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金穹導彈防禦系統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金穹导弹防御系统
Remove ads

金穹(英語:Golden Dome直譯:「金色穹頂」)是美國一項計劃中的多層導彈防禦系統,意在防禦美國本土遭受彈道導彈高超音速導彈以及巡弋飛彈的襲擊,其架構被認為與20世紀80年代的「智能卵石」概念類似。[2][3]

快速預覽 金穹Golden Dome, 類型 ...

歷史

2025年1月27日,唐納·川普簽署了一項行政命令,指示美國武裝部隊建設一套導彈防禦系統。[4]該系統被拿來與以色列的「鐵穹」防空系統以及隆納·雷根於1983年提出的「戰略防禦倡議」相提並論。[5][6]「金穹」項目在傳統基金會的「2025計劃」中受到廣泛倡導,該項目認為SpaceX開發的「星鏈」 系統證明了在太空部署成千上萬個互聯衛星和攔截器構成的「上層防禦層」已成為可能。[7]唐納·川普也在2024年總統選舉期間的多次競選演講中反覆提及這一導彈防禦概念,不過公眾對此反應不一。[8]

2025年5月,42名國會議員正式要求國防部監察長審查埃隆·馬斯克在「金穹」項目中的參與[9],他們還表達了對該項目偏離常規軍購程序的擔憂,特別是「穹頂訂閱模式」可能使馬斯克對國家安全事務擁有過度影響力。另一個關鍵的利益衝突涉及四星上將特倫斯·奧肖內西,這位前美國本土導彈防禦負責人現已在SpaceX直接向馬斯克匯報工作。[10]「金穹」背後的太空發展局創始人格里芬也受到外界審視[11],此人早在2001年便與年輕的馬斯克一同前往俄羅斯考察洲際彈道導彈,此後便將價值20億美元的NASA合同引導至馬斯克新創立的太空公司。[12]隨後,SpaceX通過格里芬領導的太空發展局獲得了導彈追蹤衛星合同,作為「星盾」計劃的一部分。格里芬還參與領導SpaceX旗下的一家衍生企業Castelion,該公司正在大規模生產高超音速武器[13]

Remove ads

宣布

川普總統與國防部長在橢圓形辦公室宣布金穹計劃

2025年5月20日,美國總統唐納·川普宣布計劃建設一套新的太空導彈防禦系統,名為「金穹」。該系統旨在保護美國免受遠程導彈高超音速導彈的威脅,其靈感部分來源於以色列的「鐵穹」防空系統,但在規模和功能上更為宏大。[14][15]

川普表示該項目將在三年內建成,預計總成本約為1750億美元,共和黨推動的一項「和解法案」中已包含首期250億美元的預付款。美國太空軍的麥可·A·蓋特萊恩將軍被任命為該計劃的負責人。[16]國會預算辦公室估計該項目在20年內的總花費將在1610億至5420億美元之間[15][17],而參與該項目的共和黨參議員則預測其最終成本可能高達「數萬億美元」。[18]

包括SpaceX、帕蘭泰爾安杜里爾洛克希德·馬丁在內的國防承包商據稱正在積極爭取參與該項目,但多位專家對該系統的時間表、可行性及成本提出質疑。[19][20]目前該項目尚未公布具體的技術細節與部署計劃。[21]

洛克希德·馬丁公司表示其目標是在2026年底前交付該系統,並計劃利用太空攔截器與高超音速攔截器作為關鍵技術手段。[22]

Remove ads

加拿大的參與

2025年2月6日,加拿大國防部長比爾·布萊爾表示願意參與「金穹」項目。[23]在2025年5月的正式宣布中,川普表示「加拿大打電話給我們,他們希望加入。」 加拿大方面的代表則表示,他們正在就可能參與該項目進行談判,並將其作為更大範圍貿易與安全談判的一部分。[24]

評估

位於倫敦的智庫查塔姆研究所高級研究員瑪麗昂·梅斯默表示,「金穹」面臨的挑戰遠大於以色列的「鐵穹」,因為美國需要防護的國土面積更廣,所需應對的導彈類型也更多樣。《經濟學人》防務編輯沙尚克·喬希指出,儘管美軍會非常嚴肅地對待該計劃,但認為該系統能在川普任期內建成是不現實的,其所需成本將占據國防預算的很大一部分。[25]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導彈防禦專家帕特里夏·巴齊爾奇克則表示,「金穹」標誌著美國導彈防禦政策的一次重新定位——從傳統針對洲際彈道導彈的系統轉向應對俄羅斯和中國正在研發的下一代技術,如高超音速武器和部分軌道轟炸系統,並強調該提案旨在對這些新興威脅建立威懾力。[26]

國際反應

  •  中華人民共和國:2025年5月21日,外交部發言人毛寧表示,所謂「金穹」計劃,旨在構建不受任何約束的全球性、多層次、多領域導彈防禦系統。該計劃公然提出大幅增加外空作戰手段,包括研發、部署軌道攔截系統,具有濃厚的進攻性色彩,違反《外太空條約》倡導的和平利用原則,將加劇外空戰場化和軍備競賽風險,動搖國際安全與軍控體系。[27][28][29]
  •  俄羅斯: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瑪麗亞·扎哈羅娃表示,俄羅斯和中國對美國正在開發的「金穹」導彈防禦系統的看法完全相同。[30]2025年5月8日,中國和俄羅斯發表聯合聲明,批評該提案忽視了「戰略進攻性武器與戰略防禦性武器之間不可分割的相互關係」,並反對其「主動抑制發射」能力以及「部署軌道攔截」的做法。[31]不過到了2025年5月21日,俄羅斯總統新聞秘書德米特里·佩斯科夫則改口稱該計劃是美國的「主權事務」,但強調已廢止的美俄核武條約所確立的法律框架「必須重建,這不僅符合兩國利益,也符合全球安全的利益」。[32]
  •  北韓:2025年5月27日,朝鮮外務省批評該提案是「外太空核戰爭設想」的體現,譴責這是「赤裸裸的太空軍事化舉動」,並主張地區穩定依賴於「無可匹敵力量的對等」。[33]
Remove ads

參考資料

延伸閱讀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