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1933年古巴—布朗斯維爾颶風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1933年古巴—布朗斯维尔飓风
Remove ads

1933年古巴-布朗斯維爾颶風(英語:1933 Cuba–Brownsville hurricane)是1933年大西洋颶風季兩場五級颶風中的第一場,於8月22日在非洲西岸近海成型,其後存在的大部分時間都在向西北偏西移動。8月26日,系統增強成熱帶風暴,8月28日又成為颶風。經過小安地列斯群島北側期間,氣旋在逼近特克斯和凱科斯群島的同時迅速強化。8月31日,風暴達到持續風速每小時260公里的最高強度,在現代薩菲爾-辛普森颶風等級下已屬五級標準。氣旋隨後減弱,於9月1日以風力時速190公里強度吹襲古巴北部。該國約有十萬人無家可歸,超過70人喪生。颶風沿途附近地區災情最為嚴重,狂風導致大量房屋被毀,許多地區停電,損失數額估計達1100萬美元[註 1]

快速預覽 形成, 消散 ...

離開古巴後,風暴進入墨西哥灣並重新增強。9月2日,氣旋持續風速提升至每小時230公里。颶風起初對德克薩斯州聖體市及周邊地區構成威脅,美國國家氣象局駐地方辦事處的氣象學家建議人們不要在繁忙的勞動節周末前往德克薩斯州沿海地區。政府官員宣布聖體市戒嚴,並實行強制疏散。但是,颶風實際上略朝西面轉向,於9月5日清晨吹襲布朗斯維爾附近地區,登陸時的風力時速估計達205公里。氣旋上岸後很快消散,但依然對格蘭德河谷構成重創,狂風令柑橘作物遭受重大打擊。德克薩斯州南部共有40人遇難,損失數額約為1690萬美元。

Remove ads

氣象歷史

Thumb
根據薩菲爾-辛普森颶風風力等級的強度繪製的風暴路徑圖
圖例
  熱帶低氣壓(每小時62公里或以下)
  熱帶風暴(每小時63至118公里)
  一級(每小時119至153公里)
  二級(每小時154至177公里)
  三級(每小時178至208公里)
  四級(每小時209至251公里)
  五級(每小時252公里或以上)
  不明

8月20日,非洲西岸近海存在熱帶擾動。這片天氣系統僅兩天後就已充分組織,在維德角西南近海成為熱帶低氣壓。接下來幾天裡,氣旋朝西北偏西方向移動,強度基本保持不變。8月28日,低氣壓在小安地列斯群島和維德角間的中途海域附近強化成熱帶風暴。氣旋起初呈長條狀,但從8月28日開始以更快的速度增強,於當晚達到颶風標準,附近許多船隻測得烈風強度風力。[1]

8月29日,颶風從小安地列斯群島北側經過並逼近巴哈馬東南部。風暴當晚開始快速增強,每小時165公里的持續風速僅24小時後就提升到每小時240公里。8月30日,氣旋從大特克島北側近海掠過,但島上所測風力時速只達到90公里,說明颶風的規模很小。協調世界時8月31日凌晨1點30分,馬亞瓜納島附近船隻測得930毫巴百帕,27英寸汞柱氣壓和颶風強度風速。這樣低的氣壓通常表明風暴風速為每小時245公里,但考慮到船隻所在位置並非風眼,颶風規模又特別小,所以氣象機構認定氣旋的最高風力時速達260公里,在現代薩菲爾-辛普森颶風等級下屬五級強度,是1933年大西洋颶風季兩場五級颶風中的第一場。[1]

颶風在最高強度下約保持有12小時,然後在經過巴哈馬南部期間逐漸減弱。UTC9月1日中午12點,風暴以持續風速每小時190公里強度從大薩瓜附近登陸古巴北部。風眼沿該國北部海岸移動,從馬坦薩斯上空經過。此後不久,風暴進入佛羅里達海峽,於9月1日在哈瓦那以北約26公里近海經過。進入墨西哥灣後,颶風再度強化,9月2日晚有船隻測得948毫巴(百帕,28英寸汞柱)氣壓,表明氣旋風速約為每小時230公里。9月3日,風暴略朝西面轉向,在逼近德克薩斯州南部期間稍有減弱,移動速度也放緩。UTC9月5日凌晨4點,颶風從該州南部南帕德里島South Padre Island)登陸,估計風力時速205公里。氣旋在陸地上空迅速減弱並進入墨西哥東北部,最終於9月5日晚完全消散[1]

Remove ads

影響

Thumb
風暴在德克薩斯州南部的降水分布

颶風沿途先後吹襲特克斯和凱科斯群島、古巴及德克薩斯州南部,共計奪走至少179條人命[2]。特克斯和凱科斯群島首當其衝,大特克島測得每小時87公里風速[3]

古巴官員在颶風來襲前發出警告,軍方警告居民留在室內[4]。沿海城鎮伊莎貝拉(Isabela)專門用三列火車轉移居民,約有4000人撤離。面對風暴威脅,哈瓦那的企業主設法加固房屋[5]。因氣旋導致的人命損失大部分發生在該國北部,沿海地區風速超過每小時185公里,哈瓦那測得的最大風速為每小時151公里[1]。狂風將樹木連根拔起,還有部分輸電線纜中斷。哈瓦那市內有六個街區被大浪淹沒,部分民居的地窖進水。[4]大浪還將哈瓦那東部卡爾德納斯的渡槽摧毀,狂風令當地製糖業受到重創。另有新聞報導稱,卡爾德納斯以東約32公里的沿海城鎮「幾乎被風暴夷為平地」。[6]古巴南部沿海的西恩富戈斯有許多船隻和碼頭被颶風摧毀[4]。大浪將四艘船衝到岸上,其中一艘因碰撞導致另一艘船受損[7]。風暴沿途有數以百計的房屋及其他建築被毀或受損[8]。古巴約有十萬人流離失所,其中許多都沒有食品和醫療物資[9]。氣旋在古巴產生的降水導致多條河流泛濫成災,許多城鎮被淹[10],估計損失總額達1100萬美元。颶風過後不久,有新聞報導稱古巴約有100人遇難[11],但2003年發布的報告認為該國共有70人喪生[12]。風暴過去後,警員前往災區維持秩序[4]。哈瓦那有五人在搶劫時被警方擊斃,不過這不屬於風暴導致的人員喪生[13]。政府官員動用卡車接送傷員[14]

8月30日晚颶風還在巴哈馬上空時,美國國家氣象局就向佛羅里達州南部發布風暴警告。兩天後,氣旋襲擊古巴並在佛羅里達州南側經過,基韋斯特測得的最高風速為每小時68公里[3]。不過,大風對該州造成的破壞程度很輕,只有一截海堤被大浪摧毀並衝倒在沿海公路上,大浪還導致一艘小船沉沒,船上三人遇難[15]

颶風登陸德克薩斯州三天前,美國國家氣象局駐布朗斯維爾辦事處官員向德克薩斯州沿海地區所有氣象站發布警告,稱「無法確定墨西哥灣的熱帶風暴是否會抵達海岸線,但應當警告所有人周末不要靠近德克薩斯州沿海地區。」這份警告旨在勸阻遊客在勞動節周末前往德克薩斯州各地海灘,氣象局駐聖體市辦事處官員估計,這份警告「可能挽救了成千上萬的生命。」當地時間9月4日清晨(風暴登陸前一天),氣象局向聖體市至自由港Freeport)發布颶風警告,德克薩斯州其他沿海地區則收到風暴警告。風暴明顯向西轉向後,聖體市以北地區的颶風警告取消,生效範圍向南延伸到布朗斯維爾[3]。聖體市官員在氣旋來襲前宣布戒嚴,下令低洼地區居民強制撤離。城內開設有多個避難所,許多企業暫時關閉[16]

風暴登陸期間,布朗斯維爾的風速估計達到每小時140公里[3],陣風時速則有201公里[17]。海岸沿線出現大浪[15],布朗斯維爾附近的風暴潮高達4米。潮水將聖體市部分地區淹沒,水深達到0.9米,還致使部分船隻沉沒,一些碼頭受損。風暴產生的大浪將某定居點的20幢建築摧毀。帕德雷島到聖體市弗洛爾布拉夫Flour Bluff)的堤道也被摧毀,全島有超過40處決口[17],部分裂口寬近1.6公里[16]。颶風在德克薩斯州南部至墨西哥東北部降下暴雨[18],其中伊達爾戈縣梅塞德斯Mercedes)附近有氣象站測得380毫米雨量,比其他地點都高[17]。這場颶風來襲前,還有兩場風暴在德克薩斯州南部產生大量降水,使當地熱帶蝴蝶物種大幅增多[18]。格蘭德河谷約有90%的柑橘作物毀於一旦[17],整場颶風一共在該州造成價值1690萬美元的破壞,另有40人死亡,其中大部分發生在卡梅倫縣[15][17]。布朗斯維爾和聖體市都提前接到警告,所以沒有人員喪生[3]。聖體市的破壞程度小於預期,許多收入減少的企業主給氣象局總部去信,但氣象局認為風暴威脅巨大,有必要發布警告,建議居民轉移[16]

Remove ads

注釋

參考文獻

參見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