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D265/268、D267/266次列車
来往北京与银川的车次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D265/268、D267/266次列車是中國鐵路運行於寧夏首府銀川至首都北京之間的一對動車組列車,其前身Z275/278、Z277/276次列車自2011年4月1日起開行,由蘭州鐵路局銀川客運段負責客運任務,是當時寧夏開行的首趟直達特快列車[1]。列車使用復興號CR200J型動車組,沿太中銀鐵路、石太客運專線及京廣鐵路運行,途經寧夏、陝西、山西、河北及北京三省一市一區,全程1226公里。其中銀川站至北京西站運行11小時22分,使用車次為D265/268次;北京西站至銀川站運行11小時2分,使用車次為D267/266次。
![]() | 此條目需要更新,原因:列車編組需要更新。 (2024年12月9日) |
![]() |
Remove ads
歷史
1958年8月1日,全長990公里的包蘭鐵路(包頭↔蘭州)在銀川接軌[2],寧夏結束了沒有鐵路的歷史。包蘭鐵路建成後,隨即開行了經由銀川開往蘭州和三盛公(位於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市)的兩趟混合列車,這也是銀川火車站僅有的兩趟旅客列車。1958年11月,這兩趟列車合併成包頭至蘭州之間的普通旅客列車,車次變為101/102次 [3]。1959年夏季,由大同客運段擔當的京蘭61/62次直快車隊組建完成,開行了北京往返蘭州的61/62次直快列車。該列車的開行,使得寧夏有了直通首都北京的旅客列車。1961年,隨著全國鐵路調整運行圖,該列車車次變更為43/44次,並一直沿用至今[4]。1959年至1975年這十幾年間,43/44次直快列車成為了寧夏人民去往北京的唯一列車。這種情況,直到1975年開行了北京往返銀川的169/170次直快列車以後才得以改觀。
Remove ads
隨著寧夏經濟社會的發展,寧夏與首都北京的經貿交流日益密切,人員往來明顯增多,原有的43/44次直快列車不足以應付寧夏市民的需求。1975年1月14日至2月9日,為了滿足廣大工農兵旅客的出行需求,鐵路部門加開了隔日運行的65/66次臨時旅客列車,該列車成為了寧夏最早的始發進京列車。同年9月21日,全國鐵路實行新的運行圖,新的運行圖中增加了北京往返銀川的169/170次直快列車,列車由包頭鐵路分局包頭車輛段和包頭客運段擔當,每周三天由北京開往銀川,另外三天由北京開往包頭,剩餘一天停運。1981年,169/170次直快列車調整為每日北京↔銀川間運行[3],1984年11月26日實現餐車清真化。[5]1988年,由蘭州鐵路局、寧夏回族自治區政府投資的舊火車站建成於現在的興州北街,於當年7月底作為自治區成立30周年大慶的獻禮工程投入使用,銀川火車站的接發旅客能力明顯增強。1990年4月1日,銀川客運段成立,隨即169/170次直快列車的乘務改為蘭州鐵路局銀川客運段擔當[6],該趟列車也成為了中國唯一的一趟穆斯林列車[7]。
1994年,隨著全國鐵路調整運行圖,169/170次直快列車升級為特快列車,車次改為77/78次,全程運行時間縮短[6]。1998年10月1日,77/78次改為177/178次,由京包線關溝段改經豐沙鐵路運行,且由北京站改至北京西站到發。[8]2000年10月,中國鐵路實施第三次大面積提速[9],該列車又調整為快速列車,並更名為K177/178次,同年12月18日改用25G型空調車底。[10]此後,在鐵道部的三進列車評比中,K177/178次列車曾連續獲得「紅旗列車」稱號[11]。2006年,K177/178次列車被銀川客運段冠名為「塞上風情」號品牌列車[12],且在更改車次後仍保留該品牌。2011年1月11日,連接山西、陝西、寧夏三省區的太中銀鐵路全線通車,新的鐵路運行圖調整工作正式實施。銀川至北京的K177/178次列車調整徑路,由途經包頭、呼和浩特、大同、張家口南、沙城等地到達北京西站,改為途經定邊、太原、石家莊至北京西站,同時車次變更為K175/178、K177/176次[13]。
Remove ads

2011年4月1日,根據中國鐵道部的最新調度命令,K175/178、K177/176次提高等級為特快列車,車次調整為T275/278、T277/276次,運行徑路由太中銀鐵路、石德鐵路、京九鐵路調整為太中銀鐵路、石太客運專線及京廣鐵路運行。此次調整再次使寧夏地區擁有了特快列車,並通過線路優化、車體等級提高,使銀川至北京的全程運行時間壓縮了6-7小時,真正實現了兩地間夕發朝至的目標[14]。K177/178這對車次後來曾用於徐州站至廈門站的列車(原2025/2026次[15]),但於2015年7月1日因車次變動而再度留空,2016年1月10日起被鄭州鐵路局用於鄭州至西寧的列車。
2014年12月10日,T275/278、T277/276次列車取消靖邊、保定停站,升級為直達特快列車,車次改為Z275/278、Z277/276次,行車時間進一步縮短,該列車由此成為了寧夏首班直達特快列車[16]。2015年1月26日,出於推廣寧夏特色旅遊資源和旅遊品牌的考量,Z275/278、Z277/276次被寧夏回族自治區政府冠名為「絲路驛站——寧夏號」,並在銀川火車站舉行了首發儀式,這標誌著寧夏告別了沒有高品質列車的歷史[17][18]。該列車編組於2015年3月16日改為硬臥車14輛、軟臥車2輛、高級軟臥車1輛、餐車1輛,實現「全列臥鋪」[19]。這班銀川的老牌進京列車被冠名為「絲路驛站」旅遊品牌列車後,影響力進一步增強,甚至成為2015年寧夏旅遊的關鍵詞之一。[20]
Remove ads

2024年1月10日,中國鐵路一季度列車運行圖調整,Z275/278、Z277/276次列車升級為D265/268、D267/266次列車,車體改用復興號CR200J型動車組[21]。
列車編組
銀川至北京的169/170次列車在開行初期使用的是俗稱「綠皮車」的中國鐵路22型客車,設備較為簡陋。在列車等級調整為K177/178次的快速列車後,自2000年12月18日起,其車體更新為快速列車專用的中國鐵路25G型客車,全列配備空調,列車設備檔次、技術含量及乘坐的舒適程度都有了很大的提高[22]。在2011年4月1日,列車等級再次升級為T275/278、T277/276次的特快列車後,車體由原25G型更換為時速可達140公里/小時,採用AC380V非直供電的中國鐵路25K型客車(部分由武漢鐵路局、上海鐵路局轉配)。列車編組18輛,設有硬座6節、軟臥2節、硬臥7節,行李、郵政、發電車各1節[23]。自2013年12月28日起,列車進一步將原使用的25K型車體更換為採用DC600V機車直供電、配備真空集便器的2組中國鐵路25T型客車,最高速度可達160公里/小時,原有的兩組25K車底則重新轉配武漢鐵路局,用於北京西至恩施的T49/50次列車(由K49/50次升級而來)。新車體採取18輛編組,其中硬座車4輛、硬臥車12輛、軟臥車2輛,定員為1336人[24][25]。2014年調圖後,列車編組改為軟臥2輛、硬臥11輛、硬座4輛、餐車1輛。[18]
2015年3月16日,該列車編組改為硬臥車14輛、軟臥車2輛、高級軟臥車1輛、餐車1輛,實現「全列臥鋪」[19][26]。由於夕發朝至,該列車的餐車採用准酒吧車模式,佈局與傳統餐車稍有不同,廚房不設傳統灶具,除酒水、點心外也供應微波爐加熱的冷鏈盒飯及利用空氣炸鍋現場製作的簡餐小食,節日期間餐車內也會舉辦文藝活動。[27][28]列車內還設有流動書吧。[29]列車具體編組如下:
Remove ads
歷史機車交路

Z275/278、Z277/276次列車全程使用配屬蘭州鐵路局蘭州西機務段的和諧3D型電力機車,單機直達,該機車可直接向列車提供電能,用於列車內空調和水爐等設備需要,因此列車不需要再額外加掛一節空調發電車。2023年10月12日起,配屬迎水橋機務段的HXD3D型0035號「雷鋒號」機車開始隔日擔當Z275/278、Z277/276次列車牽引任務[30][31][32]。
時刻表
- 數據截至2024年6月15日運行圖調整[33]。
Remove ads
Z275/278、Z277/276次(2023年7月1日)
K177/178次(2006年)
- K177/178次 北京西——銀川 新空調快速
- 全程1335公里
- 全程參考票價 硬座165元 硬臥301元 軟臥458元
參見
- 京銀高速動車組列車:高速動車組列車,始發站與終點站相同,但擔當局為鄭州局而非蘭州局,路徑亦不相同。
- K1177/1178次列車:路徑和車底與原K177/178次列車基本相同。
注釋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