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火災列表

維基媒體列表條目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香港火災是指在香港轄區範圍內發生,包括陸上或海上,造成嚴重人命損失、火勢劇烈、受影響範圍廣泛、傳媒大篇幅報道、引起社會矚目關注的大火。火警總數則平均每年約有一萬多宗,造成逾600人死傷[1],大都屬於家居發生的小型火警。除了小部份火頭涉及縱火罪行之外,香港大部份火警的起因乃是人為疏忽[1]。由於香港氣候秋季冬季受東北季候風帶來的乾燥大陸氣流影響,香港濕度降低,容易釀成火災,但雷擊樹木引起的山火並不常見[1]

歷史

重大死傷的火災

香港在19世紀中葉開埠初期,人口只有數萬,大火在香港並不常見。不過於1851年12月28日,在上環下街市(現今蘇杭街一帶)發生一場沖天大火災,除燒死30人外,火場面積還達19萬平方呎,損壞房屋逾400間,火勢更險些蔓延至政治經濟核心區中環。當局為免影響中環一帶,駐港英軍決定採用100烈性炸藥炸掉上環附近的房屋,剩下的廢料用來填海,該地居民被迫移到石塘咀,而廢墟則開闢了蘇杭街。1868年政府頒佈消防條例,組織第一支正規義勇消防隊[2],此前的救火工作由駐港英軍及警察負責。踏入20世紀,香港開始發生傷亡慘重、引起社會矚目關注的大火,或與人口劇增、人們生活方式容易釀成火災與及消防條件不足有關,單在19011950年,已發生10宗造成幾十甚至過百人喪生的火災。20世紀下半葉,隨著消防條例改善及市民的防火認知水平不斷提昇,多人罹難的火警開始減少。以下是香港開埠以來造成最少10人死亡[3]的火災,包括二戰期間唯一僅用燃燒彈空襲所造成的純火災事件。

更多資訊 排名, 年份 ...
排名 年份 日期 地區 火災 死亡人數 受傷人數 起火地點/事發時照片 火警等級 備註 出處
1 1918 2月26日 跑馬地 馬棚 >600 >400 Thumb - 超過600人罹難 [4][5]
2 1948 9月22日 石塘咀 永安公司倉庫 176 69 Thumb - 已重建為龍豐閣 [6][7]
3 1947 2月4日 西營盤 西安碼頭西安號客輪 132 40 - 客船已毀,碼頭已拆卸 [8][9]
4 1906 10月14日 上環 省港碼頭漢口號貨輪 111 待查 Thumb - 貨船已毀,碼頭已拆卸並重建為林士街多層停車場 [10][11]
5 1945 6月12日 中環 盟軍燃燒彈空襲中區 100 50 Thumb - 約100人罹難 [12][13]
6 1957 2月13日 旺角 廣東道木樓 59 10 Thumb - 已重建為高明商業大廈,及後易名為協成行旺角中心 [14][15]
7 1939 12月3日 旺角 上海街木樓 53 26 Thumb - 已拆卸,舊址現為露天停車場 [16][17]
8 1962 8月1日 長沙灣 元州街唐樓 44 21 Thumb - 已重建為金碧閣 [18][19]
9 1920 2月3日 堅尼地城 南華公司倉庫 43 10 Thumb - 已重建為龍翔花園 [20][21]
10 1934 5月14日 石塘咀 煤氣鼓 42 46 Thumb - 現為翰林峰西環大樓遺址)及石塘咀市政大廈 [22][23]
11 1996 11月20日 油麻地 嘉利大廈 41 80 Thumb 5 已重建為佐敦薈 [24][25]
12 1937 9月2日 西營盤 康諾特道西住宅 40 待查 Thumb - 已重建為錦添工業大廈 [26][27]
13 1971 10月30日 香港仔深灣 珍寶海鮮舫 34 42 Thumb 4 已沉沒 [28][29]
14 1921 2月25日 何文田 台山電光炮廠 32 56 Thumb - 爆炸位置前身為「油麻地局」,現為培正道常盛街佛光街交界[30] [31][32]
15 1851 12月28日 西營盤 華人木屋區 30 待查 - 已拆卸 [33][34]
16 1961 5月15日 深水埗 荔枝角道唐樓貨倉 29 45 Thumb - 已重建為新式唐樓 [35][36]
17 1992 2月3日 石崗 船民中心 24 126 待查 已拆卸 [37][38]
18 1968 2月12日 長沙灣 順寧道唐樓 19 7 Thumb 待查 已重建為秀怡閣 [39][40]
19 1997 1月25日 尖沙咀 寶勒巷新一代卡拉OK 17 13 Thumb 3 已結業 [41][42]
20 1931 6月9日 中環 黃秋記紙紮店 16 1 - 已重建為金禧大廈 [43][44]
21 1986 10月8日 葵涌 榮來工業大廈 14 10 Thumb 3 [45][46]
21 1954 7月14日 大埔 錦山村 14 8 Thumb - [47][48]
22 1940 5月31日 銅鑼灣 波斯富街唐樓 13 17 Thumb - 已重建為銅鑼灣廣場一期 [49][50]
23 1972 5月11日 石塘咀 山道木樓 12 16 Thumb 4 已重建為南昌大廈 [51][52]
23 1969 7月20日 九龍灣 東星號貨輪 12 13 待查 船隻已拆卸 [53][54]
23 1938 11月17日 油麻地 上海街木樓 12 10餘 Thumb - 已重建 [55]
23 1994 1月10日 石硤尾邨 第一座匯豐銀行分行 12 1 Thumb 1 現為石硤尾邨美映樓前面的公園 [56][57]
23 1950 5月19日 元朗 天德雜貨店 12 0 Thumb - 已重建為慶年大樓 [58][59]
24 1981 1月20日 鰂魚涌 昌利工廠大廈 11 19 Thumb 3 [60][61]
24 1946 11月6日 深水埗 元州街唐樓 11 3 Thumb - 已重建為置安閣 [62][63]
24 1971 1月12日 上環 康諾特道中木樓 11 1 Thumb 4 已重建為三台大廈 [64][65]
25 1929 3月11日 中環 英王酒店 10 5 - 已重建為歷山大廈 [66][67]
關閉

火勢猛烈的大火

除造成多人殞命的火災較易警惕大眾外,消防處1964年2月1日仿傚美國[68]開始實行火警分級制度,以顯示火勢規模及所需的救援程度。火警一般分為一至五級,當中一至三級每年均會發生。第一及二級較輕微,亦是大多數火警接報後最先給予的評級,三級或以上通常被媒體稱為大火。當火勢進一步升為五級時,電視台會以特別新聞報道形式隨時跟進。至於最高的災難級火警則極為罕見,至今只有一宗。1960年代中至70年代初,香港經常發生五級大火,每年平均有數次,其中以1971年最嚴重,創下一年內達7宗的最高記錄,72年亦有5次,70年代後期稍為減至每3年二或三宗。此段時期正值香港工業興起,大火通常在防火設備不足,儲存過多易燃品之工廠大廈發生。70年代末期,大量新移民從中國大陸湧入,在山邊搭建大量木屋。木屋區成為另一重災來源。80年代再度陷入火災高發期,1981年的五級火警中,過半數發生在木屋區。進入90年代,隨著木屋區清拆、工業北移;五級火宗數較六、七十年代顯著下降,惟1996年的嘉利大廈大火則創下自火警分級制設立後最多人喪生的五級火。踏入21世紀,政府進行大量防火宣傳教育、巡查和執行大廈消防條例以及大眾普遍具有基本防火與逃生意識,使整個2000年代僅發生一宗五級大火,而2010年代更是首個沒有五級火的年代。以下是自從1964年有記錄[69]至今在香港發生的五級大火。

更多資訊 次序, 年份 ...
次序 年份 日期 地區 五級火 起火地點/事發時照片 死亡人數 受傷人數 備註 出處
45 2008 8月10日 旺角 嘉禾大廈 Thumb 4 55 [70][71]
44 1996 11月20日 油麻地 嘉利大廈 Thumb 41 80 已重建為佐敦薈 [72][73]
43 1991 11月16日 清水灣 電視城道具倉 Thumb 0 1 已停用 [74][75]
42 1990 8月23日 荃灣 屈臣氏工業大廈 Thumb 0 5 已更名為和富大廈 [76][77]
41 1986 7月16日 油塘 萬年工業大廈 Thumb 0 17 [78][79]
40 1984 9月11日 田灣 大生工業大廈 Thumb 0 45 [80][81]
39 1981 11月21日 藍田 木屋區 Thumb 0 8 包括玄武、南美、天山及愛華村,現已清拆 [82][83]
38 1981 11月6日 長沙灣 廣隆泰工業大廈 Thumb 0 2 同一大廈再次發生,現已拆卸,重建為東方國際大廈 [84][85]
37 1981 8月20日 秀茂坪 安樂村木屋區 Thumb 0 3 已重建為安達邨[86] [87][88]
36 1981 2月27日 鑽石山 大磡窩村木屋區 Thumb 0 3 已重建為龍蟠苑鳳鑽苑 [89][90]
35 1980 11月8日 新蒲崗 永顯工廠大廈 Thumb 0 9 [91][92]
34 1979 12月12日 深水埗 桂林街地鐵地盤及大公樓 Thumb 1 1 大公樓已重建為桂祥大廈 [93][94]
33 1979 10月6日 馬仔坑 龍翔道木屋區 Thumb 0 9 包括馬仔坑、仁愛、仁義及獅子山下村,現已重建為天馬苑 [95][96]
32 1976 12月22日 葵涌 美華工業大廈 Thumb 0 0 [97][98]
31 1976 9月3日 荃灣 牛津工業大廈 Thumb 1 5 [99][100]
30 1976 2月1日 筲箕灣 愛秩序灣木屋區 Thumb 0 12 已重建為筲箕灣巴士總站愛秩序灣遊樂場 [101][102]
29 1973 1月9日 銅鑼灣 屈臣氏工業大廈 Thumb 5 40 已更名為海景大廈 [103][104]
28 1972 12月6日 中環 於仁大廈 Thumb 1 5 已重建為遮打大廈 [105][106]
27 1972 9月28日 新蒲崗 華富工業大廈 Thumb 0 2 已拆卸 [107][108]
26 1972 8月31日 新蒲崗 利源工業大廈 Thumb 2 0 已重建為匯達商業中心 [109][110]
25 1972 3月15日 長沙灣 廣隆泰工業大廈 Thumb 0 5 已拆卸,重建為東方國際大廈 [111][112]
24 1972 1月9日 藍巴勒海峽(現九號貨櫃碼頭) 伊利莎白王后號郵輪 Thumb 0 14 船隻已拆卸,至今唯一升至災難級的大火 [113][114]
23 1971 12月12日 新蒲崗 利中工業大廈 Thumb 0 0 [115][116]
22 1971 9月3日 觀塘 大東紡織廠 Thumb 0 0 已重建為成運工業大廈成業工業大廈 [117][118]
21 1971 6月22日 葵涌 南豐毛紡廠 Thumb 0 2 已搬遷,舊址現為露天停車場 [119][120]
20 1971 4月8日 鰂魚涌 太古船塢古巴貨輪愛積古號 Thumb 3 4 已重建為太古城 [121][122]
19 1971 3月11日 尖沙咀 重慶大廈 Thumb 0 14 同一大廈再次發生 [123][124]
18 1971 1月22日 長沙灣 修車廠及木廠 Thumb 0 2 已重建為深水埗運動場 [125][126]
17 1971 1月3日 鴨脷洲 發電廠 Thumb 0 0 已重建為海怡半島 [127][128]
16 1970 9月29日 葵涌 盈豐酒房工業大廈 Thumb 0 0 已重建為菱電工業中心,及後更名為成功中心 [129][130]
15 1969 11月11日 觀塘 鴻圖道工廈 Thumb 0 85 大廈起初只以門牌稱呼,及後命名為致樂工業大廈 [131][132]
14 1969 10月9日 新蒲崗 福和工業大廈 Thumb 2 12 [133][134]
13 1969 9月11日 長沙灣 豐華工廠大廈 Thumb 0 1 [135][136]
12 1969 2月11日 土瓜灣 梅真尼工廠大廈 Thumb 0 3 已重建為榮輝大廈 [137][138]
11 1968 11月10日 中環 恒生銀行大廈

Thumb

1 2 恒生銀行總行已遷出,並更名為盈置大廈 [139][140]
10 1968 11月9日 新蒲崗 安達工業大廈 Thumb 0 5 [141][142]
9 1967 7月23日 長沙灣 王氏兄弟工廠大廈 Thumb 0 0 已重建為半島大廈 [143][144]
8 1967 7月14日 長沙灣 立信塑膠廠 Thumb 0 1 同一大廈再次發生 [145][146]
7 1966 9月26日 深水埗 東京街唐樓 Thumb 0 1 已重建為東寧大廈 [147][148]
6 1966 9月14日 尖沙咀 重慶大廈 Thumb 0 0 [149][150]
5 1966 3月14日 旺角 中僑國貨公司 Thumb 3 14 已重建為富時中心及廣東省銀行大廈,廣東省銀行大廈及後更名為中銀旺角商業中心 [151][152]
4 1964 12月25日 新蒲崗 夏利文工廠大廈 Thumb 0 1 已重建為泰力工業中心 [153][154]
3 1964 11月29日 長沙灣 立信塑膠廠 Thumb 0 3 已重建為源盛工業大廈 [155][156]
2 1964 10月23日 中環 和安里木樓 Thumb 2 5 已重建為和安樓 [157][158]
1 1964 7月19日 長沙灣 萬昌工廠大廈 Thumb 0 0 歷來首宗五級火,現已重建為偉基大廈 [159][160]
關閉

註:

  •  最終引致消防處升至災難級。

消防員及救護員殉職事件

目前已知共有33名消防員及3名救護員因工殉職。

長命火

大部份火警在消防員四方八面灌救下均能於數小時內撲熄,長命火則指一些不受控制,受災場易燃、結構複雜的環境影響而撲救困難,或短時間內死灰復燃的火警,以下為焚燒最少達19小時的火警:

更多資訊 排名, 年份 ...
排名 年份 起火及熄滅日期 焚燒時數 地區 大火 火警等級 起火地點/事發時照片 死亡人數 受傷人數 備註 出處
1 2019 2月25-3月6日 207.5小時 屯門 屯門內河碼頭貨櫃 3 0 0 [161]
2 1964 10月9-17日 189小時 西環 波蘭貨輪北京號 待查 Thumb 0 0 [162][163]
3 1948 9月22-28日 145小時 石塘咀 西環永安公司倉庫 - Thumb 176 69 已重建為龍豐閣 [6][164]
4 1980 10月13-19日 144小時 大角咀 楓樹街地鐵地盤 2 Thumb 1 10 [165][166]
5 1989 3月7-13日 142小時 西環 俊城號貨輪 4 0 0 [167][168]
6 1969 7月20-25日 113小時 九龍灣 東星號貨輪 待查 12 13 [169][53][170]
7 2016 6月21日-25日 108小時 牛頭角 淘大工業村第一座 4 Thumb 2 12 另多人不適送院或即場治療,大廈現已拆卸 [171]
8 1972 1月9-13日 101.5小時 藍巴勒海峽 伊利莎白王后號郵輪 災難級 Thumb 0 14 船隻已拆卸 [114][172]
9 1970 9月29-10月2日 72小時 葵涌 盈豐酒房工業大廈 5 Thumb 0 0 已重建為菱電工業中心,及後更名為成功中心 [130][173]
10 1964 7月19-22日 70小時 長沙灣 萬昌工廠大廈 5 Thumb 0 0 已重建為偉基大廈 [159][160]
11 1984 9月11-14日 68小時 田灣 大生工業大廈 5 Thumb 0 45 [80][81]
12 1989 1月7-10日 61.5小時 交椅洲 巴拿馬客輪 4 Thumb 0 1 [174][175]
13 1991 7月25-27日 56小時 堅尼地城 皖祥號貨輪 待查 0 0 [176]
14 1993 8月25-27日 49.5小時 藍塘海峽 新東方公主號賭船 待查 Thumb 0 2 [177][178]
15 2008 1月1-3日 46小時 屯門 菠蘿山 3級山火 0 0 [179][180]
16 2017 1月20-22日 45.5小時 沙田 水泉澳 待查 0 0 [181]
17 2013 12月5-7日 44小時 大嶼山 竹篙灣 2級山火 Thumb 0 0 [182]
18 2014 2月2-4日 43小時 八仙嶺 平山仔 待查 0 0 [183]
19 2024 4月9-11日 近42小時 洪水橋 房協地盤 4 0 0 [184]
20 1995 12月12-14日 40小時 葵涌 葵興工業大廈 4 Thumb 0 22 [185]
20 1979 1月3-5日 40小時 石塘咀 長嘉工業大廈 3 Thumb 0 9 已重建為維港峰 [186][187]
22 1980 11月8-10日 37小時 新蒲崗 永顯工業大廈 5 Thumb 0 9 [92][188]
23 1980 6月14-16日 36小時9分鐘 葵涌 中南工業大廈 4 Thumb 0 38 已重建為縉庭山 [189][190]
24 1991 5月10-11日 36小時2分鐘 藍田 滙景花園 4 Thumb 0 3 [191][192]
25 1971 9月3-4日 36小時0分鐘 觀塘 大東紡織廠 5 Thumb 0 0 已重建為成運工業大廈成業工業大廈 [193][194]
26 1986 1月8-9日 約35小時 荃灣 城門郊野公園 3級山火 Thumb 0 0 [195][196]
27 1988 8月7-8日 約34小時 尖沙咀 美麗都大廈 3 Thumb 2 23 [197][198][199]
28 2002 9月15-16日 約32.5小時 中環 利源東街舊樓 3 Thumb 0 1 已重建為豐盛創建大廈 [200][201]
29 1980 6月12-13日 約32小時 葵涌 中央工業大廈 3 Thumb 0 10 [202][203]
30 1979 11月18-19日 約29.5小時 大欖涌 植林區 3級山火 0 0 [204][205]
31 1952 5月14-15日 約28小時 石塘咀 廖創興貨倉 - Thumb 0 0 已重建為創業中心 [206][207]
32 1979 10月21-22日 約28小時 大埔 大尾篤 2級山火 Thumb 0 0 [208][209]
33 1990 12月26-27日 約24.5小時 屯門 菠蘿山 待查 0 0 [210]
34 2009 1月17-18日 約24小時 八仙嶺 純陽峰 2級山火 Thumb 0 0 [211][212]
35 2009 1月18-19日 約23小時 大埔 黃嶺 2級山火 0 0 [213][214]
36 1980 12月9-10日 約22小時 八鄉 雞公嶺 1級山火 Thumb 0 0 [215]
37 1996 11月20-21日 約21小時 油麻地 嘉利大廈 5 Thumb 41 80 已重建為佐敦薈 [72][73]
38 1984 5月8-9日 約21小時 荃灣 中南工業大廈 3 Thumb 1 9 已重建為縉庭山 [216][217]
39 1981 1月10-11日 約20小時 新界 青衣 1級山火 0 0 [218][219]
40 1981 12月14-15日 約19.5小時 荃灣 海林工業大廈 3 Thumb 0 9 [220][221]
41 1987 6月25-26日 約19小時 觀塘 茂興工業大廈 3 Thumb 0 5 [222][223]
關閉

受災人數

受災人數以大火後向當局登記失去家園為準,以下為造成最少3,000名災民的大火:

更多資訊 排名, 年份 ...
排名 年份 日期 地區 大火 災民 起火地點/事發時照片 死亡人數 受傷人數 備註 出處
1 1953 12月25日 石硤尾 木屋區 58,203 Thumb 3 51 已重建為石硤尾邨 [224][225]
2 1954 7月22日 石硤尾 大坑東木屋區 24,000 9 100 已拆卸 [226][227]
3 1953 1月13日 何文田 木屋區 16,000 1 14 已拆卸 [228][229]
4 1950 1月11日 九龍城 木屋區 15,000 0 27 已拆卸 [230][231]
5 1961 1月16日 紅磡 山谷道木屋區 11,264 Thumb 4 10 現為何文田站 [232][233]
6 1951 11月21日 九龍城 東頭村木屋區 10,000 Thumb 2 9 已重建為東頭邨 [234][235]
7 1952 4月30日 九龍仔 木屋區 8,000 2 10餘 已拆卸 [236][237]
8 1981 2月27日 鑽石山 大磡窩村木屋區 7,319 Thumb 0 3 已重建為龍蟠苑鳳鑽苑 [89][90]
9 1955 11月1日 深水埗 花墟村木屋區 6,810 Thumb 5 20餘 已重建為花墟公園 [238][239]
10 1954 10月1日 深水埗 李鄭屋村木屋區 6,770 0 24 已拆卸 [240][241]
11 1940 2月3日 深水埗 石硤尾村木屋區 5,602 0 0 已拆卸 [242][243]
12 1981 8月20日 秀茂坪 安樂村木屋區 5,567 Thumb 0 3 已重建為安達邨[86] [244][245]
13 1954 11月20日 深水埗 大埔道村木屋區 5,500 7 18 已拆卸 [246][247]
14 1963 1月11日 長沙灣 四村木屋區 5,341 Thumb 1 4 包括福華、集輝、永康東及永康西村,現已重建為明愛醫院 [248][249]
15 1979 10月6日 馬仔坑 龍翔道木屋區 5,263 Thumb 0 9 包括馬仔坑、仁愛、仁義及獅子山下村,現已重建為天馬苑 [250][251]
16 1981 11月21日 藍田 木屋區 4,870 Thumb 0 8 包括玄武、南美、天山及愛華村,現已清拆 [252][253]
17 1982 1月5日 藍田 木屋區 3,801 2 3 已拆卸 [254][255]
18 1952 11月28日 深水埗 石硤尾村木屋區 3,735 0 15 已拆卸 [256][257]
19 1976 2月1日 筲箕灣 愛秩序灣木屋區 3,221 Thumb 0 12 已重建為筲箕灣巴士總站愛秩序灣遊樂場 [258][259]
20 1953 2月24日 九龍城 九龍寨城木屋區 3,076 0 5 已拆卸 [260][261]
21 1949 4月6日 大角咀 木屋區 3,000 3 8 已拆卸 [262][263]
關閉

其他罕見大火或火警引申的特別意外

更多資訊 年份, 日期 ...
年份 日期 地區 事件 事件地點/事發時照片 死亡人數 受傷人數 特殊之處 出處
2023 3月2日-3日 尖沙咀 海員之家重建地盤四級火 0 2 大廈高層首先起火,火勢隨即蔓延至整棟大樓,火警期間無數火屑跌落地面,最少5幢大廈被波及,包括國際電訊大廈平台、遠東大廈、喜來登酒店重慶大廈及恆星樓,火警濃煙及火光遠至港島北岸亦能看見 [264]
1996
1966
11月20日
4月22日
油麻地
銅鑼灣
嘉利大廈五級火
波斯富街唐樓大火
Thumb
Thumb
41
0
80
16
大廈地下或閣樓先起火,但因煙囪效應導致最高幾層被波及,惟中間數層卻安然無恙 [73][265]
1981 8月23日 屯門公路深井段 屯門公路救護車爆炸案 Thumb 4 30 救護車受到迎面雙層巴士的高速撞擊下,車內氧氣樽爆炸引發火災。事後兩車被炸毀,救護車上唯一一名生還者,乃一名被拋出車外的救護員 [266][267]
2011
1979
11月30日
12月12日
旺角
深水埗
花園街四級火
桂林街地鐵地盤及大公樓五級火
Thumb
Thumb
9
1
34
1
路邊起火波及附近大廈 [268][93]
1990 12月23日 深水埗 南昌街唐樓四級火 Thumb 6 50 唯一的消防車「長臂猿」升降台救人時扭曲下墜意外 [269][270]
1996 2月10日 八仙嶺 山火 Thumb 5 13 香港罕見的奪命山林大火
1966 2月14日 土瓜灣 賓達塑膠廠大火 Thumb 0 0 2名消防員涉嫌趁火入屋打劫被捕,火場已重建為金運閣 [271][272]
關閉

救援與消防條例

消防處規定在6分鐘內抵達樓宇密集地區處理火警召喚,並在9至23分鐘內抵達樓宇分散及偏遠地區處理同類召喚[273]。政府在1987年[274][275]規定新落成的工業或商業大廈必須安裝自動灑水裝置於每層的單位及走廊內,另需設置合符規格的消防喉及火警鐘,而住宅大廈則只需裝設消防喉及火警鐘於走廊裡。汲取1996年造成41人喪生的嘉利大廈大火教訓,政府開始修例[275],強制要求新落成兼具一定高度的樓宇必須設有適量的避火層。

災後聆訊

香港的火警大多與人為疏忽、自然起火有關,間中亦有蓄意縱火的案件發生。若火警牽涉人命損失,一般會交由死因庭作聆訊,庭上會裁定死者死於自然、意外或他殺。當更嚴重的多人死亡火災發生後,港督行政長官可委任大法官[276]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去找出意外成因、追究責任及提出改善方法避免同類火災再次發生。

資料來源

外部連結

參見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