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喬俄戰爭

2008年发生的冲突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俄格戰爭
Remove ads

喬俄戰爭[註 1]是2008年8月在喬治亞境內發生的一場戰爭,交戰一方為喬治亞,另一方為俄羅斯,以及由俄羅斯支持、單方面宣布獨立的南奧塞提亞阿布哈茲。戰爭爆發前,交戰雙方曾陷入外交危機英語2008 Russo-Georgian diplomatic crisis。戰鬥發生在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的南高加索地區,被視為21世紀的第一場歐洲戰爭。

快速預覽 喬俄戰爭, 日期 ...
Remove ads
快速預覽 「2008年南奧塞提亞戰爭」的各地常用名稱, 中國大陸 ...

蘇聯解體時,喬治亞共和國於1991年3月宣布獨立。然而,此前喬治亞與南奧塞提亞分裂分子爆發戰爭,使前南奧塞提亞自治州的部分地區處於俄羅斯支持但未獲國際承認的南奧賽梯共和國的實際控制之下。1992年,一支由喬治亞、俄羅斯和奧塞提亞部隊組成的聯合維和部隊英語Joint Control Commission for Georgian–Ossetian Conflict Resolution進駐該地區。阿布哈茲地區也出現了類似的僵局,阿布哈茲分裂分子曾於1992至1993年在該地區發動戰爭。2000年弗拉迪米爾·普丁當選俄羅斯總統,2003年喬治亞親西方政權更迭,此後俄羅斯與喬治亞的關係開始惡化。2008年4月,當北約承諾考慮喬治亞加入北約的申請英語Georgia–NATO relations時,兩國全面陷入外交危機英語2008 Russo-Georgian diplomatic crisis

2008年8月1日,俄羅斯支持的南奧塞提亞部隊開始砲擊喬治亞村莊,喬治亞維和人員在該地區進行了零星反擊[16][17][18][18][19][20]。隨後南奧塞提亞分離主義分子不斷加強砲擊,違反1992年停火協議英語Sochi agreement[21][22][23][24]。為了結束這些襲擊,喬治亞軍隊於8月7日被派往南奧塞提亞衝突地區,並在數小時內控制了分離主義分子據點茲辛瓦利的大部分地區[25][26][27]。而在喬治亞軍隊做出反應之前,已有俄羅斯軍隊通過羅克斯基隧道非法越過喬俄邊境英語Georgia–Russia border,進入南奧塞提亞衝突區[23][28][29][30][31][32][33][34]。俄羅斯聲稱喬治亞實施「種族滅絕[35]和「侵略南奧塞提亞」[25],並於8月8日對喬治亞發動了全面的海陸空入侵,將其稱為「執行和平英語peace enforcement」行動[36]。俄軍和南奧塞提亞軍隊在南奧塞提亞及其周邊地區與喬治亞軍隊交戰數日,直到喬治亞部隊撤退。俄軍和阿布哈茲軍隊還進攻喬治亞控制的科多里峽谷英語Battle of the Kodori Valley,開闢了第二戰場。俄羅斯海軍封鎖了部分喬治亞的黑海海岸線,俄羅斯空軍亦襲擊了衝突區內外的目標。此次戰爭也是史上首次網絡戰與軍事行動同時進行的戰爭,雙方的資訊戰英語Information war during the Russo-Georgian War一直持續到衝突之後。8月12日,在法國總統尼古拉·薩科吉的斡旋下,雙方達成停火協議。

俄羅斯軍隊暫時占領了喬治亞城市祖格迪迪塞納基波季哥里,並在停火後繼續占領這些城市直到撤軍。南奧塞提亞人摧毀了南奧塞提亞大部分喬治亞族村莊,並對喬治亞人進行種族清洗英語Ethnic cleansing of Georgians in South Ossetia。8月26日,俄羅斯承認阿布哈茲和南奧塞提亞從喬治亞獨立,喬治亞於9月2日宣布與俄羅斯斷交。10月8日,俄羅斯基本完成了從喬治亞無爭議領土的撤軍。俄羅斯的國際關係基本未受影響。戰爭造成19.2萬人流離失所。雖然許多人在戰後重返家園,但截至2014年,仍有 20272人流離失所,其中多數為喬治亞族人。2021年,歐洲人權法院裁定,俄羅斯對分離主義地區保持「直接控制」,應對當地發生的嚴重侵犯人權行為負責[37][38]。2022年,國際刑事法院向衝突期間對喬治亞人犯下戰爭罪的三名俄羅斯人[誰?]發出逮捕令[39]

Remove ads

背景

俄國內戰時期,奧塞提亞人建立了蘇維埃政權,要求同蘇維埃俄國合併,同當時的喬治亞民主共和國發生了衝突,蘇聯時期的奧塞提亞人聚居區被分為兩個部分,南部作為歸屬喬治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的一個自治州[40]蘇聯解體時喬治亞的南奧塞提亞自治州也宣布脫離喬治亞獨立,喬治亞則表示反對。喬治亞—南奧塞提亞雙方因此曾發生小型流血衝突,直至1992年俄羅斯、喬治亞、南奧塞提亞等各方達成協議,各自在該地區駐紮部隊維持和平,地區緊張局勢得以緩解。[41]

喬治亞發生「玫瑰革命」後,原來在美俄之間平衡的謝瓦納茲倒台,喬治亞親歐美的總統薩卡希維利2004年1月大選中獲勝,喬治亞積極推進加入北約的進程,並得到美國等國家的支持,與俄羅斯關係惡化。

Thumb
薩卡希維利與小布希

2008年4月,布加勒斯特北約國家領導人峰會期間曾表示,喬治亞在符合相關標準的情況下,可以加入北約,此舉引起俄羅斯的警覺。4月20日,一架喬治亞無人駕駛偵察機在另一個自行宣佈獨立的阿布哈茲自治共和國上空被擊落。喬治亞指控說,他們所公佈的無人機在被擊落前傳回的錄影畫面顯示,該偵察機是被一架俄羅斯米格-29戰機擊落的,並認為這是對喬治亞的侵略行為。俄羅斯對此則予以否認。

2008年7月5日,俄羅斯開始在包括北奧塞提亞在內的北高加索地區,舉行名為高加索前哨(Caucasus Frontier 2008)的大規模軍事演習。7月15日至7月31日,在邊境的另一邊,則是由美國政府計畫與出資8百萬美元,由1000名美國軍事人員、1630名喬治亞軍事人員與其他同為古阿姆集團成員的烏克蘭、亞塞拜然和摩爾多瓦各10名軍事人員在喬治亞首都提比里斯附近舉行名為即刻回應(Immediate Response 2008)的多國聯合軍事演習。雙方演習升高了邊境的緊張情勢。美方參演的軍事人員以駐歐部隊成員為主,亦含駐伊拉克、阿富汗的作戰部隊成員,在喬-俄交火期間一直未離開喬治亞。

2008年8月8日,北京奧運會開幕,俄羅斯總理普丁正在北京市而俄羅斯總統梅德韋傑夫正在度假,同日喬治亞向南奧塞提亞發動大規模進攻。時任喬治亞總統薩卡希維利事後表示,進攻前得到美軍非官方承諾,如果喬治亞與俄羅斯對峙,北約將向喬治亞提供軍事援助。8月9日俄總理普丁離開北京飛至南奧塞提亞前線,俄軍在後續的5天中迅速擊潰喬治亞軍,並於8月12日攻入喬治亞,其間在喬美軍保持觀察員身份,也未提供軍事援助。8月14日美國總統布希公開表示對喬治亞方面支持(非直接與俄方交火,僅以提供「人道主義」物資等方式),授令當地美軍就地轉入對喬治亞進行強有力的「人道主義援助」,似有警示俄羅斯的意圖。8月15日喬治亞總統向俄遞出了由其簽字的「停戰協定」,次日即16日俄方表示接受並簽字。8月18日俄軍開始從喬治亞撤軍。

Remove ads

戰事

8月1日至8月7日:前哨戰

8月1日上午8時,一個簡易爆炸裝置在茲辛瓦利附近的道路上引爆,撞上一輛喬治亞警用貨車,炸傷5名喬治亞警察。作為回應,喬治亞狙擊手向南奧塞提亞陣地開火,打死四名奧塞提亞人,打傷七人。根據大多數報導,南奧塞提亞人對煽動炸彈爆炸負責,這標誌著敵對行動的開始,自1992年以來的和平被打破。激烈戰鬥在喬治亞部隊和南奧塞提亞民兵部隊之間展開。第一次交火造成6人死亡,21人受傷。交戰雙方指責對方先開火。8月3日,俄羅斯政府准許南奧塞提亞人開始疏散到俄羅斯境內。交火第一天,共有20輛巴士載著難民撤離交火區。8月4日,5個營的俄羅斯部隊部署到連接南奧塞提亞與北奧塞提亞羅基隧道。零星的戰鬥持續數天。8月6日,喬治亞稱,他們損失了一輛裝甲運兵車並且有3名士兵受傷,另有10名喬治亞士兵在零星的戰鬥中陣亡。

8月7日至8月8日:喬治亞攻擊南奧塞提亞

喬治亞維和部隊宣稱南奧塞提亞軍違反停火條件,因此攻擊南奧塞提亞自治州武裝部隊。而俄羅斯宣稱,8月8日凌晨04時45分,喬治亞部隊使用多管火箭砲和重型火砲對城市砲擊,進而出動兩個營的兵力在戰車和裝甲運兵車掩護下佔領首府茲辛瓦利,成功佔領當地後轉而向駐防在鄰近地區的俄羅斯維和部隊營地發動攻擊。此事件導致千多名當地居民和13名俄羅斯維和士兵死亡,150名士兵受傷 [42][43]。茲辛瓦利市嚴重損毀,俄方隨即調遣駐北高加索部隊進入該區。茲辛瓦利平民不得不躲藏在地下室裡。有非政府組織質疑當日的死傷人數。人權觀察聲稱,他們曾在12日與13日到茲辛瓦利視察,發現44人死亡,而且幾乎沒有死亡名單,該組織因此認為,死亡人數被嚴重誇大。該組織還聲稱,他們曾採訪一些村落,記錄當中一些事發在南奧塞提亞有關搶掠及其他人道災害的描述,以及記錄相信是喬治亞軍在市中心使用榴彈火箭砲的證據[12][13],在該數日死亡人數暫時仍在爭拗,未能下定論。俄方則在8月8日聲稱,俄方維和部隊和南奧居民的傷者或屍體已被喬治亞軍方「處理」[44]

Thumb
一架喬治亞的Su-25攻擊機在執行任務
Thumb
攻入南奧塞提亞的俄羅斯戰車
Remove ads

8月8日:俄羅斯進攻

俄羅斯因為在南奧塞提亞有眾多具有喬治亞和俄羅斯雙重國籍的公民,便以保護國民為由,進攻南奧塞提亞並且和喬治亞軍開戰。同時俄羅斯軍隊的主力戰車步兵戰車和自行榴彈砲正在趕往衝突區。[45]。喬治亞政府稱有60名平民死於俄軍的空襲。俄羅斯傘兵部隊開始被部署在南奧塞提亞地區。俄羅斯國防部的報告說,喬治亞軍已造成至少10人的俄羅斯士兵死亡。

8月9日:戰事升級

俄羅斯佔領了茲辛瓦利。並開始轟炸喬治亞控制地區。時在北京參加奧運開幕式的普丁總理譴責喬治亞的「侵略行動」,並且前往北奧塞提亞看望傷員並且指揮軍隊。但普丁的發言人表示說,這次視察沒有任何軍事成分。對此喬治亞總理發佈戒嚴令,宣佈喬治亞全國進入「戰爭狀態」,及在下午向俄羅斯要求停戰談判,但被拒絕。因為俄羅斯聲稱喬治亞部隊並沒有撤退,而僅僅是在重組力量。俄羅斯和喬治亞軍隊展開夜間激烈砲戰。提比里斯附近的一個飛機場早些時候被轟炸。[46]喬治亞政府聲稱,他們已擊落10架俄羅斯戰機及俘虜3名飛行員。更多的俄羅斯傘兵和裝甲部隊被部署在南奧塞提亞地區。

8月10日:喬治亞從南奧塞提亞撤出

Thumb
茲辛瓦利被擊毀的喬治亞戰車

俄羅斯轟炸了駐紮在阿布哈茲自治共和國中的喬治亞軍(該自治共和國和南奧塞提亞一樣,雖然名為喬治亞領土,卻實質上處於獨立狀態),戰事擴大到阿布哈茲,阿布哈茲已宣佈進入「戰爭狀態」,宣布動員預備役人員。另外俄羅斯黑海艦隊也在喬治亞黑海沿岸佈署3艘驅逐艦,計畫封港。烏克蘭政府表示不排除會禁止俄艦返回位於烏克蘭的基地,以防捲入紛爭。受俄羅斯猛烈攻擊的壓力下,喬治亞軍已開始自南奧塞提亞撤退,但俄羅斯與喬治亞在南奧塞提亞地區的交戰仍在繼續。俄方維和部隊控制了茲辛瓦利大部分地區,並與喬治亞軍在市郊展開激戰。俄羅斯方面宣布在黑海阿布哈茲海域擊沉了喬治亞海軍的一艘飛彈快艇[47]。同一天有兩架俄羅斯空軍Su-25攻擊機被擊落。喬治亞總統薩卡希維利宣佈單方面停火,並簽署停火令,願意開展對話。俄羅斯總理普丁表示政府已準備101億元俄羅斯盧布援助南奧塞提亞。

Remove ads

8月11日:俄羅斯繼續進攻

南奧塞提亞首府茲辛瓦利處於俄軍的控制之下,但南奧塞提亞戰火亦然持續。喬治亞內政部表示,俄羅斯戰機凌晨空襲了喬治亞首都提比里斯郊區的一個特種部隊營地和一個空中控制中心。另外阿布哈茲戰事有擴大現象,阿布哈茲總統謝爾蓋·巴加普什宣布部分地區進入軍事狀態。喬治亞有2500名的警察部隊部署在靠近阿布哈茲的地區。俄羅斯駐當地維和部隊司令在11日已向駐守阿布哈茲的喬治亞守軍發出最後通牒,要求喬治亞軍繳械,在當地時間晚10點前全面施行「去軍事化」。同時俄軍向阿布哈茲增派了9000名傘兵以及350輛裝甲車。

阿布哈茲部隊襲擊了喬治亞控制的科多里河谷,開闢了第二條戰線。8月9日,阿布哈茲飛機和火砲開始向科多里谷地的喬治亞部隊射擊。[2]三天後,阿布哈茲分離主義者正式證實了對上阿布哈茲科多里河谷的襲擊。據一位阿布哈茲官員說,喬治亞人由於軍事行動被迫離開科多里河谷。科多里河谷約有2,000人被迫逃離該地區。[2]

同時俄羅斯軍隊從阿布哈茲襲擊了喬治亞西部,開啟了新的戰線。儘管俄羅斯政府官員此前曾表示他們不會進入喬治亞其他地區,但俄羅斯軍隊在祖格迪迪占領了當地警察局。當天,俄羅斯軍隊進入了塞納基市,並占領了那裡的軍事基地。[48]

喬治亞總統薩卡希維利誓言絕不會投降。俄軍戰車派遣一隊戰車深入喬治亞境內,攻打戰略城市哥里。隨著俄羅斯部隊的挺進,傍晚數千名喬治亞官兵、戰車和其他軍用車輛從南奧塞提亞以南的哥里撤離到提比里斯。由於俄羅斯軍隊的逼近,戰火開始威脅喬治亞首都提比里斯,而俄羅斯派遣的緊急應變部隊已經抵達南奧塞提亞首府茲辛瓦利,準備提供人道援助[49]

Thumb
俄羅斯軍隊的攻擊方向。
Remove ads

8月12日:俄國空襲喬治亞導致全面戰爭爆發

南奧塞提亞方面稱,喬治亞軍隊砲擊用於撤離難民的道路,並且繼續攻擊南奧塞提亞,雖然已經有人聲稱喬治亞實行停火。俄軍方發言人宣稱,俄空軍損失的一架Tu-22M逆火戰略轟炸機很可能是被喬治亞的S-200地對空飛彈所擊落[50]。另外喬治亞總統米哈伊爾·薩卡希維利聲稱及根據香港有線電視同日報導,哥里一度失守落入俄軍手上[51],城市房屋和基礎設施損毀嚴重,但外國傳媒和美國則稱俄軍並未進入哥里市[52]。喬治亞指責俄羅斯出兵哥里,但俄羅斯聲稱他們只是在執行偵察任務。俄羅斯總統梅德韋傑夫早些時候向國防部下令暫停針對喬治亞的軍事行動[53]人權觀察指出俄軍於12日在哥里民居投下集束炸彈,造成平民死傷[54]。但據俄羅斯維和部隊發言人稱,俄方停火後,在南奧塞提亞的喬治亞軍隊仍然不時地在不同位置向俄軍射擊。喬治亞總統薩卡希維利表示喬治亞決定退出獨立國協,俄羅斯對此表示遺憾。[55]

8月13日與14日:俄軍不願交還哥里

有媒體報道在雙方宣稱執行停火令後,俄軍戰車仍然可見於哥里與提比里斯之間[56]。直到8月14日,哥里仍然是處於被俄國軍隊「佔領」的狀態[57],有記者聲稱在城市周圍聽到了一連串的爆炸聲。

另外亦有喬治亞媒體聲稱俄軍11日至13日期間在哥利對喬治亞人實行種族滅絕以及在當地殺人放火搶劫和強姦當地婦女[58]。但在8月12日,一名美軍將領接受法新社訪問時指北約沒有得到任何證據和情報顯示有俄軍出現在哥利市內,他也不清楚為何喬治亞那邊會這樣說[59]

8月15日與16日:停火協議簽署

經過美國對條約的解釋,喬治亞方面已於8月15日簽訂停火協議[60],但是直到16日,俄軍仍舊是處於轟炸喬治亞的狀態,沒有退出喬治亞的顯示[61]。有美國電視台記者在與俄軍一起移動時仍遭喬治亞民兵槍擊[62]

8月22日:俄軍撤離

俄國防部長謝爾久科夫宣布在8月22日全體俄軍撤離到南奧塞提亞,部分駐守在南奧塞提亞阿布哈茲[63]

後續

2008年9月4日,俄聯邦委員會主席謝爾蓋·米羅諾夫申明,若南奧塞提亞和阿布哈茲再次受到侵犯,俄方必定採取回擊的方式。也提起不允許任何人殺害俄方的公民,不允許任何人對即將跟俄國簽署相關協議的國家做出侵略[64]

影響

俄羅斯和喬治亞連日爆發激戰,大批難民爭相逃出南奧塞提亞(俄方向聯合國報告估計向北奧塞提亞逃難約 30,000人,喬治亞向聯合國通報向喬治亞逃難約15,000人[65]),越境進入俄羅斯和喬治亞境內避難。大批喬治亞人亦因為爆發激戰而被迫逃離家園,主要是哥利的難民(喬治亞向聯合國報估計約73,000人[65])。軍事衝突已逼使亞塞拜然暫停經由喬治亞兩個港口輸出原油和成品油。同時,哈薩克也停止從喬治亞的巴統港出口原油。喬治亞將對亞美尼亞的俄羅斯天然氣供應量減少三分之一。提比里斯國際機場的部分航班因戰事而被迫取消。由於喬治亞和俄羅斯爆發軍事衝突,英國石油公司出於安全考慮關閉了兩條途經喬治亞的原油和天然氣管道。[66]

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引述[67][68]南奧塞提亞總統愛德華·科科伊季在八月十五日接受生意人報的採訪[69],表示:「他(科科伊季)的人民與在他們背後的俄軍曾驅逐在南奧塞提亞的喬治亞居民,並將不容許他們返回南奧塞提亞,但他亦會調查與懲罰針對喬治亞居民的縱火與搶掠」[67]

國際反應

喬治亞和俄羅斯都將暴力衝突所造成的人道主義危機和金融市場動盪歸咎於對方。大體而言,喬治亞將戰爭定性為俄羅斯對其領土入侵。而俄羅斯則指控喬治亞屠殺奧塞提亞人,同時威脅到了俄駐南奧塞提亞維和部隊的安全。大多數國際社會成員(包括國家、國際組織民間團體)均呼籲雙方恪守和平保持克制。其中一些國家支持喬治亞捍衛本國主權和領土完整的行動,另一些則為俄羅斯的軍事調停背書。

  •  歐盟:8月9日歐盟輪值主席國法國總統薩科吉美國總統布希共同宣布,歐盟與美國將派出一個聯合代表團,就停火問題同各方斡旋[70]。而歐盟在11日宣佈提供一百萬歐元,協助受到俄羅斯與喬治亞衝突影響的兩國人民[71]
  • 北約:北約官方網站發表秘書長聲明:「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秘書長夏侯雅伯嚴重關切正發生於喬治亞南奧塞提亞地區的事件,聯盟將密切注視後續進展。秘書長呼籲各方立即停止武裝衝突並以對話解決危機」[72]
  • 聯合國 聯合國:8月7日,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表示嚴重關切並呼籲衝突各方避免採取任何「可能使情況進一步惡化和威脅該地區穩定的行為」[73]。8月8日上午4時,聯合國安理會應俄羅斯要求,召開緊急會議討論相關局勢[74]。會議表達了對衝突升級的關注,但未能就停火問題達成一致[75]
  •  亞塞拜然:外交部發言人哈扎爾易卜拉欣說,喬治亞的行動符合國際法的要求,亞塞拜然承認喬治亞的領土完整[77]。據亞塞拜然媒體報道,居住在亞塞拜然卡希扎卡塔雷地區的一些喬治亞族人已穿過邊境協助喬治亞作戰。
  •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發言人秦剛表示,中方對南奧塞提亞地區緊張局勢升級,發生武裝衝突表示「嚴重關切」。中方呼籲有關方面保持克制,立即停火。衷心希望衝突各方通過對話和平解決爭端,以維護該地區的和平與穩定[78]。外交部亦強調,俄羅斯與喬治亞在奧運會期間開戰,違背了奧運精神[79]
  •  古巴:支持俄羅斯要求喬治亞從南奧塞提亞無條件撤軍,勞爾·卡斯楚表示「喬治亞捍衛國家主權是謊言。要求侵略者撤出軍隊是正當的」,並補充說,南奧塞提亞在歷史上就是俄羅斯的一部分。勞爾同時譴責美國袒護喬治亞[80]
  •  法國:「法國一直試圖敦促雙方達成停火」[81]
  •  德國:德國政界對此反應不一。外交部長施泰因邁爾8月8日表示,他對驟然升級的暴力衝突感到震驚,並要求有關各方立即停止戰爭行為。他呼籲國際社會積極應對「蔓延至整個高加索的緊張、暴力和迫在眉睫的戰爭」[82]。外交部副部長諾特·埃爾勒指責喬治亞違背國際法,打破1992年同俄羅斯及南北奧塞提亞共同簽署的四方停火協議[83]基民盟外交政策發言人馮·克萊登則認為,俄羅斯是「咎由自取」[83]
  •  以色列:外交部發表聲明:「以色列承認喬治亞的領土完整,並呼籲和平解決有關衝突」[84]。另據民間智庫Stratfor英語Stratfor報道,出於俄羅斯的反對,以色列正計劃停止對喬治亞的武器出口[85][86]
  •  日本外務省對罹難者表示哀悼並呼籲衝突各方回到談判桌前。外務省重申,日本尊重喬治亞領土完整[87]
  •  塞爾維亞:譴責聯合國和國際社會在科索沃與南奧塞提亞問題上執行雙重標準。科索沃和梅托希亞專員奧立佛·伊凡諾維奇表示,正是科索沃給了南奧塞提亞「靈感和勇氣」。喬治亞正試圖通過暴力解決爭端,「這與我們在1999年的做法如出一轍」[88]
  •  美國:助理國務卿丹尼爾弗里德英語Daniel Fried在8月13日白宮記者會上說到,「現在不是1968年俄國當年侵犯捷克斯洛伐克的時候,那時俄國可以用戰車車威脅他的鄰國,佔領別人的首都,推翻一個政府然後可以就此逃脫;現在情勢已經變了」[89]國務卿賴斯要求俄羅斯撤軍以尊重喬治亞的領土完整[90]布希總統表示,俄羅斯對喬治亞的空中打擊是衝突升級的危險信號[91]美國副總統錢尼8月10日表示,俄羅斯的侵略將損害其同美國乃至整個國際社會的關係。在這場衝突中美國「站在喬治亞一邊」[92]

影視作品

註釋

參考文獻

參見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