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蕭甬鐵路

铁路线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萧甬铁路
Remove ads

蕭甬鐵路,又稱杭甬鐵路蕭穿鐵路,是中國浙江一條連接杭州寧波的鐵路。鐵路起點為杭州市蕭山區錢塘江南岸的杭州南站(原名蕭山站),終點為寧波站,下行線全長146.4公里,上行線全長148.1公里。鐵路最早的路段為曹娥江至寧波路段,始建於1910年6月15日,建成於1914年6月11日。此後的1937年11月,蕭山至曹娥江段亦建成通車,但一個月之後,由於抗戰需要,鐵路被拆除,直至1959年,蕭甬鐵路方才完成重建[1]

快速預覽 蕭甬鐵路, 概覽 ...

目前,蕭甬鐵路的鐵路運營商蕭甬鐵路有限責任公司,管理方為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2]。全線為雙線電氣化鐵路,最高限速160公里/小時[3]。鐵路為中國鐵路規劃「八縱八橫」沿海大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亦是寧波和紹興地區重要的客貨運通道,同時也是寧波港腹地物資集散、中轉的通道[4]。2013年通車的杭甬客運專線與蕭甬鐵路平行,減輕了蕭甬鐵路的客運壓力,使蕭甬鐵路可以更多地進行貨物運輸[5]

Remove ads

路線

蕭甬鐵路起自杭州市蕭山區境內的杭州南站,與滬昆鐵路相連。鐵路向東經過紹興市柯橋區越城區上虞區寧波市餘姚市江北區,至莊橋站始與杭甬客運專線共線,終於寧波市海曙區境內的寧波站,並與甬台溫鐵路北侖支線疏港鐵路相連。鐵路下行線全長146.4公里,上行線全長148.1公里,為國鐵一級雙線電氣化鐵路幹線,沿線共有14座運營中的車站,其中5座辦理客運[6]

歷史

鐵路自辦與曹甬段初建

Thumb
20世紀30年代的曹甬鐵路慈谿站(今慈城站

蕭甬鐵路的歷史始於19世紀末。中日甲午戰爭之後,英、法、俄等國爭奪在華鐵路修建權利。曾一度落後於法俄的英國在爭奪盧漢鐵路路權失利後,轉而著手實施「長江流域鐵路系統」計劃。1898年9月1日,時任清政府鐵路督辦大臣盛宣懷與英商怡和洋行在上海簽訂《蘇杭甬鐵路草約》,擬將從蘇州至杭州並延長至寧波的鐵路路權交與英國。但到了1905年,隨著「收回利權運動」的興起,江浙兩省紳商提出自辦鐵路並成立浙路公司和蘇路公司[7]。在英商的強烈反對下,清政府擬向英商借款並轉借浙路公司修建鐵路,遭到浙商強烈抵制,全省籌款迅速達到擬借款總額,杭甬鐵路因而得以自辦[8]

1910年6月,滬杭甬鐵路杭甬段開工。由於鐵路線被曹娥江阻斷,最早修建的是寧波至曹娥江東岸的路段。在規劃線路時,寧波旅滬同鄉會和寧波本地商學界對終點站的位置產生爭執。寧波旅滬同鄉會認為終點站應位於江北岸,而寧波本地商學界則認為應將終點站設置在姚江南岸今和義路戰船街的位置。後在浙路公司的協調下,寧波站的位置被確定在江北岸石板行跟附近。1914年,全長78公里的滬杭甬鐵路寧波至曹娥江段通車,全線共設馬渚、餘姚、蜀山、丈亭、葉家、慈谿(今慈城)、洪塘、莊橋、寧波9站[8]

蕭紹段續建與全線拆除

曹甬段建成後,浙路公司旋即展開蕭山至紹興段的建設。但由於中國當時不具備建設大型橋梁的能力,浙路公司聘請德國工程師主持修建跨曹娥江橋梁。1914年,曹娥江上由德商捷成洋行建成鐵路橋橋墩,橋體鋼梁則在德國建造。但不久,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德國破壞已建成的鋼梁,導致工程無法繼續進行。而曹娥江西岸至蕭山的鐵路因無法跨越錢塘江而處於停工狀態。直至1935年,由茅以升主持設計的錢塘江大橋開工,鐵路跨越錢塘江的難題終於得以克服[8]。1936年10月,滬杭甬鐵路蕭紹段續建,並於1937年11月通車[6]

此時,整條滬杭甬鐵路只剩跨越曹娥江的一段尚未建設。但由於日軍進犯,1937年12月,餘杭縣城失守,國軍撤退時為阻斷日軍前進,炸毀錢塘江大橋。同時,國民政府下令拆除尚未完全建成的杭甬鐵路。從1938年至1953年,蕭山至寧波的鐵路未得到重建,而在此期間,最初的寧波站也遭到毀壞,僅剩餘一座樓房[8],2008年在城市建設中遭到拆除,2016年原址復建為甬曹鐵路寧波車站紀念館[9]

Remove ads

重建與改建

Thumb
2010年運行於蕭甬鐵路寧波段的CRH2E列車,此時軌道兩側尚未安裝隔音屏
Thumb
紹興風情旅遊新幹線使用的CRH6F-A錢清站

1953年7月1日起,原滬杭甬鐵路杭甬段開始分段重建。由於鐵路始於蕭山,計劃修建至穿山半島,因而更名為蕭穿鐵路,後因鐵路延伸部分並未鋪軌,因而得名為蕭甬鐵路(寧波至穿山半島段20世紀80年代建成後更名為北侖支線)。1955年1月,蕭山站(現蕭山西站)至曹娥江西岸通車,3月18日建成曹娥江大橋。6月,鐵路通至餘姚,12月抵達莊橋。但由於姚江兩岸地基鬆軟,直至1959年,方才在蘇聯專家幫助下建成青林渡鐵路橋並將終點站設在寧波南門。1959年10月1日,蕭甬鐵路全線完成重建並通車[10]

蕭甬鐵路建成後,鐵路設施由於運量的不斷增加而得到改善。20世紀80年代至90年代,先後拓寬路基,更換道岔,升級閉塞並延長和新建各車站到發線[11]。1992年6月,隨著浙贛繞行線和新蕭山站(現杭州南站)的建成,蕭甬鐵路起始站由老蕭山站(現蕭山西站)改為新蕭山站(現杭州南站),老站與新站之間拆除老線,新建蕭蕭聯絡線,下穿北山公園隧道,也是目前蕭甬鐵路上唯一的隧道。20世紀90年代以來,由於浙東經濟的發展,蕭甬鐵路運能明顯不足。為此,2000年起,蕭甬鐵路開始提速,最高時速從最初的45公里提升到110公里[12],直至160公里。2002年,蕭甬鐵路完成複線改造,同時啟用洪塘編組站(即今天的寧波北站),使得列車通過能力明顯提高[13]。2006年11月28日,蕭甬鐵路開始電氣化改造[14],並於2009年5月30日開行電力機車,從2009年9月28日開始運行動車組列車[15]。沿線鐵路道口也將逐步通過鐵路高架化和立交化予以取消[16][17]

2013年,與蕭甬鐵路平行,最高時速300公里的杭甬客運專線開通,蕭甬鐵路上現有動車組列車全部改由杭甬客運專線運行[18]。同時,寧波北站和紹興東站(皋埠站)的異地重建使蕭甬鐵路的貨運能力有了較大的提升[19][20]。蕭甬鐵路寧波至餘姚段於2017年開行市郊列車[21],紹興段也於2018年4月18日已開行市郊列車,2019年7月10日,市郊列車實現錢清站-寧波站貫通運營,2023年8月1日實現杭州南站-寧波站貫通運營[22]。杭甬客運專線開通初期,蕭甬鐵路莊橋站寧波站區間與杭甬客運專線共用[23]使寧波至莊橋區間運能緊張,而市郊列車的開行則加劇了這一瓶頸。為此,莊橋-寧波區間增建三、四線以實現高鐵與普速分線[24],2024年6月28日該工程正式啟用[25]

Remove ads

運營

蕭甬鐵路由蕭甬鐵路有限責任公司運營。公司成立於1998年10月,最初為中國鐵道部(今中國國家鐵路集團)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合資。2011年,寧波港集團有限公司入股,是中國鐵路首家在既有線上改制的合資公司[2]。2010年,公司是浙江省內僅有的兩家盈利的鐵路合資公司之一[26]

車站

蕭甬鐵路1959年建成時,全線共有22座車站,即杭州市境內的蕭山夏家橋,紹興市境內的錢清柯橋紹興東湖皋埠陶堰上虞東關鎮曹娥驛亭五夫,寧波市境內的馬渚餘姚蜀山丈亭葉家慈城洪塘鄉莊橋寧波。歷次鐵路提速,先後拆除和撤銷柯橋、陶堰、東關、曹娥、驛亭、五夫、馬渚、丈亭、葉家站,1960年新建餘姚西站,1992年遷建蕭山站(即今杭州南站),改洪塘鄉站為編組站,2010年改名寧波北站,蜀山站由會讓站升為貨運站,遷建紹興東站至皋埠站。至2015年,全線共有13座車站處於運營中,其中杭州南、錢清、紹興、上虞、餘姚、寧波五站有客運業務,其餘各站為貨運站或會讓站[10]。丈亭、百官等站由於城際鐵路的需要,有重建的規劃。

凡例
  • ●:停靠、▲:部分列車停靠、|:通過
  • 普速列車:含快速、特快列車
  • 市郊列車:含寧波城鐵紹興城際線以及直通列車3對
更多資訊 站名, 杭州站起運價里程 (公里) ...
  • 1:2002年新建編組站,2014年原寧波北站遷入。莊橋上行線不經過此站。
Remove ads

事故

2005年5月9日上午7時10分,蕭甬鐵路85公里處(餘姚西至驛亭區間)由於鐵路旁取土導致路基整體下沉,鐵路中斷運行。此次事故造成多對列車停運,退票上萬張,寧波站始發列車改由上虞站和紹興站始發[27]。2005年5月18日,事故路段恢復通行[28]

參考資料

參見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