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臺灣燈會

台灣於每年元宵節舉行之燈藝節慶活動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臺灣燈會
Remove ads

臺灣燈會(英語譯名:Taiwan Lantern Festival)是臺灣自1990年起於每年元宵節舉行之燈藝節慶活動,由交通部觀光署以及全台各地方政府共同主辦。原為僅在臺北市舉辦的「臺北燈會」,自2001年起移師全台各地舉辦,並於2003年正式定名為台灣燈會,就此成為全國性盛事。至於原本的臺北燈會則改由臺北市政府自行舉辦,並沿用1997年開始舉辦的臺北燈節名稱,此後各地方政府也開始陸續舉辦屬於自己城市特色的燈節

快速預覽 臺灣燈會 Taiwan Lantern Festival, 授予對象 ...
Remove ads

歷史

中華民國交通部觀光局為慶祝元宵節農曆正月十五),並將特有傳統民俗節慶推廣至國際。故自1990年起結合民間及地方政府資源,以「民俗文化根、傳統國際化」之規劃目標,將元宵節提燈籠的傳統民俗活動,以本土化、傳統化、科技化及國際化之理念,包裝成大型觀光盛會,來辦理燈會活動。

燈會原以「臺北燈會」之名,每年舉辦一次,成為臺灣最重要燈會活動。早期場地皆固定於臺北市中正紀念堂,從2001年起改為全國各地巡迴舉辦的臺灣燈會,交付由各地方政府角逐主辦權,各地鄉土民情與花燈、主燈配樂的結合亦逐漸成為一大特色,臺北市政府則自1997年起自行舉辦地方性的台北燈節

  • 1990年,時任交通部觀光局局長毛治國[1]以「民俗文化根、傳統國際化」之規劃目標,用臺北觀光節元宵燈會之名辦理首屆燈會。
  • 1991年,正式定名為臺北燈會,並設計出「暈出黃色光芒的燈籠照亮中正紀念堂」的Logo。
  • 1993年,首度開辦教師花燈製作研習會,並競賽評分。
  • 1995年,邀請燈藝師作品展出,首度增設傳統燈區。
  • 2001年,臺北燈會改名並開始至全台各地輪流舉辦,主辦城市由總統親選(2001年第12屆至2008年第19屆),時任總統陳水扁表示,南北要平衡,所有的城市都要輪流舉辦燈會,本屆及2002年位於高雄舉辦時稱為高雄燈會
  • 2003年,正式更名為臺灣燈會。並開始與日本Yosakoi祭典雙向交流,日本團體參與臺灣燈會白天之踩街街舞活動與開燈表演,臺灣團體參與北海道YOSAKOI索朗祭及其他祭典。
  • 2005年,臺灣燈會為利國內外行銷並有自己的Logo,設計出「暈出黃色光芒的紅色燈籠」,隱含台灣人望子登龍(燈籠)的寓意,舉凡從宣傳用的羅馬旗幟、文宣品、海報等都印上台灣燈會Logo,提升燈會的認同感。
  • 2007年,交通部觀光局邀請美國探索頻道節目製作人來台參訪臺灣燈會元宵活動,經該節目評估,臺灣燈會已具世界級水準,值得向全世界推薦,因而被探索頻道評選為「全球最佳慶典活動」之一,邀請拍攝團隊特地來記錄,並製作了長達1個小時的系列節目於全球播放,向全球推薦臺灣燈會的璀璨魅力。
  • 2008年,台灣燈會主辦權開始採評選制(2009年第20屆至今),由有意主辦的地方政府提出企劃案,由觀光局邀集8到9位學者專家,針對申辦場地、交通規劃、安全管理、接待能量、觀光產品規劃及經費籌編等項目評選,進而選出下一年度的主辦城市。[2]
  • 2011年,適逢中華民國建國100年,台灣燈會自該年起開始進行交接,在最後一天夜晚的閉幕典禮上,由該年主辦地方政府將象徵主辦權的「台灣燈會」黃色燈籠交還給中央政府,再由中央政府接送給翌年主辦地方政府,代表台灣燈會的交棒與傳承。
  • 2017年,為了讓國際團隊參與籌畫,並有更充裕的時間來做各項準備與國際行銷,將以往1年燈會籌備期延長至2年,提前宣布後兩屆主辦城市。
  • 2021年,因桃園市發生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群聚感染事件,為了避免COVID-19(新型冠狀病毒)擴大傳染,新竹市政府緊急停辦2021台灣燈會,創下32年來第一次因疫情停辦。
  • 2023年,台灣燈會睽違23年再度回到首都台北市舉辦。
  • 2024年,適逢台南建城400年,主辦單位台南市政府規劃高鐵及安平雙燈區,被旅遊業者宣布為2024年全球4大重要活動盛事。
Remove ads

燈會相關

設計

臺灣燈會最重要的就是「主燈」,主題並無規定,但通常以當年歲次之生肖為主題,2019年台灣燈會在屏東,特別以當地名產黑鮪魚當作主燈(首次以結合在地特色突破生肖限制做設計),興建10公尺以上巨型主燈(現今幾年都已超過20公尺)。在燈會期間每隔30分鐘配合音樂亮燈、旋轉、歷時約3分鐘。歷屆主燈基座皆設計為八卦型(2019年因為改為原地安置所以開始做永久基座),象徵臺灣傳統哲學思想與文化觀。

配樂

另一項特色為主燈配樂。近幾年常委託國樂師黃新財作曲已成慣例。旋律融合傳統台灣鬧廳八音國樂原住民音樂管絃樂臺灣民謠,極具壯麗感兼有鄉土情感。主燈配樂常搭配舉辦地之音樂采風特色,如2005年「鳳鳴玉山」配合鳳凰降臨人間選用曲風活潑歡樂的「桃花過渡」;2007年嘉義縣之配樂則融入高山青等名曲;2009年在宜蘭舉辦,便以午後雷陣雨聲為啟奏,且主要選用旋律素材為宜蘭民謠「丟丟銅仔」;2015年台中市之配樂則融入農村曲及廟宇祭典樂曲;2017年雲林縣之配樂則融入霹靂布袋戲名角素還真出場之音樂;2018年嘉義縣之配樂則融入原住民、客家之風格配樂,且結尾還融入原民慶典吶喊之人聲;2020年主燈配樂由張正傑擔任藝術總監,邀請鍾耀光作曲,由朱宗慶打擊樂團及台灣10位頂級管樂家演奏錄音;並首度在元宵節當天採用現場演奏模式演奏主燈配樂;2023年主燈配樂由金曲音樂人陳建祺老師創作,結合交響樂,傳統民謠,流行音樂元素做創作。長度一般約為3分鐘,順序通常先為強而有力的主題、再銜接數首臺灣民謠,最後再回到壯麗主題。於磅礡樂聲中結束後,開始演奏燈會主題曲或台灣觀光局會歌(台灣交通部觀光署會歌為"感動心台灣",從2012年開始變為台灣燈會開閉幕煙火的專屬歌曲,直至2025年改新會歌"Taiwan waves of wonder")。

Remove ads

贊助

歷代主燈分別由中華航空台灣民俗村圓山大飯店(至今都還有贊助1座副燈)跟中華電信等企業贊助。由於從第十屆(1999年)開始的贊助商皆為中華電信,故在燈會主燈秀前會播放一段廣告對話。內容皆是配音員以臺語推銷贊助商的服務,以及模仿主燈、表示主燈秀即將開始。另外每屆也固定在主燈造形設計中,將贊助之企業標誌置入其中。

歷屆燈會

以下資料來源自交通部觀光局所出版的「臺灣燈會20週年回顧專輯1990-2009」、「臺灣燈會20週年紀錄片」、「臺灣燈會30週年紀錄片」及歷年台灣燈會官網。

主燈、祈福燈林及小提燈

主燈
  • 1991年,主燈開始以生肖設計造型,且主燈基座首度以八卦陣為設計造型,並首度請音樂家朱宗慶譜開燈樂曲並以打擊樂演出。
  • 1994年,主燈首度做360度展演,並開始以旋轉一周完成開燈六步驟之慣例。
  • 1999年,主燈開始有專屬音樂呈現,並首度於主燈秀前有旁白。
  • 2018年,主燈以雙主體設計呈現,除了原有的動物造型設計外,還加入了原住民孩童的造型設計。
  • 2019年,主燈本屆不以生肖限制為設計呈現,改以燈會主辦縣市之在地特色與文化作為設計[註 1]
  • 2020年,主燈首次以非動物設計呈現,改以「樹木」為主軸。
  • 2023年,主燈再度改回生肖設計呈現。
  • 2024年,適逢台南建城400年,主燈「龍來台灣」設計結合台南在地太陽能光電產業,光源控制更是運用太陽能儲能系統,堪稱是史上最節能之主燈。
  • 2025年,主燈以抽象符號"無限"為造型呈現,並融入台灣各地美景在主燈燈光秀中。
小提燈
  • 1993年,小提燈開始以生肖設計造型。
  • 1994年,小提燈首度突破一體成型的設計,需自行動手組裝至今。
更多資訊 年份 (屆次), 歲次 (生肖) ...
歷屆主燈、祈福燈林及小提燈
Remove ads

歷屆副燈

副燈以單一巨大花燈方式展現,吸引眾人目光,展示焦點僅次於主燈。決定其座落位置之前尚需先勘定地理風水,且副燈在設計時也必須使主體頭部均朝向主燈,使主、副燈可以相輔相成。 其中,燈藝師陳金泉以一體成型見長,主攻傳統燈藝,燈藝師林健兒則以堆疊的技術,讓傳統的花燈氣勢磅礡,兩位燈藝大師也成為台灣燈會的主角人物,而陳金泉及林健兒兩位燈藝師都認為,燈會的副燈「嚴格來說」應該從民國90年開始。

  • 2019年,副燈開始規劃為創新副燈(永久性副燈)及傳統副燈兩種模式。
  • 2024年,副燈規劃與迎賓門結合為一體,並部分副燈改成主題燈組。
更多資訊 年序, 生肖 ...
歷屆副燈
Remove ads

門燈及對聯燈

因舉辦場地位在臺北市中正區中正紀念堂,運用中正正紀念堂大中至正門,將門燈置放於中正正紀念堂大中至正門的4大門柱前。
到了民國81年猴年,大中至正門改為對聯燈,仿中國古建築龍鳳門之金屬架,兩側為八角型角柱,柱中懸掛9盞宮燈。
兩柱間還橫掛4盞大型宮燈,標明「臺北燈會」4字,突顯燈會主入口位置。

更多資訊 年序, 歲次 ...
歷屆門燈及對聯燈

迎賓門

迎賓門(迎賓燈區)設置於主燈區周圍入口,引導民眾跟隨光走進燈會會場,讓進入主燈區的遊客感受到不同的視覺饗宴。

  • 2008年,首度設置迎賓燈區,以簡易小型光柱引導民眾走入會場。
  • 2011年,正式發展成迎賓門模式,以各式大型拱門及大型光柱引導民眾走入會場。
更多資訊 年序, 生肖 ...
歷屆迎賓門
Remove ads

祈福燈林

千禧年燈會當時台灣正經歷921大地震的傷痛,因而燈會首創「許願燈區」,並發送許願卡,為災民許願祈福,而民眾寫的許願卡於燈會後集中送至廟宇祈福焚燒。「許願燈區」自此成為台灣燈會的特色,往後燈會幾乎都會設置祈福許願燈區,以「數大就是美」營造出燈海的景象,祈求台灣民眾的平安與幸福。

  • 2000年,為了撫平九二一地震的傷痛及填補燈區間的燈光空隙,首度增設許願燈區,於燈會會場四周街道懸掛各式紙雕燈[3]及傳統燈,並提供許願祈福卡供民眾書寫並懸掛於許願祈福燈下,為下個世紀的台灣消災祈福。
  • 2001年,為配合主燈展演,光環境開始有燈光律動。
  • 2005年,正式定名為祈福燈林,並由原本的紙雕燈(2000年~2004年)改以各式具吉祥意涵及主辦縣市特色的蔬果傳統造型燈(2005年~至今)來呈現。[4]
  • 2018年,首度改以23.5°文化軸線光環境(環場投射燈)來呈現。
  • 2022年,改以祈福樹造型的祈福樹林呈現
更多資訊 年序, 主辦縣市 ...
歷屆祈福燈林
Remove ads

開燈儀式

每年元宵節夜晚的開幕典禮,由總統(或副總統、行政院長、交通部長)率領其中央政府團隊、主辦地方府會首長率領各自的團隊、其他觀禮嘉賓以及現場所有民眾共同倒數後,以觸摸雷射水晶球方式開燈。在開燈前有固定舉行的傳統儀式:於選定的良辰吉時以傳統陣頭吹鳴哨角(總統開燈吹9響,院長開燈吹8響,部長開燈吹7響)、擊鼓、鳴鑼後,再進行最關鍵的開燈倒數。

更多資訊 年份 (屆次), 主辦縣市 ...
歷屆開燈儀式

交接儀式

最後一天夜晚的閉幕典禮,在中央政府的見證下,翌年主辦地方政府自本年主辦地方政府手中接過象徵主辦權的黃色燈籠,代表台灣燈會的交棒與傳承。

更多資訊 年份 (屆次), 主辦縣市 ...
歷屆交接儀式

展期、地點、主題與展期總觀燈人次(數)

台灣燈會展期每年皆從農曆元月十五日(元宵節)正式開燈,近期皆是由開燈日起算兩個禮拜假日即為燈會展期,而縣市政府籌備之燈區是否會提前開燈,通常由各地政府決定。

以下日期皆以交通部觀光局的主燈正式開燈(元宵節)來作為起算日,不計試營運日期。

更多資訊 序, 燈會名稱 ...
歷屆燈會展期

各縣市舉辦屆次

更多資訊 縣市, 舉辦次數 ...
各縣市舉辦屆次

歷屆主辦縣市地圖

特殊事件

  • 1995年,主燈富而好禮,開幕前一天的彩排儀式上發生展演時無法旋轉的情況,時任交通部觀光局長張學勞與主燈技術人員連夜檢討,一直到開幕前兩個小時才解決,使開幕式圓滿順利。
  • 1998年,主燈浩氣展鴻圖,被認為是最兇最不吉祥的一盞燈。因同年台灣接連發生華航大園空難、國華空難,空軍F-16綠島海域墜海等一連串事故,故被拔掉虎牙和以八卦基座來鎮壓。(小插曲 : 因為一度被形容為跟上古四兇獸—窮奇的造型相似)
  • 2010年2月28日,發生台灣燈會史上第一次的煙火傷人意外。在開幕典禮由副總統蕭萬長、行政院長吳敦義、嘉義市長黃敏惠等人共同點亮主燈後的煙火秀,因部份特效煙火發生膛炸,造成砲口傾斜,直接射往賞燈群眾,造成至少33人受傷。巧合是該年主燈老虎設計為張口,被部份人士有老虎吃人的負面聯想。翌年開始取消在主燈裝置煙火的裝置。
  • 2011年2月26日和2月27日,台灣燈會的參觀人次分別創下154萬和142萬人次的驚人紀錄(苗栗縣設籍人口約56萬),但也造成交通癱瘓。鄰近燈會區的竹南車站這兩天單日出站人次更達到設站以來至少超過16萬人次最高紀錄[9],台鐵西部幹線多個車站也因大量往返燈會遊客爆滿。國道更回堵23公里。祥兔造型使同年並無颱風造成人命傷亡。[10]
  • 2012年2月6日,東京迪士尼度假區為了感謝台灣民眾於2011年東日本大震災時對日本的援助,將開園近30年第一次的海外演出獻給鹿港台灣燈會,本次派出夢幻巴士花車、米老鼠唐老鴨高飛狗米妮及舞者、樂隊共98人遊行團隊。
  • 2012年2月11日,美國迪士尼卡通明星破天荒首次參加台灣民俗踩街活動,帶給台灣民眾不一樣的美國風情,來到台灣進行三天搖滾旅遊假期,並於2012台灣燈會主舞台與大家見面。
  • 2015年2月28日,保存於台中公園的2003年台灣燈會主燈「吉羊康泰」,由台中市政府規畫下重新點亮,雖無法作360度旋轉展演但風采依舊,是台灣燈會舉辦26年來首次有歷屆主燈被重新點亮。
  • 2015年3月6日,台灣燈會低碳永續燈區的小型羊主燈「吉羊開泰」,主體設計為機械作動能站立、頭部能點頭的可愛羊燈,因頭部與身體的銲接不良,在一次動態站立中其身體整個下頓在燈台面,羊頭承受不住慣性發生斷裂,有賞燈網友將影片PO上網,立刻吸引全台民眾觀注,新聞媒體也紛紛報導,該羊燈的規劃者台中市政府環保局表示,因外包廠商銲接不良,經連夜搶修於隔日凌晨2點重新開放。
  • 2015年3月7日和3月14日,台灣燈會分別創下史上次高的150萬人次和最高的160萬人次,前者因烏日燈區進場與離場人潮匯流過度集中(據傳一大比例是來看前日斷頭小羊的人潮),導致塞爆台鐵新烏日車站,平均等候進站時間達1小時,之後台中市政府與台鐵都連夜檢討,提出3月14日的次週六規畫180萬人次容量整體運輸計畫,進出站實施分流動線,使3月14日人次雖再創新高,但人潮流動順暢,統計3月4日至3月15日共創下1375萬人次參觀在台中舉行的台灣燈會,其中烏日高鐵主燈區達1000萬人次,台中公園、豐原廟東與大里文創園區達375萬人次。台中市長林佳龍表示,這是台灣燈會第一次以3+1分區模式舉辦,創下規劃與人潮記錄!並預約2027年台灣燈會再回到台中舉辦,達成連三次同生肖由同一縣市舉辦的紀錄,台中就能擁有三座主燈,是真正的「三羊(陽)開泰」, 該年也是開始在最後3天開始有隱藏版燈光秀。
  • 2016年2月28日,台灣燈會打破記錄,單日參訪人數達369萬人次,刷新台灣燈會單日參訪記錄。而爭取縣市雲林縣因交通方案一直未通過,造成閉幕日無縣市首長來接燈,成為首次無縣市首長來接燈,交通方案過關後,於桃園市政府補辦交接儀式。在交通部觀光局長謝謂君見證下,由雲林縣長李進勇自桃園市長鄭文燦手中接過象徵主辦權的黃色燈籠。
  • 2017年2月13日,台灣燈會主展區已於2月11日(農曆正月15日)至2月19日止為期9天,在高鐵雲林站前農博生態園區旁盛大展開,截至昨2月12日已累計438萬人次參觀。而在燈會其間更發生電箱爆炸、燈王燒毀(燈王「祥龍獻瑞」起火燃燒並波及矯正署彰化少年輔育院「真愛奇雞(蹟)」及臺中監獄「天女仙樂報吉(雞)祥鳳展翅衝雲霄」兩座燈王,火勢於1分鐘內隨即撲滅,並將損毀作品移出。事件發生後,觀光局協調縣府全面檢修燈區電力配線,並以優良作品代位展出)與平台倒塌(因民眾爭睹「偶戲春秋」布袋戲劇演出,現場空間有限,部分民眾不顧志工保全勸阻,紛紛站立於檯座觀賞,導致檯座因不堪負荷坍塌,幸無民眾受傷,縣府立即以警示線圍隔,並連夜搶修,已於2月13日上午7時修復,將花燈復原,且增設「禁止攀坐」警示標語,再次呼籲民眾觀賞花燈切勿站立檯座以維安全)之事件,民眾譏對吉凶各自表述。[11][12]而北港燈區為配合媽祖文化季爭取延後至4月20日,並從虎尾主燈區運回朝天宮藝陣、北港六尺四、邦尼熊柑仔店、飛龍團等7座與北港相關的花燈,讓燈區更加豐富多元。
  • 2017年7月14日,因嘉義縣和屏東縣極力爭取2018年台灣燈會主辦權,觀光局為當和事佬,在不得罪雙方的情況下,決定2018年在嘉義,2019年在屏東,解決兩縣的爭執。
  • 2018年,燈會宣傳海報被民眾質疑為和2016年台北燈節的福祿猴之葫蘆造型相近。[13]
  • 2018年2月15日,台灣燈會在嘉義縣,縣府打破往年慣例,燈區提早到大年初一點燈,除夕下午4點多不明原因,傳出主燈區的變電箱起火。縣府要求,工作人員每天巡檢電線迴路,確保用電安全。[14]
  • 2018年2月17日,嘉義縣政府原本計畫從年初一起連續三天,在故宮南院後方施放煙火慶祝,但年初二晚上在故宮南院的後門外側空地施放煙火時傳出火警,所幸沒有任何花燈受損,但取消初三、初四兩天預計施放的煙火秀,以維護安全。[15](小插曲 : 也因此造成首次主燈開燈日儀式無煙火表演)
  • 2018年2月27日,交通部觀光局策劃台灣燈會主燈「忠義天成」,元宵夜總統蔡英文點燈,屆時嘉義縣治特區50公頃7大主題18個燈區全點亮,點燈儀式結束,原擬施放高空煙火,為安全取消,元宵節下午4點,安排空軍嘉義基地5架F-16戰機衝場,編隊低空大雁飛行通過燈區表演,台灣燈會主燈點燈,以戰機衝場取代放高空煙,將是燈會史上頭一遭。縣長張花冠邀空軍嘉義基地F-16戰機衝場表演,昨晚5架戰機編隊低空大雁飛行,演練通過燈區;副縣長吳芳銘說,戰機衝場表演安排元宵節主燈點燈下午4點踩街表演時段。空軍第四戰術戰鬥機聯隊政戰部說,國防部核定3月1日及3月2日衝場表演,屆時將派一個中隊5架F-16戰機,編隊低空大雁飛行通過燈區,軍方做好準備,配合縣府安排時間,慶賀迎燈會,並為8月營區開放暖場。[16]
  • 2018年3月11日,嘉義縣長張花冠於燈會閉幕時致詞表示,2018年台灣燈會締造了十項首創紀錄,包括水陸空三維立體空間,首次由官方結合AR、VR手遊與電競,寶可夢等遊戲融入活動。2019年台灣燈會將於屏東縣大鵬灣舉辦,屏東縣長潘孟安率縣府團隊會場交接。[17]
  • 2018年10月21日,交通部觀光局預告2019年台灣燈會主燈不採用十二生肖,而以東港當地特色—黑鮪魚來設計主燈主題,是首次不以十二生肖來設計[註 1],主燈也首次座落於海域,未來也會永久留存在當地。[18]
  • 2019年1月31日 ,交通部觀光局宣布2020年台灣燈會由台中市舉辦,這是台中縣市合併升格後,第二度舉辦台灣燈會;2021年則由從未舉辦過台灣燈會的新竹市獲選。觀光局長周永暉表示,未來主燈都不必是生肖[註 1],盼創造有特色的藝術品、永留當地。[19]
  • 2019年2月14日 ,30年來台灣歷屆主燈模型齊聚大鵬灣,交通部觀光局特別規畫「台灣燈會30週年特展」,首度公開展示29座主燈模型,以及歷年小提燈,民眾還能戴上VR頭盔回到過去欣賞台灣燈會,民眾到大鵬灣不只賞花燈,還能將30年來歷屆台灣燈會主燈一次看個夠。[20]
  • 2019年2月19日 ,台灣燈會在屏東大鵬灣盛大開幕,主燈「巨鮪來富」開燈秀、台灣首次的INTEL無人機燈光秀及海上煙火,陸海空國際級展演把大鵬灣變成璀璨樂園,開創了台灣燈會新高度,民眾大讚史上最美。[21]
  • 2019年2月25日 ,今(2019)年台灣燈會選在屏東大鵬灣展出,展出內容由國內外知名藝術家、文學作家等共同合作設計,燈區內容相當豐富,甚至被外媒稱為沒有雲霄飛車的迪士尼樂園。其中,藝術燈區有3位來自丹麥、瑞典等國家的藝術家,與屏東在地藝術家合作,共同創作出屏安時光、恆春風巢、竹田記事等燈座,明年應邀到丹麥哥本哈根展出,台灣作品也能在國際上發光發熱。
  • 2019年3月2日,台灣燈會藝術燈區有三件作品邀請來自國外如丹麥RikkeJuellund、Peter de Neergaard,以及瑞典Peder Bjurman等藝術家,與屏東在地藝術家合作創作出「屏安時光,恆春風巢,竹田記事」,今年八月和明年三月受邀到丹麥參展,同時海洋燈區的「珊瑚之心」更獲得義大利設計獎提名,得獎機會濃厚。台灣燈會30週年,各項作品在國際上發光發熱,不只是國內燈藝技術達到新高峰,更使得台灣在國際上的地位獲得巨大的肯定。交通部長林佳龍表示,「這是史上最成功的一次燈會,沒有之一!」因此創造出一句話「我屏東我驕傲!」令人津津樂道。
  • 2019年3月3日,2019台灣燈會今晚在無人機的完美空中展演及煙火秀中畫下完美句點,最後一天總計吸引152萬人次入園,累計有高達1339萬人次的參觀人潮,雖然不是歷屆最多,卻是討論度最高,交接儀式則在交通部觀光局長周永暉見證下,由台中市副市長令狐榮達代表市長盧秀燕率領市府團隊蒞臨屏東現場,並自屏東縣長潘孟安手中接過象徵主辦權的黃色燈籠,代表2020年台灣燈會由台中市接手舉辦。[22]
  • 2019年3月4日,2020年第31屆台灣燈會將交棒給台中市承辦,但原先交通部觀光局評選出由彰化縣來承辦,未料新科彰化縣長王惠美以財政難以應付及燈會一年籌備期不足的情況下宣布放棄,使評選第二名的台中市遞補承辦。這是燈會舉辦30年來,首次有承辦的縣市宣布放棄的首例,引發彰化縣各界對王縣長的批評聲浪不斷。
  • 2019年5月3日,2020台灣燈會由台中市取得主辦權,台中市觀光旅遊局長林筱淇今早說,明年燈會場址將落腳台中花博后里園區,目前的森林園區、花舞館與馬場園區都會變身成為燈會展區,市府也將在市區的文心森林公園設置副燈區。[23]
  • 2019年7月26日,2020台灣燈會將於后里森林園區、馬場園區及文心森林公園三地登場,台中市政府 26 日公布台中市識別系統(CI),設計主軸圍繞「璀璨台中」活動主題,Logo設計融合台中的「中」、「陀螺」、「氣球」、「燈籠」等創意元素,象徵台中地處「台灣之心」,城市如旋轉陀螺般快速翻轉,充滿無限創造力,期盼在明年台灣燈會期間,帶給國內外遊客各種驚喜與歡樂感受。[24]
  • 2019年8月7日,2020台灣燈會海報今天出爐,觀光局表示,海報以「森林奇幻境地」為設計意象,結合當地森林環境與曙光,象徵透過台灣燈會照亮台灣。此外「曙」光亦有「鼠」年諧音之意,也代表對未來的期許與無限的希望。[25]
  • 2019年10月16日,2020台灣燈會在台中將於隔年2月8日至2月23日登場,由於主展區在台中花博后里園區,明年主燈配合環境不用生肖而用樹木設計,主題為「森林之母」,象徵生生不息,透過光環境的營造讓大家好像在童話世界裡,看到的不只是一座創新花燈,整個環境也可以感受到奇幻的夢境,也是提升台灣燈會2.0版,讓花博園區可以永續發展。[26]
  • 2019年11月18日,交通部觀光局在后里森林園區舉辦「2020 台灣燈會庚子年主燈基座動土儀式」,位於森林園區的主燈由交通部觀光局規畫、知名藝術家林舜龍操刀,打造超過15公尺巨大樹木,呈現大自然生生不息意象的藝術品,燈會結束後會永久保存,主燈今天動土,祈求燈會施工順利、圓滿成功;中市副市長楊瓊櫻說,市府會竭盡所能辦好台灣燈會,打造最棒燈會。[27]
  • 2020年1月13日,交通部觀光局首度對外公開主燈「森生守護-光之樹」造型發表會。交通部長林佳龍表示,此次主燈由花博作品《從天上掉下來的一顆種子.籽仔》設計者林舜龍操刀,意味著一顆種籽蛻變後成長成一株參天大樹,民眾能穿梭在主燈光影中和主燈互動,打破主燈只能遠觀的距離感。同日,在台中后里森林園區舉辦主燈「森生守護-光之樹」上梁典禮,由局長周永暉與台中市長盧秀燕共同主持。交通部觀光局長周永暉表示,15公尺以上高度巨大樹木形態主燈,代表台灣22個縣市、368個鄉鎮區裡及2359萬人民,極具意義;台中市長盧秀燕強調市府將為國家辦好台灣燈會。
  • 2020年2月4日,去年台灣燈會在屏東首度有300台無人機夜空表演令遊客驚喜,而此年台灣燈會依然有無人機表演,號稱全台最大規模無人機表演,將在2020台灣燈會后里主展區於2月8日台灣燈會夜空秀出,前晚(2月2日)在台中市后里主展區夜空搶先曝光,800台無人機魔幻般表演,令人驚豔。現場除有絢麗精緻的燈飾造景外,在主展區西方的天空會出現耀眼奇景:由中市府邀請無人機團隊規畫800台無人機在空中打造璀璨奪目的絢麗展演秀,以台中在地故事與人文特色編織出精采的動畫圖騰,從開幕到閉幕,每晚都有表演活動。[28]
  • 2020年2月8日,台灣燈會后里主展區今晚開幕,5架IDF戰鬥機衝場,還有來自日本及法國等國內外藝術團隊精彩表演,由總統蔡英文及交通部長林佳龍等佳賓為主燈「森生守護─光之樹」一同點燈,總統在致詞後由迷你馬帶著希望的種子,由小朋友將種子交到總統的手上,總統再將種子放在燈作上,為台灣種下希望。接著由總統蔡英文、交通部長林佳龍、台中市長盧秀燕、立法院副院長蔡其昌及交通部觀光局長周永暉等將手放在象徵希望的種子上,點亮台灣燈會主燈「森生守護光之樹」,完成開燈儀式。[29]
  • 2020年2月9日,2020台灣燈會后里主燈區推出史上最大規模的無人機展演秀,不過,彩排、開幕日因風速過大,連續兩天臨時喊卡。今晚在萬眾期待下,500台無人機晚間7點10分及8點10分成功升空,晚間7點10分,500台無人機緩緩升空,黑夜中光點移動編隊,首先帶來幻彩流星雨,接著變化七彩繽紛光點,呈現台灣燈會2020台中、金錢鼠年送元寶、燈籠、新春快樂、財神送紅包、吹奏薩克斯風、永齡有愛、Taichung等。6分鐘完美展演,閃亮台中夜空,贏得滿場民眾驚呼連連。[30]
  • 2020年2月22日,晚間進行無人機展演時,遭不明訊號干擾,造成48架無人機掉落,雖無人受傷但造成機器受損,粗估損失200萬元。
  • 2020年2月23日,台灣燈會於晚間閉幕,交接儀式則在交通部長林佳龍見證下,由新竹市副市長沈慧虹代表市長林智堅率領市府團隊蒞臨台中現場,並自台中市長盧秀燕手中接過象徵主辦權的黃色燈籠,代表2020台灣燈會由台中市接手舉辦。不料過年前爆發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幸好沒有受到影響,仍有許多遊客到訪,為參觀人次突破千萬的2020台灣燈會劃下句點。現場也有多組團體表演,熱鬧非凡。林智堅表示,新竹市已準備好承擔這份任務,將用屬於新竹的方式,為台灣燈會創造新典範,打造獨一無二的台灣燈會,請大家拭目以待。
  • 2020年12月7日,「2021台灣燈會」主燈今發表。本屆主燈以「乘風逐光」為名,結合以「風光」為特色元素,竹藝燈籠將運用機械裝置,使108根竹子呈現出如風一般地的律動,以新竹聞名的玻璃為素材,呈現不同以往的高科技的未來感主燈。觀光局表示,這次主燈由知名科技藝術家團隊豪華朗機工將於主燈區錦華公園,打造超過15公尺模擬風動的藝術裝置,呈現「連結在地、聲光動態、眾和百燈、儀式表演」四大亮點,呼應交通部觀光局以「台灣燈會2.0」概念,將傳統民俗節慶活動升級為饒富藝術感的展演空間。[31]
  • 2020年12月15日,交通部觀光局日前召開台灣燈會舉辦縣市評選委員會,確定由高雄市、台北市分別獲得2022、2023年台灣燈會舉辦縣市的第一優先序位,並獲交通部長林佳龍簽核,全案待報行政院核定後,將成為高雄市繼2002年、台北市自2000年後,台灣燈會睽違逾20年再度重返北高兩市。[32]
  • 2020年12月25日,2021台灣燈會主燈「乘風逐光」正式在新竹錦華公園進行動土儀式。由交通部觀光局局長張錫聰和新竹市政府秘書長陳章賢共同主持,祈求工程圓滿順利。[33]
  • 2021年1月19日,新竹市主辦的台灣燈會因受到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臺灣疫情發生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群聚感染事件影響,於同年1月19日行政院下午3點召開記者會宣布取消2021年新竹市燈會,這是32年來首度停辦。[34]
  • 2021年1月22日,因應疫情變化,新竹市政府與行政院日前宣佈今年台灣燈會停辦,不過,市府這幾天已研議在疫情趨緩後,研議以「燈節」形式展演燈會內容,除讓燈會藝術家準備的作品及各種光雕作品能被看見,也能彌補台灣燈會停辦後民眾的失落感,詳細規劃案已由文化局研議。[35]
  • 2021年2月7日,邁入32年的台灣燈會本因土疫情升溫首度喊卡,耗資近1700萬元打造的主燈「乘風逐光」去留成為關注焦點。據了解,交通部觀光局原規劃將主燈放置在大鵬灣國家風景管理處BOT開發處,活絡當地觀光,但上週報交通部後,交通部更屬意高鐵新竹站站前用地,該地為交通部鐵道局用地,不用再特別找地租賃,管理維護方便,只須與地方政府協調後續公廁設置、志工及交警等事宜。至於兩座副燈「竹鵲松風迎春曦」和「犢站金榜」將分別放在日月潭風景區所屬的集集線車埕站附近的貯木池中及雲嘉南國家風景管理處的北門遊客中心旁,盼能吸引過年到南鯤鯓代天府祈福拜拜的遊客造訪,也能帶動小鎮觀光。[36]
  • 2021年5月8日,交通部觀光局在高雄市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舉行台灣燈會交接儀式,正式宣布台灣燈會主辦權轉交給下屆主辦縣市—高雄市,身為今年燈會主辦城市的東道主—新竹市長林智堅親自南下出席,以表示對交接儀式的敬重,在交通部長王國材見證下,交棒高雄市長陳其邁。林智堅表示,今年台灣燈會在新竹市雖然停辦,但將轉型為新竹光臨藝術節,7月9日開展,歡迎邀請全國民眾趁暑假到訪新竹,欣賞最有科技感、藝術感與未來感的作品[37]
  • 2021年10月2日,2021台灣燈會因疫情停辦後,交通部觀光局計畫將主燈「乘風逐光」移至高鐵新竹站前展出,縣府原本要在6月搭配主燈展演辦「竹夏星夜季」,未料又碰上本土疫情爆發延期,如今疫情趨緩,不少民眾期待主燈能點亮,但縣府交旅處證實,因觀察疫情仍不明朗,原本向觀光局討論是否能延到年底再辦,但觀光局回覆離明年燈會時間太近而婉拒,也因此相關活動都確定停辦,計畫已告吹,成為32年來首次主燈無法亮相展演的一次。[38]
  • 2021年11月15日,高雄市長陳其邁今天在臉書公布2022台灣燈會主視覺,主視覺設計藉由一束光源,幾何構圖成一個正在發光的「高」字,相當吸睛,有點亮高雄展望未來意涵,以繽紛的色彩,凸顯城市的熱情特質,及燈會作品的豐富多樣,希望能創造一場奇幻且難忘的體驗,這場燈會也將成為疫情好轉後,具規模也深受矚目的振興活動,要讓世界看到高雄正閃耀的城市能量。同日..於台灣燈會主燈設置預定地舉辦「2022台灣燈會壬寅年主燈基座動土儀式」,由交通部觀光局及高雄市政府共同祈福,祈求燈會施工順利、燈會活動圓滿成功。[39][40]
  • 2021年11月20日,日本一般社團法人「夜景觀光Convention Bureau」19日在長崎市主辦的世界夜景峰會,除了選出時隔10年的「世界新三大夜景」之外,同時也新設世界夜景遺產,而台灣燈會也被列入入選名單中。台灣旅遊交流協會顧問江明清在世界夜景高峰會上以屏東的台灣燈會舉例說明指出,台灣燈會是台灣規模最大的慶典活動,有好幾千個色彩豔麗的花燈裝飾,將夜空點綴得璀璨亮麗。原本燈會是在農曆正月15日滿月、也就是元宵節的慶祝活動,民眾會施放爆竹、煙火趨吉避凶,1990年代各寺廟開始將花燈集中於一處,形成燈會,後來燈會規模擴大,主燈設計極富巧思。[41]
  • 2021年12月20日,2022台灣燈會即將於明年二月十五日於高雄盛大展開,主燈規劃坐落於衛武營都會公園,昨(二十)日由高雄市長陳其邁和交通部觀光局長張錫聰共同主持安座典禮,於典禮上隆重祈求燈會活動順利展開。[42]
  • 2022年1月18日,2022台灣燈會將如期舉行,交通部觀光局長張錫聰今天表示,主燈及小提燈造型都已經出爐,但因為近期國內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變化,近期將以新聞稿方式公布,防疫計畫已經研擬,會視疫情發展提報指揮中心審查。[43]
  • 2022年1月19日,交通部觀光局今日對外發表2022台灣燈會主燈及小提燈造型,本次主燈首創結合書法藝術,由知名藝術家呂秉承與國寶級書法家董陽孜老師跨界合作,以「鳳彩飛舞」為主題,由草書「鳳」字來發想主燈造型,以臺灣造型、帝雉展翅及乘風(氣旋)而起優美之姿,棲息在祥雲籠罩之高山上,打造本次饒富現代風格並融合傳統書法藝術的主燈,同時呼應展出地點高雄鳳山。而最受小朋友喜愛的小提燈,今年命名為「大吉虎」,以民間信仰小朋友的守護神「虎爺」作Q版設計,並於虎掌上寫著「大吉」和「大利」,除可供小朋友提燈遊玩外,亦可坐立於桌面上,做為祈求平安的虎爺公仔,保佑小朋友平安,期許疫病遠離。[44]
  • 2022年2月15日,台灣燈會帝雉展翅「鳳彩飛舞」元宵點燈2022台灣燈會在高雄,衛武營燈區主燈「鳳彩飛舞」,在元宵節晚間舉行點燈儀式,總統蔡英文親自主持,而今年虎年,主燈不是虎,而是帝雉,主要是因為地點就位在鳳山,除了結合鳳山,主燈設計還把鳳字以書法形式融入,寓意照亮台灣,高雄發光。[45]
  • 2022年3月1日,為期1個月的2022台灣燈會,在2月28日星期一晚間,主燈「鳳彩飛舞」在交通部觀光局長謝張錫聰見證下,由台北市副市長蔡炳坤代表市長柯文哲率領市府團隊蒞臨高雄現場,並自高雄市長陳其邁手中接過象徵主辦權的黃色燈籠。後在與現場數萬名民眾一起倒數聲中,搭配震撼的音樂及五彩繽紛的雷射燈光,照亮高雄衛武營的夜空,為台灣燈會劃下完美句點。而明年台灣燈會將移師臺北市舉辦,交通部觀光局請民眾拭目以待,明年元宵佳節中央與地方將再次攜手合作,讓這個獲認證為世界十大夜景遺產、被譽為沒有雲霄飛車的迪士尼樂園,以及美國Discovery頻道推薦為全球最佳節慶活動之一的台灣燈會,將結合在地傳統文化精湛的花燈工藝再次回到臺北在國際發光發亮。[46]
  • 2022年10月12日,交通部觀光局昨(11)日宣布,2024、2025台灣燈會舉辦縣市分別由台南市、桃園市獲選。其中2024年適逢台南市建城400年,台南市表示將結合水域光藝展演,還可乘船逛遊賞燈,呈現有別以往的水陸聲光雙重饗宴,而桃園市作為國際航空大城預計本次策展利用「航空城」元素,主展區暫定於中壢運動公園預定地及莒光公園周邊,燈區布置將融合傳統燈藝、藝術設計、環保節能、在地特色、機械動態、創新科技等,也預計邀請國際專業藝術團隊參與,並透過地緣之便吸引更多國外旅客參與。[47]
  • 2022年10月18日,台灣燈會睽違23年再度回歸台北,「2023 台灣燈會在台北」為疫情解封後第一場國際大型活動,主視覺邀請深度設計(DEPTH DESIGN)創辦人陳青琳操刀,以「光源台北」為主題,展現台北城市結合台灣燈會後的蛻變與希望。[48]
  • 2022年11月30日,睽違23年,台灣燈會將重返台北,預計明年2月5日至2月19日於國父紀念館、台北市政府、東區商圈、松山文創園區、信義商圈、四四南村登場。主燈設置預定地國父紀念館今舉辦「2023台灣燈會癸卯年主燈基座動土儀式」,祈求燈會施工順利、燈會活動圓滿成功。[49]
  • 2022年12月15日,2023台灣燈會主燈「玉兔壯彩」於十五日上午十一時正式安座。安座典禮由觀光局張錫聰、臺北市政府副秘書長林育鴻主持,主燈贊助單位中華電信副總經理林文智、國父紀念館長王蘭生等貴賓共同為燈會各項主要籌備工作揭開序幕。[50]
  • 2023年1月3日,交通部觀光局今日對外揭開主燈「玉兔壯彩」造型,首創Robot造型科技玉兔主燈,總高22公尺還身著太空裝,超Q模樣吸引眾人目光,並邀請臺灣之光奧運金牌選手郭婞淳,透過臉部動作捕捉技術,為玉兔表演生動的表情,而每年最受小朋友期待的小提燈,今年是以經典兒童文學「愛麗絲夢遊仙境」中白兔為發想,顏色如彩虹般七彩斑斕的「大展虹兔」除可供小朋友提燈遊玩外,亦可組裝成戴於頭上的兔耳朵,搭配LED燈的璀璨燈光,讓每個小朋友化身為閃亮亮的小兔子。[51]
  • 2023年2月5日,第34屆台灣燈會今日於台北揭開序幕,展開為期15天的展期,今日晚間7時由總統主持開燈儀式於中央展區國父紀念館正式登場,這是歷經三年嚴峻疫情後,台灣第一個國際大型節慶活動,交通部觀光局邀請國內、外旅客一同來體驗,創新科技與傳統技藝融合的城市型燈會。[52]
  • 2023年2月19日,台灣燈會於2月19日晚間圓滿閉幕,交接儀式在交通部長王國材見證下,由台南市長黃偉哲親自率領市府團隊蒞臨台北現場,並自台北市長蔣萬安手中接過象徵主辦權的黃色燈籠。後在現場數萬名民眾倒數聲中,主燈「玉兔壯彩」搭配明亮音樂曲風及生動活潑數位動態科技,閃耀臺北國父紀念館夜空,在聲光、視覺饗宴及讚嘆聲中,共同為2023年台灣燈會劃下圓滿句點,而2024台灣燈會將在臺南市舉辦,距2008年舉辦台灣燈會至今已15年,將以「臺南400光年」為題,主展場初步規劃為臺南高鐵特定區,以綠能科技為策展主軸概念,象徵臺南展望下一個百年。[53]
  • 2023年9月27日,睽違16年,台灣燈會將再次於台南璀璨登場,由台南市政府與交通部觀光署共同主辦的2024台灣燈會,26日召開「主視覺發表」記者會,市長黃偉哲表示,為了凸顯台南味,這次2024台灣燈會主視覺設計特別邀請了深耕台南的知名剪紙藝術家楊士毅負責LOGO及標準字設計,及國立台南大學視覺藝術與設計學系兼任助理教授黃桂瀅老師統籌海報設計及相關視覺應用,主題為「龍耀台南」,以此做為LOGO設計靈感,展現生肖龍年吉祥的意象,將南字與台南府城交融,展現這片土地的歷史淵源與古都風情,以及燈會熱鬧歡喜、團圓相聚的節慶氣氛,祥龍在光芒照耀下躍出台南,向世界宣布盛大節慶的開場。要展現古都台南的喜氣與台南400的發展。[54]
  • 2023年11月13日,2024台灣燈會即將在2024年2月24日至3月10日於臺南市舉辦,規劃有「高鐵燈區」及「安平燈區」兩大展區,11月13日於台灣燈會主燈設置預定地舉辦「2024台灣燈會甲辰年主燈基座動土儀式」,由交通部觀光署及臺南市政府共同祈福,祈求燈會施工順利、燈會活動圓滿成功,主燈由國內參與台灣燈會史上紀錄最多座主燈的知名藝術家,同時亦受各界譽稱「台灣燈會主燈之母」的彭力真老師親自創作2024台灣燈會主燈「龍來台灣」,主燈由中華民俗藝術基金會林明德董事長及中研院李豐楙院士共同命名,不僅結合易經乾卦與考究民俗禮儀的祝禱元素,更隱含龍年主燈對臺南400年致敬之意,命名語意簡易、音韻悠揚,容易琅琅上口,並可直觀呈現國人對台灣燈會揚名國際,歡迎國際旅客都來臺灣之期待。[55]
  • 2024年1月3日,交通部觀光署今於圓山大飯店揭開主燈「龍來台灣」的神秘面紗,同時公布每年受小朋友歡迎的小提燈「小龍包」。[56]
  • 2024年2月24日,第35屆台灣燈會睽違16年重返臺南市,晚間在高鐵燈區舉行盛大的主燈點燈儀式,總統蔡英文、行政院長陳建仁、交通部長王國材、臺南市長黃偉哲、總統府秘書長林佳龍、資政葉菊蘭、行政院秘書長李孟諺、交通部觀光署長周永暉及在地黨籍立委賴惠員、林宜瑾、郭國文、王定宇和台南市議會議長邱莉莉等民代陪同下一同倒數,點亮高達22公尺「龍來台灣」主燈,四射的光芒及動感樂曲,並搭配上旋轉的主燈,吸引滿滿人潮前來觀賞。[57]
  • 2024年11月12日,交通部今宣布,2026、2027年台灣燈會,分別由嘉義縣及苗栗縣獲選為主辦縣市,嘉義縣策展主軸將以「新嘉義」為概念,苗栗縣則以打造「悠閒慢走」的燈會慶典。[58]
  • 2024年11月26日,舉行2025台灣燈會乙巳年主燈基座動土儀式,本次主燈不以具象蛇為造型,改以抽象符號呈現,由知名藝術家李明道親自設計操刀,以「無限樂園」為名創作。觀光署長周永暉今表示,主燈大家期待將於明年1月3日統一對外公布,這次燈會面積約10公頃,採主燈展演場A18高鐵站前廣場展區及光的遊戲場A19站桃園體育園區站展區,主燈正對高鐵站,利用光環境設計,就像投手位置,空拍圖可以看到跟副燈是棒球場壘包呼應型態。[59]
  • 2024年12月22日,2025台灣燈會將於2月12日至23日在高鐵桃園站前舉行,本次主燈「無限樂園」不以具象的蛇為造型,改以抽象符號呈現,昨天主燈安座。交通部觀光署長周永暉表示,明年1月3日將舉行主燈及小提燈發布記者會,今年小提燈很有變化,大家可以期待。[60]
  • 2025年1月3日,交通部觀光署今天公布主燈「無限樂園」和小提燈「蹓蹓蛇」造型,主燈採用抽象的無限符號、加上棒球元素,運用AI及動作捕捉,營造出科技十足的未來樂園意象,並以「無限樂園」為名,象徵台灣燈會的歡樂氛圍。小提燈由藝術家林佳葦設計,她說,今年以「靈活多變的玩具蛇」為設計核心,蛇身由七段式可動結構組成,各段都可呈現90度彎曲,可依個人喜好組裝成0至9數或各式不同造型,因蛇在生肖中排行第六,也希望大家能多外出蹓躂,所以命名「蹓蹓蛇」。[61]
  • 2025年2月23日,台灣燈會於晚間閉幕,交接儀式則在交通部觀光署長周永暉見證下,由嘉義縣副縣長劉培東代表縣長翁章梁率領縣府團隊蒞臨桃園現場,並自桃園市長張善政手中接過象徵主辦權的黃色燈籠,代表2026台灣燈會由嘉義縣接手舉辦。2026年3月3日至15日,嘉義縣將再度迎接來自全台與世界各地的遊客,以創新燈藝與文化特色打造全新的賞燈體驗。[62]

註解

參考文獻

相關條目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