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馬來西亞華人新村列表
維基媒體列表條目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馬來西亞華人新村是1950年代英國殖民政府設立的華人集中定居點。為了斷絕馬來亞共產黨與華人的聯繫,英國殖民政府於1948年6月18日宣布馬來亞進入緊急狀態,1949年5月28日頒布「畢禮斯計劃(英語:Briggs Plan)」,將村民集體遷至規定的居留點,新村(Kampung Baru)由此建立。1950年至1954年期間,共建立了約480座新村,移殖了約57.3萬人,其中華人占約86%。[1]

由於經濟開發偏重於西海岸和市區,導致一些偏遠地區的新村遷移至附近的城市,因而被迫解散。1970年時新村數量已減少至465個,1985年時有452個,2002年則有450個華人新村。[2]2009年3月,房屋及地方政府部將113個重組村(Kampung Baru Rangkaian)及44個漁村(Kampung Bagan)納入管轄,使得新村數量增至607個。[3]
經2015年房屋及地方政府部統計,目前全國共有613個新村,其中包括436個傳統新村、134個重組村和43個漁村。[4]2021年10月10日,政府宣布將全國613個新村的管轄權交予國民團結部[5],自2022年1月1日起生效[6]。2023年1月,全國華人新村重新歸入地方政府發展部管轄。[7]
2024年4月24日,房屋及地方政府部長倪可敏宣布,隨著砂拉越政府近期進行地區重新規劃,並獲得房地部承認後,新增了14個新村,讓全國新村數量從613增加至627個。[8]
現任地方發展部全國新村發展委員會秘書處主任為曾任中國報高級記者的陳文祥。
Remove ads
柔佛州
峇株巴轄縣內共有20個華人新村,其中13個為傳統新村,以及五個重組村和二個漁村。2009年3月5日,峇株巴轄縣的新立村、港腳、海口和峇眼漁村正式宣布獲批納入房屋及地方政府部管轄,可獲得政府常年發展撥款。[3]2015年9月23日,柔佛州行政議會核准班卒、港腳、巴力務魯為重組村,峇眼、石文丁為漁村。[11]現任新村發展官為陳企銳,為當地福建會館青年團成員。
更多資訊 序, 新村類型 ...
關閉
Remove ads
新山縣內有14個華人新村,其中11個為傳統新村,以及三個重組村。2009年3月5日,新山縣的甘拔士峇魯村、翁姑慕申村和淡杯村正式宣布獲批納入房屋及地方政府部管轄,可獲得政府常年發展撥款。[3]現任新村發展官為林匡維,社會評論員。
更多資訊 序, 新村類型 ...
關閉
居鑾縣內共有18個華人新村,其中12個為傳統新村,以及六個重組村。2009年3月5日,居鑾縣的加亨廿四碑村、聖德巴羅村、葉陶沙村和九皇爺村正式宣布獲批納入房屋及地方政府部管轄,可獲得政府常年發展撥款。[3]2015年9月23日,柔佛州行政議會核准星打和君隆南峇為重組村。現任新村發展官為盤道淵,行動黨籍。
更多資訊 序, 新村類型 ...
序 | 新村類型 | 村名 | 原文名 | 成立年份 | 坐標 | 村長[12] (2022-2024) |
---|---|---|---|---|---|---|
1 | 傳統新村 | 占美 | Chamek | 1949 | 2°08′35″N 103°14′19″E | 李義堅 |
2 | 加亨 | Kahang | 1952 | 2°12′47″N 103°32′39″E | 黃栐荌 | |
3 | 甘光佳雅 | Kampung Gajah | 1952 | 2°06′14″N 103°23′37″E | 陳美慧 | |
4 | 甘光巴野 | Kampung Paya | 1950 | 2°02′32″N 103°20′08″E | 陳秀萍 | |
5 | 拉央拉央 | Layang-Layang | 1952 | 1°48′46″N 103°28′46″E | 鄭玉妮 | |
6 | 嗎什 | Machap | 1952 | 1°52′58″N 103°15′46″E | 鄭元忠 | |
7 | 梁站 | Niyor | 1954 | 2°05′41″N 103°16′45″E | 陳政諸 | |
8 | 巴羅 | Paloh | 1952 | 2°11′21″N 103°11′43″E | 葉志勇 | |
9 | 令金 | Renggam | 1951 | 1°53′04″N 103°24′01″E | 黃國榮 | |
10 | 新邦令金 | Simpang Renggam | 1952 | 1°49′30″N 103°18′32″E | 戴美祿 | |
11 | 實里拉龍 | Seri Lalang | 1952 | 1°59′38″N 103°15′11″E | 顏麗珠 | |
12 | 雙溪沙翁 | Sungai Sayong | 1950 | 1°55′21″N 103°22′24″E | 張富淞 | |
13 | 重組村 | 加亨廿四碑村 | Batu 24, Kahang | 2°13′37″N 103°33′24″E | 湯邦安[13] | |
14 | 聖德巴羅 | Central Paloh | 2°10′31″N 103°13′09″E | 林順德 | ||
15 | 九皇爺村 | Dato' Abdul Rahman Yassin | 2°01′18″N 103°20′23″E | 王謙清 | ||
16 | 君隆南峇(霸王村) | Gunung Lambak | 2°01′30″N 103°19′45″E | 陳詩儀 | ||
17 | 星打村 | Senda | 1°54′08″N 103°23′43″E | 李偉強 | ||
18 | 葉陶沙村 | Yap Tau Sah | 2°01′01″N 103°19′40″E | 馮舜發 |
關閉
Remove ads
哥打丁宜縣內共有六個華人新村,其中三個為傳統新村,以及三個重組村。
更多資訊 序, 新村類型 ...
序 | 新村類型 | 村名 | 原文名 | 成立年份 | 坐標 | 村長[12] (2022-2024) |
---|---|---|---|---|---|---|
1 | 傳統新村 | 巴西高谷 | Pasir Gogok | 1952 | 1.41925°N 104.10078°E / 1.41925; 104.10078 (巴西高谷新村) | 朱章慶 |
2 | 四灣島 | Sungai Rengit | 1952 | 1.35033°N 104.22213°E / 1.35033; 104.22213 (四灣島新村) | 林金華 | |
3 | 南亞港 | Teluk Sengat | 1952 | 1.5621°N 104.0318°E / 1.5621; 104.0318 (南亞港新村) | 李國偉 | |
4 | 重組村 | 龍望路二條石村 | Batu 2 Jalan Lombong | 1.75165°N 103.89106°E / 1.75165; 103.89106 (二條石) | 謝征明 | |
5 | 瓜拉素里里 | Kuala Sedili | 1.92721°N 104.12154°E / 1.92721; 104.12154 (瓜拉素里里) | |||
6 | 盧骨支那 | Lukut Cina | 1.74447°N 103.91051°E / 1.74447; 103.91051 (盧骨支那) | 陳蓮枝 | ||
7 | 小哥打 | Kota Kecil | 1.74080°N 103.90474°E / 1.74080; 103.90474 (小哥打) | 陳戴明[13] | ||
8 | 泰豐 | Kampung Tai Hong | 1.73824°N 103.85665°E / 1.73824; 103.85665 (泰豐) | 韋志鴻[13] |
關閉
Remove ads
古來縣內共有九個華人新村,皆為傳統新村。現任新村發展官為曾偉傑,馬華黨籍。
更多資訊 序, 新村類型 ...
序 | 新村類型 | 村名 | 原文名 | 成立年份 | 坐標 | 村長[12] (2022-2024) |
---|---|---|---|---|---|---|
1 | 傳統新村 | 亞逸文滿(廿九碑) | Air Bemban | 1950 | 1.69883°N 103.48466°E / 1.69883; 103.48466 (亞逸文滿) | 劉子興 |
2 | 武吉峇都 | Bukit Batu | 1950 | 1.73408°N 103.44379°E / 1.73408; 103.44379 (武吉峇都) | 莊新遠 | |
3 | 加拉巴沙威(廿六碑) | Kelapa Sawit | 1950 | 1.67143°N 103.53051°E / 1.67143; 103.53051 (加拉巴沙威(廿六碑)) | 黃俊華 | |
4 | 古來 | Kulai | 1950 | 1.6585°N 103.6006°E / 1.6585; 103.6006 (古來) | 唐月明 | |
5 | 沙令(十七碑) | Saleng | 1950 | 1.62975°N 103.63385°E / 1.62975; 103.63385 (沙令) | 何凱威 | |
6 | 士年納 | Sedenak | 1951 | 1.71063°N 103.52666°E / 1.71063; 103.52666 (士年納) | 溫俊鴻 | |
7 | 泗隆 | Seelong | 1951 | 1.6301°N 103.69536°E / 1.6301; 103.69536 (泗隆) | 官家城 | |
8 | 士乃 | Senai | 1950 | 1.6012°N 103.64468°E / 1.6012; 103.64468 (士乃) | 劉佑利 | |
9 | 新港 | Sengkang | 1950 | 1.68872°N 103.57212°E / 1.68872; 103.57212 (新港) | 郭運蘭 |
關閉
Remove ads
豐盛港縣內共有四個華人新村,其中三個為傳統新村,以及一個漁村。現任新村發展官為張國強,行動黨籍。
更多資訊 序, 新村類型 ...
序 | 新村類型 | 村名 | 原文名 | 成立年份 | 坐標 | 村長[12] (2022-2024) |
---|---|---|---|---|---|---|
1 | 傳統新村 | 好旺村 | Hubung | 1951 | 2.62293°N 103.64679°E / 2.62293; 103.64679 (好旺村) | 林應科 |
2 | 三板頭(任羅宏) | Jemaluang | 1951 | 2.2769°N 103.8569°E / 2.2769; 103.8569 (三板頭新村) | 李卓華 | |
3 | 小豐盛 | Mersing Kecil | 1952 | 2.42404°N 103.83926°E / 2.42404; 103.83926 (小豐盛新村) | 洪茗和 | |
4 | 漁村 | 興樓 | Endau | 2.65461°N 103.61829°E / 2.65461; 103.61829 (興樓漁村) | 陳鼎強 |
關閉
Remove ads
麻坡縣內共有13個華人新村,其中八個為傳統新村,以及五個重組村。[註 1]
更多資訊 序, 新村類型 ...
關閉
Remove ads
笨珍縣內共有六個華人新村,其中一個為傳統新村,以及一個重組村和四個漁村。2009年3月5日,笨珍縣的龜咯山頂、龜咯港腳漁村、鹹水港漁村、亞逸峇禮漁村和文律漁村正式宣布獲批納入房屋及地方政府部管轄,可獲得政府常年發展撥款。[3]2015年9月23日,柔佛州行政議會核准鹹水港為漁村。現任新村發展官為郭秋君,公正黨籍。
更多資訊 序, 新村類型 ...
序 | 新村類型 | 村名 | 原文名 | 成立年份 | 坐標 | 村長[12] (2022-2024) |
---|---|---|---|---|---|---|
1 | 傳統新村 | 北干那那 | Pekan Nanas | 1952 | 1.5088°N 103.5113°E / 1.5088; 103.5113 (北干那那) | 方晶玉 |
2 | 重組村 | 龜咯山頂 | Permas Kukup | 1.33446°N 103.45604°E / 1.33446; 103.45604 (龜咯山頂) | 陳建文 | |
3 | 漁村 | 亞逸峇禮 | Ayer Baloi | 1.58709°N 103.33919°E / 1.58709; 103.33919 (亞逸峇禮) | 羅楚璧 | |
4 | 鹹水港 | Ayer Masin | 1.33209°N 103.4429°E / 1.33209; 103.4429 (鹹水港) | 林添福 | ||
5 | 文律 | Benut | 1.6438°N 103.2587°E / 1.6438; 103.2587 (文律) | 鄭成鴻 | ||
6 | 龜咯港腳 | Kukup Laut | 1.3242°N 103.44259°E / 1.3242; 103.44259 (龜咯港角) | 羅蘇音 |
關閉
昔加末縣內共有16個華人新村,其中13個為傳統新村,以及三個重組村。
更多資訊 序, 新村類型 ...
關閉
Remove ads
東甲縣內共有17個華人新村,其中10個為傳統新村,以及七個重組村。現任新村發展官為陳詠順。
更多資訊 序, 新村類型 ...
關閉
Remove ads
吉打州
吉打州內共有37個華人新村,其中32個為傳統新村(Kampung Baru)[9]和5個重組村(Kampung Baru Rangkaian)。[10]
華玲縣內共有六個華人新村,皆為傳統新村。[註 2]現任新村發展官為陳曉芬,同時管轄錫縣。
更多資訊 序, 新村類型 ...
序 | 新村類型 | 村名 | 原文名 | 成立年份 | 坐標 | 村長 |
---|---|---|---|---|---|---|
1 | 傳統新村 | 基銳 | Kejai | 1950 | 5.551044°N 100.729479°E / 5.551044; 100.729479 (基銳) | |
2 | 甘光拉蘭 | Kampung Lalang | 1950 | 5.790341°N 100.894927°E / 5.790341; 100.894927 (甘光拉蘭) | ||
3 | 瓜拉吉底 | Kuala Ketil | 1950 | 5.604284°N 100.650783°E / 5.604284; 100.650783 (新港) | ||
4 | 瓜拉不干 | Kuala Pegang | 1950 | 5.636025°N 100.809639°E / 5.636025; 100.809639 (瓜拉不干) | ||
5 | 居邦 | Kupang | 1950 | 5.636893°N 100.844121°E / 5.636893; 100.844121 (居邦) | ||
6 | 打活 | Tawar | 1950 | 5.595712°N 100.772926°E / 5.595712; 100.772926 (打活) |
關閉
萬拉峇魯縣內共有四個華人新村,其中三個為傳統新村,以及一個重組村。現任新村發展官為陳振業。
更多資訊 序, 新村類型 ...
序 | 新村類型 | 村名 | 原文名 | 成立年份 | 坐標 | 村長 |
---|---|---|---|---|---|---|
1 | 傳統新村 | 峇眼三目 | Bagan Samak | 1952 | 5.090819°N 100.5592566°E / 5.090819; 100.5592566 (峇眼三目) | |
2 | 司南馬 | Selama | 1952 | 5.233486°N 100.682638°E / 5.233486; 100.682638 (司南馬) | ||
3 | 西嶺(怡源) | Serdang (Ee Guan) | 1952 | 5.206949°N 100.615523°E / 5.206949; 100.615523 (西嶺) | ||
4 | 重組村 | 呂蒙文打 | Lubok Buntar | 5.139635°N 100.590418°E / 5.139635; 100.590418 (呂蒙文打) |
關閉
哥打士打縣內共有二個華人新村,皆為重組村。現任新村發展官為劉鋆娟,公正黨籍。
更多資訊 序, 新村類型 ...
序 | 新村類型 | 村名 | 原文名 | 成立年份 | 坐標 | 村長 |
---|---|---|---|---|---|---|
1 | 重組村 | 蔗芭村 | Kilang Tebu | 6.105°N 100.3513889°E / 6.105; 100.3513889 (蔗芭村) | 林光羽 | |
2 | 十字港 | Simpang Empat | 6.024360°N 100.381952°E / 6.024360; 100.381952 (十字港) | 黃清廉 |
關閉
瓜拉姆達縣內共有八個華人新村,皆為傳統新村。現任新村發展官為紀秋慧。
更多資訊 序, 新村類型 ...
序 | 新村類型 | 村名 | 原文名 | 成立年份 | 坐標 | 村長 |
---|---|---|---|---|---|---|
1 | 傳統新村 | 美農 | Bedong | 1952 | 5.728031°N 100.509494°E / 5.728031; 100.509494 (美農) | |
2 | 武吉士南卯 | Bukit Selambau | 1950 | 5.682561°N 100.633960°E / 5.682561; 100.633960 (武吉士南卯) | ||
3 | 莪侖 | Gurun | 1954 | 5.808555°N 100.477225°E / 5.808555; 100.477225 (莪侖) | ||
4 | 仁嶺 | Jeniang | 1950 | 5.814001°N 100.631248°E / 5.814001; 100.631248 (仁嶺) | ||
5 | 傌莫 | Merbok | 1953 | 5.721789°N 100.413712°E / 5.721789; 100.413712 (傌莫) | ||
6 | 巴東倫武(牛場) | Padang Lembu | 1950 | 5.841295°N 100.535944°E / 5.841295; 100.535944 (巴東倫武) | ||
7 | 新文英(錫米嶺) | Semeling | 1952 | 5.701286°N 100.472268°E / 5.701286; 100.472268 (新文英) | ||
8 | 雙溪拉蘭 | Sungai Lalang | 1952 | 5.698234°N 100.514914°E / 5.698234; 100.514914 (雙溪拉蘭) |
關閉
古邦巴素縣內有一個華人新村,為傳統新村。現任新村發展官為蔡振順,公正黨籍,同時管轄巴東得臘縣。
更多資訊 序, 新村類型 ...
序 | 新村類型 | 村名 | 原文名 | 成立年份 | 坐標 | 村長 |
---|---|---|---|---|---|---|
1 | 傳統新村 | 樟侖 | Changlun | 1952 | 6.432968°N 100.429609°E / 6.432968; 100.429609 (樟侖) |
關閉
居林縣內共有11個華人新村,其中九個為傳統新村,以及二個重組村。現任新村發展官為林俊能。
更多資訊 序, 新村類型 ...
序 | 新村類型 | 村名 | 原文名 | 成立年份 | 坐標 | 村長 |
---|---|---|---|---|---|---|
1 | 傳統新村 | 三巴央 | Junjong | 1952 | 5.297478°N 100.534488°E / 5.297478; 100.534488 (三巴央) | |
2 | 加拉岸 | Karangan | 1952 | 5.420775°N 100.667191°E / 5.420775; 100.667191 (加拉岸) | ||
3 | 老火較 | Kelang Lama | 1952 | 5.388926°N 100.566936°E / 5.388926; 100.566936 (老火較) | ||
4 | 碩莪廊 | Kilang Sago | 1952 | 5.371071°N 100.551454°E / 5.371071; 100.551454 (碩莪廊) | ||
5 | 魯乃 | Lunas | 1952 | 5.431124°N 100.534097°E / 5.431124; 100.534097 (魯乃) | ||
6 | 麻坑 | Mahang | 1952 | 5.320731°N 100.748169°E / 5.320731; 100.748169 (麻坑) | ||
7 | 巴東色海 | Padang Serai | 1952 | 5.510960°N 100.555920°E / 5.510960; 100.555920 (巴東色海) | ||
8 | 雙溪加拉岸 | Sungai Karangan | 1952 | 5.516969°N 100.614031°E / 5.516969; 100.614031 (雙溪加拉岸) | ||
9 | 雙溪谷 | Sungai Kob | 1952 | 5.426795°N 100.643555°E / 5.426795; 100.643555 (雙溪谷) | ||
10 | 重組村 | 六支碑村(順安) | Bukit 6 (Bukit Lada) | 5.4577229°N 100.5633676°E / 5.4577229; 100.5633676 (六支碑村(順安)) | ||
11 | 新港 | Bukit Besar | 5.3461111°N 100.5538888°E / 5.3461111; 100.5538888 (新港) |
關閉
更多資訊 序, 新村類型 ...
序 | 新村類型 | 村名 | 原文名 | 成立年份 | 坐標 | 村長 |
---|---|---|---|---|---|---|
1 | 傳統新村 | 納卡 | Naka | 1952 | 6.137784°N 100.673147°E / 6.137784; 100.673147 (納卡) | |
2 | 柏魯 | Tanjong Thai (Pedu) | 1952 | 6.230379°N 100.694777°E / 6.230379; 100.694777 (柏魯) |
關閉
波各先那縣內共有一個華人新村,為傳統新村。現任新村發展官為劉鋆娟,公正黨籍
更多資訊 序, 新村類型 ...
序 | 新村類型 | 村名 | 原文名 | 成立年份 | 坐標 | 村長 |
---|---|---|---|---|---|---|
1 | 傳統新村 | 波各先那 | Pokok Sena | 1952 | 6.171727°N 100.518276°E / 6.171727; 100.518276 (波各先那) | 許細歷 |
關閉
更多資訊 序, 新村類型 ...
序 | 新村類型 | 村名 | 原文名 | 成立年份 | 坐標 | 村長 |
---|---|---|---|---|---|---|
1 | 傳統新村 | 古拉 | Kura | 1952 | 5.946123°N 100.667423°E / 5.946123; 100.667423 (古拉) | |
2 | 南美 | Nami | 1952 | 6.050276°N 100.778152°E / 6.050276; 100.778152 (南美) |
關閉
吉蘭丹州
吉蘭丹與其他州屬不同,部分傳統新村由100%馬來居民組成,並只有很少的華人新村。
萬捷縣內共有二個傳統新村,皆為重組村。
更多資訊 序, 新村類型 ...
序 | 新村類型 | 村名 | 原文名 | 成立年份 | 坐標 | 村長 |
---|---|---|---|---|---|---|
1 | 重組村 | 峇萊 | Balai | 6.10889°N 102.37103°E / 6.10889; 102.37103 (峇萊) | ||
2 | 日拉哇 | Jelawat | 6.01184°N 102.37541°E / 6.01184; 102.37541 (日拉哇) |
關閉
話望生縣內共有四個傳統新村,其中二個為傳統新村,以及二個重組村。
更多資訊 序, 新村類型 ...
序 | 新村類型 | 村名 | 原文名 | 成立年份 | 坐標 | 村長 |
---|---|---|---|---|---|---|
1 | 傳統新村 | 柏丹 | Bertam | 1952 | 5.14528°N 102.04711°E / 5.14528; 102.04711 (柏丹) | |
2 | 話望生 | Gua Musang | 1952 | 4.88337°N 101.96349°E / 4.88337; 101.96349 (話望生) | ||
3 | 重組村 | 峇都巴板 | Batu Papan | 4.84209°N 101.94741°E / 4.84209; 101.94741 (峇都巴板) | ||
4 | 布賴 | Dusun Pulai | 4.79041°N 101.94389°E / 4.79041; 101.94389 (布賴) |
關閉
萬捷縣內共有七個傳統新村,皆為傳統新村。
更多資訊 序, 新村類型 ...
序 | 新村類型 | 村名 | 原文名 | 成立年份 | 坐標 | 村長 |
---|---|---|---|---|---|---|
1 | 傳統新村 | 新金馬 | Gemang Baru | 1952 | 5.76194°N 101.86505°E / 5.76194; 101.86505 (新金馬) | |
2 | 日里 | Seberang Jeli | 1952 | 5.69618°N 101.83233°E / 5.69618; 101.83233 (日里) | ||
3 | 加萊 | Kalai | 1952 | 5.75057°N 101.74614°E / 5.75057; 101.74614 (加萊) | ||
4 | 瓜拉巴辣 | Kuala Balah | 1952 | 5.44143°N 101.91077°E / 5.44143; 101.91077 (瓜拉巴辣) | ||
5 | 古墓峇誅 | Kubur Datu | 1952 | 5.51198°N 101.89281°E / 5.51198; 101.89281 (古墓峇誅) | ||
6 | 叻嘉 | Legeh | 1952 | 5.75020°N 101.89997°E / 5.75020; 101.89997 (叻嘉) | ||
7 | 魯伯布裹 | Lubok Bungor | 1952 | 5.5636°N 101.88454°E / 5.5636; 101.88454 (魯伯布裹) |
關閉
哥打峇魯縣內共有七個傳統新村,其中三個為傳統新村,以及四個重組村。
更多資訊 序, 新村類型 ...
序 | 新村類型 | 村名 | 原文名 | 成立年份 | 坐標 | 村長 |
---|---|---|---|---|---|---|
1 | 傳統新村 | 仄保華人村 | Chepa | 1952 | 6.09927°N 102.29492°E / 6.09927; 102.29492 (仄保) | |
2 | 直落甘地 | Teluk Kandis | 1952 | 6.04738°N 102.21156°E / 6.04738; 102.21156 (直落甘地) | ||
3 | 赤腳 | Tokong | 1952 | 5.95008°N 102.20897°E / 5.95008; 102.20897 (赤腳) | ||
4 | 重組村 | 唐人坡 | Kampung Cina | 6.14187°N 102.23515°E / 6.14187; 102.23515 (唐人坡) | ||
5 | 保利莫(暹村) | Pauh Lima | 6.01089°N 102.32734°E / 6.01089; 102.32734 (保利莫) | |||
6 | 奧杜里 | Aur Duri | 6.02665°N 102.15811°E / 6.02665; 102.15811 (奧都理) | |||
7 | 實令 | Sering | 6.13999°N 102.32707°E / 6.13999; 102.32707 (實令) |
關閉
瓜拉吉賴縣內共有12個傳統新村,其中11個為傳統新村,以及一個重組村。
更多資訊 序, 新村類型 ...
序 | 新村類型 | 村名 | 原文名 | 成立年份 | 坐標 | 村長 |
---|---|---|---|---|---|---|
1 | 傳統新村 | 達蓬 | Dabong | 1952 | 5.37686°N 102.00877°E / 5.37686; 102.00877 (達旺) | |
2 | 古吉 | Guchil | 1952 | 5.54949°N 102.19857°E / 5.54949; 102.19857 (古吉) | ||
3 | 卡浪安 | Karangan | 1952 | 5.31365°N 102.25681°E / 5.31365; 102.25681 (卡浪安) | ||
4 | 格姆布 | Kemubu | 1952 | 5.29898°N 102.01722°E / 5.29898; 102.01722 (格姆布) | ||
5 | 瓜拉格里斯 | Kuala Gris | 1952 | 5.38922°N 102.06144°E / 5.38922; 102.06144 (瓜拉格里斯) | ||
6 | 拉羅 | Laloh | 1951 | 5.30793°N 102.27231°E / 5.30793; 102.27231 (拉羅) | ||
7 | 瑪力勿萊 | Manek Urai | 1950 | 5.39031°N 102.23489°E / 5.39031; 102.23489 (馬尼烏來) | ||
8 | 曼佐 | Manjor | 1952 | 5.33123°N 102.25241°E / 5.33123; 102.25241 (曼佐) | ||
9 | 柏希 | Pahi | 1951 | 5.47157°N 102.22187°E / 5.47157; 102.22187 (柏希) | ||
10 | 本柏里安 | Pemberian | 1950 | 5.33531°N 102.24873°E / 5.33531; 102.24873 (本柏里安) | ||
11 | 德勒貢 | Telekong | 1950 | 5.65841°N 102.21233°E / 5.65841; 102.21233 (德勒貢) | ||
12 | 重組村 | 峇都鍾 | Batu Jong | 5.5889°N 102.18082°E / 5.5889; 102.18082 (峇都鍾) |
關閉
馬樟縣內共有四個傳統新村,皆為重組村。
更多資訊 序, 新村類型 ...
序 | 新村類型 | 村名 | 原文名 | 成立年份 | 坐標 | 村長 |
---|---|---|---|---|---|---|
1 | 重組村 | 督祖巴 | Kampung Cina Chekok Tok Cuba | 5.86544°N 102.20117°E / 5.86544; 102.20117 (督祖巴) | ||
2 | 柔村 | Kampung Joh | 5.83888°N 102.1793°E / 5.83888; 102.1793 (柔村) | |||
3 | 馬達亞逸(瑪達愛) | Mata Air | 5.87323°N 102.18394°E / 5.87323; 102.18394 (瑪達愛) | |||
4 | 東馬岸 | Temangan | 5.70258°N 102.1508°E / 5.70258; 102.1508 (東馬岸) |
關閉
巴西馬縣內共有三個傳統新村,皆為重組村。
更多資訊 序, 新村類型 ...
序 | 新村類型 | 村名 | 原文名 | 成立年份 | 坐標 | 村長 |
---|---|---|---|---|---|---|
1 | 重組村 | 卡沙村(江沙村) | Kasar | 6.04589°N 102.17081°E / 6.04589; 102.17081 (江沙村) | ||
2 | 巴西巴力 | Pasir Parit | 5.91927°N 102.1887°E / 5.91927; 102.1887 (巴西巴力) | |||
3 | 登隆村(登龍村) | Tendong | 6.06945°N 102.20673°E / 6.06945; 102.20673 (登龍) |
關閉
巴西富地縣內共有三個傳統新村,皆為重組村。
更多資訊 序, 新村類型 ...
序 | 新村類型 | 村名 | 原文名 | 成立年份 | 坐標 | 村長 |
---|---|---|---|---|---|---|
1 | 重組村 | 西里基 | Seligi | 5.84791°N 102.31928°E / 5.84791; 102.31928 (西里基) | ||
2 | 士里幸(西里新) | Selising | 5.89512°N 102.33293°E / 5.89512; 102.33293 (西里新) | |||
3 | 士美臘(實姆樂) | Semerak | 5.86947°N 102.50553°E / 5.86947; 102.50553 (實姆樂) |
關閉
丹那美拉縣內共有四個傳統新村,其中一個為傳統新村,以及三個重組村。
更多資訊 序, 新村類型 ...
序 | 新村類型 | 村名 | 原文名 | 成立年份 | 坐標 | 村長 |
---|---|---|---|---|---|---|
1 | 傳統新村 | 哥利沙 | Kelisar | 1955 | 5.7831°N 101.9883°E / 5.7831; 101.9883 (哥利沙) | |
2 | 重組村 | 日拉督 | Jelatok | 5.83353°N 102.15543°E / 5.83353; 102.15543 (日拉督) | ||
3 | 巴西班機(巴西班宜) | Pasir Panji | 5.7727°N 102.14195°E / 5.7727; 102.14195 (巴西班宜) | |||
4 | 桃花島 | Pulau Raya | 5.84048°N 102.17178°E / 5.84048; 102.17178 (桃花島) |
關閉
道北縣內共有二個傳統新村,皆為重組村。
更多資訊 序, 新村類型 ...
序 | 新村類型 | 村名 | 原文名 | 成立年份 | 坐標 | 村長 |
---|---|---|---|---|---|---|
1 | 重組村 | 哥吉拉雅 | Kok Seraya | 6.16059°N 102.16324°E / 6.16059; 102.16324 (哥吉拉雅) | ||
2 | 古林 | Kulim | 6.11158°N 102.19142°E / 6.11158; 102.19142 (古林) |
關閉
馬六甲州
亞羅牙也縣內共有六個華人新村,其中五個為傳統新村,以及一個重組村。現任新村發展官為熊麗玲,公正黨籍。
更多資訊 序, 新村類型 ...
序 | 新村類型 | 村名 | 原文名 | 成立年份 | 坐標 | 村長[14] (2022-2023) |
---|---|---|---|---|---|---|
1 | 傳統新村 | 林魯(雅逸旺滿) | Lendu (Air Bemban) | 1950 | 2.35745°N 102.17105°E / 2.35745; 102.17105 (林魯) | 廖福源 |
2 | 馬接峇汝 | Machap Baru | 1950 | 2.38194°N 102.33068°E / 2.38194; 102.33068 (馬接峇汝) | 戴碧源 | |
3 | 馬接翁武(柏美) | Machap Umboo (Kampung Permai) | 1950 | 2.38319°N 102.2774°E / 2.38319; 102.2774 (馬接翁武) | 蔡文博 | |
4 | 巴也明光 | Paya Mengkung | 1949 | 2.34626°N 102.06725°E / 2.34626; 102.06725 (巴也明光) | 劉運珍 | |
5 | 打波能寧 | Taboh Naning | 1950 | 2.48124°N 102.18699°E / 2.48124; 102.18699 (打波能寧) | 邱宜聯 | |
6 | 重組村 | 民樂 | Mun Lok | 2.37102°N 102.03754°E / 2.37102; 102.03754 (民樂) | 張觀賜 |
關閉
野新縣內共有八個華人新村,其中六個為傳統新村,以及二個重組村。現任新村發展官為陳狄源,行動黨籍。
更多資訊 序, 新村類型 ...
序 | 新村類型 | 村名 | 原文名 | 成立年份 | 坐標 | 村長[14] (2022-2023) |
---|---|---|---|---|---|---|
1 | 傳統新村 | 亞沙漢金山 | Bukit Asahan (Gunung Emas) | 1950 | 2.39414°N 102.54432°E / 2.39414; 102.54432 (亞沙漢金山) | 黃梅美 |
2 | 武吉加東 | Bukit Katong | 1950 | 2.32213°N 102.45915°E / 2.32213; 102.45915 (武吉加東) | 劉楓媖 | |
3 | 安樂新村 | Kampung On Lok | 1950 | 2.47166°N 102.38373°E / 2.47166; 102.38373 (安樂新村) | 鄭覃福 | |
4 | 巴力吉利令 | Parit Keliling | 1950 | 2.35977°N 102.50177°E / 2.35977; 102.50177 (巴力吉利令) | 梁雅育 | |
5 | 馮鹿峇登 | Pondok Batang | 1950 | 2.3854°N 102.50989°E / 2.3854; 102.50989 (馮鹿峇登) | 羅如福 | |
6 | 新邦木閣 | Simpang Bekoh | 1950 | 2.35744°N 102.5121°E / 2.35744; 102.5121 (新邦木閣) | 吳始發 | |
7 | 重組村 | 亞逸馬吉 | Air Manggis | 2.28989°N 102.42792°E / 2.28989; 102.42792 (亞逸馬吉) | 溫可能 | |
8 | 廣西村 | Kampung Kongsi | 2.27572°N 102.41539°E / 2.27572; 102.41539 (廣西村) | 林國安 |
關閉
馬六甲中央縣內共有九個華人新村,其中八個為傳統新村,以及一個重組村。現任新村發展官為蕭麗燕,行動黨黨籍兼馬六甲市區國會社區中心行政經理。
更多資訊 序, 新村類型 ...
序 | 新村類型 | 村名 | 原文名 | 成立年份 | 坐標 | 村長[14] (2022-2023) |
---|---|---|---|---|---|---|
1 | 傳統新村 | 愛極樂 | Ayer Keroh | 1950 | 2.26373°N 102.28365°E / 2.26373; 102.28365 (愛極樂) | 黃渶祿 |
2 | 亞依沙叻 | Ayer Salak | 1951 | 2.27237°N 102.16731°E / 2.27237; 102.16731 (亞依沙叻) | 林千宏 | |
3 | 柏淡烏魯 | Bertam Ulu | 1950 | 2.28885°N 102.19377°E / 2.28885; 102.19377 (柏淡烏魯) | 戴佛淞 | |
4 | 武吉波浪 | Bukit Beruang | 1953 | 2.24002°N 102.27792°E / 2.24002; 102.27792 (武吉波浪) | 黃美玲 | |
5 | 武吉南眉 | Bukit Rambai | 1951 | 2.25267°N 102.18284°E / 2.25267; 102.18284 (武吉南眉) | 連南金 | |
6 | 雙溪烏浪 | Sungai Udang | 1950 | 2.28414°N 102.13364°E / 2.28414; 102.13364 (雙溪烏浪) | 鄭榕 | |
7 | 丹絨米雅 | Tanjung Minyak | 1951 | 2.26388°N 102.19923°E / 2.26388; 102.19923 (丹絨米雅) | 林佑福 | |
8 | 丁賴 | Tiang Dua | 1957 | 2.21417°N 102.3613°E / 2.21417; 102.3613 (丁賴) | 蔣育賢 | |
9 | 重組村 | 丹絨吉靈 | Tanjung Keling | 2.22284°N 102.16484°E / 2.22284; 102.16484 (丹絨吉靈) | 周志明 |
關閉
森美蘭州
日叻務縣內共有八個華人新村,其中七個為傳統新村,以及一個重組村。[註 3]
更多資訊 序, 新村類型 ...
序 | 新村類型 | 村名 | 原文名 | 成立年份 | 坐標 | 聯邦村長[15] (2022-) |
---|---|---|---|---|---|---|
1 | 傳統新村 | 榴槤知貝 | Durian Tipus | 1950 | 3.11859°N 102.22349°E / 3.11859; 102.22349 (榴槤知貝) | 李國佳 |
2 | 半芭 | Ladang Jelebu | 1950 | 2.97497°N 102.05983°E / 2.97497; 102.05983 (半芭) | 薛智義 | |
3 | 葫蘆頂 | Pertang | 1950 | 2.95957°N 102.21774°E / 2.95957; 102.21774 (葫蘆頂) | 張武萬 | |
4 | 古打靈 | Kampung Petaling | 1950 | 2.94837°N 102.05885°E / 2.94837; 102.05885 (古打靈) | 李志遠 | |
5 | 新邦葫蘆頂 | Simpang Pertang | 1950 | 2.94292°N 102.2604°E / 2.94292; 102.2604 (新邦葫蘆頂) | 廖奮前 | |
6 | 雙溪文都 | Sungai Muntuh | 1950 | 3.0199°N 102.08191°E / 3.0199; 102.08191 (雙溪文靈) | 黃耀君 | |
7 | 知知港 | Titi | 1950 | 2.99773°N 102.07743°E / 2.99773; 102.07743 (知知港) | 羅瑞雲 | |
8 | 重組村 | 河沙壩 | Hosapa | 2.99482°N 102.07491°E / 2.99482; 102.07491 (河沙巴) | 葉華勝 |
關閉
仁保縣內共有17個華人新村,其中七個為傳統新村,以及十個重組村。
更多資訊 序, 新村類型 ...
關閉
更多資訊 序, 新村類型 ...
序 | 新村類型 | 村名 | 原文名 | 成立年份 | 坐標 | 聯邦村長[15] (2022-) |
---|---|---|---|---|---|---|
1 | 傳統新村 | 亞依馬旺 | Ayer Mawang | 2.55856°N 102.25708°E / 2.55856; 102.25708 (亞依馬旺) | 石天財 | |
2 | 武吉古魯莪 | Desa Bukit Gelugor | 1950 | 2.80199°N 102.31346°E / 2.80199; 102.31346 (武吉古魯莪) | 李志堅 | |
3 | 冷宜 | Dangi | 1950 | 2.64481°N 102.32115°E / 2.64481; 102.32115 (冷宜) | 蔡澤炎 | |
4 | 呷啤10里 | Kepis Batu 10 | 1950 | 2.70628°N 102.36649°E / 2.70628; 102.36649 (呷啤10里) | 林文來 | |
5 | 瓜拉油麻坡 | Kuala Jemapoh | 1952 | 2.7776°N 102.28358°E / 2.7776; 102.28358 (瓜拉油麻坡) | ||
6 | 巴力丁宜(港尾) | Parit Tinggi | 1950 | 2.78738°N 102.22218°E / 2.78738; 102.22218 (巴力丁宜) | 劉金泉 | |
7 | 新邦浪誼 | Simpang Dangi | 1958 | 2.63622°N 102.29066°E / 2.63622; 102.29066 (新邦浪誼) | 陳江山 |
關閉
波德申縣內共有九個華人新村,其中三個為傳統新村,以及六個重組村。現任新村發展官為張成利,屬於公正黨 [16]。
更多資訊 序, 新村類型 ...
序 | 新村類型 | 村名 | 原文名 | 成立年份 | 坐標 | 聯邦村長[15] (2022-) |
---|---|---|---|---|---|---|
1 | 傳統新村 | 丹那美拉A村 | Desa Tanah Merah Site A | 1952 | 2.67861°N 101.7613°E / 2.67861; 101.7613 (丹那美拉A) | 陳星平 |
2 | 丹那美拉C村 | Desa Tanah Merah Site C | 1952 | 2.61333°N 101.80414°E / 2.61333; 101.80414 (丹那美拉C) | 林光友 | |
3 | 雙溪立百 | Desa Sungai Nipah | 1953 | 2.62579°N 101.7469°E / 2.62579; 101.7469 (雙溪立百) | 陳紹和 | |
4 | 重組村 | 武吉不蘭律 | Bukit Pelandok | 2.64523°N 101.745°E / 2.64523; 101.745 (武吉不蘭律) | 林秋妹 | |
5 | 海南村 | Kampung Hailam | 2.52854°N 101.81835°E / 2.52854; 101.81835 (海南村) | 馮國瑛 | ||
6 | 宜嘜園 | Kebun Jimah | 2.60790°N 101.82203°E / 2.60790; 101.82203 (宜嘜園) | 楊洸喜 | ||
7 | 瓜拉蘆骨 | Kuala Lukut | 2.58286°N 101.78537°E / 2.58286; 101.78537 (瓜拉蘆骨) | 蘇亞華 | ||
8 | 斯里巴力 | Sri Parit | 2.56577°N 101.83865°E / 2.56577; 101.83865 (斯里巴力) | 李建忠 | ||
9 | 山打央 | Sungai Sendayan | 2.61481°N 101.87708°E / 2.61481; 101.87708 (山打央) |
關閉
芙蓉縣內共有14個華人新村,其中12個為傳統新村,以及二個重組村。現任芙蓉國席新村發展官為植春友,現任亞沙國席新村發展官為曾匯芝,皆為行動黨籍。[17]
更多資訊 序, 新村類型 ...
關閉
更多資訊 序, 新村類型 ...
序 | 新村類型 | 村名 | 原文名 | 成立年份 | 坐標 | 聯邦村長[15] (2022-) |
---|---|---|---|---|---|---|
1 | 重組村 | 利貢再也 | Legong Jaya | 2.50088°N 102.16142°E / 2.50088; 102.16142 (利貢再也) | 覃紹南 |
關閉
淡邊縣內共有四個華人新村,皆為傳統新村。現任新村發展官為彭書維。
更多資訊 序, 新村類型 ...
序 | 新村類型 | 村名 | 原文名 | 成立年份 | 坐標 | 聯邦村長[15] (2022-) |
---|---|---|---|---|---|---|
1 | 傳統新村 | 亞逸昆寧 | Desa Ayer Kuning | 1950 | 2.50786°N 102.47833°E / 2.50786; 102.47833 (亞逸昆寧) | 羅美芳 |
2 | 義樂 | Desa Gedok | 1950 | 2.54721°N 102.42056°E / 2.54721; 102.42056 (義樂) | 梁繡頻 | |
3 | 金馬士 | Gemas | 1950 | 2.58542°N 102.6209°E / 2.58542; 102.6209 (金馬士) | 陳偉勝 | |
4 | 淡邊 | Desa Tampin | 1950 | 2.47817°N 102.23105°E / 2.47817; 102.23105 (淡邊) | 許金水 |
關閉
彭亨州
更多資訊 序, 新村類型 ...
關閉
百樂縣內共有八個華人新村,其中五個為傳統新村,以及三個重組村。
更多資訊 序, 新村類型 ...
序 | 新村類型 | 村名 | 原文名 | 成立年份 | 坐標 | 村長 |
---|---|---|---|---|---|---|
1 | 傳統新村 | 金馬揚 | Kemayan | 1950 | 3.13519°N 102.3682°E / 3.13519; 102.3682 (金馬揚) | |
2 | 吉拉央 | Kerayong | 1950 | 3.26478°N 102.45161°E / 3.26478; 102.45161 (吉拉央) | ||
3 | 明加叻 | Mengkarak | 1950 | 3.32879°N 102.42248°E / 3.32879; 102.42248 (明加功) | ||
4 | 明光 | Mengkuang | 1949 | 3.18714°N 102.39854°E / 3.18714; 102.39854 (明光) | ||
5 | 直涼 | Teriang | 1950 | 3.24711°N 102.41907°E / 3.24711; 102.41907 (直涼) | ||
6 | 重組村 | 武吉高林 | Kampung Bukit Godam | 3.14206°N 102.32600°E / 3.14206; 102.32600 (武吉高林) | ||
7 | 文德里 | Kampung Menteri | 3.28545°N 102.41788°E / 3.28545; 102.41788 (文德里) | |||
8 | 巴也郎 | Paya Lang | 3.20654°N 102.42264°E / 3.20654; 102.42264 (巴也郎) |
關閉
金馬侖高原縣內共有六個華人新村,皆為傳統新村。
更多資訊 序, 新村類型 ...
序 | 新村類型 | 村名 | 原文名 | 成立年份 | 坐標 | 村長 |
---|---|---|---|---|---|---|
1 | 傳統新村 | 甘榜拉惹 | Kampung Raja | 1962 | 4.56848°N 101.40668°E / 4.56848; 101.40668 (甘榜拉惹) | |
2 | 美蘭村 | Kea Farm | 1950 | 4.50366°N 101.41234°E / 4.50366; 101.41234 (美蘭村) | ||
3 | 瓜拉德拉 | Kuala Terla | 1949 | 4.54794°N 101.41549°E / 4.54794; 101.41549 (瓜拉德拉) | ||
4 | 巴登威利 | Bertam Valley | 1952 | 4.41501°N 101.39877°E / 4.41501; 101.39877 (巴登威利) | ||
5 | 冷力 | Ringlet | 1951 | 4.41402°N 101.38409°E / 4.41402; 101.38409 (冷力) | ||
6 | 直冷甲 | Tringkap | 1950 | 4.51567°N 101.42863°E / 4.51567; 101.42863 (直冷甲) |
關閉
而連突縣內共有八個華人新村,其中六個為傳統新村,以及二個重組村。現任新村發展官為寧為勝,而連突公青團團員。
更多資訊 序, 新村類型 ...
序 | 新村類型 | 村名 | 原文名 | 成立年份 | 坐標 | 村長 |
---|---|---|---|---|---|---|
1 | 傳統新村 | 華都巴來 | Batu Balai | 1950 | 3.97888°N 102.17151°E / 3.97888; 102.17151 (華都巴來) | |
2 | 而連宋 | Jeransung | 1961 | 3.85996°N 102.36219°E / 3.85996; 102.36219 (而連宋) | ||
3 | 南嘜 | Damak | 1950 | 3.94947°N 102.21544°E / 3.94947; 102.21544 (南嘜) | ||
4 | 新生港 | Padang Saujana | 1970 | 3.91350°N 102.37611°E / 3.91350; 102.37611 (新生港) | ||
5 | 雙溪仁 | Sungai Jan | 1950 | 3.94133°N 102.36518°E / 3.94133; 102.36518 (雙溪仁) | ||
6 | 友聯港 | Sungai Lekok | 1951 | 3.90144°N 102.33079°E / 3.90144; 102.33079 (友聯港) | ||
7 | 重組村 | 57碑 | Batu 57 | 3.92825°N 102.38996°E / 3.92825; 102.38996 (57碑) | ||
8 | 雙溪芭烏魯 | Sungai Par Ulu | 3.92747°N 102.32441°E / 3.92747; 102.32441 (雙溪芭烏魯) |
關閉
關丹縣內共有三個華人新村,其中二個為傳統新村,以及一個重組村。現任新村發展官為彭思林,公正黨籍。
更多資訊 序, 新村類型 ...
序 | 新村類型 | 村名 | 原文名 | 成立年份 | 坐標 | 村長 |
---|---|---|---|---|---|---|
1 | 傳統新村 | 甘孟 | Gambang | 1950 | 3.70716°N 103.09947°E / 3.70716; 103.09947 (甘孟) | |
2 | 關丹新村 | Seri Teruntum (Tanah Puteh) | 1954 | 3.80047°N 103.3126°E / 3.80047; 103.3126 (關丹新村) | ||
3 | 重組村 | 林明橫港 | Seberang Baru Sungai Lembing | 3.91003°N 103.02864°E / 3.91003; 103.02864 (林明橫港) |
關閉
立卑縣內共有四個華人新村,皆為傳統新村。現任新村發展官為鄭梓康(公正黨籍),他在2025年立卑公正黨區部改選中,放棄尋求捍衛擔任了5年的立卑公青團團長職,轉而競選立卑公正黨副主席職,最終在副主席的三角戰中成功當選,並以超過50%的票數擊敗彭亨公正黨州主席兼官委州議員團隊的副主席候選人。鄭梓康也在同年卸下了立卑公青團團長和彭亨公青團副主席職。前新村發展官為李秀欣(前公正黨籍)。
更多資訊 序, 新村類型 ...
序 | 新村類型 | 村名 | 原文名 | 成立年份 | 坐標 | 村長[21] (至2024) |
---|---|---|---|---|---|---|
1 | 傳統新村 | 文達 | Benta | 1951 | 4.01918°N 101.96456°E / 4.01918; 101.96456 (文達) | 覃福榮 |
2 | 日利谷 | Jerkoh | 1951 | 4.03955°N 101.95489°E / 4.03955; 101.95489 (日利谷) | 袁長汶 | |
3 | 巴登冬姑 | Padang Tengku | 1951 | 4.23406°N 101.99158°E / 4.23406; 101.99158 (巴登冬姑) | 劉俊發 | |
4 | 檳絨 | Penjom | 1952 | 4.11551°N 102.0054°E / 4.11551; 102.0054 (檳絨) | 陳德坪 |
關閉
馬蘭縣內共有二個華人新村,皆為傳統新村。現任新村發展官為盛偉瀧。他也是公正黨馬蘭區部主席。此前,他曾是公正黨關丹英特拉馬哥打區部組織秘書和彭亨公青團財政,隨著他飛象過河到加入公正黨馬蘭區部,並於2025年參與該區部改選成功當選區部主席職後,同年卸下了早前擔任的黨職。
更多資訊 序, 新村類型 ...
序 | 新村類型 | 村名 | 原文名 | 成立年份 | 坐標 | 村長 |
---|---|---|---|---|---|---|
1 | 傳統新村 | 斯里再也 | Sri Jaya | 1960 | 3.67334°N 102.87441°E / 3.67334; 102.87441 (斯里再也) | 周國政 |
2 | 雙溪熱力 | Sungai Jerik | 1950 | 3.78617°N 102.64288°E / 3.78617; 102.64288 (雙溪熱力) | 鄭金花 |
關閉
勞勿縣內共有十個華人新村,其中九個為傳統新村,以及一個重組村。
更多資訊 序, 新村類型 ...
序 | 新村類型 | 村名 | 原文名 | 成立年份 | 坐標 | 村長 |
---|---|---|---|---|---|---|
1 | 傳統新村 | 武吉公滿 | Bukit Koman | 1950 | 3.81776°N 101.85206°E / 3.81776; 101.85206 (武吉公滿) | |
2 | 積羅 | Cheroh | 1950 | 3.90268°N 101.81358°E / 3.90268; 101.81358 (積羅) | ||
3 | 生利 | Sang Lee | 1950 | 3.65745°N 101.84495°E / 3.65745; 101.84495 (生利) | ||
4 | 新巴力 | Sempalit | 1950 | 3.80093°N 101.87148°E / 3.80093; 101.87148 (新巴力) | ||
5 | 雙溪只登 | Sungai Chetang | 1951 | 3.71063°N 101.82151°E / 3.71063; 101.82151 (雙溪只登) | ||
6 | 雙溪吉流 | Sungai Klau | 1950 | 3.74523°N 101.98034°E / 3.74523; 101.98034 (雙溪吉流) | ||
7 | 雙溪內 | Sungai Lui | 1950 | 3.81163°N 101.84736°E / 3.81163; 101.84736 (雙溪內) | ||
8 | 雙溪蘭 | Sungai Ruan | 1951 | 3.80758°N 101.93872°E / 3.80758; 101.93872 (雙溪蘭) | ||
9 | 都賴 | Tras | 1951 | 3.74043°N 101.80812°E / 3.74043; 101.80812 (都賴) | ||
10 | 重組村 | 雙溪查力 | Sungai Chalit | 3.75693°N 102.00699°E / 3.75693; 102.00699 (雙溪查力) |
關閉
淡馬魯縣內共有六個華人新村,其中五個為傳統新村,以及一個重組村。
更多資訊 序, 新村類型 ...
序 | 新村類型 | 村名 | 原文名 | 成立年份 | 坐標 | 村長 |
---|---|---|---|---|---|---|
1 | 傳統新村 | 加流(吉道) | Kerdau | 1952 | 3.57433°N 102.36988°E / 3.57433; 102.36988 (吉道) | |
2 | 瓜拉吉撓 | Kuala Krau | 1950 | 3.70922°N 102.36865°E / 3.70922; 102.36865 (瓜拉吉撓) | ||
3 | 聯增 | Lanchang | 1950 | 3.49461°N 102.19199°E / 3.49461; 102.19199 (聯增) | ||
4 | 文德甲 | Mentakab | 1950 | 3.48757°N 102.35218°E / 3.48757; 102.35218 (文德甲) | ||
5 | 淡馬魯 | Temerloh | 1950 | 3.45357°N 102.41798°E / 3.45357; 102.41798 (淡馬魯) | ||
6 | 重組村 | 柏冷谷 | Kampung Belenggu Halt | 3.43212°N 102.33733°E / 3.43212; 102.33733 (柏冷谷) |
關閉
檳城州
威中縣內共有6個華人新村,其中五個為傳統新村,以及一個重組村。現任新村發展官為王敬文,公正黨籍及前武吉丁雅州議員。
更多資訊 序, 新村類型 ...
序 | 新村類型 | 村名 | 原文名 | 成立年份 | 坐標 | 聯邦村長[22] (2022-) |
---|---|---|---|---|---|---|
1 | 傳統新村 | 武拉必 | Berapit | 1954 | 5.381714°N 100.472257°E / 5.381714; 100.472257 (武拉必) | 黃武進 |
2 | 柔府 | Juru | 1954 | 5.314125°N 100.44358°E / 5.314125; 100.44358 (柔府) | 邱順添 | |
3 | 馬章武莫 | Machang Bubok | 1954 | 5.333998°N 100.508155°E / 5.333998; 100.508155 (馬章武莫) | 陳福昌 | |
4 | 峇冬丁宜 | Permatang Tinggi | 1954 | 5.301277°N 100.478507°E / 5.301277; 100.478507 (峇冬丁宜) | 王振吉 | |
5 | 雙溪里武 | Sungai Lembu | 1952 | 5.390258°N 100.523077°E / 5.390258; 100.523077 (雙溪里武) | 黃運興 | |
6 | 重組村 | 甘榜峇汝 | Kampung Bahru | 5.3426°N 100.4708°E / 5.3426; 100.4708 (甘榜峇汝) | 吳瑞音 |
關閉
更多資訊 序, 新村類型 ...
序 | 新村類型 | 村名 | 原文名 | 成立年份 | 坐標 | 聯邦村長[22] (2022-) |
---|---|---|---|---|---|---|
1 | 重組村 | 平安村 | Kampung Selamat | 5.504918°N 100.514779°E / 5.504918; 100.514779 (平安村) | 許順耀 |
關閉
威南縣內共有7個華人新村,其中四個為傳統新村,以及一個重組村和二個漁村。
更多資訊 序, 新村類型 ...
序 | 新村類型 | 村名 | 原文名 | 成立年份 | 坐標 | 聯邦村長[22] (2022-) |
---|---|---|---|---|---|---|
1 | 傳統新村 | 爪夷 | Jawi | 1954 | 5.211444°N 100.495237°E / 5.211444; 100.495237 (爪夷) | 林楊傑 |
2 | 雙溪吉舌 | Sungai Kecil | 1954 | 5.164411°N 100.523190°E / 5.164411; 100.523190 (雙溪吉舌) | 林函杉 | |
3 | 華都村 | Valdor | 1954 | 5.241635°N 100.491300°E / 5.241635; 100.491300 (華都村) | 黃吉祥 | |
4 | 威利斯里村 | Wellesley | 1954 | 5.211821°N 100.516084°E / 5.211821; 100.516084 (威利斯里村) | 王長傑 | |
5 | 重組村 | 樟角村 | Changkat | 5.198436°N 100.469718°E / 5.198436; 100.469718 (樟角村) | 許賜和 | |
6 | 漁村 | 武吉淡汶峇眼 | Bagan Bukit Tambun | 5.274689°N 100.444173°E / 5.274689; 100.444173 (武吉淡汶峇眼) | 鄭鈴秋 | |
7 | 高淵港口 | Sungai Udang | 5.165217°N 100.427857°E / 5.165217; 100.427857 (高淵港口) | 殷才國 |
關閉
霹靂州
霹靂州內共有157個華人新村,其中125個為傳統新村(Kampung Baru)[9]、17個重組村(Kampung Baru Rangkaian)和15個漁村。[10]
峇眼拿督縣內共有八個華人新村,其中一個為傳統新村,以及七個漁村。
更多資訊 序, 新村類型 ...
序 | 新村類型 | 村名 | 原文名 | 成立年份 | 坐標 | 村長 (2023-)[23] |
---|---|---|---|---|---|---|
1 | 傳統新村 | 新邦安拔 | Simpang Empat | 1950 | 3°53′46″N 100°56′13″E | 鄭路添 |
2 | 漁村 | 峇眼漁港 | Bagan Ikan | 3°59′23″N 100°46′47″E | 陳浩順 | |
3 | 峇眼哩叭(峇眼裡拔) | Bagan Lipas Laut | 3°51′38″N 100°48′19″E | 蔡秀蒂 | ||
4 | 四條港 | Bagan Parit Empat | 3°51′22″N 100°50′32″E | 紀靜瑩 | ||
5 | 峇眼巴碩 | Bagan Pasir Laut | 3°51′35″N 100°49′11″E | 郭生財 | ||
6 | 雙呂江 | Bagan Sungai Belukang | 3°51′45″N 100°44′37″E | 王明華 | ||
7 | 雙武隆 | Bagan Sungai Burung | 3°58′36″N 100°42′19″E | 王和航 | ||
8 | 雙怡仗 | Bagan Sungai Tiang | 3°54′17″N 100°42′48″E | 林小玉 |
關閉
馬登巴冷縣內共有20個華人新村,其中17個為傳統新村,以及三個重組村。[註 6]2009年3月5日,馬登巴冷縣的萬嶺園重組村和積莪營親善村正式宣布獲批納入房屋及地方政府部管轄,可獲得政府常年發展撥款。
更多資訊 序, 新村類型 ...
序 | 新村類型 | 村名 | 原文名 | 成立年份 | 坐標 | 村長 (2023-)[24] |
---|---|---|---|---|---|---|
1 | 傳統新村 | 亞亦君令 | Ayer Kuning | 1950 | 4°11′21″N 101°08′33″E | 楊春松 |
2 | 萬嶺 | Banir | 1950 | 4°12′32″N 101°10′48″E | 潘運昌 | |
3 | 萬嶺園 | Banir Estate | 1950 | 4°13′21″N 101°13′35″E | 周貴君 | |
4 | 美羅東區 | Bidor Timur | 1950 | 4°07′00″N 101°17′21″E | ||
5 | 美羅火車頭 | Bidor Stesyen | 1950 | 4°06′20″N 101°16′02″E | ||
6 | 寶結百家 | Bukit Pagar | 1950 | 4°11′10″N 101°15′59″E | 湯慧儀 | |
7 | 積莪營 | Chenderiang | 1951 | 4°15′53″N 101°14′16″E | 戴明勝 | |
8 | 冷水河 | Kampung Coldstream | 1950 | 4°02′37″N 101°14′23″E | 劉秀宜 | |
9 | 金榜彭亨 | Kampung Pahang | 1951 | 4°13′02″N 101°16′32″E | 郭政祥 | |
10 | 瓜拉美金 | Kuala Bikam | 1950 | 4°01′21″N 101°14′36″E | ||
11 | 北根吉打 | Pekan Getah | 1950 | 4°11′18″N 101°13′30″E | 劉順億 | |
12 | 卜乾巴沙 | Pekan Pasir | 1951 | 4°04′09″N 101°17′14″E | ||
13 | 宋溪古羅 | Sungai Kroh | 1950 | 4°13′8″N 101°08′24″E | 謝振麟 | |
14 | 宋溪 | Sungkai | 1951 | 3°59′41″N 101°18′38″E | ||
15 | 丹那馬士 | Tanah Mas | 1950 | 4°08′41″N 101°15′58″E | 邱玉英 | |
16 | 打巴律 | Tapah Road | 1952 | 4°10′19″N 101°11′30″E | 何有安 | |
17 | 地摩 | Temoh | 1950 | 4°14′27″N 101°11′42″E | 劉健康 | |
18 | 重組村 | 美羅巴剎背 | Kampung Belakang Pasar | 4°06′39″N 101°17′05″E | ||
19 | 積莪營親善村 | Kampung Muhibbah Chenderiang | 4.258104°N 101.234317°E / 4.258104; 101.234317 (親善村) | 戴詩蓓 | ||
20 | 萬嶺園重組村 | Kampung Tersusun Banir Estate | 4°13′23″N 101°13′26″E | 黃俊逸 |
關閉
更多資訊 序, 新村類型 ...
序 | 新村類型 | 村名 | 原文名 | 成立年份 | 坐標 | 村長 (2023-)[23] |
---|---|---|---|---|---|---|
1 | 傳統新村 | 美羅路十二碑 | Batu Dua Belas | 1950 | 4°00′12″N 101°10′26″E | 陳國源 |
2 | 水閘 | Chui Chak | 1950 | 4°02′41″N 101°10′20″E | 張志順 | |
3 | 五豐村 | Goh Hong | 1960 | 4°01′39″N 101°08′02″E | 莫根 | |
4 | 冷甲 | Langkap | 1950 | 4°04′18″N 101°08′57″E | 朱耀華 | |
5 | 巴拉灣 | Pelawan | 1949 | 4°04′00″N 101°11′15″E | 陳永光 | |
6 | 芭尾(巴碩伯達馬) | Pasir Bedamar | 1950 | 4°02′06″N 101°00′21″E | 藍永勝 |
關閉
更多資訊 序, 新村類型 ...
序 | 新村類型 | 村名 | 原文名 | 成立年份 | 坐標 | 村長 (2023-)[24] |
---|---|---|---|---|---|---|
1 | 傳統新村 | 愛育嘉拉 | Ayer Kala | 1951 | 5°11′41″N 101°03′26″E | |
2 | 峇都魯亞 | Batu Dua | 1950 | 5°27′08″N 101°08′08″E | 許文訓 | |
3 | 仁丹 | Klian Intan | 1952 | 5°38′09″N 101°01′24″E | 陳志雄 | |
4 | 哥打淡板 | Kota Tampan | 1952 | 5°03′21″N 100°57′57″E | ||
5 | 高拉雷 | Kuala Rui | 1957 | 5°27′29″N 101°10′14″E | ||
6 | 巴登古魯 | Padang Grus | 1951 | 5°09′56″N 101°00′55″E | ||
7 | 高烏 | Pengkalan Hulu | 1959 | 5°42′16″N 101°00′07″E | 黃國源 | |
8 | 士力百加 | Selat Pagar | 1950 | 5°10′45″N 101°02′08″E | ||
9 | 打石 | Tasek | 1950 | 5°39′58″N 100°58′21″E | 杜鳳珍 | |
10 | 八號新村 | UPRA 8 | 1951 | 5°26′02″N 101°07′41″E | 林清才 |
關閉
金寶縣內共有14個華人新村,其中七個為傳統新村,以及七個重組村。
更多資訊 序, 新村類型 ...
序 | 新村類型 | 村名 | 原文名 | 成立年份 | 坐標 | 村長 (2023-)[24] |
---|---|---|---|---|---|---|
1 | 傳統新村 | 也南 | Jeram | 1950 | 4°23′18″N 101°09′18″E | 吳運添 |
2 | 新咖啡山 | Kopisan Baru | 1950 | 4°27′50″N 101°09′27″E | 楊祺 | |
3 | 拉灣古打 | Lawan Kuda Baru | 1950 | 4°27′09″N 101°09′38″E | 郭亞根 | |
4 | 雙溪古月 | Malim Nawar | 1950 | 4°21′11″N 101°07′09″E | 李寶蘭 | |
5 | 萬邦刁灣(桂花村) | Mambang Di Awan | 1950 | 4.2659375°N 101.1449375°E / 4.2659375; 101.1449375 (萬邦刁灣) | 黃俊輝 | |
6 | 石山腳 | Sungai Siput Selatan | 1950 | 4°23′40″N 101°11′38″E | 丘俊傑 | |
7 | 東興港 | Tronoh Mines | 1950 | 4°16′15″N 101°05′12″E | 陳成財 | |
8 | 重組村 | 埃斯頓村 | Aston Settlement | 4°19′05″N 101°09′00″E | 張寶婷 | |
9 | 榮峰園 | Desa Lawan Kuda | 4°27′04″N 101°09′17″E | 李惠芳 | ||
10 | 甘榜那哇 | Kampung Rawa | 4°28′06″N 101°10′08″E | 楊喻光 | ||
11 | 孤島重組村 | Kampung Tersusun Kowdow | 4.27°N 101.1446°E / 4.27; 101.1446 (孤島) | 馮文杰 | ||
12 | 雙溪古月甸 | Malim Nawar Tin | 4°21′14″N 101°07′01″E | 張偉建 | ||
13 | 獨立園重組村 | Taman Merdeka | 4°16′04″N 101°09′20″E | 黃志亮 | ||
14 | 華隆新村 | Wah Loong Baru | 4°18′31″N 101°08′57″E | 丘金明 |
關閉
吉輦縣內共有九個華人新村,其中一個為重組村,以及八個漁村。[註 9]現任新村發展官為楊硝幀。
更多資訊 序, 新村類型 ...
序 | 新村類型 | 村名 | 原文名 | 成立年份 | 坐標 | 村長 (2023-)[26] |
---|---|---|---|---|---|---|
1 | 重組村 | 兩成園 | Kampung Liang Seng | 4°58′55″N 100°30′06″E | 張彩光 | |
2 | 漁村 | 對面港 | Bagan Seberang | 5°00′25″N 100°25′43″E | 王龍強 | |
3 | 南港 | Bagan Selatan | 5°04′38″N 100°23′12″E | 劉玟豪 | ||
4 | 峇眼甸 | Bagan Tiang | 5°06′32″N 100°24′01″E | 黃其隆 | ||
5 | 北港 | Bagan Utara | 5°04′43″N 100°23′14″E | 陳健楷 | ||
6 | 惹蘭班台 | Jalan Pantai | 5°00′30″N 100°25′35″E | 連振明 | ||
7 | 甘榜呢拉央 | Kampung Nelayan | 5°00′14″N 100°25′04″E | 陳振炎 | ||
8 | 甘榜得樂 | Kampung Teluk | 5.00756°N 100.53149°E / 5.00756; 100.53149 (甘榜得樂) | 馬恆根 | ||
9 | 瓜拉牛拉 | Kuala Gula | 4°56′00″N 100°27′58″E | 陳明成 |
關閉
近打縣內共有33個華人新村,其中32個為傳統新村,以及一個重組村。[註 10]現任烏魯近打區(怡保)新村發展官為林萬能;而近打南區(華都牙也)新村發展官為許向德,公正黨籍。
更多資訊 序, 新村類型 ...
序 | 新村類型 | 村名 | 原文名 | 成立年份 | 坐標 | 村長 (2023-)[24] |
---|---|---|---|---|---|---|
1 | 傳統新村 | 安邦(暗邦) | Ampang Baru | 1953 | 4°35′14″N 101°07′48″E | |
2 | 百利 | Bali | 1951 | 4°23′38″N 101°00′20″E | 朱國強 | |
3 | 民萬 | Bemban | 1950 | 4°27′29.30″N 101°0′43.25″E | 林海表 | |
4 | 巴占 | Bercham | 1950 | 4°38′18″N 101°07′41″E | 羅國忠 | |
5 | 紅泥山 | Bukit Merah | 1950 | 4°33′6.3″N 101°2′25″E | 朱松基 | |
6 | 文冬 | Buntong | 1950 | 4°35′53″N 101°03′48″E | 蒲玉嬋 | |
7 | 曾吉京寧 | Changkat Kinding | 1951 | 4°41′58″N 101°09′03″E | ||
8 | 珠寶 | Chemor R.A. | 1950 | 4°43′17″N 101°07′08″E | ||
9 | 貞德隆 | Chenderong | 1950 | 4°24′26″N 101°03′02″E | 胡克仁 | |
10 | 華林市 | Falim | 1950 | 4°34′54″N 101°03′49″E | 詹忠崇 | |
11 | 喜州村/布先 | Gunung Hijau/Pusing | 1950 | 4°29′27″N 101°00′20″E | 陳進華 | |
12 | 崑崙喇叭 | Gunung Rapat | 1950 | 4°34′20″N 101°07′13″E | 林精偉 | |
13 | 印人徒置村(曾吉) | Indian Settlement (Desa Changkat) | 1951 | 4°28′39″N 101°01′44″E | ||
14 | 九洞 | Jelapang | 1953 | 4°38′14″N 101°03′35″E | 葉薦發 | |
15 | 獅尾新村 | Kampung Simee | 1950 | 4°37′03″N 101°06′36″E | 李羿澔 | |
16 | 甘榜斗華 | Kampung Tawas | 1951 | 4°38′54″N 101°06′01″E | 劉偉田 | |
17 | 金榜地傌 | Kampung Timah | 1951 | 4°16′58″N 101°03′13″E | 郭培 | |
18 | 拱橋 | Kanthan Bharu | 1951 | 4°44′30″N 101°07′06″E | 何秀萍 | |
19 | 瓜拉光 | Kuala Kuang | 1951 | 4°42′31.2″N 101°6′36.04″E | ||
20 | 拿乞 | Lahat | 1950 | 4°32′17″N 101°02′14″E | 葉俊傑 | |
21 | 林旦 | Lim Tan | 1950 | 4°39′32″N 101°09′27″E | ||
22 | 萬里望 | Menglembu | 1951 | 4°33′50″N 101°03′00″E | 李仕榮 | |
23 | 那拉 | Nalla | 1951 | 4°25′22″N 100°58′37″E | 陸正豪 | |
24 | 甲板 | Papan | 1950 | 4°30′54″N 101°00′44″E | 林慧莉 | |
25 | 新甲板 | Papan Baru | 1957 | 4°30′12″N 101°00′58″E | 黃觀長 | |
26 | 兵如港 | Pasir Pinji | 1950 | 4°34′29″N 101°05′19″E | 陳淑雯 | |
27 | 新邦波賴 | Simpang Pulai | 1951 | 4°31′49″N 101°07′33″E | 李錦成 | |
28 | 宋溪榴槤 | Sungai Durian | 1951 | 4°19′05″N 101°02′07″E | 劉學年 | |
29 | 打捫 | Tambun | 1952 | 4°36′27″N 101°08′16″E | ||
30 | 丹那依淡 | Tanah Hitam | 1951 | 4°43′40″N 101°08′33″E | ||
31 | 紅毛丹 | Tanjung Rambutan R.A. | 1950 | 4°40′12.54″N 101°9′16.94″E | ||
32 | 督亞冷 | Tanjung Tualang | 1950 | 4°19′34″N 101°03′26″E | 張玉平 | |
33 | 重組村 | 馬來甸新村 | Kampung Baru MTD | 4°29′19″N 101°02′44″E | 陳家強 |
關閉
江沙縣內共有15個華人新村,其中14個為傳統新村,以及一個重組村。
更多資訊 序, 新村類型 ...
序 | 新村類型 | 村名 | 原文名 | 成立年份 | 坐標 | 村長 |
---|---|---|---|---|---|---|
1 | 傳統新村 | 瑤倫 | Jerlun | 1952 | 4°43′58″N 100°54′36″E | |
2 | 加賴(寧羅/永梧) | Karai (Enggor) | 1951 | 4°50′08″N 100°58′01″E | ||
3 | 加地 | Kati | 1950 | 4°52′34″N 100°54′25″E | ||
4 | 叻沙 | Lasah | 1951 | 4°57′19″N 101°07′18″E | ||
5 | 利民加地 | Liman Kati | 1951 | 4°51′06″N 100°54′06″E | ||
6 | 連登 | Lintang | 1950 | 4°56′19″N 101°06′08″E | ||
7 | 萬濃 | Manong | 1954 | 4°35′38″N 100°52′53″E | ||
8 | 硝山 | Padang Rengas | 1952 | 4°46′27″N 100°50′33″E | ||
9 | 林馬班映 | Rimba Panjang | 1951 | 4°47′52″N 101°06′04″E | ||
10 | 新沙叻 | Salak Baharu | 1950 | 4°50′30″N 100°59′37″E | ||
11 | 沙叻北 | Salak Utara | 1950 | 4°50′05″N 101°00′30″E | ||
12 | 新壽活 | Sauk | 1950 | 4°56′05″N 100°55′16″E | ||
13 | 竹芭 | Sungai Buloh | 1951 | 4°49′13″N 101°03′47″E | ||
14 | 新邦也郎 | Simpang Jalong | 1952 | 4°49′23″N 101°05′31″E | ||
15 | 重組村 | 新邦也郎重組村 | Kampung Tersusun Simpang Jalong | 4°49′05″N 101°05′44″E |
關閉
拉律峇登司南馬縣內共有23個華人新村,其中21個為傳統新村,以及二個重組村。[註 11]現任司南馬區新村發展官為蔡漢倫。
更多資訊 序, 新村類型 ...
序 | 新村類型 | 村名 | 原文名 | 成立年份 | 坐標 | 村長 (2023-)[27] |
---|---|---|---|---|---|---|
1 | 傳統新村 | 後廊 | Aulong | 1950 | 4°51′11.5″N 100°42′45.9″E | 倪漢光 |
2 | 阿逸德潤 | Ayer Terjun | 1952 | 4°38′33.9″N 100°42′40.4″E | 劉少輝 | |
3 | 峇都古勞 | Batu Kurau | 1956 | 4°58′29.4″N 100°47′58.6″E | 莊成健 | |
4 | 新路口(章吉遮令) | Changkat Jering | 1950 | 4°47′27.4″N 100°43′13.7″E | 鄭景升 | |
5 | 日萊 | Jelai | 1952 | 5°00′43.2″N 100°48′37.9″E | 黃振吉 | |
6 | 甘文丁 | Kamunting | 1956 | 4°53′27.6″N 100°44′05.1″E | 黃良偉 | |
7 | 甘榜檳榔 | Kampung Pinang | 1956 | 4°53′00.7″N 100°43′34.6″E | 薛桂花 | |
8 | 十八丁 | Kuala Sepetang | 1952 | 4°50′18.7″N 100°37′44.6″E | 黃嬡香 | |
9 | 古布牙也 | Kubu Gajah | 1950 | 5°09′51.7″N 100°40′35.5″E | 李振通 | |
10 | 峇登 | Matang | 1950 | 4°49′11.4″N 100°40′16.2″E | 吳錫標 | |
11 | 巴東牙也 | Padang Gajah | 1954 | 4°36′54.3″N 100°42′59″E | 楊致濠 | |
12 | 大直弄 | Pasir Hitam | 1950 | 4°38′51.1″N 100°36′56.4″E | 王亞財 | |
13 | 保閣亞三 | Pokok Assam | 1951 | 4°49′42.3″N 100°44′18.4″E | 葉天財 | |
14 | 拉都班央 | Rantau Panjang | 1950 | 5°14′25″N 100°43′49.4″E | 黃世福 | |
15 | 連登班央(怡郁) | Redang Panjang (Ijok) | 1950 | 5°06′56.9″N 100°46′59.2″E | 梁永強 | |
16 | 雙溪吉隆 | Sungai Kerang | 1952 | 4°35′46.6″N 100°40′54.3″E | 黃彥歷 | |
17 | 雙溪羅丹 | Sungai Rotan | 1950 | 4°33′21.5″N 100°44′05″E | 高利光 | |
18 | 雙溪打立 | Sungai Terap | 1950 | 5°12′12.6″N 100°41′01.0″E | 楊永立 | |
19 | 新板 | Simpang | 1952 | 4°49′13.2″N 100°42′37.5″E | 曾志強 | |
20 | 淡布落 | Temerlok | 1950 | 4°39′06.3″N 100°41′33.8″E | 郭麗芬 | |
21 | 直弄 | Terong | 1952 | 4°42′28.9″N 100°43′12.9″E | 鄧湕錝 | |
22 | 重組村 | 浮羅丹絨 | Pondok Tanjung | 5°00′40″N 100°43′46″E | 陳鈺文 | |
23 | 司南馬 | Selama | 5.217849°N 100.692773°E / 5.217849; 100.692773 (司南馬) | 李福泉 |
關閉
更多資訊 序, 新村類型 ...
序 | 新村類型 | 村名 | 原文名 | 成立年份 | 坐標 | 村長 (2023-)[24] |
---|---|---|---|---|---|---|
1 | 傳統新村 | 愛大華 | Ayer Tawar | 1951 | 4°17′38″N 100°45′33″E | 陳為飛 |
2 | 木威 | Beruas | 1951 | 4°29′56″N 100°47′26″E | 張啟連 | |
3 | 莫珍歪 | Changkat Keruing | 1951 | 4°22′38″N 100°41′12″E | 曾香山 | |
4 | 福清洋 | Kampung Cina | 1951 | 4°11′39″N 100°41′07″E | 林秀梅 | |
5 | 哲仁(第三村) | Kampung Jering | 1951 | 4°20′47″N 100°46′41″E | 陳利明 | |
6 | 甘文閣 | Kampung Koh | 1951 | 4°11′19″N 100°42′19″E | 薛行順 | |
7 | 甘光馬坡(第二村) | Kampung Merbau | 1951 | 4°20′05″N 100°43′48″E | 梁慧昌 | |
8 | 格尼市 | Pekan Gurney | 1951 | 4°13′21″N 100°44′39″E | 詹義飛 | |
9 | 拉也依淡(第一村) | Raja Hitam | 1951 | 4°20′12″N 100°45′02″E | 陳家先 | |
10 | 二條路 | Simpang Dua | 1951 | 4°12′08″N 100°43′50″E | 游仁豪 | |
11 | 五條路 | Simpang Lima | 1951 | 4°14′51″N 100°45′31″E | 葉振漢 | |
12 | 雙溪峇都 | Sungai Batu | 1951 | 4°25′54″N 100°39′21″E | 陳美燕 |
關閉
慕亞林縣內共有七個華人新村,其中六個為傳統新村,以及一個重組村。現任仕林河新村發展官為許粽傳。
更多資訊 序, 新村類型 ...
序 | 新村類型 | 村名 | 原文名 | 成立年份 | 坐標 | 村長 (2023-)[24] |
---|---|---|---|---|---|---|
1 | 傳統新村 | 美冷火車頭 | Behrang Stesyen | 1950 | 3°44′35″N 101°26′59″E | 廖亞蝦 |
2 | 美冷嗚嚕 | Behrang Ulu | 1950 | 3°45′21″N 101°29′47″E | 林志升 | |
3 | 哥多容 | Ketoyong | 1950 | 3.689577°N 101.516274°E / 3.689577; 101.516274 (哥多容) | 黃守輝 | |
4 | 仕林河 | Slim River | 1950 | 3°49′54″N 101°24′02″E | 林清洲 | |
5 | 仕林村 | Slim Village | 1950 | 3°50′57″N 101°28′51″E | 何春汕 | |
6 | 地羅叻 | Trolak | 1950 | 3°53′28″N 101°22′38″E | 哥比巴拉克斯南 | |
7 | 重組村 | 合作社 | Kampung Perhentian | 3.829899°N 101.403507°E / 3.829899; 101.403507 (合作社) | 余根福 |
關閉
玻璃市州
玻璃市有二個華人新村,其中一個為傳統新村[9],以及一個重組村。[10]現任新村發展官為陳雪芬。
更多資訊 序, 新村類型 ...
序 | 新村類型 | 村名 | 原文名 | 成立年份 | 坐標 | 村長 |
---|---|---|---|---|---|---|
1 | 傳統新村 | 新路村 | Pauh Setia | 1956 | 6.438084°N 100.301644°E / 6.438084; 100.301644 (新路村) | |
2 | 重組村 | 加基武吉 | Kaki Bukit | 6.643650°N 100.208078°E / 6.643650; 100.208078 (加基武吉) |
關閉
雪蘭莪州

雪蘭莪州共有77個華人新村。其中41個為傳統新村(Kampung Baru)[9]、19個重組村(Kampung Baru Rangkaian)和17個漁村。[10]
鵝嘜縣共有16個華人新村,其中5個為傳統新村,以及11個重組村。
更多資訊 序, 新村類型 ...
關閉
烏魯冷岳縣共有12個華人新村,其中十個為傳統新村,以及二個重組村。
更多資訊 序, 新村類型 ...
關閉
烏魯雪蘭莪縣共有13個華人新村,其中八個為傳統新村,以及五個重組村。
更多資訊 序, 新村類型 ...
關閉
巴生縣共有四個華人新村,其中一個為傳統新村,以及三個漁村。
更多資訊 序, 新村類型 ...
序 | 新村類型 | 村名 | 原文名 | 成立年份 | 坐標 | 村長[28] (2024-) |
---|---|---|---|---|---|---|
1 | 傳統新村 | 班達馬蘭 | Pandamaran | 1952 | 3.00801°N 101.41338°E / 3.00801; 101.41338 (班達馬蘭) | 柯金勝 |
2 | 漁村 | 海南村 | Bagan Hailam | 3.00243°N 101.38657°E / 3.00243; 101.38657 (海南村) | 呂清文 | |
3 | 五條港 | Bagan Sungai Lima | 3.03984°N 101.27830°E / 3.03984; 101.27830 (五條港) | |||
4 | 吉膽島 | Pulau Ketam | 3.02140°N 101.25245°E / 3.02140; 101.25245 (吉膽島) | 蔡欽仁 |
關閉
瓜拉冷岳縣共有二個華人新村,皆為傳統新村。
更多資訊 序, 新村類型 ...
序 | 新村類型 | 村名 | 原文名 | 成立年份 | 坐標 | 村長[28] (2024-) |
---|---|---|---|---|---|---|
1 | 傳統新村 | 仁嘉隆 | Jenjarom (Sungai Jarum) | 1950 | 2.87669°N 101.49613°E / 2.87669; 101.49613 (仁嘉隆) | 洪平基 |
2 | 丹絨士拔 | Tanjung Sepat (Tanjung Sepat Indah) | 1950 | 2.65969°N 101.55989°E / 2.65969; 101.55989 (丹絨士拔) | 戴河松 |
關閉
瓜拉雪蘭莪縣共有十個華人新村,其中三個為傳統新村,以及七個漁村。
更多資訊 序, 新村類型 ...
序 | 新村類型 | 村名 | 原文名 | 成立年份 | 坐標 | 村長[28] (2024-) |
---|---|---|---|---|---|---|
1 | 傳統新村 | 依約 | Ijok Baru | 1951 | 3.31610°N 101.41404°E / 3.31610; 101.41404 (依約) | 湯添房 |
2 | 八丁燕帶 | Batang Berjuntai (Bestari Jaya) | 1956 | 3.37795°N 101.40717°E / 3.37795; 101.40717 (八丁燕帶) | 鄭玉良 | |
3 | 峇東 | Tiram Setia | 1958 | 3.42652°N 101.24703°E / 3.42652; 101.24703 (峇東) | 李文使 | |
4 | 漁村 | 峇眼巴西 | Bagan Pasir | 3.40143°N 101.17098°E / 3.40143; 101.17098 (峇眼巴西) | 顏寶珍 | |
5 | 巴西不南邦 | Bagan Pasir Penambang | 3.34753°N 101.25268°E / 3.34753; 101.25268 (巴西不南邦) | 鄭建儒 | ||
6 | 沙沙蘭 | Bagan Sasaran (Sungai Buloh) | 3.25878°N 101.30479°E / 3.25878; 101.30479 (沙沙蘭) | |||
7 | 雙溪章谷(鬍鬚港) | Bagan Sungai Janggut | 3.17327°N 101.31047°E / 3.17327; 101.31047 (雙溪章谷) | 陳仁和 | ||
8 | 雙溪加江 | Bagan Sungai Kajang | 3.40163°N 101.16918°E / 3.40163; 101.16918 (雙溪加江) | 林福長 | ||
9 | 東姑臘 | Bagan Sungai Tengkorak | 3.44910°N 101.13439°E / 3.44910; 101.13439 (東姑臘) | 謝芷筠 | ||
10 | 雙溪由 | Bagan Sungai Yu Baru | 3.35389°N 101.24805°E / 3.35389; 101.24805 (雙溪由) | 黃耀前 |
關閉
八打靈縣共有七個華人新村,其中六個為傳統新村,以及一個重組村。
更多資訊 序, 新村類型 ...
序 | 新村類型 | 村名 | 原文名 | 成立年份 | 坐標 | 村長[28] (2024-) |
---|---|---|---|---|---|---|
1 | 傳統新村 | 蒲種十四哩 | Batu 14, Puchong | 1950 | 2.99430°N 101.62313°E / 2.99430; 101.62313 (蒲種十四哩) | 黃健生 |
2 | 白沙羅 | Damansara (Seri Damansara) | 1950 | 3.12952°N 101.63248°E / 3.12952; 101.63248 (白沙羅) | 何紅赬 | |
3 | 史里肯邦安(沙登) | Seri Kembangan (Serdang) | 1950 | 3.02523°N 101.70299°E / 3.02523; 101.70299 (沙登) | 方年泰 | |
4 | 雙溪威 | Seri Setia (Sungai Way) | 1950 | 3.08941°N 101.61789°E / 3.08941; 101.61789 (雙溪威) | 陳有才 | |
5 | 梳邦 | Subang (Seri Subang) | 1950 | 3.14302°N 101.53612°E / 3.14302; 101.53612 (梳邦) | 曾正文 | |
6 | 雙溪毛糯 | Sungai Buloh (Seri Sungai Buloh) | 1950 | 3.19784°N 101.56506°E / 3.19784; 101.56506 (雙溪毛糯) | 何淑雲 | |
7 | 重組村 | 千百家村 | Kampung Cempaka | 3.11727°N 101.59855°E / 3.11727; 101.59855 (千百家村) | 林櫻樺 |
關閉
沙白安南縣共有12個華人新村,其中三個為傳統新村,以及九個漁村。
更多資訊 序, 新村類型 ...
關閉
雪邦縣共有五個華人新村,其中四個為傳統新村,以及一個重組村。
更多資訊 序, 新村類型 ...
序 | 新村類型 | 村名 | 原文名 | 成立年份 | 坐標 | 村長[28] (2024-) |
---|---|---|---|---|---|---|
1 | 傳統新村 | 龍溪 | Dengkil (Seri Dengkil) | 1950 | 2.86067°N 101.67971°E / 2.86067; 101.67971 (龍溪) | 李桂安 |
2 | 沙叻 | Salak | 1952 | 2.78330°N 101.75158°E / 2.78330; 101.75158 (沙叻) | 許藝耀 | |
3 | 雪邦 | Sepang (Sepang Jaya) | 1950 | 2.68731°N 101.74843°E / 2.68731; 101.74843 (雪邦) | 陳海波 | |
4 | 雙溪比力 | Sungai Pelek (Seri Sungai Pelek) | 1950 | 2.64212°N 101.71227°E / 2.64212; 101.71227 (雙溪比力) | 余東發 | |
5 | 重組村 | 一支港 | Batu Satu | 2.68084°N 101.74186°E / 2.68084; 101.74186 (一支港) |
關閉
登嘉樓州
龍運縣有一個華人新村,為傳統新村。
更多資訊 序, 新村類型 ...
序 | 新村類型 | 村名 | 原文名 | 成立年份 | 坐標 | 村長 |
---|---|---|---|---|---|---|
1 | 傳統新村 | 龍運五哩 | Batu Lima | 1950 | 4.71524°N 103.4169°E / 4.71524; 103.4169 (龍運五哩) |
關閉
甘馬挽縣有一個華人新村,為傳統新村。
更多資訊 序, 新村類型 ...
序 | 新村類型 | 村名 | 原文名 | 成立年份 | 坐標 | 村長 |
---|---|---|---|---|---|---|
1 | 傳統新村 | 亞益仁耐 | Air Jernih | 1954 | 4.40840°N 103.39753°E / 4.40840; 103.39753 (亞依仁耐) |
關閉
瓜拉尼魯斯縣有一個華人新村,為傳統新村。
更多資訊 序, 新村類型 ...
序 | 新村類型 | 村名 | 原文名 | 成立年份 | 坐標 | 村長 |
---|---|---|---|---|---|---|
1 | 傳統新村 | 蒲萊 | Pulai Baru | 1953 | 5.37369°N 103.0585°E / 5.37369; 103.0585 (蒲萊) |
關閉
聯邦直轄區
吉隆坡共有三個華人新村,皆為傳統新村。[9][10]現任新村發展官為劉志光, 公正黨籍。
更多資訊 序, 新村類型 ...
序 | 新村類型 | 村名 | 原文名 | 成立年份 | 坐標 | 村長[29] |
---|---|---|---|---|---|---|
1 | 傳統新村 | 熱水湖 | Air Panas | 1950 | 3.1885°N 101.7180°E / 3.1885; 101.7180 (熱水湖) | 溫慶曜 |
2 | 增江 | Jinjang | 1950 | 3.2086°N 101.6617°E / 3.2086; 101.6617 (增江) | 蘇金髮 | |
3 | 沙叻秀 | Salak Selatan | 1950 | 3.0890°N 101.70386°E / 3.0890; 101.70386 (沙叻秀) | 魏國明 |
關閉
相關出版
- 林, 廷輝; 宋, 婉瑩. 《马來西亚华人新村五十年》. 華社硏究中心. 2000: 220 [2019-03-17]. ISBN 983967365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6-15).
- 林, 廷輝; 方, 天養. 《马来西亚新村:迈向新旅程》. 策略分析與政策研究所(INSAP). 2005: 196 [2019-03-17]. ISBN 98342657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1-23).
注釋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