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強烈颱風蘇力 (2013年)
2013年颱風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強烈颱風蘇力(英語:Typhoon Soulik,國際編號:1307,聯合颱風警報中心:WP072013,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Huaning)為2013年太平洋颱風季第七個被命名的風暴。「蘇力」一名由密克羅尼西亞提供,是波納佩島傳統將領的銜頭。[2]
![]() |
Remove ads
發展過程
2013年7月5日,一個冷心低壓於威克島西部海面上變性為暖心。美國海軍研究實驗室給予擾動編號92W。
7月6日下午2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對其在24小時內形成為熱帶氣旋的機會給予「LOW」的評級。
7月7日上午9時30分,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熱帶性低氣壓。上午10時,日本氣象廳發佈海上強風警報。下午2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發展機率升級為「MEDIUM」。下午10時30分,聯合颱風警報中心發出熱帶氣旋形成警報。下午11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發展機率升級為「HIGH」。
7月8日上午2時,香港天文台將其升格為熱帶性低氣壓[3]。上午5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升格為熱帶性低氣壓,並給予編號07W。上午8時,中央氣象局將其升格為輕度颱風。同時,香港天文台亦將其升格為熱帶風暴[4]。上午9時15分,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熱帶風暴,並命名為蘇力。上午11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升格為熱帶風暴。下午8時50分,香港天文台將其升格為強烈熱帶風暴[5]。下午8時50分,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強烈熱帶風暴。
由於良好的海溫及輻散和輻合,蘇力持續增強。聯合颱風警報中心於7月9日上午5時,將其升格為一級颱風。上午8時,中央氣象局將其升格為中度颱風[6]。同時,香港天文台將其升格為颱風。上午8時50分,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颱風。下午5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升格為二級颱風。同時,中央氣象台將其升格為強颱風。
7月10日上午2時,香港天文台將其升格為強颱風。上午5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由二級颱風跳升為四級颱風。上午8時,中央氣象局將其升格為強烈颱風。同時,香港天文台將其升格為超強颱風。而颱風則穩定向西北方向移動。

7月11日上午11時,由於捲入乾空氣,颱風進行眼牆置換,強度開始減弱。所以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降格為三級颱風。下午5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降格為二級颱風。晚間8時半,中央氣象局降格為中度颱風。同時,香港天文台降格為強颱風。此時中心最低氣壓已回升至935百帕斯卡(27.6英寸汞柱)。
7月13日上午2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降格為一級颱風。上午3時,蘇力在台灣新北市與宜蘭縣交界處登陸,颱風結構遭地形破壞,雙眼牆消失,眼牆置換失敗,強度略為減弱,但結構仍然完整。颱風中心因地形效應,短暫性向南移動。上午8時,颱風從新竹市出海,結構重整,再度出現颱風眼,並向西北方向移動。上午8時50分,日本氣象廳將其降格為強烈熱帶風暴。上午9時30分,香港天文台將其降格為颱風。下午4時,蘇力在中國福建省福州市連江縣黃岐半島沿海登陸。下午5時半,中央氣象局將其降格為輕度颱風。下午8時,香港天文台將其降格為強烈熱帶風暴。下午11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降格為熱帶風暴,並發出最後的警報。下午11時50分,日本氣象廳將其降格為熱帶風暴。
7月14日上午2時,颱風因登陸陸地,開始快速減弱。上午2時,中央氣象局測得其中心最低氣壓已升至994百帕斯卡(29.4英寸汞柱),中心最大風速也降為20公尺每秒(72公里每小時)。同時,香港天文台表示蘇力已減弱為熱帶風暴。上午6時,香港天文台表示蘇力已減弱為熱帶性低氣壓。上午8時50分,日本氣象廳將其降格為熱帶性低氣壓。上午11時45分,香港天文台將其降格為低壓區。
7月15日上午8時,該颱風的所有雲系快速消失,中央氣象局將其標示為熱帶性低氣壓,此時中心最低氣壓已升至998百帕斯卡(29.5英寸汞柱)。數小時後,中央氣象局將其降格為低壓區,並不再更新其中心最低氣壓資料。根據日本氣象廳資料,在數小時內,該低壓區已被溫帶氣旋系統完全吸收[7]。
其後,於香港天文台所發佈的最佳路徑中,香港天文台把蘇力的風速上調為210km/h。
Remove ads
影響
- 當地最高熱帶氣旋警告信號:二號風暴信號
7月10日上午11時,蘇力進入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責任範圍,發佈第一報熱帶氣旋資訊,命名為Huaning。下午5時,菲律賓氣象部門發出一號風暴信號。
7月12日上午11時,菲律賓氣象部門發出二號風暴信號。
7月13日上午5時,菲律賓氣象部門解除二號風暴信號。上午11時,蘇力離開菲律賓氣象部門責任範圍,發佈最後一報熱帶氣旋資訊,並解除所有風暴信號。
7月9日,中央氣象局表示,若颱風移動路徑及速度不變,預計將於11日上午8點半針對東部海域發布海上颱風警報,並於11日晚間至12日清晨發布陸上颱風警報。[9]
7月11日上午8時30分,中央氣象局發佈海上颱風警報,晚間8時30分發佈陸上颱風警報,為2013年發佈的第一個颱風警報,並宣布「追風計畫」(侵台颱風之飛機偵察及投落送觀測實驗)於下午5時自清泉崗機場起飛[10]。臺東至綠島的交通船宣布於12、13日停駛[11],中央災害應變中心一級開設。
7月12日,桃園縣、新竹縣五峰鄉與尖石鄉、花蓮縣宣布自中午12時起停止上班、停止上課;基隆市、臺北市、新北市自下午2時起停班停課;宜蘭縣與臺中市和平區下午3時半起停班停課;新竹市、新竹縣、苗栗縣、臺中市、彰化縣、南投縣晚間6時起停班停課。
- 交通部分,公路總局下午5時起蘇花公路蘇澳-崇德段、台2線瑞濱鼻頭段、台7線(北橫公路)羅浮西村段、台7甲線、台7乙線五寮新峰段、台8線(中橫公路)、台9線坪林碧湖段、台9甲線烏來孝義路段、台9甲線雙連埤至圳頭路段、台14線和台14甲線、台16線地利路段、台18線(阿里山公路)、台21線;晚間7時起台11甲線(光豐公路)、台23線(富東公路)進行預警性封路,台鐵宜蘭線、北迴線自下午3時發車後雙向停駛。國道一號五股楊梅高架橋首度封閉。
7月13日台灣所有縣市停班停課。蘇力於凌晨三時自宜蘭縣頭城鎮登陸,受地形交互影響,路徑轉南,並於八時自新竹市香山區出海[12]。下午11時30分,中央氣象局解除所有颱風警報。石門水庫首度啟用於2012年底興建完成的排砂隧道,清砂近卅萬噸[13]。
Remove ads

蘇力造成全台3死54傷1失蹤。新北市1名陳姓警員遭磚頭擊中頭部,送醫後不治[14];苗栗縣1名54歲蔡姓女子從頂樓墜落,送醫後不治;屏東縣一名失蹤登山客於涼山瀑布發現身亡。

- 台電表示,颱風期間共有1137267戶停電[17]。
- 中央氣象局梧棲、金門氣象站測得雨量均創下設站紀錄新高[18]。
- 水土保持局發布土石流警戒共計紅色警戒525條,黃色警戒591條[19]。
- 台北101阻尼器在13日凌晨受12級強陣風侵襲,擺盪幅度達正負七十公分,是有紀錄以來擺幅最劇烈的一次,紀錄後來於2015年被颱風蘇迪勒阻尼器擺盪100公分打破,位居第二[20]。
- 以下為7月11日0時至7月13日23時出現較大雨量的地區及雨量[21]:
Remove ads
- 當地最高熱帶氣旋警告信號:
颱風橙色預警信號

7月10日下午6時,中央氣象台發佈颱風橙色預警信號。
7月13日下午4時,蘇力在福建省福州市連江縣黃岐半島沿海登陸。下午6時,中央氣象台改發颱風黃色預警信號。
7月14日上午6時,中央氣象台改發颱風藍色預警信號。上午10時,中央氣象台解除所有颱風預警信號。
- 全省最高熱帶氣旋警告信號:
颱風紅色預警信號
7月11日上午8時41分,福建省氣象台發佈颱風藍色預警信號。下午9時19分,福建省氣象台改發颱風黃色預警信號。
7月12日下午3時50分,福建省氣象台改發颱風橙色預警信號。
7月13日上午4時42分,福建省氣象台改發颱風紅色預警信號。下午4時,蘇力在福州市連江縣黃岐半島沿海登陸。下午5時25分,福建省氣象台改發颱風橙色預警信號。
7月14日上午5時31分,福建省氣象台解除所有颱風預警信號。
- 影響近40萬人
- 福建沿海停運48趟動車組(火車)
- 約上百個航班被取消
受「蘇力」迎風面影響,浙江溫州等地出現大風豪雨。
- 全省最高熱帶氣旋警告信號:
颱風藍色預警信號
7月13日下午5時,安徽省氣象台發佈颱風藍色預警信號。
豪雨導致廣東部分地區嚴重受災。
- 本次豪雨造成梅州、河源、潮州等三市80個鄉鎮受災,3人死亡,受災人口達38.2萬人,2萬人被迫緊急轉移,1076間房屋倒塌,豪雨還引發部分河流水位一度超警戒線。
- 韓江幹流上遊三河壩站於14日10時出現43.68米的洪峰水位,超過警戒水位1.68米;14時已退至43.16米,超過警戒水位1.16米。豪雨過後水位已逐步回落。
- 但受颱風外圍影響,據《羊城晚報》報導:13日,全省另有60個縣市測得高於35℃的高溫,其中仁化測得全省最高氣溫39℃,平7月中旬廣東同時最高記錄。而《新快報》也報導,13日,廣州市區五山觀測站測得37.9℃的最高溫,「是今年以來測得的最高溫了,其中,廣州商學院附近測得全市最高溫為38.4℃。」
江西省30縣出現大豪雨,並伴有雷暴。成為全國雨水最猛的地方。「蘇力」14日4時從福建省三明市建寧縣移入江西省撫州市黎川縣,5時在江西省南城縣境內減弱為熱帶性低氣壓。
熱帶氣旋信號使用記錄
參考資料
參見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