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光號列車
東海道·山陽新幹線列車等級之一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光」(日語:ひかり Hikari */?)是一種在東海旅客鐵道(JR東海)東海道新幹線和西日本旅客鐵道(JR西日本)山陽新幹線運行的特別急行列車(特急列車)班次的名稱。從東海道新幹線正式通車時就已經設立這列車等級。曾經是全線最快的列車,今已被希望號所取代。每小時只有2班。
名稱由來
當時作為夢幻的超特急,於東京奧林匹克開幕的1964年(昭和39年),與東海道新幹線各站停車的「回聲」(こだま,漢字「木靈」)共同開始運轉。名稱由一個讓公眾參與的投票中選出,投票總數約559,000票。第一位的「光」(「ひかり」)獲得約20,000票,其他還有「隼」(「はやぶさ」)、「いなずま」、「疾風」(「はやて」)、「富士」、「流星」、「あかつき」、「櫻」(「さくら」)、「日本」、「回聲」(「こだま」)等。最終日本國鐵選擇了「光」和「回聲」(音)的組合,以光速和音速的差異來代表列車速度的差別。「光」是「超特急」,「回聲」是「特急」,兩者的收費並不相同。
歷史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前,日治朝鮮釜山和滿洲國的奉天、新京間、哈爾濱三棵樹間,有急行「光速(ひかり)」運行。同區間還有急行「希望(のぞみ)」運行。列車由朝鮮總督府鐵道營運,經由鮮鐵的京釜本線、京義本線和滿鐵的路線運行,為夕發朝至列車。列車車廂為濃綠色,編有一等展望寢台車、二等寢台車、三等寢台車、二等坐席車、三等坐席車和餐車。戰後部分車廂被用作韓國總統的專車。[1]
二戰結束後,「光(ひかり)」成為九州行走的準急列車、急行列車的名稱。使用日本國鐵KIHA55系柴聯車氣動車的最初代急行列車。
- 1958年(昭和33年)4月25日 新設經鹿兒島本線、日豐本線的博多站~別府站間臨時急行列車「ひかり」。
- 1958年(昭和33年)5月1日 運轉區間延伸為經日豐本線、豐肥本線的博多站、門司港站~大分站~熊本站間。
- 1958年(昭和33年)8月1日 成為定期列車,同時為準急列車。
- 1959年(昭和34年)9月22日 部分車輛延長運轉至都城站。
- 1960年(昭和35年)3月10日 自大分站~小倉站~別府站間的列車設定為「第2ひかり」,原來的「ひかり」以「第1ひかり」稱呼。「第1ひかり」的運轉區間延長至西鹿兒島站。
- 1962年(昭和37年)10月1日 「第1ひかり」急行列車昇格,準急「第2ひかり」改稱準急「ひまわり」。
由於新幹線採用了「ひかり」這名稱,急行「ひかり」分成2系統:博多、門司港~小倉~西鹿兒島間改稱為「にちりん」,博多~大分~熊本間改稱為「くさせんり」。「くさせんり」是現在的「九州橫斷特急」的一部分。
Remove ads
新幹線超特急、特急「光」
- 1964年(昭和39年)10月1日:東海道新幹線的速達類型列車登場。東京站至新大阪站需4小時,翌年11月達成3小時10分到達,只於名古屋站與京都站停車。
- 1972年(昭和47年)3月15日:山陽新幹線新大阪站至岡山站間開業。這時候的光號列車於新大阪站至岡山站間有直達、途中部分停車、各站停車3種類別。
- 1972年(昭和47年)10月10日 :與北陸本線的特急列車接續,三對「光」列車於米原站停車。
- 1974年(昭和49年)9月5日:新幹線第一個餐車在「光」內開始營業。
- 1975年(昭和50年)3月10日:山陽新幹線岡山站至博多站間開業。山陽新幹線區間各站停車的「光」會被速達「光」超前。
- 1976年(昭和51年)7月1日:加設新橫濱站與靜岡站停車的「光」。
- 1980年(昭和55年)10月1日:新幹線初次實行列車削減。由於「回聲」大幅削減,部分「光」於小田原站、濱松站、豐橋站、岐阜羽島站停車。這些列車被俗稱為「ひだま」。
- 1985年(昭和60年)3月14日:加設每小時一班,靜岡站與新橫濱站至豐橋站間一站停車的「光」,並於熱海站、三島站停車。
- 1985年10月1日:100系登場,同時由「光」使用。
- 1988年(昭和63年)3月13日:由西日本旅客鐵道(JR西日本)營運的山陽新幹線推出使用0系車輛的加強列車。使用這車輛的「光」被稱為「西部光號」(ウエストひかり)。
- 1989年(平成元年)3月11日:JR西日本以「光」使用中間4輛雙層車廂的100系車輛(V 編組)。使用此列車的「光」被稱為「高級光號」(グランドひかり)。
- 1991年(平成3年)3月16日:山陽新幹線以「回聲」用的0系車輛6輛編成為「光」,被稱為「穿梭光號」(シャトルひかり)。
- 1992年(平成4年)3月14日:「希望」(のぞみ)登場。部分「光」必須於途中車站待避「希望」通過。
- 1996年(平成8年)3月16日:「光」的部分列車最高速度增至270km/h。2003年10月1日擴展到全列車。
- 1997年(平成9年)11月29日:「穿梭光號」消失。同時山陽新幹線的停靠車站被削減,新岩國站、東廣島站、三原站、新尾道站、新倉敷站、相生站不再是停靠車站。但其後於相生站再恢復停靠,2006年3月18日列車時刻改正後於三原站再恢復停靠。
- 1998年(平成10年)3月14日:由於時刻表修改,東京和博多之間運行的500係數量增加,東京和博多之間的「光」也引入了300系。
- 2000年(平成12年)3月11日:山陽新幹線用經過大幅變更的700系車輛編組設備與速度提升的「光」,這些「ひかり」稱為「光號鐵路之星」(ひかりレールスター)。此時開始「高級光號」的餐車停止營業。使用0系車輛的「光」定期列車消失。
- 2000年(平成12年)10月1日:東海道新幹線的「光」投入700系車輛。翌年再於山陽新幹線直通列車投入。
- 2002年(平成14年)11月23日:此時「高級光號」消失。
- 2003年(平成15年)10月1日:時刻表改正,停車站較少的「光」昇格為「希望」,「光」與「希望」運轉班數逆轉。時刻改正之後,不再有東京站來往廣島站間及東京站來往博多站的「光」。
- 2008年(平成20年)3月15日:新增多班班次,393號由新橫濱站前往廣島站(改正前393號名古屋-博多)、362號由三原站至東京、440號由廣島站前往新大阪,「光」再次停廣島以東車站。393、433號(東京站至名古屋站)使用N700系。
- 2008年(平成20年)10月1日:400號(名古屋站(頭班車)至東京站)使用N700系。
- 2009年(平成21年)3月14日:時刻表改正,500號(改正前400號)往東京縮短7分鐘。1班往來名古屋站-博多站縮短至名古屋站-廣島站並改用N700系。改正之後,除「光號鐵路之星」外,不再有「光」來往博多站。
- 2011年(平成23年)3月12日:時刻表改正,光號鐵路之星將陸續由櫻號列車入替,由30往復縮為10往復,同時一班光號鐵道之星被N700系7000番台入替,自2009年以來恢復以「光」班次來往博多站(只限山陽新幹線內行駛)。
- 2011年(平成23年)8月31日:四班光號鐵道之星班次由700E編成行駛的班次,在N700系S編成S10 - S13出廠後,改由該車行駛,同時也使光號速度提高至300km/h。
- 2012年(平成23年)3月17日:時刻表改正,300系正式退出新幹線營運。新增岡山站→廣島站班次(途中停福山站及三原站),由500系車輛行駛。4班東海道新幹線直通山陽新幹線之「光」班次改為東海道新幹線內行駛。1往復「光」班次東京站至岡山站延長東京站至廣島站,自2003年以來恢復以「光」班次來往東京站至廣島站。
Remove ads
運行概況
2023年3月17日改正時點的狀況。
東海道新幹線區間於日間時間帶為1小時東京 - 新大阪間1班(東京33分發、新大阪18分發)和東京 - 岡山間1班(東京03分發、岡山26分發)共計2班。
- 山陽新幹線區間內每日只有3班,當中光號鐵路之星為每日1班(新下關6時11分發)。
- ● - 全部列車停靠
- ○ - 部份列車停靠
- - - 通過
Remove ads
所需時間
Remove ads
使用車輛
- N700S系-主力使用
- 記號範例
300系、500系、700系16輛列車編組圖 | |||||||||||||||||||||||||||||||||||||||||||||||||
---|---|---|---|---|---|---|---|---|---|---|---|---|---|---|---|---|---|---|---|---|---|---|---|---|---|---|---|---|---|---|---|---|---|---|---|---|---|---|---|---|---|---|---|---|---|---|---|---|---|
←博多 | 東京→ | ||||||||||||||||||||||||||||||||||||||||||||||||
|
全車普通車,無綠色車廂。
第4號車為サイレンスカー。第8號車設有個室。也有時候第4號車是自由座位。第4~8號車為2+2的4列座席。
例外:晨間通勤時間帶運行的540號,除第8號車外均為自由席。光543號的第4、5號車亦是自由席。
相關條目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