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2018年中華民國地方公職人員選舉
中華民國選舉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2018年中華民國地方公職人員選舉[b](俗稱1124[3][4]、107年九合一選舉、或稱107年九合一大選綁公投),於2018年(民國107年)11月24日舉行[5]。本屆選舉是總統蔡英文自2016年5月20日上任後的首場全國性選舉,部分輿論與媒體視為是蔡英文第一任期期中考,也視為是2020年總統大選前哨戰。
![]() |



無黨籍:234席

本屆選舉由中華民國自由地區之直轄市(6都)選出新一屆的直轄市長、直轄市議員、里長、山地原住民區長及區民代表;並在臺灣省(11縣3市)及福建省(2縣),選出新一屆的縣市長、縣市議員、鄉鎮市長、鄉鎮市民代表、村里長。此外,另與2018年中華民國全國性公民投票同時舉行。
選舉結果,執政的民主進步黨未能延續上屆狂勝氣勢,由選前的4都9縣市萎縮至2都4縣市;在野的中國國民黨反而一掃上屆慘敗陰霾,由選前的1都5縣擴張為3都12縣市。地方執政版圖再次巨幅震盪,多數縣市綠地變藍天,形成「藍大於綠」的局面。綜合國際媒體對民進黨慘敗分析,包括經濟成長、就業、年金改革都是關鍵原因。美聯社與路透社等國際媒體,均以「慘敗」來形容民進黨在這次選舉的表現,被形容為人民對蔡英文政府的不信任投票[6],日本產經新聞也分析,民進黨慘敗勢必影響蔡英文連任之路。
Remove ads
概論
此次選舉應選名額共計1萬1047名,完成參選登記人數分別為:25位直轄市長、751位直轄市議員、68位省轄縣(市)長、1018位省轄縣(市)議員、529位鄉(鎮、市)長、3443位鄉(鎮、市)民代表、1萬5040位村(里)長、21位直轄市山地原住民區長、98位直轄市山地原住民區民代表候選人。當選人於2018年12月25日就職。
Remove ads
提名與重大事件日程
Remove ads
選舉日程
投票於民國107年(2018年)11月24日(星期六)舉行,時間從上午8點起至下午4點止。各地選民投票張數如下:
各政黨參選狀況
登記參選的候選人(競選連任者以粗體字標示):[7]
Remove ads
各政黨直轄市議員及縣市議員提名名額:[10]
Remove ads
各政黨鄉鎮市區長提名名額:[11]
Remove ads
各政黨鄉鎮市區民代表提名名額:[12]
各政黨村里長提名名額:[13]
Remove ads
選舉結果
本次選舉共計48個政黨參與各級選舉,其中執政的民進黨遭遇空前慘敗。以下列出所有政黨與無黨籍參選人之當選席次及票數:
開票特別節目
爭議
自2004年起公投綁大選,而本次公投議案高達10案,但圈選處過少及投票動線不良[15],造成許多投票所大排長龍,致使選民不滿,有的放棄投票,甚至也有撕毀選票遭逮捕的,還有人排隊投完票後暈倒送醫不治。[16][17][18][19][20]
中華民國中央選舉委員會下午強調,根據《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第19條規定,下午4時前排隊都可投票。[21]但依照法律,下午4時投票結束後立刻開票,部分民眾在下午4時以後雖然正排隊領票,卻可同時觀看開票過程,引發邊開邊投票影響選舉結果的爭議。[22][23]士林有投票所於19時46分開始開票[24][25][26],鳳山區王生明路百姓公福德正神廟投開票所投到20時35分[27]。中壢區660投開票所直到凌晨2時39分才開完所有的票[28],全部開票作業3時2分才完成[29]。但也有許多投票所依然早早在傍晚4、5點就開好票並把資料回傳給中選會完成登錄了,而且很多這種迅速的投票所開出票數是有超過1000張的。例如台北市萬華區第1197投開票所,發出票數1023張,於傍晚5點34分完成登錄;新北市蘆洲區第621投開票所,發出票數1122張,於傍晚5點30分完成登錄;新北市蘆洲區第588投開票所,發出票數1030張,於傍晚5點58分完成登錄。[30]。
此現象是否間接影響台北市長選情,成為爭論議題。例如丁守中在柯文哲宣佈勝選的前一刻,公開質疑本次選舉的公平性。他還指出「一個一邊開票一邊投票的選舉,這個不禁讓我們強烈懷疑中央選委會和台北市選委會是不是有刻意放水操作棄保的選舉?」,並決定向台北地方法院提起選舉無效之訴訟[31][32],並且要求勝訴後不能重選,而是由丁守中自己遞補。 2019年12月17日,高等法院二審宣判,駁回丁守中上訴,敗訴定讞。高院表示,選委會准許在下午4時截止以前到達投票所的選舉人進入投票所進行投票,並無違法。選罷法第57條第5項規定,投票完畢之後就要進行開票,開票完畢之後就要公布開票的結果,這個是選務機關的法定義務,開票結果公布之後,新聞媒體本於閱聽大眾知的權利而進行報導,中選會及北選會無權禁止,因此並沒有違失。丁守中所指選務違法,僅規劃違失,未影響選舉結果,本案不構成選舉無效要件。[33]根據鄧志松/周嘉辰2020年的研究,整體而言,並無充分證據足以判斷,根據選罷法延長投票時間,對於柯文哲、丁守中或者姚文智哪一位候選人有利或不利。就村裡的層級,丁守中擔心的「棄姚保柯」並未發生。「棄姚保丁」的現象則發生在(傳統綠營)中山區的劍潭裡附近[34]。
多個參與公投提案的團體11月27日舉行記者會,同聲譴責政府,提出要求中選會總辭改組,認為在推動公投過程中,一些不符合政府政策的公投遭故意刁難[35]。
2019年11月總統大選前夕,多家澳洲媒體突共同發表報道,一名名為王立強的中國間諜變節,向澳洲政府投誠,並且在其自白和所提供的證據中,明確透露了2018年選舉中,韓國瑜已經接受的中國共產黨選舉資助和訓練等一系列關鍵細節,最終得以贏得選舉。此爆料正好發生在選前一個月的關鍵階段,引發廣泛爭議,台灣政府方面隨即啟動特偵小組赴澳洲會合,也成功搜索了一系列證據,包含逮捕其長官向心、龔青夫婦,要求其進行說明。2019年,11月30日,澳洲「每日電訊報」在頭版以「中國間諜鬧劇」(China Spy Farce)為封面標題,指出澳洲國安情治機關於26日已告知內閣,自稱是「投誠間諜」且負責指揮香港銅鑼灣書店綁架事件和介入台灣總統大選的中國籍男子王立強所表述的內容,與澳洲政治無關,對澳洲毫無價值。[36]
同時根據《澳大利亞人報》報道,澳大利亞安全情報組織是認為王立強可能只是個情報圈的邊緣小角色(a bit player on the fringes of the espionage community),其充其量可能只經手過低階情報工作[37]。
後續效應
此次選舉結果,民進黨丟失長期執政的直轄市:高雄市[38]以及雲林縣[39]、宜蘭縣[40]2個縣,還有在上屆贏下的直轄市:臺中市以及嘉義市、彰化縣、澎湖縣等3個縣市,從原本的13席地方縣市首長降為6席;國民黨則一舉贏下臺中市、高雄市2個直轄市以及嘉義市、雲林縣、彰化縣、宜蘭縣、花蓮縣、澎湖縣、金門縣等7個縣市,從原本的6席地方縣市首長倍增為15席[41][42],政治版圖等同回到2010年至2014年國民黨15比民進黨6的局面[43]。與此同時,國民黨提名的七位女性候選人亦全數當選,開創台灣地方政治女力新時代[44],民進黨在台中市與彰化縣不僅未能打破一任魔咒,還全面失守中台灣[45]。近乎翻轉的藍綠版圖被視為對蔡英文政府投下反對票,也等於宣告蔡英文在總統第一任期期中考死當[46]。11月24日晚9時許,蔡英文宣布辭去民進黨主席[47];行政院院長賴清德口頭請辭,雖獲蔡英文慰留[48],但仍於翌年1月10日宣布總辭,由陳水扁政府時期的前行政院長蘇貞昌接任[49];民進黨秘書長洪耀福請辭[50];總統府秘書長陳菊[51]亦請辭但被慰留;並在之後的中常會上宣布民進黨將進行黨務改組。蔡英文亦成為1996年總統直選以來,首位需要面對黨內初選的現任總統,但最終擊敗賴清德,兩人最後亦搭擋參選2020年總統大選且勝選。
另一方面,國民黨雖然執政縣市翻倍,但是對於黨主席吳敦義是否在本屆選舉中起到積極作用和支持他競選2020年總統大選仍有疑問;台北市議員當選人羅智強甚至宣布將參選總統[52]。因為韓國瑜成功協助國民黨贏得多數縣市長,使他深獲國民黨支持者的力挺,成為其粉絲「韓粉」,並在2019年掀起「韓流」,之後亦被提名為2020年國民黨總統候選人,但結果敗選,最終還在2020年6月6日遭到罷免,吳敦義亦在2020年總統大選後宣布辭去黨主席,至於高雄市後來在8月的市長補選被民進黨贏回,從原本的6席地方縣市首長升為7席。
此外,由於本次選舉併公投的選務亂象,中選會主委陳英鈐請辭獲准,辭職聲明中表示,10項公投成案在10月,距離選舉僅一個月餘,中選會雖然努力增加投開票所,緊急為全國約3500個投票所增購圈票遮屏,呼籲民眾,在進入投票所之前,先瞭解公投案內容等等,仍然無法有效疏解10個公投案所造成的排隊人潮,表達深深歉意[53]。 2018年11月26日,國民黨立院黨團召開記者會批評,中選會事前規劃不當、事後應對無方,雖然主委陳英鈐已下台,但這還不夠,要求中選會副主委陳朝建,也應該要下台以示負責。[54]2018年12月3日,代理主委、副主委陳朝建[1]受訪時兩度致歉,「10案公投案下,每個人都會成為新人」,強調這次選務規劃上疏失主因是中選會規劃事前有所不週,不是媒體報導選務人員都是新人才有投票亂象。他也說,不會戀棧任何職務,會負起該負責任[55]。 2018年11月18日,對於「重啟核四、公投綁大選、珍愛藻礁、反萊豬」四大公投將在12月18日舉行,中選會主委李進勇強調,2018年公投綁大選造成選務災難,全國選務人員都認為應該要脫鉤,選務機關本來僅能承擔100斤,但卻給200斤「沒死就好加在」,並稱公投綁大選像共伴效應[56]。2024年,國民黨立委羅智強要提案修正公投法,希望公投成案後要在1到6個月內舉行,恢復公投綁大選,提高公投投票率。中選會副主委陳朝建於2024年4月8日表示,「選務辦理,貴在於穩健循序漸進,考率2018年選務有一些亂象,期待穩定選務,也尊重立法院提案權責」」。[57] 國民黨立委羅智強則反擊,「中選會不要把自己的無能跟怠惰來當作阻擋公投的一個藉口,別的國家公投能進行跟大選可以合併進行,你台灣就不能?」[58]
相對於四年前的冷處理報導,環球網等媒體第一時間轉發了韓國瑜宣布勝選以及蔡英文、賴清德請辭的消息[59][50][60]。中國官方通訊社新華社則僅在蔡英文宣布辭去民進黨主席時發表一則四十字長的簡訊[61]。
國台辦發言人馬曉光表示,注意到這次選舉結果,今後將繼續堅持九二共識、反對台獨,並歡迎更多台灣縣市參與兩岸交流[62]。
新華社的報導,包括標點符號在內只有短短45個字:「蔡英文24日晚間宣佈辭去民進黨主席職務,以示對該黨在台灣地區『九合一』選舉中的表現負責。」
CNN、路透社報道則指出,蔡英文因推動同性婚姻、一例一休、年金等爭議性改革,加上連同公投導致民進黨慘敗。[63][64][65][66]
相關條目
註釋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