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黃海化學工業研究社舊址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黃海化學工業研究社舊址建於1922年8月,是中國第一家私營化工科研機構黃海化學工業研究社所在地的舊址,位於天津市濱海新區[1]解放路338號,目前,黃海化學工業研究社舊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天津市文物保護單位[3]和特殊保護等級歷史風貌建築[4]。
歷史
李燭塵在赴內蒙古考察天然鹼後與范旭東先生商議設立化學工業研究機構以擴大化工事業。1922年8月15日
黃海化學工業研究社舊址始建於1922年8月,該建築是中國實業家范旭東出資10餘萬銀元在原久大精鹽廠化驗室的基礎上創建的。在范旭東先生的倡議下,久大精鹽公司研究室從久大精鹽公司剝離,並在此基礎上創立了中國第一所私立化工研究機構——「黃海化學工業研究社」。黃海化學工業研究社在成立之初,主要是協助久大精鹽公司、永利鹼廠調查和分析原燃物料,對長蘆鹽場鹽滷的應用進行實驗,其次是為今後永利鹼廠開拓新的產品在技術上打下基礎。1928年起,黃海化學工業研究社用廣東沿海的藻類為原料試製鉀肥和碘。同年5月,又用山東博山的鋁土頁岩礦石為原料進行研究,並於1935年試煉出中國的第一塊金屬鋁樣品,並用將其鑄成鋁製飛機模型以紀念。1931年,黃海化學工業研究社成立菌學研究室,開展對酒精原料和酵母的研究,推動了中國菌學及酒精工業的發展。1937年七七事變以後,天津塘沽淪陷,黃海化學工業研究社在戰時隨久大精鹽、永利鹼廠一同遷往內陸地區並繼續開展研究直至抗戰結束。1950年,研究社遷址北京,1952年,黃海化學工業研究社經董事會全體董事和全體員工一致同意,將杜中一切財產和所有工作人員並歸中國科學院,成為中國科學院工業化學研究所。[5]1991年,黃海化學工業研究社舊址經天津市人民政府公布為「天津市文物保護單位」。1994年,研究社舊址被中國共產黨天津市委員會、天津市人民政府命名為「天津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1996年,研究社舊址又被化工部命名為「全國化工系統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13年,黃海化學工業研究社舊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為黃海化學工業研究社紀念館。[6][7]
Remove ads
建築
黃海化學工業研究社舊址占地面積440平方米,為磚混結構二層英國灰色別墅,該建築坐北朝南。[8]
內部連結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