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潛在超級大國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潛在超級大國(英語:potential superpower)是一個模糊的概念,用來描述那些非常具有在近世未來成為超級大國潛力的主權國家。冷戰結束後,國際系統的格局常稱作「一超多強」,美國是唯一的超級大國,在國際事務中發揮遠遠超過其他國家的影響力量。美國在軍事、經濟等多面向發揮了全面性的影響力。潛在超級大國之中只有部分強國能與美國稍作抗衡,比如中華人民共和國、歐洲聯盟、俄羅斯,但綜合而言,仍有明顯不如。由此可見,美國是超級大國,甚至更可能是超級強國──壟斷了國際中部分財力、權力的國家等級組織。近年來隨著中國的快速崛起,有觀點認為在未來的幾十年裡,國際格局可能會出現一超多強或兩超多強的局面,也就是美國、中國的兩超(兩國集團)加上歐盟、俄羅斯、印度的多強。[原創研究?]
![]() |

Remove ads
案例
按照國際匯率,中國大陸是全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僅次於美國。按購買力平價的國內生產總值(GDP PPP),中國大陸則在2014年超越美國,成為世界最大經濟體[1],PPP達到30萬億美元。中華人民共和國亦是世界第一大工業國、農業國、貿易國和世界第二大服務業國家,經濟實力雄厚。[2][3][4]中華人民共和國擁有數量占世界1/5的人口、長期保持在7%左右的國內生產總值高速增長率[5][6],軍費開支排名世界第二,擁有自成體系的軍事工業,軍事科技水平一流,擁有核武,也擁有世界上規模最龐大的國防力量(規模在250萬人左右[7])和未明確公布數量的核武器庫(通常估計在280-350枚之間)。中華人民共和國也是世界航天大國,自2010年以來每年航天發射次數均居世界前列,是僅有的三個能獨立完成載人航天的國家之一,並擁有月球軟著陸與採樣返回、火星軟著陸和太空站建設運營等尖端技術。中國是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擁有否決權。近年來,其國際地位愈發重要。其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相結合的經濟制度極大地促進了國家的經濟發展,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然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還屬中等發展水平,僅位列世界第57位。同時,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內現今仍存在深層次的矛盾,包括較大的貧富差距[8][9][10]、官員貪腐,而且還面臨老齡化及少子化,再加上人口負增長、男女比例不均、政治人權發展複雜(如黨國關係難分)等問題都可能阻礙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進一步發展,使中華人民共和國受到各國的疑慮。
Remove ads
歐盟成員包括法國、德國、義大利等歐洲國家。如果將歐盟視為一個國家,那它就可成為一個超級大國。歐盟成員中,法國是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擁有否決權,同時也是世界上為數不多擁有核武的國家。然而,歐盟的一體性依然有待加強。例如國防與外交政策一致是對國家之定義的重要指標,歐盟雖然近年剛設立歐盟理事會主席及歐盟外交及安全政策代表,但是成員國依然時常各自為政。由於近年積極東擴,納入一些原屬社會主義陣營的東歐國家,歐盟成員在政治、文化、經濟等方面都極具多元性,卻因為各國都堅持自己的民主自由而增加分歧。近年來多名西歐成員紛紛對歐盟加速一體化表達了疑慮,在公民投票中反對如《里斯本條約》和《歐盟憲法》等政策。歐盟中的重要大國英國在2016年6月23日舉行的公投中選擇脫離歐盟,並於2020年的1月31日正式脫離歐盟。
俄羅斯聯邦為在冷戰期間曾與美國並稱的超級大國——蘇聯的最大繼承國,其國土面積排在世界第一,人口排在世界第九(1.4億)。俄羅斯也繼承了蘇聯在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席位,擁有否決權,是第二大石油出口國,並且擁有儲量最高的天然氣。俄羅斯聯邦擁有強大的軍事力量和航天實力。俄羅斯現階段因出生率嚴重低下,且人口結構嚴重老齡化而成為制約其復興的重要因素。俄國雖然擁有通往太平洋、北冰洋、黑海及波羅的海的海岸線,但全部都位於緯度較高的地區,缺乏長年不結冰的不凍港,海軍艦隊和商船難以整年停靠,加上波羅的海通往大西洋以及黑海通往地中海的通道均由北約成員所控制,俄羅斯發展海洋霸權的潛力受到其自身和外部勢力的約束。近年來的經濟發展不佳也惡化了這些問題。俄羅斯人權問題也受國際社會關注。
按照市場匯率價格和購買力平價,印度的國民生產總值分別排在全球第五位[11]和全球第三位[12],同時其年度經濟增長率為7.3%,基本增速已經與中國大陸持平,因此許多專家報告均預計在二十一世紀五十年代時印度將會成為全球第三大經濟體系,並與美國經濟總量相等或超越。印度人口眾多,而且其龐大而仍處在高速增長水準中的精通英語勞動力,為印度的服務業與軟體業提供了顯著性的高速增長。除此之外,在太空領域上印度也有著不少成就,例如2008年成功發射的月球探測器月船1號和2013年成功發射的火星軌道探測器,而且印度還一直在著手準備載人航天計劃,此前就已經完成了回收模擬的載人航天返回艙測試[13]。在軍事方面,印度成為全球第四個成功開發彈道導彈防禦系統(印度彈道導彈防禦系統計劃)的國家,而且擁有核武器、一艘現役航空母艦和洲際彈道導彈,陸軍數量則是位列全球第二。因此,種種跡象皆顯示印度擁有作為超級大國的潛質[14][15]。可是印度存在一些深層次的矛盾,例如種姓制度遺留的歷史問題、基礎建設的落後、公共衛生的差劣、嚴重的人口過剩、居高不下的貧窮人口及其他因素都成為印度發展的絆腳石。
Remove ads
實力對比
Remove ads
參見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