐵道部第三設計院承擔德州至茅村段的設計,概算為1億2701.3萬元。因「大躍進」形勢所迫,雙線提前於1958年7月施工,鐵三院中止了初步設計,由濟南局邊設計、邊施工。1960~1962年國民經濟調整後,糾正了過去對運量估計偏高的設計[參 1]。1964年德蚌段復工,由於情況的變化,又由濟南局設計事務所承擔了勘測設計。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設計部門被取消,個別工程曾由施工部門自行設計,根據每年投資數額先施工運輸緊張區段。[7]
1958年在「全黨全民大辦鐵路」的號召下,地方政府和當地居民大力支援鐵路建設:山東省成立了複線修建指揮部,濟南局成立了複線工程辦公室,地方各縣、市領導親自擔任指揮部的領導工作;濟南鐵路局基建處所屬8個工程隊及民工20萬人被召集進工程,有些縣的民工自帶工具,自籌食宿,分段包幹趕修,沿途群眾還自發貢獻物料。山東段雙線工程自德州站外238公里處至蚌埠站外832公里處全面開工,大致過程如下:
津浦鐵路雙線工程在施工時既考慮與舊線配合,又要改造標準低及設備落後的既有線;其中,李家橋至三唐、炒米店至張夏、皮家店至泰安、符離集至十里堡等部分地段系雙線繞行;北集坡至大汶口、利國至三張茂、大栗園至夾溝等部分地段系單線繞行,其餘基本上緊靠舊線修築的。[7]
1949年後,津浦鐵路桃山集-烏衣段雖然不斷得到改善,但運量迅速上升,1956年蚌埠至烏衣段貨流密度已達1238萬噸。由於單線行車(只有浦鎮-浦口之間是雙線),通過能力有限,列車經常堵塞,為此,國家批准修建津浦雙線。徐州至浦口段[註 4]由鐵四院和上海鐵路局勘測設計;徐州以北江蘇省境內複線由鐵五院勘測設計。[9]
1958年11月桃烏段分兩段施工,徐州至蚌埠段初由濟南鐵路局負責施工,1960年3月後改由當時的蚌埠鐵路局負責施工;蚌埠至東葛段由上海鐵路局及蚌埠鐵路局先後負責施工[9]。1958年7月,徐州以北區間開工,地方民工7000人參加施工,1961年底除個別區段為單線,徐州以北全部建成雙線;徐州以南1958年11月開工,參加築路民工近9萬人,全線同時趕築。施工中暴露了設計資料和施工技術指導跟不上施工進度的問題。[10]
1964年津浦雙線復工;工程中採取建成一段,交付運行一段,關鍵地段先修先通的施工方案[9]。1978年徐州至東葛段雙線全部竣工交付運營。[10]
1958年後修建桃烏段雙線時,撤銷了一批站所。1974年-1978年6月,又一批車站在雙線工程中被擴建和技術改造,同時滁縣、明光站被遷建。[9]
1978年雙線建成後,正線鋼軌更換為50公斤/米新軌,每公里舖設枕木1840根,道床正線石碴厚度為0.45米。1965年在修建雙線時廢棄舊橋梁23座,橋改涵20處。1975年新建成蚌埠淮河鐵路雙線橋、明光池河大橋及蚌埠東特大旱橋各1座[9]。
濟泰第三線
津浦鐵路建成時,濟南-泰山間下行正線K372-K374處為9.2‰上坡道,線路坡度大,嚴重影響運輸能力。鐵道部、濟南局決定濟南-泰安間局部線路實施改線落坡工程,党家莊-崮山、青楊-界首間增建第三線,作為下行貨物列車運行線。[3]
兩段第三線的長度分別為6.32公里和9.83公里。工程由鐵道第三勘測設計院設計,濟鐵工程總公司施工。1992年4月開工,1994年10月竣工,1995年7月開通投產。主要工程量為新增4個線路所,採用6502電氣集中聯鎖設備,區間為單向移頻自動閉塞,14個閉塞分區,區間增加信號機12架,同時完成通信、電力等配套工程。第三線建成後,濟南-泰山段下行線坡度由9.2‰降至5‰,改善了列車運行條件。濟南-徐州方向的年運輸能力從4000萬噸提高至4700萬噸,旅客列車由33對增加至45對,牽引定數由3700噸/列提高至4000噸/列。[3]
由於客貨列車時速差距大,運能損失嚴重,行車安全存在隱患。為此,鐵道部、濟南局決定對濟南-泰山段三線實施續建工程,撤銷4個線路所,把三線分別由党家莊站引入崮山站、由青楊站引入界首站。工程於2001年10月開工,2002年12月竣工投產。該工程正線鋪軌19.38公里,建橋涵45座,同時完成通信、信號、電力等相關配套工程。[3]
電氣化工程
2005-2006年間,津浦鐵路許官屯-韓莊間進行了電氣化,其中2005年7月-2006年月間進行了供電工程。工程包括新建8個牽引變電所和8個分區所,其中党家莊分區所兼開閉所;另外還新建了4個接觸網開關控制站。各牽引變電所採用兩路110千伏電源過線,一主一備,牽引變壓器採用V/V接線。工程由中鐵電氣化勘測設計研究院設計,中鐵電氣化局集團公司施工。共敷設接觸網16.5公里,敷設電纜167公里。[3]
接觸網工程在2005年7月1日-2006年6月15日間進行。接觸網採用工頻單向交流制25千伏帶回流的直接供電方式,全補償單鏈型懸掛(直鏈型)。工程由鐵道第三勘測設計院設計,其中炒米店(不含)-韓莊段由中鐵電氣化勘測設計研究院設計,由中鐵電氣化局集團公司施工。共安裝混凝土支柱22411根,安裝鋼柱4599根,澆注基礎2920個,拉線安裝7105處,承力索架設2216.96條公里,接觸線架設2216.96條公里,回流線架設1330.12公里,架空線235.2公里,供電線架設109.38公里。接觸網於2006年7月1日正式投入運營。[3]
參考文獻
注釋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