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西尾市
位於愛知縣中部沿海的行政區劃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西尾市(日語:西尾市/にしおし Nishio shi */?)是位於愛知縣中部沿海的行政區劃,轄區位於矢作川下游區域,南鄰三河灣,轄區包括位於三河灣中的佐久島。特產為以西尾茶製作的抹茶,並有「三河的小京都」之稱。[2][3]
Remove ads
人口
![]() | ||||||||||||||||||||||||||||||||||
西尾市與日本全國年齡別人口分布比較圖 (2005年資料) |
西尾市的年齡、男女別人口分布圖 (2005年資料) | |||||||||||||||||||||||||||||||||
■紫色是西尾市
■綠色是全國 |
■藍色是男性
■紅色是女性 | |||||||||||||||||||||||||||||||||
西尾市人口變化
| ||||||||||||||||||||||||||||||||||
資料來源:日本總務省統計中心提供之人口普查數據 |
歷史
過去在令制國時代屬於三河國幡豆郡,13世紀時足利義氏成為三河國守護,在此先後興建西條城和東條城,其子吉良長氏也負責管理此地的吉良莊,並成為之後三河吉良氏的始祖,吉良氏也一直統治此地,直到16世紀德川家康在三河國崛起後擊敗了吉良氏。[4]
負責管理本地南側一色地區的足利氏後裔,後來也成為在14世紀後受到室町幕府重用的一色氏。[5][6]
17世紀進入江戶時代後,在此以西尾城為中心設立了西尾藩,並由屬於譜代大名或親藩大名的本多氏、松平氏、太田氏、 井伊氏、增山氏、土井氏、三浦氏治理,此地也以城下町的形式而繁榮。[7]
在江戶時代,於吉良地區的沿海區域開闢了大規模的鹽田,所生產的鹽被稱為「饗庭鹽」,除了在三河地區用來生產八丁味噌,也被運至信濃國南部的伊那地方販售。[8][9]
19世紀末明治維新實施廢藩置縣後,原屬西尾藩的區域改隸西尾縣,直到1871年的第一次府縣整併後,隨著過去原屬三河國的區域一同整併至新設立的額田縣,但在1972年又隨著額田縣被併入愛知縣。[10][11][12]
1889年日本實施町村制,以過去的西尾城下町區域為主設立了西尾町,而現在整個西尾市的轄區在當時還分屬除了西尾町以外的35個行政區劃,至1906年愛知縣的町村整併後,這些區域被整併為包括西尾町在內的15個行政區劃;在1950年代的昭和大合併期間,西尾町改制為西尾市,並再併入了周邊的福地村、平坂町、寺津町、三和村、室場村及明治村的部分區域。此期間,在南部沿海的區域則是被整併為幡豆町、吉良町、一色町三個行政區劃。[10][13]
Remove ads
行政
歷任首長
Remove ads
交通


名古屋鐵道西尾線以南北向自安城市進入西尾市轄內並穿過主要市區,在市區中設有西尾車站,在抵達南部的吉良町地區後,可在吉良吉田車站經蒲郡線往東,沿著沿海區域往東至東側的蒲郡市。
過去在2004年以前在吉良吉田車站還可利用三河線往西經過一色町地區至碧南市,但此段路線在2004年停止營運,目前由碧南市和西尾市共同設立社區巴士朋友巴士作為替代交通方式,繼續行駛於此鐵路沿線的區域。[20]
市內的主要客運為名鐵集團旗下的名鐵東部交通及市政府經營的六萬石周遊巴士,其路線主要以西尾車站為中心,名鐵東部交通的路線也可往東北駛至岡崎市市區。[21][22]
在與南部三河灣中的佐久島之間,可以透過西尾市營渡船自一色港與島上往返。[23]
Remove ads
西尾線:(往新安城、名鐵名古屋方向) - 米津車站 - 櫻町前車站 - 西尾口車站 - 西尾車站 - 福地車站 - 上橫須賀車站 - 吉良吉田車站 - (往蒲郡方向)
蒲郡線:(往新安城、名鐵名古屋方向) - 吉良吉田車站 - 三河鳥羽車站 - 西幡豆車站 - 東幡豆車站 - 兒童之國車站 - (往蒲郡方向)
-
米津車站
-
櫻町前車站
-
西尾車站
-
福地車站
-
上橫須賀車站
-
吉良吉田車站
-
三河鳥羽車站
-
西幡豆車站
觀光資源
位於市區中的西尾市歴史公園為利用西尾城本丸及二之丸遺址的部分區域所規畫設立的公園,公園內設立了西尾市資料館展示關於西尾的歷史文化資料,也有一座原屬近衛家的茶室與書院及書院。[24] [25]
位於市區北側的西尾市岩瀨文庫最初原為過去出身自西尾本地的企業家岩瀨彌助所設立的圖書館,在2003年開始以「古書博物館」為主題,改設立為現在的西尾市岩瀨文庫。在市區西側的三河工藝玻璃美術館為玻璃工藝師神谷一彥所設立以玻璃工藝品為主題的博物館。[26]
在西尾市東南部的愛知兒童王國為愛知縣政府所設立的兒童遊樂園,占地約100公頃,園區內除了各式兒童遊樂設施外,還有可供搭乘的蒸汽火車。[27]
在西南部一色町地區的諏訪神社在每年八月底會舉行「一色大燈籠祭」,此祭典已有超過四百年的歷史,已被列為愛知縣的有形民俗文化遺產,其特色為12座高度6至10公尺高的巨型的燈籠。[28][29]
在南部鳥羽町地區的鳥羽神明社則是在每年二月的第二個星期日會舉辦鳥羽的火祭則是起源於1,200年前,現也已被列為國家重要無形民俗文化財產,祭典中會點燃高度達五公尺高,重量達兩噸的巨型火炬,並在過程中將燃燒中的茅草持續搖下,當地居民會依據火炬燃燒的過程占卜該年的天候吉凶狀況。[30][31]
-
西尾市歴史公園內的西尾城
-
西尾市歴史公園的舊近衛邸
-
西尾市岩瀨文庫
-
三河工藝玻璃美術館
-
愛知兒童王國
-
愛知兒童王國內的蒸汽火車
-
一色大燈籠祭的巨型燈籠
-
一色大燈籠祭的巨型燈籠
-
鳥羽的火祭
-
鳥羽的火祭
Remove ads
姊妹、友好城市
Remove ads
參考資料
相關條目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