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霞關站 (東京都)

位於日本東京都的地下鐵車站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霞關站 (東京都)map
Remove ads

霞關站(日語:霞ケ関駅かすみがせきえき Kasumigaseki eki */?)位於日本東京都千代田區霞關二丁目,是東京地下鐵鐵路車站

Thumb
A13出入口(2019年11月)
快速預覽 霞關站, 日語名稱 ...
Remove ads

歷史

  • 1958年(昭和33年)10月15日:營團地下鐵丸之內線西銀座(現、銀座)至霞關間開業。
  • 1964年(昭和39年)3月25日:營團地下鐵日比谷線霞關至惠比壽間開業。
  • 1971年(昭和46年)3月20日:營團地下鐵千代田線大手町至霞關間開業。
  • 1980年(昭和55年):車站啟用空調。
  • 1993年(平成5年)11月4日:引入繼續定期券售票機[1][2]
  • 1995年(平成7年)3月20日:發生東京地下鐵沙林毒氣事件,數日間停止營業。日比谷線暫停營運,丸之內線和千代田線至最後一班列車全數通過此站不停靠。
  • 2004年(平成16年)4月1日:營團地下鐵民營化。丸之內線、日比谷線、千代田線由東京地下鐵繼承。
  • 2008年(平成20年)3月15日:小田急浪漫特快開始直通千代田線。
  • 2016年(平成28年)8月5日:引入新型目的地導覽顯示器[3]

車站構造

全體形成「」字構造:「」字上方的橫棒為千代田線月台,下方的橫棒為丸之內線月台,直棒為日比谷線月台。 丸之內線是島式、對向式月台組合(與日本橋站銀座線月台設計相同,先建成島式月台,後增建側式月台)成的2面2線地下車站。改札在地下1樓、月台在地下2樓。丸之內線開業之時為島式1面2線,1973年改成現在的形式。

日比谷線為島式月台1面2線地下車站。改札在地下1樓、月台在地下3樓。中目黑方向有拖上線。

千代田線為島式月台1面2線的地下車站。改札在地下2樓、月台在地下1樓。但月台不設向上樓梯故不能直接往地上走。根據千代田線的工程日誌,本站部分區域是原大日本帝國海軍防空洞,受工程影響,約一半面積的防空洞需要拆毀。拖上線晚上會停放1輛列車。

丸之內線與千代田線的轉乘必須經過日比谷線月台。

早上及傍晚尖峰時間時,部分日比谷線(自北千住開出)和千代田線(自綾瀨開出)的班次以本站為終點站。這些列車抵達本站後,會暫時停在留置線,然後服務自本站開出的日比谷線(往北千住)和千代田線(往綾瀨)的班次。傍晚尖峰時間時,部分乘客會等候自本站開出的班次以確保座位。此外,部分乘坐以北千住或綾瀨途中車站為終點站班次的乘客會在本站下車,轉乘自本站開出直通其他路線(日比谷線直通伊勢崎線,千代田線直通常磐緩行線)。

千代田線國會議事堂前側有連結有樂町線櫻田門站的連絡線(單線)。主要是回送列車使用,也有營業列車「千代田ワープ號」等臨時列車行駛的實例。2008年(平成20年)5月3日起,小田急電鐵浪漫特快「Bay Resort」在本站以倒退方式進入連絡線,不停靠本站。而「Metro相模」、「Metro箱根」、「Metro Homeway」皆停靠本站。

本站為站務管區所在站,管理霞關站務管區的霞關地域、六本木地域、溜池山王地域[4]

Remove ads

月台配置

更多資訊 月台, 路線 ...

(來源:東京地下鐵:構內圖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日比谷線北千住方向發車的列車與千代田線綾瀨方向發車的列車在平日早晨尖峰時刻有部分班次以本站為終點站,並使用拖上線回送。另外,尖峰時刻有往日比谷線北千住方向與千代田線綾瀨方向的始發列車。
    • 日比谷線平日早晨10班,晚間合計3班。周六日早晨1班。
    • 千代田線平日早晨13班,晚間合計5班。周六日早晨1班。

剪票口

  • A1 - A7(丸之內線、日比谷線)
  • A8 - A10(日比谷線)
  • A11 - A13(千代田線)
  • B1 - B3(丸之內線)
  • C1 - C4(千代田線)

付費區內因各線月台互通,因此可利用其他路線出入口。

利用狀況

  • 東京地下鐵 - 2017年度1日平均上下車人次為150,628人[使用人數 1]
    東京地下鐵全部130個車站當中次於新宿三丁目站名列第19位。
    • 東京地下鐵包含轉乘人次在內,2017年度各路線1日平均上下車人次如下[上下車人次資料 1]
      • 丸之內線 - 131,733人 - 同線內次於池袋站、新宿站、東京站、赤坂見附站、大手町站、新宿三丁目站、銀座站位居第8位。
      • 日比谷線 - 139,900人 - 同線內次於北千住站、中目黑站、茅場町站、銀座站名列第5位。
      • 千代田線 - 103,977人 - 同線內次於綾瀨站、北千住站、代代木上原站、大手町站、表參道站、西日暮里站、日比谷站、明治神宮前站排名第8位。

各年度1日平均上下車人次

近年1日平均上下車人次變化如下表。

更多資訊 年度, 東京地下鐵 ...
Remove ads

各年度1日平均上車人次(1958年-2000年)

近年1日平均上車人次變化如下表。

更多資訊 年度, 丸之內線 ...
Remove ads

車站周邊

公車

其他

相鄰車站

參考資料

相關條目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