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興化民系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興化民系[3]莆仙語興化儂平話字Hing-hua̍-náng國際音標:[hiŋ˩˧ hua˦˨ naŋ˩˧]莆田話讀音)),也稱莆仙民系莆仙語莆仙儂平話字Pó-sing-náng國際音標:[pʰɔu˩˩ siŋ˦˧˧ naŋ˩˧]莆田話讀音)),是中國福建中東部沿海的一個以興化語(莆仙語)為母語的漢族閩民系分支,廣義上亦包括居住在莆田地區、同說興化語的蜑家人,主要分布於莆田市,以及鄰近的福州地區福清市新厝鎮南部和永泰縣小部分。

快速預覽 興化民系興化儂Hing-hua̍-náng, 總人口 ...

在歷史上,興化人較為重視文教,民風保守,但於近代轉而重視商業[3]

Remove ads

語言與文字

莆仙語

興化人所使用的語言為漢藏語系漢語族閩語分支莆仙語(興化語),又稱興化話或莆仙話。

莆仙語(興化語)可分為莆田話仙遊話兩種方言,使用者稱之為「本地話」。其中,莆田話通行於莆田城區,仙遊話則通行於仙遊縣。此外,中華民國實際管理的烏坵鄉也使用興化語莆田話,並有融合戰地文化用語,當地又稱烏坵話

興化平話字

興化平話字是一種用於書寫莆仙語(興化語)的羅馬拼音系統,為教會羅馬字之一。1890年由基督教美以美會傳教士蒲魯士夫婦發明並推行。興化平話字是歷史上第一套使用拉丁字母表記莆仙語的文字系統,為基督教在莆田傳播發揮重要貢獻。

興化平話字始終僅限於教會內部推行。至1950年12月《奮興報》停刊之後,興化平話字逐漸淡出視野。時到今日,只有研究者以及少數信教的老者能夠用之閱讀,而普通民眾甚至還不知道興化語有平話字。

文化與習俗

節慶活動

更多資訊 月令, 節慶活動 ...
Remove ads

宗教

媽祖信仰

媽祖的誕生地福建是媽祖信仰最盛的地方,僅在媽祖的家鄉莆田一地,就有不下百座的媽祖廟。

三一教主

三一教,又名夏教,是明朝林兆恩所成立的一個宗教教派,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僅在福建省莆田市被承認為合法宗教。

莆仙戲

Thumb
莆仙戲於外臺廟會演出

莆仙戲是中國現存戲劇中最古老的劇種之一,原名「興化戲」在古代「百戲」的礎上發展形成的。莆仙戲源於唐成於宋,盛菸明清,閃光於現代。它表演古模優雅,不少動作深受木偶戲影響,富有獨特的藝術風格;其唱腔豐富,綜合了葡仙的民間歌謠便曲,十音八樂,佛曲法曲,宋元詞曲和大麵歌舞的藝術特點,用方言演唱,具有濃厚地方色彩,迄今仍保留不少宋元南戲音樂元素,被譽為「宋元南戲的活化右」。葡仙戲現存傳統劇碼有五千多個,當中有《團圓之後》、《晉宮寒月》、《春草闖堂》、《葉李娘》、《狀元與乞丐》等優秀劇碼[4]

飲食

四大名果

荔枝

唐代起,莆田就開始栽培荔枝。莆田荔枝以品種多,果粒大,果色麵紅,果肉乳白色,汁多,清沁爽口,香氣濃鬱,品質優而名揚海內外,主要品種有「陳紫」,「宋家香」,「狀元紅」等[4]

龍眼

莆田龍眼栽培歷史悠久,始於隋唐,宋明尤盛。由於莆田地處中國龍眼栽培適宜區的北緣,日照充足,雨量適中,日夜溫差大,所以莆田龍眼風味較其他產地香甜,並培育了許多優良品種。全莆田市現有品種80多個,為全國最多。

枇杷

莆田枇杷色澤鮮豔,果個特大,肉軟汁多,甜酸適度,味美爽口,品種達100多種,單果重為全中國最大(最大單果重172克,為世界之冠),主產區常太鎮號稱「中國枇把第一鄉」。

文旦柚

莆田文旦柚,又名蜜柚,以仙遊度尾的出名。文旦柚每年秋季成熟,果實無籽,果味酸,香,甜,食之爽口,嚼之無渣,富含維生素C,曾被清朝列為貢品。

美食

興化米粉

興化米粉,白如雪,細如絲,略有米香味質佳味美,易熟可口,是中國最早的速食之一。它是莆田著名的土特產,始於宋代,相傳為宋治平間,興化軍主簿黎嗲受命協助錢四娘在莆田興建木蘭陂水利工程時所創[4]

興化滷麵

興化滷麵是莆田傳統佳餚,食材配料豐富,包括鮮蝦、花蛤、菜心、紫菜、芋頭、蝦、蘇東、瘦肉、肥肉、豆卜,麵條嫩滑有勁,吃起來既黏軟滑潤,鮮甜美味[5]

民系分布

莆田市旅居海外華僑華人約150萬人,華僑約50萬人、華人約100萬人,分佈在全世界100多個國家和地區。港澳莆田籍人士近13萬人,中國歸僑僑眷65萬人以上。東南亞國家馬來西亞印尼新加坡菲律賓等是除了比廣府籍僑胞,泉漳籍僑胞,潮汕籍僑胞和客家僑胞的人數更少的莆田籍僑胞的主要旅居地,約佔總數的76%。改革開放以後出國定居的莆田籍新華僑華人有36萬人,主要集中在阿根廷義大利澳洲巴西紐西蘭新加坡蘇利南等國家,約佔總數的24%。莆田籍僑胞和港澳同胞建立的社團組織有96個[6]

莆田興化民系

主要是以莆田市區說莆仙語人士為主。

仙遊興化民系

主要是以仙遊縣說莆仙語人士為主。

福清興化民系

主要是以福清市新厝鎮說莆仙語人士為主。

永泰興化民系

主要是以福州市永泰縣說莆仙語人士為主。

名人

  • 黃滔:中國晚唐時期政治家、詩人。
  • 翁承贊:閩國同平章事、晉國公。
  • 董思安:閩國將領。
  • 陳洪進:閩國將領。
  • 蔡襄:中國北宋時期政治家、書法家、茶學專家。
  • 蔡京:中國北宋時期政治家、書法家。
  • 黃公度:中國南宋時期政治家、文學家。
  • 鄭樵:中國南宋時期歷史學家。
  • 陳俊卿:中國南宋時期政治家、詩人。
  • 林默(媽祖):以臺灣、中國東南沿海為中心、擴及東亞(琉球、日本本土及越南等東南亞地區)沿海一帶的海神信仰。
  • 陳文龍:中國南宋的抗元名將。
  • 林環:中國明朝政治人物。
  • 林兆恩:中國明朝宗教人物。
  • 黃道周:中國明朝政治人物。
  • 梁耀樞:中國清朝政治人物。
  • 潘仕成:廣州十三行家族鉅賈第三代,晚清巨富、慈善家。
  • 宋尚節:中國近代教會復興具有影響力的一個奮興佈道。
  • 歐元懷:中國近代一位教育家。
  • 陳至立:中國政治人物。
  • 張建亞:中國著名導演。
  • 劉玉棟:中國著名籃球運動員。
  • 陳平:馬來亞共產黨最後一任總書記。
  • 林宇中:馬來西亞創作歌手、音樂製作人兼演員。
  • 關德輝:馬來西亞知名華裔演員及歌手。
  • 黃永宏:新加坡國防部部長。
  • 黃廷方:新加坡地產發展商遠東機構及香港信和集團創辦人。
  • 黃志祥:香港地產發展商信和置業董事局主席師,為信和置業創辦人黃廷方長子,新加坡遠東機構主席黃志達胞兄。
  • 黃志達:新加坡地產發展商遠東機構主席,為遠東機構創辦人黃廷方幼子,香港信和集團主席黃志祥胞弟。
  • 黃永光:飲品集團楊協成主席、為黃廷方長孫,黃志祥長子。
  • 林恩強:新加坡石油大王。
  • 林榮福:新加坡企業家。
  • 方志忠:新加坡米其林餐廳「莆田」集團創辦人。
  • 李文正:印度尼西亞知名企業家、力寶集團的創始人。
  • 陳江和:印度尼西亞企業家,新加坡金鷹集團董事長。
  • 翁俊民:印度尼西亞企業家、印尼國信集團主席。
  • 吳良好:中國大陸和香港企業家。全國政協常委,香港福建社團聯會榮譽主席。
  • 傅穎:香港女歌手及演員。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