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1133/1134次列車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1133/1134次列車是中國鐵路運行於內蒙古西部城市烏海與首都北京之間的一趟普通旅客快車,自1949年9月1日起開行,現由呼和浩特鐵路局包頭客運段烏津車隊負責客運任務,[1]是烏海市首班始發進京列車[2]。列車使用25G型客車,沿包蘭鐵路、集包鐵路、京包鐵路和豐沙鐵路運行,全程1205公里,途經內蒙古、山西、河北、北京一區兩省一市。其中烏海西站至北京西站運行20小時59分,使用車次為1134次;北京西站至烏海西站運行21小時35分,使用車次為1133次。
Remove ads
歷史

1949年9月1日,當時的呼和浩特鐵路局包頭列車段開通永定門站(後改為北京南站)至包頭站的141/142次列車,該列車屬於跨局直通普客列車,經永定門、柳村、廣安門、西直門(老京張線)運行。141/142次列車於1968年改為341/342次列車,1981年10月改為441/442次列車,但仍為逢站必停的普慢列車。[3][4]
早前從烏海前往北京仍需乘坐43/44次及169/170次(後改為77/78次)等過路列車,而烏海彼時並無始發進京列車。1997年3月31日,中國鐵路大幅調整運行圖,實施第一次大提速,441/442次列車的車次改為541/542次列車,並延長至烏海西站。前往北京南站的首班542次列車於當天7時40分從烏海西站開出,烏海地區沒有始發進京列車的歷史就此結束。1998年7月1日,541/542次列車延長至天津,經由京哈線(改線前)、豐沙線、京包線、包蘭線運行,車次改為542/543、544/541次。[5]同年7月6日,該列車被冠名為「漠中泉號」列車,以宣傳這一啤酒品牌,冠名為期一年。[6]
2000年10月21日,542/543、544/541次列車在中國鐵路第三次大提速中改為2142/2143、2144/2141次列車,天津至烏海西運行22小時05分,仍然使用無空調客車。[7]2005年,列車改用25G型空調車底。[8]
2006年5月9日晚23時09分,北京南站舊站房正式停用,天津經北京南至烏海西的2141次列車成為最後一班從老南站開出的列車。[9][10]次日,該列車不再經停北京南站和豐臺站,但仍在黃村站停靠,同時烏海西-北京西隔日開行L405/406次列車,以填補烏海至北京樞紐列車的空缺。[11]2006年7月1日,2142/2143、2144/2141次列車改在北京西站換向。[12]次年1月15日,由於天津站封站改造,2142/2143、2144/2141次改在天津臨時客運站到發,不再停靠黃村站和天津北站。[13]
2007年4月18日,中國鐵路實施第六次大提速,原2142/2143、2144/2141次變更為1134/1135、1136/1133次列車[註 1]。[14]2008年8月1日,天津站恢復運營,原在天津臨時站停靠的普速列車次日遷回天津站,其中包括1135/1136次。
2012年7月1日,1134/1135、1136/1133次列車改用25G型DC600V集便車底,運行時刻稍有調整,烏海站同時新增兩班進京列車(K1177/1178次列車和T177/178次列車)。[15]同年12月3日,該列車在集寧南-包頭區間改經集包鐵路第二雙線運行。[16]
2017年9月21日起,1134/1135、1136/1133次列車取消北京西站停靠,改停黃村站。[17]
2019年1月5日,1134/1135、1136/1133次列車的運行區間改為烏海西至北京西間運行,車次改為1133/1134次[18]。
2020年10月11日,運行長達71年之久的1133/1134次列車停運。
Remove ads
列車編組
1134/1135、1136/1133次列車的乘務工作由呼和浩特鐵路局包頭客運段烏津車隊負責,自2012年7月1日起使用配屬包頭車輛段的中國鐵路25G型DC600V機車直供電集便車底,採取18節車廂編組,其中郵政車1輛(欠編)、硬臥車10輛、硬座車5輛、軟臥車、餐車各1輛。由於烏海西站不具備車體整備能力,該列車的車體與烏海西至呼和浩特的K7905/7906次列車套跑。[19][20]
機車交路

運行時刻
- 數據截至2019年7月10日:
Remove ads
1134/1135、1136/1133次(2018年4月10日)
1134/1135、1136/1133次(2016年4月)
Remove ads
參見
注釋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