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鄱陽湖水利樞紐

江西省水利工程项目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鄱陽湖水利樞紐,簡稱鄱陽湖大壩,是中國江西省北部長江中游段與鄱陽湖入江水道交匯處一個建設規劃中的大型水利工程項目,位於廬山東麓。該項目是江西省政府提出的「鄱陽湖生態經濟區」戰略部署的重要組成部分,並於2009年獲得中國國務院批准。[1]

快速預覽 鄱陽湖大壩, 官方名稱 ...

鄱陽湖水利樞紐工程的建設旨在通過科學的水位調節和生態環境保護措施,解決鄱陽湖水位波動頻繁的問題,恢復湖泊的水位穩定性和生態系統的完整性[1]。它所引發的環境移民防汛航運等諸多問題,使它從開始籌建的那一刻起,便始終伴隨著「建壩之爭」,與鄱陽湖枯水期面臨的「鄱陽湖之痛」相互映襯[2][3][4]

Remove ads

建設背景

Thumb
2012年4月
Thumb
2012年5月
鄱陽湖2012年4月份與5月份水量對比

早期設想

1920年,孫中山在其著作《建國方略》中早就提出設想,在鄱陽湖北建設「鄱陽港」和改善「鄱陽湖水路系統」,即為鄱陽湖水利樞紐工程的最初設想[2]。1950年代袁良君提出《鄱陽湖湖口建閘蓄水意見書》,認為湖口水壩蓄水可一勞永逸地改善江西河道網,暢通航道;同時攔蓄湖水,減少乾旱災害,灌溉無虞。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利部長江水利委員會於2003年完成《長江流域防洪規劃報告》,專門研究了長江中下游的湖控工程。[5]

提出規劃

Thumb
在鄱陽湖星子、都昌段,類似的沙化地貌遍布,附近生態趨於惡化。

隨著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的影響,鄱陽湖枯水期的出現愈發頻繁,湖區水位急劇下降,湖泊生態系統受到嚴重破壞,濕地面積減少,水生物種群減少,生態環境惡化。鄱陽湖水位的劇烈波動以及枯水期的頻繁出現引發了人們的關注和擔憂。2008年江西省政府提出了「鄱陽湖生態經濟區」的戰略部署。隨後,12月國務院正式批准了「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建設規劃」,鄱陽湖水利樞紐工程是該規劃的關鍵內容之一。[1]

2010年1月,江西省鄱陽湖水利樞紐建設辦公室成立,專門負責鄱陽湖水利樞紐工程項目報批、建設與管理等工作。2012年2月,水利部水利水電規劃設計總院在北京召開會議,會議通過了《鄱陽湖水利樞紐項目建議書》行業審查。

項目規劃與實施

自2008年提出「鄱陽湖生態經濟區」戰略部署以來,專家學者就鄱陽湖水利樞紐工程的可行性、影響評價等方面展開了大量的論證和研究工作,圍繞水利樞紐的建設、水位調度方案及其生態環境影響等方面進行了深入研究[1]

鄱陽湖水利樞紐選址於北部入江水道處,建閘軸線總長2994米,設置64孔泄水閘,採取「建閘不建壩」、「調枯不調洪」的原則[6]。在豐水期,閘門敞開以保持鄱陽湖與長江之間的自然水文節律變化;而在枯水期,閘門關閉以提高鄱陽湖水位[1]。此外在左岸設通航標準達2000噸級的三線船閘,右岸設216級階梯式魚道。

鄱陽湖水電站的機組布置在大壩的後側,蓄水能力可達200億立方米,共安裝8台單機容量1.15萬千瓦燈泡貫流式機組,經測算,總裝機容量9.2萬千瓦,年發電量約10.33億度。並同其上游的三峽大壩葛洲壩水電站形成梯級調度電站。

在項目的規劃與實施過程中,注重了社會參與和公眾溝通,分別在2016年和2022年進行了兩次公眾參與的環境影響評價[7][8]

Remove ads

調度方案

鄱陽湖水利樞紐工程的調度方案是確保水位在合理範圍內、滿足不同時期水需求的關鍵措施。調度方案在不同時期實施不同的水位調節措施,以滿足航運、水生態與水環境用水等需求[9][1]

江湖連通期

從4月1日到8月31日,水利樞紐的泄水閘門將全部敞開,實現江湖連通。

樞紐蓄水期

在9月1日至9月15日,將水位儘量控制在16.2米。

湖泊退水期

湖泊退水分為第一次期和第二次期,各有不同的水位調節計劃。第一次湖泊退水期為9月16日至10月31日,閘上水位分4個階段逐步均勻消落至13.7米左右。第二次湖泊退水期為11月至次年2月底,閘上水位分4個階段逐步均勻消落至11.2米左右。

生態調節期

從3月1日到3月上中旬,控制閘前水位不低於10.7米。當外江水位上漲至與閘前水位持平時,閘門打開,實現江湖連通。

影響與爭議

關於鄱陽湖水利樞紐建設及其調度方案的影響,進行了大量研究與討論[1]。研究表明,該工程的建設將明顯提高湖泊水位,但可能導致湖區流速減小、水體滯留時間增加等問題,進而影響生態環境和湖區污染風險[1]。此外,水利樞紐工程對鄱陽湖周邊生態環境,特別是鳥類棲息地的影響也備受關注[10]

國際濕地公約秘書處曾致函中國外交部部長楊潔篪,擔心建設鄱陽湖大壩會使鄱陽湖水質惡化並導致藍藻暴發、濕地生態功能受損[11]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發表報告稱,如果大壩保在冬天持水高水位,那麼每年江水、湖水的交換速率將大大減緩,水質無疑將會下降。作為魚類和瀕危水鳥如白鶴等來說重要的食物來源的鄱陽湖水生植被, 將會因水質惡化難以適應。由於水質下降,長江流域洞庭湖和鄱陽湖中,水生植物和水生大型藻類植物將面臨大量浮游植物泛濫的轉變。如果這種情況不可逆轉,這種變化對鄱陽湖來說將會付出極其昂貴的代價,強烈建議鄱陽湖大壩建設決議應該推遲。[12]世界自然基金會也發表文章,對鄱陽湖水利樞紐工程持擔憂和反對立場,並建議暫緩[13]

Remove ads

參考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