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蝴蝶谷大馬路總站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蝴蝶谷大馬路總站(葡萄牙語:Av. Vale das Borboletas / Terminal),正式名稱為蝴蝶谷大馬路公車起訖站 (葡萄牙語:Terminal Rodoviário da Avenida de Vale das Borboletas ),位於路環石排灣公屋群的一個終點站,位於石排灣綜合社區大樓地面層。新福利15S1、25AX、26S、51、51A、51X、H3路線及澳巴52、55、56路線以該站為終點站。新福利15T路線,澳巴N5路線途經此站。
Remove ads
歷史
- 2016年8月20日,本站正式啟用,原以和諧廣場兩側的「石排灣總站」的51、52、55、56、H3及N5路線將遷移至本站,而現有的公車起訖站則改為中途停靠站繼續讓公眾使用,並重新命名為「和諧廣場/業興大廈」站及「和諧廣場/樂群樓」站。[1]
- 2016年8月29日,51A路線開設,以本站為終點站。
Remove ads
各車道安排
車道 | 路線 | 方向 |
→ A 車道 | 15S1路線 15T路線 25AX、51X路線 51路線 51A路線 H3路線 |
九澳七苦聖母小堂 黑沙海灘 關閘(關閘東側上下客區) 關閘(關閘廣場) 海擎天 山頂醫院(山頂醫院急診大樓) |
→ B 車道 | 52、N5路線 55路線 56路線 |
亞馬喇前地 司打口 高士德 |
← C 車道 | 落客區 | |
← D 車道 | 落客區 | |
← E 車道 | 落客區 |
路線資料
Remove ads
Remove ads
爭議
- 由於本站名稱為「蝴蝶谷大馬路」,政府規定所有以本站為總站的公車路線頭牌均只能顯示該名稱,同時,原「石排灣總站」來回程站點分別以「和諧廣場」命名,網民批評當局導致「前往石排灣」的路線,卻沒有任何一個站有石排灣三字,對居民造成不便。
- 2016年8月下旬,澳門街坊總會指總站啟用後沒有交通事務局員到場指示居民正確乘車方向,讓部分長者無所適從。認為當局應加派人手派發單張和宣傳新總站的位置,又希望55路線恢復停靠居雅大廈。而眾多長者均表示仍不知道新總站的位置,並稱對此站的名稱較感陌生,坦言名稱更改讓長者難記,有站長在場時方可查詢乘車資訊,不然就會在車站「呆等」。[8]
- 有居民更指出,覺得名稱 「新不如舊」,既然蝴蝶谷沒有蝴蝶,總站位置又在石排灣綜合社區大樓地下,名稱改為「石排灣公車起訖站」反而能讓居民清晰易懂。又認為有關部門應在車站增設指示牌,好讓乘客知道總站的新位置。並稱區內車站的遮蔭棚空間較細,一到繁忙時段擠滿人時便沒有地方遮蔭,下雨時更要「淋住雨等車」,即使有位置長者都走不進去坐,期望當局可優化候車環境和增闊遮蔭棚。另有住在樂群樓的居民表示,新總站啟用初時由於不太清楚相關名稱,在亞馬喇前地坐車時需向站長查詢才知,坦言區內居民都已習慣叫石排灣總站,突然更改名稱要再重新適應。但讚揚新總站環境較通爽和遮蔭,期望當局未來可逐步把其他路線調整至新總站,並在總站增設座椅等,方便長者候車。[9]
- 在啟用初期,此站的過路配套不足,有離島社諮委委員直指鄰近馬路的人行天橋設計出現重大問題,欠缺人性化,居民基本少用,大多選擇橫過馬路,險象環生。又指出從各屋苑至公車起訖站欠缺斑馬線過馬路,其中能橫過公車起訖站卻一條也沒有,合法的橫越方法僅得兩條人行天橋,惟各組天橋設計並不人性化,過去一直收到不少街坊投訴。該委員希望在位於蝴蝶谷大馬路的公車起訖站至樂群樓出口處增設斑馬線,以便居民、輪椅者、推嬰兒車及購物者,能安全使用路面通過公車起訖站,盡快完善多人輪候公車路線時的排隊問題,以及在總站適當處加設座椅,以便有需要人士使用,全方位完善總站功能,吸引更多居民選乘公車。[10]
Remove ads
鄰近公共運輸站
參考資料
相關條目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