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龍州縣
崇左市的一个县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龍州縣是中國廣西壯族自治區崇左市轄縣。位於廣西西南邊境,東部和南部與廣西大新縣、崇左市江州區、寧明縣、憑祥市接壤,西部是越南高平省,邊境線長184公里,面積2,317.8平方公里。縣人民政府駐龍州鎮康平街28號。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22年7月29日) |
Remove ads
地理
西北高,中南低。以喀斯特地形石山為主,很多獨立的小山峰陡而散碎,連綿的有下凍和彬橋之間的「大青山」,主峰海拔1045公尺,儘管在地形圖上看大體是統一的綠色,但實際上還是以山地為主。地下多暗河,發源於越南的水口河、平而河、明江於境內匯合成為左江(珠江水系),但左江龍州段本地一般稱為「麗江」。麗江兩岸風景類似桂林,但山體更大,多崖壁。
中北部有弄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為喀斯特地形原始地貌,有保護動植物白頭葉猴、黑葉猴、金花茶等。據說還有雲豹、華南虎。東部與寧明縣處有瓏瑞自然保護區。
主要自然災害為地下暗河堵塞會形成內澇。
龍州屬副熱帶氣候。1月平均氣溫 14.0 ℃,7月平均氣溫 28.2 ℃,全年均溫 22.2 ℃。
歷史
歷史有一千二百餘年,《明史》卷三百十九列傳第二百七「廣西土司三」有「龍州」一條,記洪武至嘉靖年間土官趙氏。
唐置龍州,治所在今龍州北;元改為萬戶府,移治今龍州;明洪武初復改為龍州;清雍正三年(1725年)廢除;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置廳,1912年升為龍州府;1913年改為龍州縣。
現縣檔案館修有《龍州縣誌》,敘至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

清末,尤其是中法戰爭中國「不敗而敗」後,成為法國勢力在中國廣西的一個據點,法國人在龍州鎮修建了法國領事館、機場、火車站(因中法軌距不同而流產)、教堂。1929年鄧小平等人到龍州,利用國民黨桂系和蔣介石的矛盾,為起義做準備,1930年2月1日,由俞作豫和李明瑞等人領導了龍州起義,建立了紅八軍,和左江蘇維埃政權,一度驅逐了法國領事館人員和傳教士。縣城今有紅八軍軍部舊址。後來這個蘇區因為當時中共中央不切實際的「解放南方」的指示而在1931年被國民黨消滅。鄧小平沒有具體參加起義,也沒有執行攻打柳州的指示,而是帶著越來越少的隊伍去了江西井岡山和毛澤東會合。同時龍州也是中共和越盟從早期直至越南抗法抗美救國時期接觸的管道之一,縣城有胡志明與中國展覽館,水口鎮有中越烈士墓園,紀念在兩國各自革命戰爭和對日、法、美戰爭中互相支援的中越軍民。1979年,龍州和憑祥市、靖西縣、那坡縣成為中越戰爭廣西方向的前線,廣州軍區部隊和本地支前民兵曾在這裡作戰、進出越南,現在水口鎮闢為景點的311高地是當時戰場之一。其後十幾年零星衝突的時有發生。1992年中越敵對結束後,重新開放邊貿,現在縣城街頭有很多印在紅紙上的「越語培訓」廣告。很多住在中越兩邊的居民都有親戚關係。
Remove ads
人口
人口29.3萬(2007年),人口密度115人/平方公里。壯族占95%,但西北部武德、金龍地區一些村屯的人自稱為傣族,未獲官方承認。
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龍州縣常住人口為232068人。[3]
龍州縣內有數個天主教堂以及基督新教教堂,但本縣天主教與基督新教具體信徒數量尚無數據。
行政區劃
12個鄉鎮,縣政府駐龍州鎮,鄉鎮以下是村,村以下是(自然)屯,屯的漢語名稱多為壯語音譯,如「板靠」、「板叫」、「那電」、「那豆」、「隴萬」、「隴其」等,大屯幾十戶,小屯幾戶。
有國家一類口岸水口口岸、二類口岸科甲口岸(武德鄉政府駐地),及三個邊民互市點。 現轄:[4]
交通
龍州縣城可直達:各鄉鎮、崇左市區、寧明、憑祥、天等、大新縣、南寧(每天往返,3小時到埌東站)、廣州(每天往返,8-10小時到芳村和窖口站)、越南高平。
縣城有兩個長途車站。天黑後只有計程車可以下鄉。縣城內有兩路公共汽車。出租三輪摩托價格一般5元。
- 省級路:崇左至水口高速公路,
南友高速公路的龍州夏石支線二級路,崇左-龍州二級路、龍州-水口二級路、邊境(金龍-科甲-水口)二級路、
水崇愛高速。
219國道、
243國道、
358國道。
- 縣鄉級路:不同方向上的兩個鄉鎮有可能不能直達。本縣道路目前大體為以縣城為中心向四個方向輻射狀,有一些山地河流阻隔和盲端。某些土路搓板現象嚴重。一般村屯裡還有專人養馱馬走山路運小宗貨物和柴禾,該種馬身材矮小。摩托車作為家庭交通工具比較普及。
- 個別屯不通公路,只能徒步前往。
龍州縣內沒有鐵路和民航設施,但這裡曾經有廣西第一個火車站(未通鐵路,原計劃修建的鐵路通往憑祥。)和廣西的第一個機場。
Remove ads
風景名勝
經濟
縣城有十層以上高樓。鄉政府所在村多數為磚房,其他村屯多數是文革時期建的黃色磚牆瓦頂房,個別村還有土房,壯族傳統的干欄式房已不多。
龍州烏龍茶: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飲食
以正餐主食米飯、早餐米粉、米粥為主,白話居民菜式風格屬粵菜。有豬、雞、鴨肉,鄉村地區還喜歡吃馬肉,牛肉不多。常見蔬菜是空心菜。習慣中午喝粥(天氣炎熱時),晚上煮新米飯。八月十五吃生魚片,當地稱為「魚生」。
文化教育

縣城有南寧高等師範專科學校,當地簡稱「師專」,現已更名為廣西民族師範學院。是崇左市(原稱南寧地區)唯一的高等院校。 已於2012搬離至崇左市。
高中有龍州中學、龍州一中、職業專科學校。每個鄉鎮有一個中學,只設初中。部分村有一個小學。縣城有幼兒園。
縣城有一個中山公園、一個圖書館、三個革命歷史紀念館(紅八軍部、龍州起義、胡志明與中國)、兩個新華書店門市部(以教材教輔為主),一個電影院,還有很多網吧。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