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聯合國大會第ES-10/19號決議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联合国大会第ES-10/19号决议
Remove ads

聯合國大會第ES-10/19號決議聯合國大會第十次緊急特別會議通過的關於耶路撒冷地位問題的決議,宣布將耶路撒冷定為以色列首都的行為是無效的。本次會議是聯合國大會第十次緊急特別會應土耳其葉門請求在第七十二屆聯合國大會期間復會。在美國的強烈反對下,聯合國大會於2017年12月21日以128票贊成、9票反對、35票棄權通過了該決議[1]

快速預覽 聯合國大會 第ES-10/19號決議, 日期 ...

背景

耶路撒冷的地位問題

1950年,以色列宣布耶路撒冷為首都,此後,以色列政府的所有部門——立法機關[2]、司法機關[3]和行政機關,包括總統府和總理府——均設在耶路撒冷市內[4]。當時耶路撒冷分為2部分,分別由以色列和約旦管理,只有西耶路撒冷作為以色列的首都。1967年六日戰爭後,以色列占領東耶路撒冷。

1980年7月30日,以色列國會通過一項名為《基本法:以色列首都耶路撒冷》的法案,宣布耶路撒冷(包括西耶路撒冷和東耶路撒冷)是以色列「永恆的與不可分割的首都」[5],但並未得到國際承認。聯合國安理會478號決議(14票贊成,0票反對,美國1票棄權)宣布這項法律無效,並要求其成員國必須從該市撤出外交代表作為懲罰措施。但在478號決議之前,大部分大使館已設在特拉維夫。在耶路撒冷設立大使館的少數國家中,大部分按照決議,將大使館遷往特拉維夫。2006年8月16日和26日,最後2個在耶路撒冷市內設立大使館的聯合國成員國—哥斯大黎加薩爾瓦多先後宣布將大使館遷往特拉維夫[6][7]。不過,在耶路撒冷郊外的Mevaseret Zion,設有巴拉圭玻利維亞的大使館。耶路撒冷市內設有美國義大利的總領事館[8]

美國國會在1995年以絕大多數通過了耶路撒冷大使館法案,其中參議院93票支持、5票反對,眾議院374票支持、37票反對,提議將美國駐以色列大使館從特拉維夫遷到耶路撒冷。但該法案被美國歷任總統簽署命令押後生效。

2017年12月6日美國總統川普在白宮發表演講,正式宣布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並且宣布將美國駐以色列大使館遷至耶路撒冷的計劃。[9]

Remove ads

安全理事會的表決

川普的行為引發了多數國家的不滿。當時的聯合國安全理事會理事國之一的埃及向安理會提交了一份決議草案,該決議草案的內容與本條目所述的決議內容相近。該草案在聯合國內部編號為S/2017/1060。若該草案在安理會獲得通過,即成為安理會第2393(2017)號決議。

2017年12月18日,該草案提交安全理事會表決,獲14票贊成、1票反對,而唯一的反對者即為美國。美國作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擁有否決權,因而本草案在聯合國安全理事會未能通過。

緊急特別會議

聯合國大會的緊急特別會議是韓戰期間美國國務卿艾奇遜為應對蘇聯在安理會的否決行動而向聯合國大會提議的一個新的程序,這一程序可以讓成員國繞過安理會尋求聯合國大會的批准,包括建議運用武力。聯合國大會377號決議允許成員國在安理會無法通過一項決議時召開開放式的聯合國大會緊急特別會議,以解決對國際和平與安全的威脅[10]

決議案

決議內容

決議包括幾點關鍵聲明,全文如下:[11]

  • 銘記聖城耶路撒冷的特殊地位,特別是需要根據聯合國各項相關決議的設想,保護和保存該城獨特的精神、宗教和文化特性,
  • 強調指出耶路撒冷是一個應根據聯合國各項相關決議並經談判解決的最終地位問題,
  • 在這方面對最近有關耶路撒冷地位的決定深表遺憾,
    申明任何聲稱已改變聖城耶路撒冷性質、地位或人口組成的決定和行動都不具法律效力,是無效的,且必須遵照安全理事會相關決議予以撤銷,並在這方面促請所有國家根據安全理事會第478(1980)號決議的規定,不在聖城耶路撒冷設立外交使團;
  • 要求所有國家遵守安全理事會關於聖城耶路撒冷的各項決議,對任何違背這些決議的行動或措施不予承認;
  • 再次呼籲扭轉實地正在危及兩國解決方案的不利趨勢,加強和加快國際和區域有關努力與支持,以根據聯合國相關決議、包括土地換和平原則的馬德里框架、《阿拉伯和平倡議》和四方路線圖,在中東儘速實現全面、公正、持久和平,並結束以色列自1967年開始的占領

決議全文並未提及「美利堅合眾國」,但是「最近有關耶路撒冷地位的決定」一詞可以被認為是指代美國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的決定。

Remove ads

投票結果

聯合國截至2017年12月21日,共有193個成員國,其中128票同意該決議,9票反對,35票棄權、21票缺席。

更多資訊 投票結果[12], 數量 ...
Remove ads

反應

美國-以色列一方

  •  美國
    • 2017年12月19日,美國駐聯合國大使妮基·黑莉致函數十個(一說180個[13])聯合國成員國稱:「(美國)總統(川普)將密切留意此次表決,他也要求我向他匯報有哪些國家投票反對我們(的決定)。我們會記下針對此議題投下的每一票。」[14]
    • 2017年12月20日,美國總統唐納·川普威脅稱美國將停止對任何支持該決議的國家的援助。[15]
  •  以色列
    • 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在結果公布後很快表示拒絕,稱其「荒謬可笑」,但他同時也感謝那些通過不參加這一「荒誕派戲劇」來支持「真相」的國家。[16]
    • 以色列常駐聯合國代表達農表示,任何決議都不會讓以色列離開耶路撒冷。[13]

巴勒斯坦-阿拉伯地區國家一方

  •  巴勒斯坦
    • 巴勒斯坦總統府發言人納比勒·阿布·魯代納在公報中說,這一決議再次證明國際社會對巴勒斯坦人民權利的支持,也證明巴勒斯坦正義事業獲得國際法律的支持。[17]
    • 巴勒斯坦總統阿巴斯表示巴方「不接受美國作為和平進程的調解人,也不接受美國將來提出的任何方案」。[18]
  •  土耳其
    • 土耳其外長恰武什奧盧表示,「某個國家」在聯大緊急特別會議召開前威脅所有國家,要求投票反對這個決議草案,「這種做法令人無法接受」。[19]

其他國家和地區

  •  中國
    • 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團公使銜參贊申博在投票前表示,「兩國方案」是政治解決巴勒斯坦問題的正確出路。國際社會應堅持以聯合國有關決議、「土地換和平」原則和「阿拉伯和平倡議」等為基礎,加大推動恢復談判努力,通過對話協商解決包括耶路撒冷最終地位等關鍵問題,早日實現巴勒斯坦問題全面、公正和持久的解決。[19]
    •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長王毅12月22日會見巴勒斯坦總統代表時,表示此決議「充分反映了國際社會堅持聯合國決議、堅持國際共識的鮮明態度,也發出了希望中東和平進程儘快取得進展的強烈呼聲」。[20]同日,他還會見了來華出席「巴以和平人士研討會」的巴以雙方代表。[21]
  •  日本
    • 日本共同社報道稱:日本政府認為如果反對或在表決中棄權,有可能導致與反對美國做法的中東各國的關係惡化;不過,日本安倍政府內似乎也有意見不想刺激堅持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的川普,預計日本將向美國說明,以日美同盟作為基礎的日本對美政策絲毫不變,希望美國理解。[13]
  •  法國
    • 法國總統馬克龍12月22日會見到訪的巴勒斯坦總統阿巴斯,隨後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巴以問題以及相關地區的長期和平穩定只有通過對話和談判才能得到解決和實現」。[22]
Remove ads

參考文獻

參見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