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G6輔路
中国北京市的省道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G6輔路,又稱 216省道[註 1],原稱八達嶺高速輔路(海淀區及朝陽區境內)和G110輔線(昌平區內西關環島以南),是北京市境內的一條市政道路或公路。
Remove ads
歷史
現狀G6輔路的前身為京張公路德勝門至延慶段,其中德勝門至昌平西關一段曾為明朝謁陵御道,1934年基本形成簡易公路[2]:644-645。1953年,德勝門至昌平段34.1公里舖築瀝青路面,成為當時北京遠郊第一條瀝青路。1982年,隨著昌平西關經德勝口至延慶的過境公路建成,昌平西關以西段不再是京張公路正線的一部分[2]:645。
在建設八達嶺高速公路前,馬甸橋至昌平西關環島段稱「昌平路」(亦俗稱「京昌路」)[2]:645,昌平西關環島至南口環島(現已改成十字路口)段稱「南口路」[2]:649,南口環島至上關城(昌平延慶交界)段稱「居庸關路」[2]:650。八達嶺高速建成後,朝宗橋成為西側輔路的一部分。
G6輔路長期以來經過八達嶺長城核心區域,為保護長城,同時實現景區的封閉化管理,在多名文保專家的建議下,八達嶺過境線工程於2004年提出。該工程東起八達嶺國家森林公園售票處,西至營城子北口(營城子立交南側),全長7.2公里,2007年上半年開工建設,2011年8月31日建成通車。[3][4]建成後,G6輔路八達嶺段改經過境線,老線則恢復八達嶺路的名稱[註 2]。
Remove ads
途徑
該道路的起點為與北京三環路相交叉的馬甸橋(南接德勝門外大街),終點是與張家口懷來康祁公路相接的京冀界處以東(西北接 234國道和康祁公路,也就是懷來457縣道),途徑中國北京市西城區、朝陽區、海淀區、昌平區、延慶區。[5]
隸屬關係
該道路是 京藏高速在北京市境內的輔路,由於共線也是
110國道在昌平西關環島以南路段的輔路,其中馬甸橋至陳莊橋段全程在
京藏高速兩側,陳莊橋至
234國道段則與
京藏高速分離。在馬甸橋至陳莊橋之間為雙向四至六車道分布在
京藏高速兩側,陳莊橋以北則為雙向二至四車道。G6輔路榆林堡南口(北京公交榆林堡西站附近)至京冀界段已經併入
234國道。[6]
注釋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