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U-70號潛艦 (1915年)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陛下之70號潛艦(德語:SM U 70[註 1])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運用於德意志帝國海軍的UD級潛艦或稱U艇的最後一艘。它原本由奧匈帝國海軍向日耳曼尼亞船廠訂購,並以U-11號的名義自1914年2月開始在基爾鋪設龍骨,但隨著1914年8月戰爭爆發後,奧匈帝國海軍確信該艇無法通過直布羅陀交付至亞得里亞海,遂於1914年11月將包括U-11號在內的五艘UD級潛艦整體轉售予德意志帝國海軍。
在德國人手中,U-11號被重編為U-70號,並按照德國的規格進行重新設計和改建。U-70號於1915年7月下水,至同年9月投入使用。竣工後,它的水上排水量為791公噸,水下排水量為933公噸。艇身全長69.50公尺,裝備有五具魚雷發射管和一門甲板砲。
戰爭期間,作為第四半區艦隊的一分子,U-70號在十二次巡邏中共擊沉了52艘協約國或中立國船舶,容積總公噸為135,288公噸;這其中包括重達11,899總公噸、作為一戰期間被德國U艇擊沉的最大型船舶之一的英國郵輪南國號,於1917年6月沉沒。此外,U-70號也曾擊沉1艘英國花級單桅戰船以及擊傷5艘商船(24,971總公噸)。至1918年11月20日,即停戰協議簽署九天後,U-70號被引渡至英國正式投降,並最終於1919年至1920年間在博內斯拆解報廢。
Remove ads
設計及建造
奧匈帝國海軍在評估了三款競爭性的外國潛艦設計之後,最終選擇了日耳曼尼亞船廠的506d型設計,即後來的UD級,來裝備其U-7至U-11號潛艦。[6]海軍於1913年2月1日簽署了五艘潛艦的訂購合同。[7]
506d型方案被奧匈帝國海軍視為U-3級潛艦的改進版本,後者同樣是日耳曼尼亞船廠的產品。[3][註 2]根據奧匈帝國海軍的計劃,這些艇只的水上排水量為706公噸,水下排水量為899公噸。它們均為雙層艇體,全長69.50公尺,舷寬6.30公尺,吃水3.79公尺。奧地利的規範要求這些雙軸潛艦只在水上運行時使用雙柴油發動機(總功率2,300匹公制馬力, 2,269匹制動馬力1,692千瓦特),速度最高可達17節(31公里每小時);在水下運行時使用雙電動發電機(總功率1,240匹公制馬力, 1,223匹軸馬力912千瓦特),最高速度為11節(20公里每小時)。艇只配備有五具450公釐魚雷發射管,其中四具在艇艏、一具在艇艉。甲板砲則是一門66公釐26倍徑砲。[3]
作為同級的末艇,U-11號是自1914年2月11日開始鋪設龍骨。[2]根據建造計劃,它將在29至33個月內完工。[7]但當1914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時,U-11號及其任何一艘姊妹艇都沒有完成。[9][10][11][12][2]由於這些潛艦是在波羅的海沿岸的基爾建造的,奧地利人確信它們將不可能完成交付:艇只需要行經隸屬英國領土的直布羅陀,才能被轉運至地中海,而奧匈帝國與英國當時正處交戰狀態。[7][註 3]結果,U-11號及其四艘姊妹艇於1914年11月28日被轉售予德意志帝國海軍。[1][註 4]
U-11號被德國人重新編為U-70號,而它的船級也被重新指定為UD級。德意志帝國海軍根據德國標準對潛艦進行了重新設計和建造,將水上和水下排水量分別提高了96公噸和48公噸。魚雷攜彈量也增加了三分之一,從9枚增加至12枚,甲板砲的尺寸則從最初指定的66公釐升級為88公釐30倍徑速射砲。[1]
Remove ads
服役歷史
U-70號於1915年7月20日下水。[1]同年9月22日,艇只在首任艇長、海軍上尉奧托·溫舍的指揮下正式投入德意志帝國海軍服役。[4][註 5]U-70號是這位30歲軍官指揮的第二艘U艇;他自1914年8月便開始擔任U-25號艇長,直到U-70號入役的前一周才被調離。[4]隨後,溫舍於1916年1月受命率U-70號護送德國突圍艦瑪麗號(Marie)穿越北海。2月下旬,U-70號再次接獲類似任務,為從漢堡出航的輔助巡洋艦獅鷲號提供偵察保護。[15]然而,由於惡劣的天氣條件,兩者很快便失去了聯絡。獅鷲號遂於2月29日遭英國皇家海軍擊沉。[註 6]自1916年3月4日起,艇只被分配至駐埃姆登及博爾庫姆的第四半區艦隊,並一直隸屬於該部隊至戰爭結束。[17][18]
在U-70號加入第四半區艦隊的一個月後,德國於1916年2月發動了針對大西洋航運的第二輪潛艦攻勢。與第一輪潛艦攻勢一樣,U艇會被單獨派往蘇格蘭周邊,在愛爾蘭海和英吉利海峽的西側出入口巡邏。[19]在這一系列戰役中,U-70號於3月16日擊沉了第一艘船[20]——當時它在法斯耐特岩西北偏西約60海里(110公里)處解決了英國帆船威利號(Willie)。[21]同一天,它還擊傷了滿載著小麥、從加爾維斯敦駛往雅芳茅斯的英國貨輪伯溫戴爾號(Berwindale)。[22]在3月餘下的時間和4月初,U-70號又擊沉了容積為14,557總公噸的5艘船隻;[20]其中最大的一艘是英國貨輪鷹點號(Eagle Point),載有來自新布藍茲維聖約翰的大量乾草和燕麥,於3月28日遭魚雷擊沉。[23]至1916年4月底,公海艦隊(U-70號所在的第四半區艦隊隸屬於該艦隊)的新任總司令、海軍上將賴因哈德·舍爾,叫停了商業航運攻勢,命令所有身處海上的艦艇返航,並留港待命。[24]
Remove ads
1916年5月中旬,舍爾完成制定了誘殲部分英國大艦隊的計劃。[25]公海艦隊將通過突襲桑德蘭,[26]引誘英國艦隊穿過「由潛艦和雷區組成的巢穴」。[25]U-70號成為5月17日開始出海偵察北海中部英國艦隊蹤跡的九艘U艇之一。經過五天的偵察,U-70號連同U-63號、U-52號、U-51號、U-32號、U-24號以及姊妹艇U-66號一起,於5月23日在福斯灣附近就位。另外兩艘潛艦,U-43號和U-44號,則駐紮在彭特蘭海峽,以備隨時攻擊離開斯卡帕灣的英國艦隊。所有艦艇都要原地待命至6月1日,等待報告英國艦隊行蹤的電碼本信息。[26]然而,對德國人來說不幸的是,英國海軍部收到了有關於德國潛艦離港的情報,加上對方並未襲擊商船,這引起了英國人的警覺。[25]
公海艦隊的出發時間被推遲(已轉至斯卡格拉克海峽),而五艘U艇也沒有收到英國人推進的電碼信息,這使得舍爾預期中的伏擊成為「徹底而令人失望的失敗」。[27]儘管U-70號已經收到了推進警告的電碼信息,但它的船員並沒有發現大艦隊的任何艦艇。[註 7]由於U艇的伏擊未能擊沉任何英國主力艦,使得公海艦隊在5月31日至6月1日爆發的日德蘭海戰中,與滿編的大艦隊交鋒時處於數量上的劣勢。[29]
U-70號的下一次戰功直至1916年12月才取得,當時它於12月17日擊沉了5,587總公噸的英國輪船帕斯卡爾號(Pascal)。在接下來的一個月里,她又相繼擊沉了14艘商船,容積總公噸為19,795公噸。[20]
Remove ads
從戰爭初期開始,英國就對德國實施了海上封鎖,以阻撓中立國的船隻進入德國港口。到1916-1917年的所謂「蕪菁之冬」時,封鎖已經嚴重限制了德國的食品和燃料進口。[30]其結果是嬰兒死亡率上升,有多達70萬人死於戰爭期間的饑荒或失溫症。[31]由於封鎖造成了如此可怕的後果,德皇威廉二世親自批准從1917年2月1日開始重啟無限制潛艦戰,以期迫使英國人媾和。新的交戰規則明確規定不得讓任何船隻浮於水面。[32]
在新的交戰規則框架下,U-70號第一次有記錄的行動發生於1917年2月底,當時它砲轟了懸掛英國國旗的聖帕特里西奧號(San Patricio)。這艘容積為9,712總公噸的液貨輪在奧克尼群島附近遇遭遇U-70號,但在襲擊中倖免於難。[33][註 8]3月,U-70共擊沉12艘船舶,累計為25,708總公噸,另擊傷了1艘容積為4,666總公噸的商船。[20]
1917年4月,德國的U艇共成功擊沉了860334公噸的協約國或中立國船舶,這一總數是在兩次世界大戰中任何一個自然月都無法匹敵的。[35]U-70號對此所作的貢獻是將10艘累計23,530總公噸的船舶送入海底,其中4艘是在同一天,即4月24日完成。[20]
儘管德國U艇單月擊沉的總公噸位在4月份達到頂峰,但5月和6月的擊沉量仍然維持在600,000公噸以上。U-70沒有對5月的數據作出貢獻,但其時任艇長溫舍被授予了霍亨索倫王室勳章。[4]U-70號於6月4日擊沉英國遠洋郵輪南國號,開啟了又一個卓有成效的月份。南國號的容積為11,899總公噸,是U-70號所擊沉的最大型船舶,也是一戰期間被德國U艇擊沉的最大型船舶之一。[36]當U-70號在離托里島約140海里(260公里)的56°10′N 12°14′W處擊沉南國號時,它正滿載著零擔貨物從利物浦前往費城。[37]在6月剩餘的時間裡,U-70號又相繼擊沉了7艘船,累計為26,131總公噸。[20]
此後,U-70號在戰爭餘下的時間裡只擊沉了兩艘船,其中包括1918年5月5日的英國花級單桅戰船杜鵑花號(HMS Rhododendron)。[20]杜鵑花號是一艘1917年建造的專用Q船,可偽裝成商船引誘德國U艇進入其隱蔽的火砲射程。它是在奧克尼群島的馬爾角附近巡邏時被U-70號發射的一枚魚雷擊中。時任船長、海軍中校查爾斯·亞瑟·皮爾在遇襲後迷失了方向,他沒有命令「恐慌小組」將潛艦引到射程內,而是下令徹底撤離船隻,且行動非常倉促和混亂。U-70號駛近燃燒中的船隻,觀察了混亂的疏散過程,並從救生筏上捕獲一名軍士——他透露了這艘船的真實身份。U-70號遂對失事船隻實行砲擊,並在沒有受到攻擊的情況下成功逃離。[38]杜鵑花號於翌日早晨傾覆沉沒,共造成15人遇難,其中4人在爆炸中喪生、11人在疏散過程中溺亡。皮爾及其餘船員的行為其後受到了英國海軍部委員會的嚴厲抨擊和批評。[39]
Remove ads
在總計十二次巡邏中,U-70號共擊沉了136,578總公噸的53艘船隻,擊傷了24,971總公噸的5艘船隻。它在戰爭中倖存了下來,沒有被擊沉。1918年11月20日,即停戰協議簽署九天後,U-70號被引渡至英國正式投降,並最終於1919年至1920年間在蘇格蘭的博內斯拆解報廢。[18][2]
襲擊歷史摘要
Remove ads
注釋
腳註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