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白朝鮮族自治縣
白山市的一个自治县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長白朝鮮族自治縣(中國朝鮮語:장백조선족자치현/長白朝鮮族自治縣 Changbaek Chosǒnjok Chach'ihyǒn)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吉林省白山市下轄的民族自治縣,也是全國唯一的中國朝鮮族自治縣,面積2497.6平方公里。自治縣人民政府駐長白鎮。
地理
位於吉林省東南部、長白山南麓、鴨綠江上游。東南與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兩江道惠山市和三池淵市、普天郡、三水郡、金正淑郡、金亨稷郡隔江相望,國境線總長260.5公里。西與白山臨江市接壤,北與白山撫松縣交界。
歷史
行政區劃
下轄7個鎮、1個鄉[2]:
長白鎮、八道溝鎮 (長白縣)、十四道溝鎮、馬鹿溝鎮、寶泉山鎮、新房子鎮、十二道溝鎮和金華鄉。
- 鎮:
- 長白鎮(장백진)
- 十四道溝鎮(십사도구진)
- 八道溝鎮(팔도구진)
- 馬鹿溝鎮(마록구진)
- 十二道溝鎮(십이도구진)
- 新房子鎮(신방자진)
- 寶泉山鎮(보천산진)
- 鄉:金華鄉(금화향)
其中縣城駐在長白鎮,轄有4個社區:
- 白山(백산)
- 民主(민주)
- 塔山(탑산)
- 綠江(록강)
人口
截至2020年末,長白朝鮮族自治縣戶籍總人口75497人,其中朝鮮族佔16.7%。全縣常住人口為58266人[3]。
全縣總人口共8.6萬人,由漢族、朝鮮族、滿族等民族組成,其中朝鮮族共有1.4萬人,佔縣總人口總數的16.9%。[4][5]
交通
331國道過境。
經濟
林業、水電業、礦產業、人參業,醫藥保健品業比較發達,2004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10億元,人均GDP超過1萬元。農村人均純收入2779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094元。
旅遊
素有「長白林海、人參之鄉」,天池南坡景觀等風景區較多。乾溝子古墓群屬於春秋戰國時期。
赴朝邊境旅遊項目,主要遊覽北韓天池東坡景觀、金日成革命歷史遺址(白頭山密營、普天堡戰跡地、普天堡戰鬥勝利紀念塔、兩江道事跡館)和兩江道藝術大學專場文藝演出。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