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鄂爾多斯部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鄂爾多斯部蒙古語ᠣᠷᠳᠤᠰ西里爾字母Ордос),又譯阿爾禿廝襖兒都司(Ordos)。是15世紀以來的漠南蒙古部落。又稱濟農,主要生活在今鄂爾多斯高原

歷史

鄂爾多斯的名字在15世紀末始見史書。原因是鄂爾多斯部內有用來祭祀成吉思汗的斡耳朵(ordo,「鄂爾多」,大汗的蒙古包)。鄂爾多斯部守衛的成吉思汗陵由八個白色的蒙古包組成,故稱「八白室」,而蒙古語稱其為「鄂爾多斯」。鄂爾多斯一名,意為「宮帳的守護者們」,或者意為屬於「宮帳的人民」,而遂成為部族名的。[1]

他們一開始屬於異姓領主亦卜剌滿都賚等人,後在1510年被黃金家族出身的達延汗統一,異姓貴族逃至青海,鄂爾多斯成為達延汗六萬戶之中右翼三萬戶之一。達延汗任命第三子巴爾斯博羅特(又稱賽那剌)為濟農,駐帳統轄右翼三萬戶。濟農子孫掌握部內孛合廝、偶甚(烏審)、叭哈納思、打郎(達拉特)諸部,稱為鄂爾多斯四營鄂爾多斯十二鄂托克

1628年,末代蒙古大汗林丹汗西進,擊潰喀喇沁部土默特部等右翼聯軍,鄂爾多斯部隨即潰散。林丹汗死後,1635年,鄂爾多斯部降附皇太極清世祖順治初年,鄂爾多斯編為六個扎薩克旗,乾隆元年(1736年)增編一紮薩克旗。七旗在伊克昭會盟,故稱為伊克昭盟,位於黃河河套之內,伊克昭盟的名稱一直沿用到2001年,後改為鄂爾多斯市[2]

Remove ads

歷任鄂爾多斯濟農

更多資訊 名字, 任命 ...
Remove ads

延伸閱讀

[]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本:清史稿/卷520》,出自趙爾巽清史稿

參考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