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費薩爾二世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費薩爾二世(阿拉伯語:الملك فيصل الثاني Al-Malik Fayṣal Ath-thānī,1935年5月2日—1958年7月14日),伊拉克第三任及最後一任國王,1939年4月4日至1958年7月在位。他在7月14日的政變中,與家人一起被處決。弒君政變標誌著在伊拉克有著37年歷史的哈希姆王朝的終結,伊拉克成為共和國。
Remove ads
個人經歷

費薩爾二世出生於1935年5月2日,是伊拉克第二任國王加齊與他的妻子漢志國王、麥加謝里夫阿里·本·海珊的二女兒阿利婭王后的獨子。費薩爾三歲時,父親在一場神秘的車禍中喪生,他的叔叔阿布杜勒·伊拉一直擔任攝政王,直至1953年費薩爾二世親政。費薩爾二世國王是比利時喜劇作家埃爾熱在丁丁歷險記中扮演疑似有ADHD的海默德王子阿布達拉的原型。[2]費薩爾二世患有哮喘。[3]

費薩爾的童年恰逢第二次世界大戰,當時伊拉克哈希姆王國正式與大英帝國和同盟國結盟。1941年4月,他的叔叔阿布杜勒·伊拉被一場旨在使伊拉克與軸心國結盟的軍事政變短暫罷去了攝政王一職。1941年伊拉克政變很快導致了英伊戰爭。德國的援助證明是不夠的,由約旦阿拉伯軍團、英國皇家空軍和其他部隊組成的聯合盟軍幫助伊拉恢復了政權。伊拉克恢復了它與英國的聯盟,戰爭結束時加入了聯合國。
費薩爾二世早年和其他幾位伊拉克男孩在皇宮接受輔導。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他和母親在英格蘭伯克郡溫克福德的格羅夫小屋住了一段時間。十幾歲的時候,費薩爾和他的二表弟即後來成為約旦國王的胡笙上了哈羅公學。[4]這兩個男孩是互相信賴的夥伴,據報他們早有計劃合併他們的兩個王國,以對抗他們所認為好戰的泛阿拉伯民族主義的威脅。
1952年,費薩爾訪問了美國,會見了總統哈里·杜魯門、迪安·艾奇遜、演員詹姆士·梅遜和傑基·羅賓森等人。[5][6]

1953年5月2日,費薩爾成年,開始了他幾乎沒有經驗的主動統治,這段時期泛阿拉伯民族主義的快速發展加劇了伊拉克政治和社會氛圍變化。

費薩爾最初依賴於叔叔阿布杜勒·伊拉和努里·賽義德將軍的政治建議,後者是一位資深的政治家和民族主義者,已經擔任過多任總理。隨著20世紀50年代石油收入的增加,國王和他的顧問們選擇將他們的財富投資於發展經濟中,一些人聲稱這些發展日益拉大了快速崛起的中產階級和鄉間農民之間的貧富差距。伊拉克共產黨在其中加強了反感。儘管伊拉克政權看起來是安全的,但對伊拉克局勢的強烈不滿卻在表面安全下醞釀。由於上層階級控制了議會,改革派越來越將武裝革命視為他們唯一的改革希望。1952年由納賽爾領導的埃及七月革命給伊拉克的反對陣營提供了動力。
1958年2月1日,鄰國敘利亞加入納賽爾的埃及,組成阿拉伯聯合共和國。這促使伊拉克和約旦哈希姆王國通過建立一個類似的聯盟來加強他們的關係。兩周後,2月14日,這個聯盟正式成立為伊拉克和約旦阿拉伯聯邦。費薩爾作為哈希姆家族年長的成員,成為其國家元首。
Remove ads
費薩爾的攝政者(後來被他證實)通過1948年的《英伊條約》和1955年簽署的《巴格達條約》,決定允許英國繼續在伊拉克事務中發揮作用,此舉加速了費薩爾王朝的滅亡。所引發的大規模抗議活動導致數百名示威者死亡,國民對伊拉克國王的忠誠日益下降。最後費薩爾二世在1958年的政變中被害身亡,他的故去象徵著伊拉克君主體制的終結。
家族
|
Remove ads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