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2017年北韓核試驗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2017年北韓核試驗是指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於2017年9月3日在咸鏡北道吉州郡豐溪里核試驗場所進行的一次核試驗,北韓方面宣稱繼上上次2016年1月北韓核試驗之後,又一次成功引爆一顆氫彈,而且釋出的能量成功達到上次核試近十倍,隨後透過官方媒體展示了氫彈特有的葫蘆形構造的照片[2],宣示核技術的進度確實有所進步,使得此次特別引起國際緊張[a]。此次核試驗是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政府進行的第六次核試驗,也是系列測試以來威力最大的一次,本次事件亦對資本市場尤其是股市和匯市產生了較大影響[4][5]。
Remove ads
過程
北韓此前進行過五次核試驗,無一例外遭到國際社會廣泛譴責。就在核爆前的幾個月,北韓和美國不斷放出狠話,互相威脅動武。北韓方面不斷試射導彈,加之美韓舉行「乙支自由衛士」軍演等,一時間朝鮮半島局勢劍拔弩張[6]。核爆當天早上,朝鮮中央通訊社報導稱,北韓核武器研究所最近成功研製出了可安裝在洲際彈道飛彈上的氫彈,該國最高領導人金正恩視察了現場,並提出了全面國產化的要求[7][2]。
多國地震監測機構測定,國際標準時間(UTC)2017年9月3日3時30分左右,北韓東北部發生震源深度為0公里的地震。其中中國地震台網(CEIC)測定結果為MS6.3[8],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測定結果為mb6.3[1],日本氣象廳(JMA)測定為Mj6.1[9],南韓氣象廳測定為5.7[10],且都表明此次地震可能由爆炸引起。中國東北、俄羅斯遠東、北韓及南韓多地均有震感[11][12]。延吉市更有不少居民因震感強烈而慌忙逃生[13]。韓聯社報導稱,南韓總統府青瓦台推測地震可能是核試驗造成的[14]。南韓軍方事後也判定此次地震為核爆引發[15]。
中國地震台網觀測到隨後同一地點又發生了一次地震,推測為塌陷造成,測定規模為MS4.6[16],但南韓氣象廳否認有此次地震發生[17]。

平壤時間9月3日下午三點(UTC+08:30),北韓官方在國營的朝鮮中央電視台發布「重大報導」[18],宣稱試爆了一枚可裝載於洲際彈道導彈彈頭部的氫彈,並取得成功。該氫彈呈葫蘆形,外殼為富光澤金屬,並接上了電線和一些不知名的設備[13]。報導稱,3日上午,朝鮮勞動黨委員長金正恩主持召開朝鮮勞動黨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政治局常委會通過了金正恩簽署的核試驗命令書[19]。進行播報的是朝鮮中央電視台資深主播李春姬,由她口中說出此次核試驗「完全成功」(韓語:완전 성공)[20]。
在確認的確是北韓核試驗之後,大韓民國氣象廳隨即推測,此次核試驗威力相當於上一次核試驗的五到六倍[21],當量約為5至6萬公噸[22]。日本氣象廳也有專家推測此次威力相當於上次的10倍[23]。另外,南韓軍方也稱此次核試驗的當量為10萬公噸,相當於二戰長崎核爆的五倍[24]。然而,挪威地震陣列所根據其監測到的規模(5.8),估計此次核試當量大概12萬公噸[25]。德國地球科學和自然資源研究所的估計更高,他們說根據監測到的規模(6.1)來看,當量應該有幾十萬公噸[26]。
9月4日,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算出地震學當量是5.6萬公噸(誤差範圍3-8萬公噸),考慮到埋藏深度,估計範圍擴展到10-20萬公噸[27]。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也發表較精確的研究結果,稱此次核試驗當量為10.83±4.81萬公噸,相當於美國1945年在日本長崎市投下的「胖子」原子彈當量的3至7.8倍[28]。日本防衛省一開始根據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組織(CTBTO)發布的規模5.8推算當量約為7萬公噸[29],後來CTBTO兩次上調,最終定為6.1,日本方面隨之於9月6日修改當量估計至16萬公噸,約相當於廣島核爆(1.5萬公噸)的10倍威力[30]。6日,美國情報機構內部人士稱初步估計當量約為14萬公噸,但未給出誤差範圍[31]。
9月12日,挪威地震陣列所修正其規模至6.1,與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組織規模數值相同;該機構亦將當量估計上調至25萬公噸,但註明有不確定性,且未公布誤差範圍[32][33]。
儘管根據北韓的說法,此次核試驗並未造成核輻射洩漏,對周邊環境也沒有任何負面影響[34]。核試驗後,中國環保部國家核安全局啟動環境應急預案,進入二級應急響應狀態,並在東北邊境開展輻射應急監測[35];日本亦派出航空自衛隊飛機在大氣中取樣,以進行放射性調查[36][37]。
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研究者在該大學美韓研究所運營的北緯38度網站上刊出分析結果,稱核試次日拍攝的豐溪里核試驗場衛星圖像顯示,此次核試驗過後,核試驗場和周邊山體出現多處山崩、塌方[38][39]。
Remove ads
总结
视角
Remove ads
反應
![]() |
此次核試驗後,朝核問題重要國家無一例外強烈反對。另外,相關國際組織和其它國家也表態譴責。
南韓:
- 大韓民國政府發表聲明強烈譴責北韓核試驗。
- 9月3日下午1點30分,大韓民國總統文在寅主持召開國家安全保障會議,討論朝核對策[14];隨後文在寅表示,將與國際社會合作「嚴懲北韓」[82]。
- 9月3日,青瓦台國家安保室長鄭義溶緊急打通專線電話給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麥克馬斯特,商討有關北韓進行第六次核試驗的應對方案[83]。
- 南韓聯合參謀本部發表聲明譴責北韓進行核試驗,並警告稱韓美兩軍將以行動做出應對[84]。
- 韓美兩國軍職首長——韓國聯合參謀議長鄭景斗空軍上將與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約瑟夫·鄧福德海軍陸戰隊上將進行緊急通話,商討相關對策。鄭氏亦於事後召開作戰指揮官會議,使其認知局勢的嚴峻程度[85]。
日本:
中華人民共和國:
- 9月3日,中國外交部發表嚴正聲明表示,北韓不顧國際社會普遍反對,再次進行核試驗,中國政府對此表示堅決反對並予以強烈譴責[90]。
- 中國環保部(國家核安全局)啟動環境應急預案,進入二級應急響應狀態,並對東北邊境開展輻射應急監測[35]。
- 4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在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答記者問時說,中國外交部已經向北韓駐華大使館負責人提出嚴正交涉[91]。
- 同時,中國政府開始對關於北韓核試驗進行新聞審查和網絡審查。中國中央電視台4日沒有進一步跟進報導北韓的核試驗,一些媒體文章(如《環球時報》社論、《人民日報》旗下微信公眾號轉載的外交部聲明)遭到撤下,新浪微博亦將「氫彈」列為禁止搜索的敏感詞[92][93]。
Remove ads
國際組織在北韓第六次核試驗之後表態譴責。
聯合國:
- 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組織:
歐盟:
也有多個國家政府的領導人在北韓第六次核試驗之後表態譴責。
- 金磚五國:在廈門召開的2017年金磚國家峰會當地時間4日下午發表一份聲明,聲明中強烈譴責核試,表示與會各國會持續關注朝鮮半島局勢和北韓核問題,強調應以和平及對話方式解決[109]。前一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俄羅斯總統普丁會面,一致同意堅持朝鮮半島無核化目標,以及密切協調溝通,妥善應對核試這一最新形勢[110]。
澳洲:總理特恩布爾在接受澳洲廣播公司採訪時表示,北韓核威脅是60年來對朝鮮半島和平的最大威脅,呼籲受到直接侮辱的中國對其施以嚴厲經濟制裁,如停止對該國的原油供應;外長朱莉·畢曉普同樣希望中國考慮切斷石油,同時對中美因北韓制裁問題爆發貿易戰的可能性感到憂慮[112]。
法國:法國總統馬克龍呼籲聯合國安理會立即行動起來,迫使北韓無條件重返談判,並全面性的、可核查地、且不可逆轉地放棄核武和導彈計劃[113]。在他與德國總理默克爾通話時,雙方均強烈譴責北韓行為,一致認為這是粗暴踐踏國際法,主張歐盟加強對北韓的經濟制裁措施[95]。
Remove ads
後續
- 2017年9月9日04時00分(UTC+0),國際地震中心(ISC)測定北韓豐溪里核試驗場附近發生6.5地震,震源深度不明。然而,附近地區(如中國吉林)的居民並沒有感受到震感[g],且權威地震監測機構和鄰國地震檢測機構(如USGS、JMA、CEIC和KMA等)均沒有檢測到本次地震的發生。隨後,ISC悄悄地刪除了這次地震的報告[121]。
- 2017年9月23日08時29分16秒(UTC+0),北韓豐溪里核試驗場附近再次發生地震,震源深度0km,中國地震台網測定結果為MS3.4,南韓氣象廳測定為3.0。起初中國地震台網推測本次地震為爆炸引起,但南韓氣象廳分析認為本次地震為自然地震[122]。而日本氣象廳則表示,由於距離較遠,設於日本的地震觀測網無法記錄到本次地震的地震波[123]。在地震發生後一個小時內,美國地質勘探局仍舊未給出關於本地震的報告[124]。稍晚時候發布的測定結果為3.5,震源深度5.0km,但不能確定是人工地震還是自然地震[125]。隨後,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對本次地震的地震波進行分析,也得出了「自然地震」的結論,推測是一次滯後的塌陷地震事件[126]。
Remove ads
注釋
參考文獻
參見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