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2009年美國總統就職典禮
第56届美国总统就职典礼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2009年1月20日(星期二),巴拉克·歐巴馬宣誓就任第44任美國總統。這場就職典禮創下了美國首都哥倫比亞特區舉辦活動出席人數的新紀錄,也標誌著歐巴馬4年總統任期和喬·拜登4年副總統任期的開始。從現場出席人數、以及通過電視和網際網路收看轉播的觀眾人數總和來看,這場典禮是世界歷史上最受矚目的事件之一。
Remove ads
2009年是亞伯拉罕·林肯誕辰200周年,歐巴馬的就職典禮以林肯在蓋茲堡演說中的一句演說詞「自由的新生」(A New Birth of Freedom)為主題。歐巴馬在講話中提及林肯所表達的變革、延續與民族團結的理想,並藉此在講話中強調,美國需要以共同犧牲和新的責任感來應對國內外的挑戰。
歐巴馬等人通過多項活動向林肯表示敬意,首先是在2009年1月17日登上費城開往哥倫比亞特區的一輛具有紀念意義的火車。整個就職典禮從2009年1月18日開始,21日結束,具體活動包括音樂會、馬丁·路德·金恩紀念日的社區服務、宣誓儀式、午宴和遊行、就職舞會,以及就職祈禱儀式。1月20日的宣誓就職情況與《美國憲法》中的規定略有偏差,因此歐巴馬於次日重新進行了宣誓。
除出席的社會名流異常之多外,本次總統就職典禮中普通民眾的參與度也大幅提高,與之前的幾次就職典禮對比效果顯著。就職典禮國會聯合委員會打破傳統,首次將國家廣場全部向公眾開放,讓更多的人能夠一睹宣誓儀式全貌。許多美國公民獲選參加包括火車之旅在內的多項活動,還有慈善者組織面向民眾的就職舞會,讓通常情況下無法參與就職慶典的弱勢群體也能加入。委員會還首次舉辦了不收門票或是費用非常低廉的就職舞會,讓許多普通市民得以親身參與盛事。
Remove ads
背景
2008年11月4日是美國四年一度的總統選舉日,民主黨候選人巴拉克·歐巴馬在這場選舉中獲勝,成為總統當選人,2009年1月的這場就職典禮也就標識著他任期的開始[1]。根據《美利堅合眾國憲法》第一條第6款,歐巴馬於2008年11月16日從聯邦參議院辭職[2][3]。2008年12月15日,選舉人團經投票正式選出歐巴馬擔任美國總統[4]。2009年1月8日,國會兩院證實了選舉結果[5]。
歐巴馬起初使用的競選口號是「我們相信變革」(Change We Can Believe In),之後改為「我們需要變革」(Change We Need)[6]。他是美國歷史上首位非裔總統,許多人對歐巴馬的當選加以慶祝,把他視為前任共和黨總統喬治·沃克·布希之後的改革象徵。歐巴馬也是第一位在20世紀60年代出生的美國總統,標誌著時代性的交替。彼得·奧斯澤格(Peter Orszag)認為,歐巴馬當選後在經濟上面臨極大挑戰,面對著一堆徹底的「經濟爛攤子」,2007至2008年的金融危機就是明證[7]。CNN的民意調查顯示,與布希相比,歐巴馬在這個經濟上的絕望時期代表著青春活力和轉型,讓人們對生活前景更有自信[8]。
Remove ads
策劃

就職典禮主要由兩個委員會策劃,分別是就職典禮國會聯合委員會以及2009年總統就職委員會。雖然選舉日是2008年11月4日,但國會聯合委員會早在2008年9月4日就已經開始了實際建設工作。[9]
總統當選人歐巴馬和副總統當選人拜登的宣誓儀式和就職午宴由就職典禮國會聯合委員會策劃,聯邦參議員黛安·范士丹擔任委員會主席,另外幾位成員包括參議員羅伯特·班尼特和哈瑞·瑞德以及聯邦眾議員約翰·貝納、史丹利·霍耶和南西·裴洛西。聯邦參議院規則和管理委員會對國會聯合委員會的運作進行監督。[10][11]
就職典禮主題「自由的新生」由國會聯合委員會確定[12][13],這句話源於南北戰爭時期前總統亞伯拉罕·林肯在蓋茲堡演說中的一句話[12][14]。委員會選擇這一主題來向林肯誕辰200周年致敬,表達出「林肯希望那些為保護美國獻出生命的人能夠帶領國家走向『自由的新生』的理想」[15]。對此歐巴馬表示,希望這一主題能夠「給予美國人信心,今天的祖國會像林肯的時代那樣,找到度過任何危機的辦法」[16]。
國會聯合委員會於2008年12月17日發布次年1月20日就職典禮活動的全部日程,雖然歐巴馬之前曾特別說明,自己會在宣誓儀式上使用包括中間名「海珊」(Hussein)在內的全名,但日程中仍是以「巴拉克·H·歐巴馬」來稱呼總統當選人[17]。歐巴馬決定「遵循傳統」使用全名「巴拉克·海珊·歐巴馬」,不會在就職典禮上採用別的名字發表聲明[18]。競選期間,歐巴馬的反對者曾試圖利用他的中間名來暗示候選人是穆斯林[18]。
哥倫比亞特區議會通過立法,允許酒吧和餐館在就職典禮活動期間為參與活動的人士提供不間斷接待服務[19]。哥倫比亞特區市長阿德里安·芬蒂(Adrian Fenty)在同國會聯合委員會達成一致後簽署法案,允許酒吧和餐館在典禮日期前一個周末期間保持24小時營業,但每天供應含酒精飲料的時間只能到東部時間凌晨4點為止[20][21]。華盛頓都會區飯店協會同意支付1月19日由華盛頓都會區運輸管理局提供的加開列車服務,以便滿足前來參加典禮活動的人員運輸需要,並提供足夠的工作人員[22]。
2009年總統就職委員會組織了多場與總統當選人和副總統當選人就職有關的活動,如搭乘火車、音樂會、遊行、舞會和祈禱儀式等,威廉·戴利、潘妮·普利茨克、約翰·羅傑斯、派翠克·瑞安(Patrick Ryan)和茱莉安娜·斯穆特(Julianna Smoot)共同擔任委員會主席。[23]
總統就職委員會將從美國國會大廈一直延伸到林肯紀念堂的整個國家廣場全部向公眾開放,讓儘可能多的人得以目睹宣誓儀式,這在歷史上尚屬首次[24]。委員會為持有就職典禮保留門票的人士空出了廣場靠國會大廈的一片區域[24][25][26]。委員會希望,開放整個國家廣場能夠讓這成為歷史上最開放,最便於公眾觀看的總統就職典禮活動,讓那些無法取得宣誓儀式門票的人能夠親身體驗盛事[24]。為了便於人們觀看典禮,並且能夠聽到聲音,委員會在廣場各處都安放了超大屏幕[27]。
雖然有批評稱這樣的大型活動不可能實現低碳,但總統就職委員會還是在活動規劃過程中採取了環保措施。平台地毯可供循環使用,活動結束後還會把室外可回收的物品取回[28],請柬和就職舞會門票也是採用再生紙製作[29]。
Remove ads
巴拉克·歐巴馬的首次就職典禮一共發出了100萬份如上圖的公開請柬[30]
2009年美國總統就職委員會希望能夠籌集到與2005年喬治·沃克·布希第二次就職典禮時相比更多的個人小額捐款。2009年的捐款額度限制為每人不超過5萬美元,而2005年時針對個人或企業的限額則有25萬美元[31]。截至2009年1月30日,總統就職委員會已經籌得了超過5300萬美元,其中有至少458人的捐款額達到委員會劃定的5萬美元最高值[32],其中包括喬治·索羅斯、哈莉·貝瑞、傑米·福克斯和喬治·盧卡斯等名流[33]。與往年一樣,委員會對競選捐款設立了嚴格的規定,企業、政治行動委員會、已經登記的聯邦遊說分子、工商聯盟、已經登記的外國機關和非美國公民的捐獻都受到嚴格限制[32][34]。不過,委員會還是接受了一些雖然沒有登記成聯邦遊說集團,但的確有在聯邦政府積極進行遊說活動的人士捐贈,如Google執行主席艾瑞克·施密特和微軟執行長史蒂夫·巴爾默[33]。
根據籌款的效果,以及對參加就職典禮人數的估算,總統就職委員會將就職典禮的預算定在1.6至1.7億美元,其中慶祝活動占了約4500萬美元[32]。聯邦政府捐出約4900萬美元,其中120萬美元用於支付實際宣誓儀式的成本[31][32][35]。哥倫比亞特區以及鄰近的馬里蘭州和維吉尼亞州預計,為了滿足就職典禮活動的相應需要,單警察、消防和醫療服務方面就需要花費超過7500萬美元[31][35]。為了幫助籌集資金,總統喬治·沃克·布希宣布聯邦地區進入緊急狀態,以便在有必要時從聯邦緊急事務管理局獲取資金[36][37][38]。
Remove ads
國會大廈樓層及其附近保留位置的請柬和彩色編碼門票由總統就職委員會和第111屆聯邦國會議員向相應貴賓及普通市民發放,這些位置可以近距離觀看宣誓儀式[39]。世界各地駐美國大使、正在美國的外交使團首腦及其配偶都收到了請柬和門票,但其他外國代表人士不在獲邀之列;美國的許多政治家以及各個行業名流都獲得了邀請。聯邦眾議員和參議員向公眾發放就職典禮的免費門票,但由於申請人數遠遠超過容納能力,門票只能通過抽籤或是先到先得的方式贈送。[40][41]
由於保留位置的門票數量有限,但需求量又非常高,因此一些人將所獲得的門票通過票販子、網上拍賣或分類廣告出售[42]。位於國會大廈倒影池後方的站立空間保留位置門票最高炒到了每張1750美元,位於倒影池前方的站立空間保留位置則炒至每張5500美元,國會大廈地層的貴賓位置更高達每張2萬美元[43]。根據報道,德克薩斯州聯邦眾議員泰德·坡(Ted Poe)的一位前任立法助理試圖通過Craigslist分類廣告網站和電子郵件把5張門票以4500美元的價格賣給一位買家,但遭對方曝光[44]。
宣誓儀式門票的倒賣以及相應引發的欺詐犯罪活動引起了聯邦和州政府的注意[45]。就職典禮國會聯合委員會主席、聯邦參議員黛安·范士丹於2008年11月中旬提出法案,對銷售宣誓儀式門票的行為發出禁令[46]。同時國會聯合委員會還與在線拍賣運營商、門票轉售和分類廣告服務提供商取得聯繫,禁止這些門票繼續銷售。為此,StubHub和EBay都同意在其擁有的所有站點上禁止宣誓儀式門票銷售行為[43][45][47]。由於部分門票是由總統就職委員會為籌款而發行,因此范士丹在2008年12月對法案加以修正,不對這一部分門票銷售設限後重新提出禁止宣誓儀式門票銷售的法案[48]。不過,聯邦參議院未能及時通過最終的法案,導致法案在最後幾天的跛腳鴨立法會議期間胎死腹中[49]。
Remove ads
就職典禮前的活動
2007年1月17日,為紀念亞伯拉罕·林肯誕辰200周年,歐巴馬登上火車,重現1861年林肯從賓夕法尼亞州費城前往哥倫比亞特區的最後一段火車之旅[50][51],當年林肯是乘火車從伊利諾州春田市出發,前往首都參加自己的就職典禮[52][53]。歐巴馬乘坐的火車車廂是喬治亞300型(Georgia 300),2008年民主黨總統初選競選期間,他也是乘坐同一節老式車廂在賓夕法尼亞州巡迴宣傳[54]。歐巴馬的夫人米歇爾,兩人的女兒瑪麗亞(Malia)和薩莎(Sasha)以及許多朋友和嘉賓在這段火車之旅中陪同總統當選人[54]。

歐巴馬邀請了41位自己在總統競選期間認識的「美國普通人」登上火車,陪同自己前往哥倫比亞特區並出席包括宣誓儀式、遊行和就職舞會在內的多項其它就職典禮活動[52][55][56]。這些普通市民包括馬特·孔茨(Matt Kuntz)和莉莉·萊德貝特(Lilly Ledbetter),他們都曾在總統競選期間向總統分享過自己的故事[56][57][58][59][60]。孔茨的兄弟曾參加海灣戰爭,但回到家園後因創傷後心理壓力緊張症候群自殺身亡,從此孔茨開始致力於改善伊拉克戰爭退伍軍人的精神健康檢查待遇[56]。萊德貝特得知自己曾在多年前因性別方面原因在薪酬待遇上遭到雇主的歧視待遇,但由於未能在歧視行為發生的180天訴訟有效期限內提出起訴,聯邦最高法院沒有支持她的訴訟請求[56]。歐巴馬在就任總統9天後簽署了《莉莉·萊德貝特公平薪酬法》,把因薪酬歧視導致的雇員向雇主索賠期限從最初一次歧視行為後180天擴展到任何一次歧視行為後180天[61]。
歐巴馬與數百名支持者在費城30街車站舉行市政廳會面並拉開這次火車之旅的序幕[51][53]。列車的第一站是德拉瓦州的威明頓,副總統當選人拜登及其家人登上了火車。拜登曾因每天乘美鐵從威明頓到哥倫比亞特區上班而得到了一個叫「美鐵喬」(Amtrak Joe)的綽號,他一直支持為美國通勤鐵路運輸增加經費[62][63]。火車繼續前進,歐巴馬在第二站巴爾的摩向約4萬人發表演說[51]。
歐巴馬在向群眾演說時強調主題「自由的新生」,還使用了包括「更好的天使」(better angels)、「新獨立宣言」(a new 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之類與林肯有關的詞句[51]。他提醒眾人:「我們永遠都不能忘記,自己是第一批愛國者的繼承人,他們都是普普通通的男女老少,在一切都顯得沒有希望時仍然拒絕放棄,並且不知何故仍然相信他們能夠讓這個世界煥然一新」[64]。成千上萬的好心人聚集在火車沿途各處,向經過的列車歡呼、拍照,並且揮舞著美國國旗和自製的標語[51],歐巴馬則向熱情的群眾報以呼喊「我也愛你們」[53][65]。火車之旅時長一天,最終在哥倫比亞特區的聯合車站結束[52]。
Remove ads

2009年1月18日,歐巴馬到達哥倫比亞特區次日,林肯紀念堂舉辦了一場名為「我們是一家」的就職音樂會,有超過36位名流在音樂會上表演節目或是朗讀歷史性語段[66][67]。音樂會免費向公眾開放,還有HBO對音樂進行開放式直播,任何人都可以通過有線電視免費收看[68]。估計有40萬人到林肯紀念堂觀看音樂會[69]。華盛頓地鐵這天共計運送旅客61萬6324人次,刷新1999年7月4日創下的周日載客量紀錄(54萬零945人)[69]。
2009年1月19日是就職典禮的前一天,這天正好是美國聯邦假期馬丁·路德·金恩紀念日,紀念馬丁·路德·金恩的生日。歐巴馬呼籲各地社區遵循這一天的傳統,通過提供公民志願服務來向這位人權領袖致敬[70][71]。這一天裡,全美各地一共提供了超過1.3萬次社區服務,比前一年多了一倍多,是國會通過《金假期和服務法》後14年來最多的一次[72]。
歐巴馬花了一小時前往華特·里德陸軍醫療中心與在伊拉克戰爭和阿富汗戰爭中負傷的軍人及其家屬見面、交談[71][73]。接下來,他和青少年無家可歸者收容所薩沙布魯斯之家的領袖馬丁·路德·金恩三世一起參加了其他服務活動[71][73]。
喬·拜登在哥倫比亞特區東北部的一處國際仁人家園懸掛干壁[71][74],他的夫人吉爾和女兒阿什利(Ashley),以及米歇爾·歐巴馬和歐巴馬夫婦的女兒瑪麗亞與薩莎一起在羅伯特·F·甘迺迪體育館停留了一上午,幫助數千名志願者為海外美軍準備超過8.5萬個愛心包裹[72][73][75]。當晚,總統當選人主持了三場相互獨立的跨黨派晚餐會,對約翰·馬侃、克林·鮑爾和喬·拜登的工作致謝[71][73]。
Remove ads
2009年1月19日晚,米歇爾·歐巴馬和吉爾·拜登在威瑞森中心主持了「兒童的就職典禮:我們就是未來」活動,麥莉·賽勒斯、黛米·洛瓦托和喬納斯兄弟在音樂會上向軍人家屬致敬[76]。活動通過迪斯尼頻道和迪斯尼廣播進行直播[67]。參加演出的其他名流還包括鮑沃、喬治·洛佩茲、科賓·布魯、奎恩·拉提法、比利·雷·賽勒斯、沙奎爾·奧尼爾和傑米·福克斯[76]。為了體現這一天的主題,米歇爾·歐巴馬呼籲兒童通過參與無家可歸人士收容所的志願活動來參加公益活動,還可以探訪老人、給美軍士兵寫信[76]。
就職典禮活動

就職典禮於2009年1月20日在美國國會大廈西側舉行。典禮首先以預先錄製的音樂開始,然後是「總統所有的」美國海軍陸戰隊軍樂團、舊金山男童和女童合唱團的現場表演[77][78][79]。就職典禮國會聯合委員會主席、聯邦參議員黛安·范士丹是這天活動的司儀[80][81]。

福音派牧師華理克為就職典禮禱告[82][83],接下來是艾瑞莎·法蘭克林演唱《我的國家屬於你》。節目中還包括約翰·威廉斯作曲的「Air and Simple Gifts」[18],由預先錄製和現場演出同步進行,預先錄製的部分是由大提琴家馬友友、小提琴家伊扎克·帕爾曼、鋼琴演奏家加布里埃拉·蒙特羅f和單簧管演奏家安東尼·麥吉爾(Anthony McGill)演奏[84][85]。全國公共廣播電台形容這場四重奏演出「以美麗和寧靜感動了許多人」,《紐約時報》稱其為「(如)雙唇般同步與和諧的古典音樂」[86]。艾瑞莎·弗蘭克林戴著一頂鑲滿施華洛世奇水晶蝴蝶結的帽子[87][88]。
聯邦最高法院大法官約翰·保羅·史蒂文斯引導副總統當選人拜登宣誓[85][89]。宣誓儀式結束後,軍樂隊演奏進行曲《哥倫比亞萬歲》和《鼓號齊鳴》向新任副總統致敬[78][90]。「Air and Simple Gifts」表演結束後,首席大法官約翰·羅勃茲引導總統當選人歐巴馬在正午時分剛過時宣誓就職[91]。就職典禮所花時間比預計要長,因此宣誓儀式延遲到了美國東部時間中午12點05分左右結束(協調世界時下午17點05分)[92][93]。不過根據聯邦憲法第二十條修正案,前任總統布希的任期在2009年1月20日中午12點期滿,歐巴馬也正是從這一刻起正式成為美國總統。現場響起21響禮炮,向新總統致敬,軍樂隊演奏《向統帥致敬》和《鼓號齊鳴》[89][94]。
宣誓就職成為新總統後,歐巴馬在現場發表演說[95]。接下來詩人伊莉莎白·亞歷山大(Elizabeth Alexander)朗誦了就職詩作《獻給這一天的讚歌》(Praise Song for the Day)[85][96],民權活動家、聯合衛理公會牧師約瑟夫·洛厄(Joseph Lowery)在現場賜福[97]。美國海軍樂隊「海之護法」演奏併合唱美國國歌《星條旗》,為典禮拉上帷幕[85]。
首席大法官約翰·格洛佛·羅伯茲主持歐巴馬的宣誓儀式,米歇爾·歐巴馬在一旁手持亞伯拉罕·林肯1861年宣誓時使用的《聖經》,巴拉克·歐巴馬將手放在《聖經》上背誦總統誓辭[98][99]。約4年前,身為聯邦參議員的歐巴馬曾在確認總統對羅伯茲擔任美國首席大法官的提名中投下反對票,2009年的這場就職典禮也由此成為美國歷史上首次由首席大法官主持之前曾投票反對自己就任的總統當選人宣誓就職[100][101]。
羅伯茲和歐巴馬在背誦誓辭的過程中都出現了多處失誤,根據憲法,總統宣誓就職的誓辭如下:
羅伯茲為這場就職典禮做了細心的準備,但有備忘錄表明,他計劃在背誦誓辭時所做的暫停方案沒有在宣誓儀式開始前送到歐巴馬的幕僚手中。這導致歐巴馬在第一句時就意外中斷了羅伯茲的引領,在羅伯茲正念到「莊嚴宣誓」四字時就說出了「我,巴拉克」,不過他馬上就通過念出全句來予以糾正:「我,巴拉克·海珊·歐巴馬,莊嚴宣誓。」[注 2][105][106]
羅伯茲沒有帶筆記,他把下一句中的「忠實」(faithfully)一詞錯放到了「執行合眾國總統職務」的後面,並且把「合眾國的總統」(president of United States)錯念成了「對合眾國的總統」(president to United States)。歐巴馬跟隨引導念至「我一定執行」(that I will execute)時暫時了一下,羅伯茲試圖糾正自己念錯的話,但出現了結巴:「總——忠於總——合眾國總統。[注 3]」歐巴馬接下來重複了羅伯茲之前念錯的這句話。[100][102][107]
羅伯茲在總統誓辭最後加上了一句「願上帝保佑你」[注 4],歐巴馬也在最後重複時念出「願上帝保佑我」[注 5],之前歐巴馬曾主動要求在誓辭最後加上這句話[108]。最後羅伯茲祝賀歐巴馬成為新任美國總統[102]。

總統誓辭的引導和背誦中出現的多處錯誤引起大量公眾討論,多名憲法學者認為歐巴馬應該重新宣誓。波士頓大學憲法學者傑克·比爾曼(Jack Beerman)指出,雖然法院很可能永遠都不會對此較真,但要是歐巴馬是自己的當事人,自己會建議他重新宣誓,因為這畢竟是「憲法中規定他應該要說的話」[109]。雖然白宮新聞秘書羅伯特·吉布斯一度表示,歐巴馬沒有打算重新宣誓[110],但首席大法官羅伯茲還是同意了白宮法律顧問葛瑞格·克雷格(Greg Craig)的請求重新主持宣誓儀式。第二次宣誓儀式於2009年1月21日晚在白宮地圖室舉行,除總統和首席大法官外,現場還有幾位總統助理、記者和一名白宮攝影師[111][112]。克雷格表示,白宮最終是出于謹慎起見而決定重新進行宣誓儀式,「就職宣誓是有效的……總統宣誓就職的過程也是恰當的……但誓言(畢竟)在憲法上有明文規定」[113]。不過,第二次宣誓儀式上沒有使用《聖經》[114]。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原始文獻:巴拉克·歐巴馬就職演說
總統歐巴馬就職演講的核心主題是呼籲責任感,這其中既包括聯邦政府要敢於挑起重擔,也希冀普通民眾勇於承擔責任[115][116]。在修辭專家詹姆士·麥金(James Mackin)看來,歐巴馬沒有在演說中用語音來強調某個令人難忘的短語,而是引述美國歷史上一場被刻意低估的演說來和自己即將領導的新政府聯繫起來[117]。
歐巴馬在演講第二段的結尾說道:「我們人民仍然保持著對先輩理想和立國文獻的堅定信念」[注 6]。演講中強調了「傳統」和「遺產」這樣的字眼,以及「誠信」、「勇氣」和「愛國主義」這樣的「老」價值觀。總統在演講接近尾聲時引述了湯瑪斯·潘恩的《美國危機》(The American Crisis),喬治·華盛頓當年曾下令將其內容念給自己的部隊聽:「我們要讓將來的世界知道……在那唯有希望和勇氣保持我們生存的深冬嚴寒里……我們的城市和國家,都會站起來迎接這個共同的危機」[注 7]。麥金指出,歐巴馬間在競選期曾強調美國需要變革,因此他在演講中試圖安撫民眾,自己會在國家的傳統範圍內行使總統職權[117]。
歐巴馬接下來在演說中表明自己希望美國人民達到的目標:「這就是為什麼我想成為人民公僕、成為更出色的政治家。這就是為什麼我希望回到家並成為更優秀的父母、更好的職工、更傑出的公民。」[注 8][118]
歐巴馬在演講中稱,「我們現在需要的是責任感的新時代——是每個美國人(對責任)的認同」[注 9],「那些掌握著公眾稅款的人都要負起責任」[注 10];他還引述歌舞喜劇片《搖擺樂時代》(Swing Time)中由傑洛姆·克恩(Jerome Kern)和多籮西·菲爾茲創作歌曲「Pick Yourself Up」(意為《振作精神》)的歌詞,稱「從今往後,我們必須振作起來,重整旗鼓,振興美國」[119]。前戲劇評論家,《紐約時報》專欄作家法蘭克·里奇(Frank Rich)著文指出,歐巴馬的演說詞與菲爾茲的歌詞聯繫起來,與當年的大蕭條形成微妙的聯繫[120]。
歐巴馬在演說中多次引用《聖經》,與「黑人教堂傳統」演說類似。他還強調了美國的宗教多樣性,認為國家「海納百川的傳統」是一種優勢,他說:「我們是一個由基督徒和穆斯林,猶太人、印度教徒和無神論者組成的國家」[注 11],這也是美國總統就職演講中首次承認美國無神論者的存在。[121]
歐巴馬的就職演講所獲評價褒貶不一,一些評論中認為演說中的克制和直言進諫的基調值得稱道[122],還有一些認為其中太過淺薄,充斥著陳辭濫調[123]。歐巴馬在演說中態度樂觀,但對前總統小布希和比爾·柯林頓表現出了批評態度[122]。《紐約時報》駐哥倫比亞特區首席通訊記者大衛·桑格(David E. Sanger)表示,歐巴馬的演說是繼富蘭克林·德拉諾·羅斯福呼籲恢復美國價值觀的就職演講以來對即將離任總統所做出的最嚴厲斥責[124]。布希政府對這場演說中的語氣感到不滿,稱這段演講的基調本來應該是儀式性並且尊重他人的,但這次卻轉變成了一種公開性的謾罵[125]。共和黨人認為這次講話導致國家錯失了一次尋求團結的機會,不過歐巴馬的白宮幕僚長拉姆·伊曼紐尔則認為,這場演說不過是反映了人民的意願[126]。一位記者在分析就職演說時指出,演說中強調了如今面臨的負擔和陰雲密布的未來,美國人需要用文化遺產中的決心來面對這些挑戰[127]。
歐巴馬選擇華理克和洛厄在就職典禮上祈禱的決定引發了爭議;華理克曾經對同性婚姻口誅筆伐[128],洛厄則有著民權活動家的背景[129]。歐巴馬或華理克都沒有在就職典禮期間提及任何與同性戀社群有直接關係的話題。華理克呼籲美國人民即便是在相互對抗時也要保持寬容的心態,面對異己時應保有文明的態度[130]。華理克在開會祈禱時提及馬丁·路德·金恩和耶穌,並且在主禱文中對開會祈禱的內容進行總結[93]。洛厄在賜福時不無幽默之舉,他在聲明中表示希望大家在離開現場後能夠像一個大家庭般團結一致。洛厄在賜福的最後幽默地表示,希望棕種人能夠留下來,黃種人可以更成熟,紅人得以出人頭地,白人能夠接受真理[注 12][93]。包括拉什·林博在內的保守派人士對洛厄的賜福加以譴責,稱賜福中引用《人人引吭高歌》(Lift Every Voice and Sing,亦俗稱為「美國黑人的民族歌」)是一種種族歧視行為[93][131],不過民主黨人士沒有這樣的感觀[132]。洛厄的話中還有一句「當黑人不會再被要求從後門進入[注 13][133]特別讓林博等人感到惱火,因為在他們看來,歐巴馬這天正式成為總統,這就標誌著美國早已過了還會那樣歧視黑人的年代[131]。

就職典禮結束後,總統歐巴馬、第一夫人米歇爾·歐巴馬、副總統喬·拜登和第二夫人吉爾·拜登陪同前總統喬治·沃克·布希和前第一夫人勞拉·威爾士·布希從國會大廈東面離開典禮現場。為了遵循傳統,歐巴馬於午宴前在國會大廈總統室簽署了自己第一道總統令[134],然後再在午宴的來賓簿上簽字[93]。歐巴馬的首份總統令是宣布自己就職的這一天成為「重建與和解的國慶日」[134],號召所有公民為彼此服務,並且為了新世紀重建祖國的共同目標服務[135]。接下來,歐巴馬簽署命令,正式提名內閣和內閣附屬官員交聯邦國會批准[134]。然後,歐巴馬和拜登夫婦出席在國會大廈舉行的就職午宴,之後再前往白宮的總統觀禮台觀看遊行。
前總統布希及夫人準備返回德克薩斯州的老家,歐巴馬和拜登夫婦與多位國會議員賓客一起參加在國會大廈國家雕像大廳舉行的就職午宴。宴會賓客包括最有影響力的國會議員和多位前總統、副總統。為了紀念亞伯拉罕·林肯誕辰200周年,午宴時使用的紅色和白色瓷器是當年林肯入主白宮時那些瓷器的複製品。[136]

從1953年開始,在國會大廈舉行午宴就成為總統就職典禮的標準程序,在此以前,午宴通常是在白宮舉行,並由即將離任的總統和第一夫人主持。就職午餐的菜單上通常會有新總統和副總統故鄉州的特色菜式,2009年的菜色就包括燜海鮮、鴨和野雞作為主菜,再配上黑比諾酒,甜點則是蘋果肉桂海綿蛋糕配上甜奶油糖霜。從1985年起,主桌的後方就會掛有一幅畫作為背景,2009年的就職午宴主桌背景畫作是湯瑪斯·希爾(Thomas Hill)於1865年創作的《優勝美地山谷的景觀》(View of the Yosemite Valley),這幅畫是紀念林肯總統於1864年簽署特許狀建立優勝美地國家公園,這是聯邦政府首次把公園用地保護起來作為公共用途。[137][138][139]
聯邦參議員泰德·甘迺迪在午宴期間出現抽搐並暈倒,他立即被送到醫院接受治療[140][141]。起初有報道中錯誤地聲稱最年長的與會聯邦參議員羅伯特·伯德也在午宴時病倒[142],之後證實這些報道內容有誤[141],對此伯德表示,甘迺迪是他長年的好友,看到朋友在現場暈倒讓伯德感到不安,因此之後也離開了[143]。

就職遊行從美國國會大廈開始沿賓夕法尼亞大道至白宮北翼為止。出於安全方面的考量,歐巴馬夫婦在遊行期間的大部分時間裡都坐在總統座車上[144]。兩人中途兩次走出轎車,在賓夕法尼亞大道上步行了一段時間[145]。拜登夫婦與他們的孩子博、杭特(Hunter)和阿什利(Ashley)也多次參與到遊行之中[146]。
遊行進行了兩個多小時,從下午持續到晚上,之後進行的是就職典禮。參加遊行的有約1.5萬人、240匹馬、一支墨西哥街頭樂隊和數十支遊行樂隊,還有維吉尼亞軍事學院的學員隊伍、兩支鼓和號角樂隊[147][148][149]。歐巴馬邀請了遠在夏威夷州的高中母校普納荷學校樂隊在遊行中與初級後備軍官訓練團的步操部隊一起表演[150]。
副總統拜登邀請了德拉瓦州的多個團體參加遊行。德拉瓦州的遊行團體由德拉瓦州志願消防員協會領頭,拜登是該協會的名譽會員,然後是來自拜登母校德拉瓦大學的「戰鬥藍母雞遊行樂隊、德拉瓦州的自豪」(Fightin' Blue Hen Marching Band, The Pride of Delaware)[151],以及德拉瓦州立大學黃蜂逼近暴風雨遊行樂隊[152][153]。
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太空人雷克斯·瓦爾海姆(Rex J. Walheim)身穿航空航天局的下一代航天服原型,揮舞著美國國旗參加遊行[154]。另一位太空人麥可·格恩哈特則開著一輛原型月球車參加遊行。此外,「奮進號」太空梭STS-126任務的全部太空人也都參加了就職遊行[155]。
總統巴拉克·歐巴馬和第一夫人米歇爾·歐巴馬出席了2009年1月20日晚的10場官方就職舞會[156][157]。巴拉克身穿的新燕尾服是由芝加哥男裝企業哈特·夏弗納·馬克斯(Hart Schaffner Marx)製作[150]。他帶的領結不是傳統的黑色,而是白色。傳統主義者認為這在時尚角度有些失禮,因為白色領結通常只能搭配白色坎肩[158][159]。米歇爾·歐巴馬身穿白色單肩無袖禮服,由26歲的紐約設計師吳季剛設計,與之相比,兩位前第一夫人勞拉·布希和希拉蕊·柯林頓展現的都是自己故鄉設計師的作品[160]。
總統夫婦這晚的第一站是在華特·E·華盛頓會議中心舉行的「鄰里就職舞會」,這裡當晚一會舉行了6場舞會。歐巴馬夫婦隨第一首歌,碧昂絲·諾利斯翻唱伊特·珍的經典歌曲《At Last》(意為《終於》)起舞[161]。據總統就職委員會所稱,鄰里就職舞會是美國歷史上第一場提供免費或價格低廉門票的總統就職舞會,與之相比,近年來的多次「就職舞會通常都與美國普通百姓無緣,成了達官貴人和捐助人士的專屬圈子」[162]。還有一部分舞會門票是專為哥倫比亞特區的居民保留[163]。
歐巴馬夫婦當晚出席的另外九場官方就職舞會分別是:[164]
- 在國家建築博物館舉行的三軍統帥舞會,這是該舞會在歷史上的第二次舉辦,參加舞會的人中包括美軍現役和後備役軍人,目前正部署到海外的美軍人員家屬,紫心勳章得主及其家屬,在行動中喪生軍人的家屬[164][165][166]。
- 在聯合車站舉行的東部舞會,接待的賓客分別來自新英格蘭地區的康涅狄克州、緬因州、麻薩諸塞州、新罕布夏州、羅德島州和佛蒙特州,以及美國在大西洋的兩處領地:波多黎各和美屬維京群島。詹姆士·泰勒為現場來賓表演[164][167]。
- 在華盛頓會議中心舉辦的中大西洋舞會,接待的賓客分別來自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和中大西洋地區的馬里蘭州、紐約州、紐澤西州、維吉尼亞州和西維吉尼亞州。死亡樂隊在舞會上演出,這也是他們2009年首次在公共場合表演[164]。
- 在華盛頓會議中心舉行的中西部舞會,接待的賓客分別來自美國中西部的印第安納州、愛荷華州、堪薩斯州、密西根州、明尼蘇達州、密蘇里州、北達科他州、內布拉斯加州、俄亥俄州、南達科他州和威斯康辛州[164]。
- 在華盛頓會議中心舉行的總統歐巴馬家鄉州舞會,接待的賓客分別來自巴拉克·歐巴馬的兩個故鄉州:夏威夷州和伊利諾州[164]。
- 在哥倫比亞特區兵工廠舉辦的南部舞會,接待的賓客分別來自美國南部的阿拉巴馬州、阿肯色州、佛羅里達州、喬治亞州、肯塔基州、路易斯安那州、密西西比州、北卡羅來納州、南卡羅來納州、田納西州和德克薩斯州[164]。
- 在華盛頓會議中心舉行的副總統拜登家鄉州舞會,接待的賓客分別來自喬·拜登的兩個故鄉州:德拉瓦州和賓夕法尼亞州[164]。
- 在華盛頓會議中心舉辦的西部舞會,接待的賓客分別來自美國西部的阿拉斯加州、亞利桑那州、加利福尼亞州、愛達荷州、科羅拉多州、蒙大拿州、奧克拉荷馬州、奧勒岡州、內華達州、新墨西哥州、猶他州、華盛頓州和懷俄明州,還包括美國在太平洋擁有的美屬薩摩亞和關島兩處領地[164]。
- 在華盛頓希爾頓酒店和塔樓舉行的青年舞會,這場活動專為18到35歲賓客舉辦[164]。
此外,總統歐巴馬和第一夫人還出席了2009年1月21日在哥倫比亞特區兵工廠舉辦的一場舞會,該舞會是專門為歐巴馬2008年總統競選期間的所有工作人員舉辦。總統、副總統、大衛·普勞夫(David Plouffe)都在舞會上發表演說,現場還有Jay Z的表演。[168]
正式在1月20日的10場就職舞會上露面後,歐巴馬夫婦在白宮為70名最早的支持者、好友和家人主持了一場午夜後聚會。出席這場慶祝活動的來賓包括奧普拉·溫弗瑞、瓦萊麗·賈勒特(Valerie Jarrett)、大衛·阿克塞爾羅、芝加哥市長理查·戴利、阿拉巴馬州聯邦眾議員阿圖爾·戴維斯(Artur Davis)和夏威夷州聯邦眾議員尼爾·阿伯克龍比,還有米歇爾·歐巴馬的哥哥克雷格·羅賓遜(Craig Robinson)。伊利諾州的國會議員也出席了這次活動,包括聯邦參議員迪克·德賓和聯邦眾議員梅利莎·比恩(Melissa Bean)、珍·夏科斯基(Jan Schakowsky)、路易斯·古鐵雷斯(Luis Gutierrez)和傑里·科斯特洛(Jerry Costello)。[169][170]
2009年1月21日,總統歐巴馬、第一夫人米歇爾·歐巴馬,副總統拜登與第二夫人吉爾齊聚華盛頓國家座堂參加禱告國慶日[171]。祈禱儀式上,前總統比爾·柯林頓和夫人希拉蕊·柯林頓前來與歐巴馬和拜登夫婦一起坐在前排,希拉蕊還會在同日晚些時候宣誓就任國務卿[171][172][173]。出席祈禱儀式的還有約3200名接受邀請的賓客,其中包括國會議員、外交官及其他政要[174]。

這次祈禱會有著多種信仰的主題,反映出宗教的包容性和多樣性,其中既有新教牧師、女性印度教徒和穆斯林宗教領袖,又有猶太教拉比、天主教和聖公會主教,整個儀式期間,他們念誦經文並進行祈禱。儀式上的祈禱活動引用了1789年喬治·華盛頓就職祈禱會和1865年亞伯拉罕·林肯就職演說的內容,其中包括「不要以怨恨相對,應以慈悲為懷」。[注 14][174]基督會首位女性領袖、牧師莎朗·沃特金斯(Sharon E. Watkins)在就職祈禱儀式上講道,她也是首位在總統就職祈禱儀式上講道的女性[175]。沃特金斯在講道時引用了扎根於不同宗教的內容,如印度教、猶太教、穆斯林和切羅基人信仰等[174]。
非正式活動
除了正式活動外,許多團體和支持者還在哥倫比亞特區及周邊地區舉行了多場集會和慶祝活動,時間上既有就職典禮前數天,也有次日夜晚[176]。其中一場為史無前例的「人民就職舞會」,旨在為全美各地經濟困難或肢體不便的普通百姓提供參與就職慶典的機會,如果沒有這場舞會,他們都將無法親身參與到這一系列盛會之中[177]。維吉尼亞州費爾法克斯縣生意人厄爾·斯塔福德(Earl W. Stafford)通過家族基金花費了約160萬美元將約300名客人帶到哥倫比亞特區,舞會於2009年1月19日舉行,共有約450人參加[177][178]。舞會主辦方還向獲得邀請的客人提供了禮服、鞋、燕尾服和酒店客房[179]。
出席人物
前總統吉米·卡特、喬治·赫伯特·華克·布希、比爾·柯林頓和喬治·沃克·布希,前副總統華特·孟岱爾、丹·奎爾、艾爾·高爾和迪克·錢尼與他們的夫人一起出席了就職典禮[180][181]。其中錢尼還因不久前在家中搬動箱子傷及背部而需坐在輪椅上出席[181][182]。
喬治亞州聯邦眾議員、民權領袖,1963年歷史性集會向華盛頓進軍中唯一在世的演說者約翰·路易斯站到了就職典禮的舞台上[183]。有180餘名塔斯克基飛行員接受邀請出席就職典禮[184][185]。全美航空1549號班機的5名機組人員出席了宣誓儀式,飛行員切斯利·薩倫伯格也在其中,飛機當時剛剛離開拉瓜地亞機場後就因鳥擊導致兩個發動機全部失效,但舒倫伯格仍然成功地將載有154人的飛機成功迫降在曼哈頓附近的哈德遜河上[186][187]。
巴拉克·歐巴馬的父親老巴拉克·歐巴馬生於肯亞,他的繼母莎拉·歐巴馬(Sarah Obama)已是87歲高齡,帶著一群來自肯亞的親屬前來見證孫子當上美國總統的時刻[188]。從肯亞作為賓客遠道而來的其他總統親屬包括他的叔叔賽義德·歐巴馬(Said Obama)、姑姑瑪姬·歐巴馬(Maggie Obama),還有同父異母的哥哥馬利克·歐巴馬(Malik Obama)[188][189]。此外,肯亞青年活動家、馬丁·路德·金恩非洲基金會主席姆旺吉·姆卡米(Mwangi Mukami)也出席了就職慶典活動[190]。姆旺吉·姆卡米曾擔任歐巴馬全球支持者活動主席,不過該組織與正式的競選活動沒有聯繫[191]。德拉瓦州總檢察長、德拉瓦州國民警民隊軍法官、喬·拜登正在伊拉克服役的兒子博·拜登獲得特別休假前來參加典禮活動[192]。
出席活動的名人嘉賓包括演員達斯汀·霍夫曼、山繆·傑克森、湯姆·漢克斯和丹澤爾·華盛頓,談話節目主持人奧普拉·溫弗瑞、歌手碧昂絲·諾利斯,以及電影導演史蒂芬·史匹柏[180]。

出席就職典禮的人數沒有正式統計數字,但有多個來源的結論認為參加典禮活動的人數是哥倫比亞特區歷史上最多的。負責協調首都安保和交通的政府機關和聯邦機關根據多個攝像頭和地面人員觀察所獲信息判斷,出席活動的人數約在180萬左右。《華盛頓郵報》在報道中對人群的規模做了估計,而美國國家公園管理局則對該報的估計結果沒有異議。[193][194]
亞利桑那州立大學教授史蒂芬·多伊格(Stephen Doig)根據同樣的衛星圖像估計,有約110萬人出席就職典禮;考慮到圖像的拍攝時間距歐巴馬的宣誓儀式還有不到45分鐘,多伊格還增加了正趕往活動地點的估計人數[195]。除此以外,多伊德還表示,「如果一定要我猜的話,我會說(前來見證)歐巴馬(就職)的人數實際上會比包括詹森就職在內的任何活動都要多……我覺得參與人數很可能會是歷史上規模最大的」[193]。1965年林登·詹森的就職典禮有約120萬人出席[196]。
由於大量民眾趕往國會大廈見證就職典禮,安保人員又在正式儀式開始時關閉了大門,因此有約4000名持票者無法及時趕到國會大廈內的保留區域。進出國家廣場的地下通道有大量持票人士被困,人們戲稱其中一條通道為「厄運之紫隧道」,因為這些被困的人們所持的門票就是紫色的[197]。其他人則排起了長隊等待進入保留區域[198][199][200][201][202]。聯邦參議員黛安·范士丹以就職典禮國會聯合委員會主席的職權針對受影響持票人士的投訴展開調查[203]。委員會之後宣布,所以未能入場觀看典禮的持票人士將獲得出席宣誓儀式的請柬和日程副本,還有總統歐巴馬和副總統拜登的照片,以及就職典禮的彩色印刷品[204]。
與2001年的第54屆總統就職典禮和2005年的第55屆總統就職典禮一樣,2009年的第56屆總統就職典禮也屬於國家特別安保活動,美國特勤局因此在總體安保規劃的制定和實施里都屬於占主導地位的聯邦機關[205],聯邦調查局是首要的聯邦反恐、情況和刑事偵察機關,聯邦緊急事物管理局則是在發生任何恐怖主義襲擊、自然災害或是其它任何災難性事件後的首要聯邦危機處理機關。美國國會警察主要負責國會大廈和宣誓天台以及就職午宴的安保和應急響應工作。將此屆總統就職典禮指定為國家特別安保活動的決定於2008年12月10日由美國國土安全部部長麥可·切爾托夫做出。[206]就職典禮的舉辦地點自九一一襲擊事件發生後多年來安保程度已有顯著提高,考慮到就職典禮活動會給哥倫比亞特區帶來的人流規模,組織者對公共安全和安保問題也更加重視。美國陸軍上將理查·羅(Richard Rowe)是哥倫比亞特區聯合軍事工作組負責人,他認為安保部隊必須運用自己的想像力來預測那些之前會認為無法想像的安保威脅,特別是在2008年11月印度孟買發生連環恐怖襲擊之後[207]。有關部門提高了對恐怖分子襲擊的警惕程度[208]。
哥倫比亞特區的警衛臨時性地翻了一番,得到來自美國各地的約8000名警察補充。有約1000名聯邦調查局探員在活動安保工作方面對警察提供協助[20][149],整個活動區域內到處都布署了美國特勤局的隱蔽反狙擊人員[209]。運輸安全總署從全國調派了300餘名官員協助特勤局對進入國家廣場的與會人員進行安全檢查[210]。現場有約1萬名國民警衛隊員,其中5000人執行安保工作,1300名未經武裝的隊員協助公園警察在國家廣場管控人群;1–175步兵C連在西北哥倫比亞特區第7街路口執行安保任務,這裡是國家廣場第一和第二公共視野區域之間的地帶,剩下的人員則負責其他安保任務[53]。美國聯邦航空總署於2009年1月20日上午10點到下午18點間對哥倫比亞特區實行額外的空域限制[211][212]。國防部長羅伯特·蓋茲成為指定倖存者,以確保災難性事件發生後仍能保持政府的連續性,就職典禮當天,蓋茲身在哥倫比亞特區外的一處軍事設施內[213]。
就職典禮當天,見證宣誓儀式以及參與遊行的群眾都沒有人遭到逮捕。據負責安全管理的高級聯邦探員稱,考慮到有近200萬人齊聚哥倫比亞特區,但卻沒有任何機關在就職典禮活動期間拘捕任何人,這個紀錄是空前的[193][214]。作家兼新聞工作者隆納·凱斯勒(Ronald Kessler)在2009年的著作《總統的特警局》(In the President's Secret Service)中聲稱,情報部門獲悉,可能會有與索馬利亞青年黨有關聯的個人試圖針對就職典禮實行破壞活動,該組織是索馬利亞的一個伊斯蘭主義者叛亂組織。對此,就職遊行 路線沿途布署了十餘個反狙擊手小組,安保部門還審查了在附近工作的市民以及來賓的犯罪紀錄,但事實證明這只是虛驚一場。凱斯納的書中還提及了安保工作中存在的多處不足,如上百名大額競選損助者和貴賓都沒有接受安全檢查就登上了「安全」大巴[215]。
觀眾人數

根據尼爾森收視率調查的數量,美國最大的56個媒體市場中有30.1%的電視機轉台收看就職典禮,這一收視率與2005年小布希的就職典禮相比已經翻了近一番,是繼隆納·雷根1981年的就職典禮以來最高的一次[216][217]。羅里到德罕的媒體市場有多達51%的家庭收看了這天的活動,是全部主要媒體市場中比例最高的,這部分是因為當地的暴風雪使得更多人選擇待在室內,同時這些地區的非裔美國人數量也很高[218][219]。收視率最高的十大媒體市場中有4個在北卡羅來納州,兩個在維吉尼亞州,一個在馬里蘭州,哥倫比亞特區則在所有主要媒體市場中位居第二[217]。此外,由於就職典禮的日期是工作日,因此全美各地的許多學校和工作場所都允許學生和雇員收看就職典禮[220][221]。
美國東部時間上午10點到下午17點,歐巴馬就職典禮活動在17個廣播和有線電視頻道收穫的平均收視人數達3780萬,這其中還不包括在線觀看視頻流媒體直播的觀眾。不過這一數字與1981年雷根的就職慶典相比仍然不及,當時的慶祝活動單在美國廣播公司、哥倫比亞廣播公司和全國廣播公司三大電視網的平均收視人數就有4180萬。[222]
對歐洲電視收視情況進行調查的結果表明,德國關注歐巴馬就職的人數最多,吸收了1100萬觀眾,其次是法國的700萬人和英國的510萬人[223][224]。根據英國廣播公司的統計,英國有650萬觀眾收看了該公司傍晚新聞節目中有關這場就職典禮的精選內容[225]。
歐巴馬的首次就職典禮導致新聞和社交網站的網際網路流量激增,並且流媒體的數量也創下新紀錄。CNN報道稱,截至美國東部時間當天下午15點30分,與就職典禮活動有關的流媒體視頻就已突破2100萬段,創下歷史最高紀錄,這天的單頁點閱率達1.36億次[226]。據英國廣播公司報道,該公司網站上進行的實況轉播在洶湧的觀看流量浪潮中一度停機,巨大的流量負擔導致其視頻流中斷了30分鐘之久,打開網頁的用戶只能看到「請稍候再訪問」(Please come back later)的字樣[227]。
Akamai科技公司的數據顯示,新聞網站在不到一分鐘的時間裡就有540萬1250人登錄,是該公司開始對這些數據進行追蹤以來新聞網站類別中第5高的一次[226]。使用率達到高峰時,新聞網站同時提供700萬段視頻流播放,創下Akamai測得的同時播放視頻流片段數量新紀錄[228]。除了網際網路觀眾人數創下美國總統就職典禮的新紀錄外,2009年歐巴馬的就職典禮活動還在宣誓儀式的網絡直播中提供了實時音頻介紹和隱藏字幕,這在歷史上均屬首次[81]。
國際反應

國際社會對巴拉克·歐巴馬就職典禮的關注度是前所未有的。世界多個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居民,或是生活在這些國家的美國僑民中通過電視直播或網際網路觀看就職典禮的人數需以百萬來計算。部分國家的收視人數可與2008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開幕式平分秋色。[8]
世界各地通過各種各樣的方式慶祝這場就職典禮,稱頌這一事件的歷史意義,並祝賀歐巴馬當選。肯亞是歐巴馬父親的故國,當地居民將就職慶典作為公眾假期來慶祝[229]。雅加達的美國僑民和印度尼西亞人在午夜免費舞會上觀看就職典禮,並且還有雅加達01國立小學的學生表演,歐巴馬兒時曾在該校就讀[230]。日本的小濱市燃放焰火來慶祝歐巴馬就職,寺院內還有撞鐘,並且有人跳起了草裙舞[231][232]。加拿大總督莊美楷和總理史蒂芬·哈珀代表加拿大人民表示祝賀[233],墨西哥總統菲利佩·卡爾德龍祝福歐巴馬「在新任美國總統的位置上取得偉大的成功」[234]。以色列總統希蒙·佩雷斯稱歐巴馬的就職是美國「偉大的一天」[235],英國首相戈登·布朗也表示,「全世界都在見證歐巴馬總統就職,見證美國歷史和世界歷史都進入新的篇章」[236]。
部分國家領導人對歐巴馬就職反應較為冷淡,甚至有些地區完全沒有進行報道。古巴共產黨第一書記菲德爾·卡斯楚的弟弟古巴國務委員會主席勞爾·卡斯楚稱歐巴馬「看起來像是個好人,我希望他好運」[237],古巴全國人民政權代表大會主席里卡多·阿拉爾孔則在評價歐巴馬時稱,「即將上任的(美國)總統是個很大的問號」[237]。伊朗外交部長馬努切赫爾·穆塔基(Manouchehr Mottaki)表示希望兩國關係走上新的發展方向,他指出:「如果歐巴馬能選擇正確的道路,彌補過去(的失誤),收斂美國的敵意和霸權,並修正以前政治上的錯誤,(那麼)我們也不會有任何敵意」[235]。俄羅斯國有的第一頻道是該國最大規模的電視頻道,該台的傍晚時段主打新療節目中以很小的篇幅報道了歐巴馬的就職典禮,將這一天的大部分時間用於報道該國與烏克蘭之間的天然氣衝突[238]。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營的中國中央電視台直播了歐巴馬的就職典禮,並同聲傳譯成普通話,時間上略有延遲,以便對具體內容進行審查。當歐巴馬說到「先輩們面對法西斯主義和共產主義」時,電視台突然將講話的畫面切換成演播室的評論[239][240]。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國營的平面、廣播和電視媒體完全沒有報道歐巴馬的就職典禮,而是報道有關赤道幾內亞迎接朝鮮大使的新聞[241]。
伊拉克普通市民對美國新總統就職持謹慎樂觀態度。一位伊拉克市民指出:「如果(歐巴馬)做的能有他說得那麼好,那我們所有的問題都將迎刃而解」,他還補充道,「(歐巴馬)是個好人,但伊拉克很多人都相信美國總統都是一副德性,我們(國家只)是他們利益的遊樂場」[242]。另一位市民則相信「歐巴馬不會像之前一樣……但他也沒有太多時間來向我們證明自己」[242]。
注釋說明
參考資料
擴展閱讀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