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2002年世界司諾克錦標賽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2002年世界司諾克錦標賽又稱2002年使館世界司諾克錦標賽,是2002年4月20日至5月6日在英格蘭雪菲爾克魯西布劇院舉辦的職業司諾克錦標賽,也是2001至2002年司諾克賽季最後的排名賽。克魯西布劇院連續第26年舉辦世界司諾克錦標賽,距1977年首次承辦賽事已過去25周年,比賽由使館香菸公司贊助。
彼得·艾伯頓在決賽以十八比十七戰勝七屆世錦賽冠軍史蒂芬·亨得利,這也是他唯一一次登頂世錦賽。艾伯頓在準決賽以十七比十六擊敗馬菲·史堤芬斯,亨得利十七比十三淘汰衛冕冠軍羅尼·奧沙利文進入決賽。這是亨得利第九次和最後一次打入決賽。本屆比賽共有65次單杆破百分,並以史蒂文斯在八強賽打出的145分最高,亨得利以16次單杆破百分重新整理司諾克個人賽紀錄並保持至今。賽事獎金總額161萬5770英鎊,冠軍可得26萬英鎊。
Remove ads
概述
世界司諾克錦標賽由世界職業撞球與司諾克協會組織,是司諾克職業賽事和官方世界錦標賽[1]。司諾克源自19世紀駐印英國軍人[2],在英倫三島頗為流行[3]。1969年世錦賽改為淘汰賽制,司諾克進入現代發展期[4],逐漸風靡世界,在中國大陸、香港、泰國等東亞和東南亞國家及地區特別流行[3][5][6]。
撞球協會與管理委員會1927年舉辦首屆世錦賽,喬·戴維斯在英格蘭伯明罕坎金大廳的決賽勝出[7]。英格蘭雪菲爾克魯西布劇院1977年開始舉辦司諾克世錦賽[8][9]。2002年賽事由使館香菸公司贊助[10],32名職業選手按單敗淘汰制一對一競爭,每輪至少19餘局並分多個階段。參賽選手半數邀請世界司諾克排名位居前列的球員,另一半由正式賽前的資格賽選拔[11]。
2002年4月20日至5月6日的比賽是德克魯西布劇院連續第26年舉辦世錦賽[9],也是2001至2002年司諾克賽季世界司諾克巡迴賽第九場和最後一場排名賽[12][13][14]。巡迴賽共有120人參加,32人參與世錦賽正式賽[15]。經過第七輪業餘資格賽,哈羅蓋特曼哈頓俱樂部、紐波特特爾福德國際中心和紐波特中心再舉辦六輪淘汰資格賽,選出16名選手進入正式賽,與16名種子選手同場競技[16]。
最新世界排名前16位元選手作為種子選手自動獲邀參加正式賽。衛冕冠軍羅尼·奧沙利文是一號種子,排名第一的馬克·威廉斯是二號種子,另外14人均按世界排名分配。[17]正式賽首輪采十九局十勝制,第二輪至八強賽升至二十五局十三勝制,準決賽三十三局十七勝制,決賽三十五局十八勝制[15]。
本次大賽獎金總額161萬5770英鎊,各項獎金分配如下[18]:
- 冠軍:26萬英鎊
- 亞軍:15.2萬英鎊
- 四強:7.6萬英鎊
- 八強:3.8萬英鎊
- 十六強:2.1萬英鎊
- 三十二強:1.45萬英鎊
- 四十八強:1.1萬英鎊
- 六十四強:6825英鎊
- 八十強:5500英鎊
- 九十六強:4150英鎊
- 一百二十八強:1185英鎊
- 資格賽單桿最高分:2250英鎊
- 正式賽單桿最高分:兩萬英鎊
- 資格賽滿桿:五千英鎊
- 正式賽滿桿:14.7萬英鎊
- 合計:161萬5770英鎊
賽程概況

首輪比賽采十九局十勝兩階段制,衛冕冠軍奧沙利文對陣德魯·亨利的首場比賽因記分牌問題延遲25分鐘。前六局打成三平後奧沙利文連勝六局,最後以十比五進入下一輪。[19]世界八球錦標賽冠軍昆廷·漢恩是1989年埃迪·查爾頓後首位進入第二輪的澳洲球員,他在首輪第六局比賽因故中斷時突然用母球撞開連成片的紅球,結果保羅·杭特以單杆77分拿下。漢恩此舉很不尋常,評論員丹尼斯·泰勒認為「近乎不禮貌」。杭特第一階段結束時以六比三領先,但漢恩最後十比九勝出。[20]七獲世錦賽冠軍的史蒂芬·亨得利對陣尚恩·墨菲時在第三局打出單杆130分,首輪以六比三領先。他在第14局又打出單杆111分,以十比四晉級[21][22][23]。史都華·賓漢對陣肯·達赫蒂時差點打出滿桿,可惜擊粉球落袋失誤,達赫蒂最終以十比八獲勝[24][25]。
約翰·希金斯打出單杆109、136、116分,以十比一大勝詹姆士·瓦塔納[26]。彼得·艾伯頓第一階段五比四領先麥可·賈奇,隨後連下五城以十比四進入第二輪[27]。多米尼克·戴爾前幾天因食物中毒生病,比賽時指控吉米·懷特推桿[28],最後一局又假裝在椅子上睡著。比賽以二比十失利後,戴爾折斷內建球桿扔出更衣室窗戶。[29][30]。本場比賽與杭特同漢恩的賽事同步,都被戴有斯文·約蘭·艾歷臣面具的不名裸奔者中斷[21][23][31]。
Remove ads

第二輪采二十五局十三勝三階段制。奧沙利文只用兩階段就以十三比二淘汰羅伯特·米爾金斯,利用第三階段時間去看脊骨神經科醫生,自稱「身體不平衡,走路都很難受,還有其他問題」[32]。漢恩對陣史蒂芬·李時四次以母球撞散紅球,結果三比十三落敗;李賽後表示莫明其妙,「或許他就是想早點回家?」[33]從資格賽晉級的安東尼·戴維斯遇上亨得利,首階段二比六落後,第二階段僅勝一局,以三比十三止步第二輪[34]。達赫蒂三比七落後馬克·金恩時連下七城反超,兩人打入決戰局,達赫蒂十三比十二笑到最後[35]。希金斯五次單杆破百分,以十三比二輕取格林美·杜特[36]。艾伯頓與喬·佩里首階段打成四平,第二階段前八局艾伯頓只失一局,最後以十三比七晉級[23][37]。
懷特以三比十三敗給馬菲·史堤芬斯,比賽無需進入第三階段;他在第一階段最後一局(第八局)擊黑球時用力過猛,把母球和黑球都打出台面[38]。懷特次日先致歉再繼續比賽[23][39]。世界排名第一的馬克·威廉斯九比十九不敵第19名安東尼·漢密頓[40],漢密頓本季在司諾克中國公開賽決賽時一度領先三局,但最後敗給威廉斯。他自稱比賽期間「像樹葉般發抖」,上一場落敗促使他本場奮起直追並拿下[41]。威廉斯自認表現不佳,未達世界第一水準:「我對自身表現感到噁心,打得真差勁而且經常如此,實在搞不懂」[42]。
Remove ads

八強賽采二十五局十三勝三階段制。奧沙利文在對陣李的第二階段比賽擊藍球失誤,氣得把球桿朝上一拋,結果掉下來時又沒接住導致砸傷球檯,只能等修復後繼續比賽。雙方戰成十平,奧沙利文隨後打出單杆83、102、113分,以十三比十進入四強。[43]亨得利與達赫蒂首階段戰成四平,第二階段亨得利先下四城,達赫蒂還以顏色追到八平。兩人接下來又打成十二平進入決勝局,亨得利以單杆91分晉級。亨得利賽後表示「我與肯的比賽一直很精彩,而且這場非常特別」。[44]
前兩輪比賽一共只失三局的希金斯在八強賽對陣史蒂文斯時先失三局[45],連追四局反超後被史蒂文斯追至四平結束第一階段。史蒂文斯在第11局打出單杆145分創下本屆世錦賽紀錄,第二階段結束時領先四局[46]。第三階段前四局史蒂文斯拿下三盤,以十三比七連續第三年打進四強[45]。艾伯頓十三比六淘汰漢密頓第二次進入準決賽[23][47],自稱更喜歡耗時較長的球局,身體狀況為比賽準備充分[48]。
Remove ads

5月3至4日舉辦的準決賽采三十三局十七勝四階段制[15]。奧沙利文上次與亨得利交手時指控對手故意失球引發爭議,本次比賽開始前奧沙利文起身發言[49],自稱「只要能讓史蒂芬·亨得利滾回老家就會無比滿足」[43],稱對方對比賽「根本毫無尊重」[49]。他還針對亨得利的經紀人伊恩·道爾發言,道爾此前正是他的經紀人[50]。約翰·迪在《每日電訊報》發文表示,奧沙利文接受採訪時表現「忽冷忽熱」,此次說出這樣的話還是令他非常吃驚[51]。奧沙利文單杆115分拿下首局,首階段五比三領先,第二階段亨得利打出單杆125、122、124分,以九比七反超。第三階段雙方戰成十二平,最後一階段亨得利先下四城,最後以十七比十三晉級決賽,奧沙利文落敗再度印證克魯西布詛咒。[23]
艾伯頓前兩階段分別以五比三、九比七領先史蒂文斯,第三階段戰成十二平。第四階段史蒂文斯以十六比十四拿到兩個賽點,但第31屆在領先33分時失手,艾伯頓清掉台面剩下的35分,[52]倒數第二局又以單杆138分拿下,最後單杆55分贏得決戰局,以十七比十六打入決賽[23][53]。艾伯頓賽後自稱「不敢相信」能有如此結果,為史蒂文斯感到遺憾,知道「他現在什麼感覺」[52]。
Remove ads

5月5至6日的決賽采三十五局十八勝四階段制。七號種子艾伯頓與五號種子亨得利曾在1996年決賽交手,亨得利以十八比十二第六次奪冠[54]。外界普遍認為亨得利會第八次奪冠,決賽觀眾超八百萬[40][55][56]。約翰·威廉斯第十次擔任決賽裁判[57]。艾伯頓首階段先下四城,亨得利馬上還以顏色,首階段戰成四平。第二階段結束時艾伯頓以十比六再度領先四局,亨得利第三階段發力,雙方戰成十二平。[55][56]
最後一階段亨得利開局搶眼,以單杆63、55、38分,總比分十四比十二首度領先,艾伯頓又追兩局打成十四平,其中第28局亨得利在比較簡單的紅球失誤。第29屆亨得利以單杆58分拿下,但艾伯頓隨後四局拿下三盤,打出單杆73、111、85分以十七比十六拿到賽點。[56][55]第34局艾伯頓在52比27領先時直擊黑球入袋失誤,亨得利打進所有彩色球追到十七平。[40][58]
這是亨得利第二次在世錦賽決賽打到決戰局[56],第一次是1994年,最後他以十八比十七戰勝懷特[59]。本次決勝局亨得利先得七分,艾伯頓隨即打出單杆59分[40][56]。台面只剩四紅球[58],亨得利在做司諾克時失誤將母球入袋,艾伯頓以十八比十七奪冠[40][59]。
艾伯頓拿到26萬英鎊的支票,季末世界排名升至第三位(僅次於奧沙利文和威廉斯)[58][59]。他在賽後接受採訪時表示:「這是我一直以來努力的目標,也是過去約十七年的夢想……六年前我還沒做好贏的準備,但無論技巧還是為人都在進步」[58]。亨得利認為決賽失利主要是因為緊張而且不夠專注,艾伯頓的確比1996年決賽相遇時強得多[59]。亨得利此後再也沒有打入世錦賽決賽,四年後他在2006年英國錦標賽最後一次打入排名賽決賽,但再度敗給艾伯頓[60]。《衛報》刊登西恩·因格萊的文章,稱本屆決賽堪稱「年度體育盛事」[55]。
正式賽圖表
下表列出本屆世錦賽正式賽結果,球員姓名旁邊括弧中的數字代表種子選手排名,比賽由16名種子選手和16名資格賽晉級選手參加[15][17]:
第一輪 | 第二輪 | 半準決賽 | 準決賽 | |||||||||||
19局10勝 | 25局13勝 | 25局13勝 | 33局17勝 | |||||||||||
4月20日[19] | ||||||||||||||
![]() |
10 | |||||||||||||
4月25至26日[61] | ||||||||||||||
![]() |
5 | |||||||||||||
![]() |
13 | |||||||||||||
4月24日[62] | ||||||||||||||
![]() |
2 | |||||||||||||
![]() |
8 | |||||||||||||
4月30日至5月1日[43] | ||||||||||||||
![]() |
10 | |||||||||||||
![]() |
13 | |||||||||||||
4月23日[20] | ||||||||||||||
![]() |
10 | |||||||||||||
![]() |
9 | |||||||||||||
4月28至29日[33] | ||||||||||||||
![]() |
10 | |||||||||||||
![]() |
3 | |||||||||||||
4月22至23日[63] | ||||||||||||||
![]() |
13 | |||||||||||||
![]() |
10 | |||||||||||||
5月2至4日[64] | ||||||||||||||
![]() |
7 | |||||||||||||
![]() |
13 | |||||||||||||
4月21至22日[65] | ||||||||||||||
![]() |
17 | |||||||||||||
![]() |
10 | |||||||||||||
4月27至28日[34] | ||||||||||||||
![]() |
4 | |||||||||||||
![]() |
13 | |||||||||||||
4月24至25日[66] | ||||||||||||||
![]() |
3 | |||||||||||||
![]() |
7 | |||||||||||||
4月30日至5月1日[44] | ||||||||||||||
![]() |
10 | |||||||||||||
![]() |
13 | |||||||||||||
4月20至21日[67] | ||||||||||||||
![]() |
12 | |||||||||||||
![]() |
10 | |||||||||||||
4月26至27日[35] | ||||||||||||||
![]() |
5 | |||||||||||||
![]() |
12 | |||||||||||||
4月21至22日[68] | ||||||||||||||
![]() |
13 | |||||||||||||
![]() |
10 | |||||||||||||
![]() |
8 | |||||||||||||
4月24至25日[69] | ||||||||||||||
![]() |
10 | |||||||||||||
4月28至29日[36] | ||||||||||||||
![]() |
1 | |||||||||||||
![]() |
13 | |||||||||||||
4月20至21日[70] | ||||||||||||||
![]() |
2 | |||||||||||||
![]() |
10 | |||||||||||||
4月30日至5月1日[45] | ||||||||||||||
![]() |
6 | |||||||||||||
![]() |
7 | |||||||||||||
4月22至23日[29] | ||||||||||||||
![]() |
13 | |||||||||||||
![]() |
10 | |||||||||||||
4月25至26日[38] | ||||||||||||||
![]() |
2 | |||||||||||||
![]() |
3 | |||||||||||||
4月20至21日[71] | ||||||||||||||
![]() |
13 | |||||||||||||
![]() |
10 | |||||||||||||
5月2至4日[52] | ||||||||||||||
![]() |
6 | |||||||||||||
![]() |
16 | |||||||||||||
4月22日[27] | ||||||||||||||
![]() |
17 | |||||||||||||
![]() |
10 | |||||||||||||
4月26至27日[37] | ||||||||||||||
![]() |
4 | |||||||||||||
![]() |
13 | |||||||||||||
4月20至21日[72] | ||||||||||||||
![]() |
7 | |||||||||||||
![]() |
6 | |||||||||||||
4月30日至5月1日[73] | ||||||||||||||
![]() |
10 | |||||||||||||
![]() |
13 | |||||||||||||
4月23至24日[74] | ||||||||||||||
![]() |
6 | |||||||||||||
![]() |
6 | |||||||||||||
4月27至29日[42] | ||||||||||||||
![]() |
10 | |||||||||||||
![]() |
13 | |||||||||||||
4月23至24日[75] | ||||||||||||||
![]() |
9 | |||||||||||||
![]() |
10 | |||||||||||||
![]() |
7 | |||||||||||||
決賽 三十五局十八勝制,2002年5月5至6日雪菲爾克魯西布劇院[56],裁判約翰·威廉斯[76] | ||
史蒂芬·亨得利(5)![]() |
17比18 | 彼得·艾伯頓(7)![]() |
0–94、0–140、13–73、16–71、126–0、73–40、119–4、65–36、0–134、67–56、9–68、68–70、14–77、13–69、70–4、33–89、32–69、126–0、108–0、66–21、89–36、43–67、110–0、97–0、127–1、65–58、22–103、26–62、74–30、21–73、0–111、78–39、4–85、62–52、14–72 | 單杆破百分:八次 (兩人各四次) 亨得利單桿最高分:126 |
0–94、0–140、13–73、16–71、126–0、73–40、119–4、65–36、0–134、67–56、9–68、68–70、14–77、13–69、70–4、33–89、32–69、126–0、108–0、66–21、89–36、43–67、110–0、97–0、127–1、65–58、22–103、26–62、74–30、21–73、0–111、78–39、4–85、62–52、14–72 |
![]() |
Remove ads
資格賽
業餘資格外圍賽結束後,哈羅蓋特曼哈頓俱樂部舉辦第七輪資格賽。隨後是在特爾福德國際中心舉行的五輪資格賽,2002年3月16至17日,最後一輪資格賽在紐波特中心舉辦[16]。第27次參加世錦賽的威利·索恩在第七輪業餘資格外圍賽不敵史蒂芬·克羅夫特[77]。索恩曾打入1977年決賽,在資格賽上獨一無二[16]。三次進入準決賽的托尼·諾爾斯在第三輪三比五敗給羅布·詹姆士淘汰。凱莉·費雪止步第五輪,但打出單杆106分,是首位在世錦賽單杆破百分的女選手。[77]
第七輪(九局五勝制)[16] | ||
![]() |
5–2 | ![]() |
![]() |
5–3 | ![]() |
![]() |
5–0 | ![]() |
![]() |
5–1 | ![]() |
![]() |
5–1 | ![]() |
![]() |
5–2 | ![]() |
![]() |
5–2 | ![]() |
![]() |
5–3 | ![]() |
首輪資格賽在特爾福德國際中心舉辦,采十九局十勝制[78]。
十九局十勝 | ||
![]() |
10–9 | ![]() |
![]() |
10–5 | ![]() |
![]() |
10–3 | ![]() |
![]() |
10–9 | ![]() |
![]() |
10–1 | ![]() |
![]() |
10–5 | ![]() |
![]() |
10–7 | ![]() |
![]() |
10–9 | ![]() |
32名選手在第二輪資格賽淘汰。1986年冠軍喬·約翰森四比一領先里奇·沃登時隱形眼睛掉落影響視力,第一階段結束時四比五落後,隨後以十比五獲勝[78]。
128強(十九局十勝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每三至六輪資格賽每輪淘汰16人。約翰森像第二輪一樣遇到視力問題,第三輪一比五落後瑞恩·戴時退出比賽[79]。約翰·帕洛特通過最後一輪資格晉級,這是他連續第19年打入克魯西布劇院司諾克世錦賽。六獲世錦賽冠軍的史蒂夫·戴維斯未能晉級,這在24年來還只是第二次。世界排名第169的尚恩·墨菲此時還只有19歲,重新整理最年輕和排名最低正式賽選手紀錄。[80]
第三輪(96強)[79] (十九局十勝制) |
第四輪(80強)[79] (十九局十勝制) |
第五輪(64強)[81] (十九局十勝制) |
最後一輪(48強)[80] (十九局十勝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單杆破百分
本屆世錦賽以68次單杆破百分重新整理歷史紀錄,後經2007年追平,2009年超越[46][82]。馬菲·史堤芬斯在對陣希金斯的八強賽打出單杆145分,為本屆賽事最高[46]。亨得利以16次單杆破百分打破希金斯1998年創下的14次紀錄[83][84]。
- 145分、135分、113分、105分、105分、105分、101分:馬菲·史堤芬斯
- 141分、134分、132分、130分、126分、126分、125分、124分、122分、116分、113分、113分、111分、108分、104分、100分:史蒂芬·亨得利
- 138分、134分、127分、111分、108分、103分、102分、101分、100分、100分:彼得·艾伯頓
- 136分、124分、116分、112分、109分、107分、105分、101分:約翰·希金斯
- 136分、119分:史蒂芬·李
- 135分、101分:戴夫·哈羅德
- 134分、109分:史都華·賓漢
- 134分、109分、100分:喬·佩里
- 134分:艾倫·麥克馬納斯
- 132分、129分、115分、115分、113分、110分、110分、102分:羅尼·奧沙利文
- 120分、117分、106分、105分:肯·達赫蒂
- 109分、106分:安東尼·漢密頓
- 107分:德魯·亨利
- 102分:麥可·賈奇
- 101分:保羅·杭特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