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愛爾蘭地理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愛爾蘭是北大西洋中的島嶼,位於北歐。島嶼南北長約480 km(300 mi),東西寬約275 km(171 mi),總面積84,421 km2(32,595 sq mi)。[1]其座標約為53°N 8°W,靠近歐亞板塊的歐洲大陸架西緣。東面隔愛爾蘭海與大不列顛島相望,南面通過凱爾特海與歐洲大陸分離,北臨北海峽,南接聖喬治海峽。在不列顛群島中,愛爾蘭是面積第二大的島嶼,次於大不列顛島,大於馬恩島。[2][3]
主要地形特徵包括被海岸山脈環繞的中部低地平原。最高峰卡朗圖厄爾山(愛爾蘭語:Corrán Tuathail)海拔1,039公尺(3,409英尺)。西海岸線崎嶇多島嶼、半島和海岬,而南北海岸的大型海灣較少,如福伊爾湖和科克港;島上任何地點距海均不超過約110 km(68 mi)。香農河幾乎將島嶼一分為二,全長360.5 km(224 mi)(含102.1 km(63 mi)河口),是愛爾蘭最長河流,發源於阿爾斯特省的卡文郡,形成康諾特省與倫斯特省的界河,後流經芒斯特省,最終在利默里克西南注入大西洋。內湖是愛爾蘭河流沿線眾多湖泊中最大的一座。
島嶼屬溫和濕潤的溫帶海洋性氣候,因受大西洋風帶、洋流和環流影響,比同緯度其他地區更溫暖。雖然造林面積正在擴大,但愛爾蘭仍是歐洲森林覆蓋率最低的地區之一,農業部門發達。礦產資源種類有限,僅有兩處大型天然氣田,未發現石油資源。水電已投入使用,風電場逐漸增加,而太陽能與潮汐能開發較少。
政治上,島嶼由管轄六分之五領土的愛爾蘭共和國,以及作為英國構成部分的北愛爾蘭組成。傳統上全島分為四個省份,下設郡級行政區。32個郡中有26個屬愛爾蘭共和國,其餘6個屬北愛爾蘭。
Remove ads
地質發展

愛爾蘭地質結構多樣,不同區域岩石所屬地質年代可追溯至近20億年前。最古老的已知岩石約17億年歷史,發現於伊尼什歐文半島北岸的伊尼什特拉赫爾島[4][5]及馬勒特半島的安娜岬。[6]最新地質構造包括末次冰期形成的冰磧丘與冰蝕谷,以及克萊爾石灰岩地區的溶洞與陷坑。[7][8]
愛爾蘭地質史涵蓋火山活動、熱帶海域至末次冰期等多種元素。島嶼由兩塊不同地體組成,約4.4億年前沿亞皮特斯縫合帶拼接。由於構造運動與冰川作用,海平面反覆升降。全國各地均可見證不同時期岩石的形成過程,最終冰川侵蝕塑造了今日地貌。[9]兩大地體差異,加上火山區與淺海區別,形成了多樣土壤類型,包括廣袤的沼澤與排水良好的棕壤。山脈主要由花崗岩、砂岩、石灰岩(含喀斯特地貌)及玄武岩構成。[10][11][12][13]
過去六千萬年間,愛爾蘭大部分地區可能位於海平面之上,因此其地貌主要受陸地侵蝕與風化作用塑造。[14]長期侵蝕也意味著多數古近紀和新近紀沉積物已消失,或如少數已知案例被第四紀沉積物掩埋。[15]在第四紀冰期影響愛爾蘭前,高地已形成厚層風化表土,低地發育喀斯特地貌。[14]關於愛爾蘭夷平面成因存在爭議。[15][16]部分學者認為源自海蝕作用,其他人則認為是風化與河流侵蝕形成的準平原。不僅其成因存疑,實際範圍及海平面變化與構造運動的相對作用也尚無定論。[15]多數河流系統形成於第四紀冰期前的新生代,河道走向主要受愛爾蘭地質構造控制。自中新世以來的海蝕作用可能使西海岸後退逾100公里。冰川侵蝕前的原始地形比如今經過冰川磨蝕的地貌更為陡峭。[14]
Remove ads
自然地理

愛爾蘭中部為平坦低地(稱「米德蘭茲」),周邊環繞多條山脈——從科克郡順時針方向依次為:博格拉山、德里納薩加特山、卡哈山、麥吉利卡迪里克山、斯利夫米什山、穆拉哈雷克山、十二峰山/毛姆特克山群、內芬貝格山、奧克斯山、藍斯塔克山、德里維亞山、斯佩林山、莫恩山、威克洛山、黑階梯山、科梅拉山和諾克米爾當山。[17][18]:3[19]南部內陸也有部分山脈,如高爾蒂山(最高內陸山脈)[20]、銀礦山與斯利夫布盧姆山。[17]東北海岸附近有安特里姆高地(含安特里姆九穀),有時也稱「安特里姆山脈」。[17]最高峰卡朗圖厄爾山海拔1,038.6米(3,407英尺)[21],屬於冰川侵蝕形成的砂岩山脈麥吉利卡迪里克山。全島僅三座山峰超過1,000米(3,300英尺)[21],另有457座超過500米(1,600英尺)。[22]山區設有多條步道,最長者穿越威克洛山脈。莫恩山脈的步道系統中,建有連接13座主峰的36-公里-長(22-英里)「莫恩牆」。[19]
水域面積約占愛爾蘭國土2%。愛爾蘭共和國境內有超過74,000公里(46,000英里)河流溪流、逾125,000公頃(310,000英畝)湖泊及3,000公頃(7,400英畝)水庫,分布不均——科克、多尼戈爾與梅奧三郡佔總水道長度30%以上,而梅奧與戈爾韋兩郡佔總湖泊面積40%。幾乎所有水庫集中於威克洛(佔三分之二)與科克(佔三分之一)。[26]北愛爾蘭的主要水源則是內湖。[27]
香農河全長360.5公里(224.0英里),是愛爾蘭及不列顛群島最長河流。流域面積達16,865 km2(6,512 sq mi)[28],香農河流域覆蓋全島五分之一面積。河流流經11郡,將愛爾蘭西部與東南部隔開。河道上形成三座大湖:艾倫湖、里湖和德格湖。[21]香農河通過利默里克市的香農河口注入大西洋。[17]
其他主要河流包括利菲河及其主要支流多德河、鄰近的托爾卡河、斯蘭尼河、三姊妹河(諾爾河、舒爾河與巴羅河)、李河、厄恩河、福伊爾河、班恩河、拉甘河及博因河。[17]境內有多條「黑水河」,最重要者為芒斯特黑水河。[17]流量最大的河流是香農河,但流量第二大的短而湍急的科里布河。[29]
位於阿爾斯特的內湖面積392 km2(151 sq mi),是愛爾蘭及不列顛群島最大湖泊。[21]愛爾蘭共和國境內最大湖泊為176 km2(68 sq mi)的科里布湖。除香農河三大湖泊外,其他大型湖泊包括相連的厄恩湖雙湖、馬斯克湖、康湖及科恩湖。[17][21]
Remove ads

多尼戈爾郡的斯威利湖將伊尼什歐文半島西側與郡內其他地區分隔。另一側的福伊爾湖是愛爾蘭大型海灣之一,位於多尼戈爾郡與倫敦德里郡之間。[30]順時針方向沿海岸線前行是貝爾法斯特湖,位於安特里姆郡與唐郡之間。[31]唐郡還有斯特蘭福德湖,實際上是將阿茲半島與大陸部分隔開的海灣。更南處的卡林福德湖位於唐郡與勞斯郡之間。[31]
都柏林灣是下一個重要海灣。愛爾蘭東海岸在韋克斯福德港(斯蘭尼河河口)之前沒有大型海灣。[32]南海岸的沃特福德港位於舒爾河河口,[33]而科克港位於李河河口,其中坐落著大島。[34]
鄧馬努斯灣、肯梅爾河口與丁格爾灣均位於科克郡西部與凱里郡之間的半島地帶。北面是香農河口。戈爾韋灣位於北克萊爾郡與戈爾韋郡之間。克盧灣位於梅奧郡海岸,阿基爾島以南,而布羅德黑文灣、黑索德灣與斯魯法達康灣位於康諾特西北部的北梅奧地區。基拉拉灣位於梅奧郡東北海岸。多尼戈爾灣是多尼戈爾郡與斯萊戈郡之間的主要海灣。[30]
近期全球遙感分析顯示,愛爾蘭擁有565 km2(218 sq mi)潮灘,潮灘面積排名全球第43位。[35]
Remove ads
馬林角是愛爾蘭最北端,[36]而米曾角是最南端之一,因此「從馬林到米曾」(或反向)常用於指代全島。卡恩斯角是東南極點,胡克角與金塞爾舊岬是南海岸眾多海岬中的兩處。[37][38]盧普角是克萊爾郡西海岸的岬角,北臨大西洋,南接香農河口。[39]女巫頭是克萊爾郡北/西海岸另一處岬角,其北側海岸線分布著莫赫懸崖。[40]

西海岸外的阿基爾島是愛爾蘭最大離島,有常住人口,通過橋梁與大陸永久相連。[41]次大的阿倫群島位於康諾特南部沿海,是愛爾蘭語區(Gaeltacht)。瓦倫西亞島位於伊弗拉半島外,也是較大島嶼之一,人口相對密集,東南端有橋梁連接。[42] 奧米島位於康尼馬拉海岸,是潮汐島。[43]
愛爾蘭最著名的半島多集中在科克郡與凱里郡,如丁格爾半島、伊弗拉半島和貝拉半島。[44]其他重要半島包括法納德角、馬勒特半島、金塞爾舊岬、胡克角、霍斯角和庫利半島。[18]:4 伊尼什歐文半島上的班克拉納(斯威利湖畔)、卡恩多納和莫維爾(福伊爾湖畔)等城鎮環繞著愛爾蘭最北端馬林角。[45][46]
愛爾蘭最北端無爭議陸地特徵是馬林角外的伊尼什特拉赫爾島。[47] 羅卡爾島位置更北,但歸屬存在爭議,英國、愛爾蘭共和國、丹麥(代表法羅群島)和冰島均聲索主權。[48]最南端為法斯特耐特岩。[49]
Remove ads
與鄰近的大不列顛島相似,愛爾蘭曾完全被森林覆蓋。新石器時代開始的砍伐活動在都鐸征服愛爾蘭後加劇,至20世紀初森林覆蓋率僅剩1%。[51]截至2017年,愛爾蘭共和國樹木覆蓋率達國土面積11%[52],但2018年原生林僅占2%,居歐洲倒數第三,僅優於冰島和馬耳他。[53]全球172個國家評估中,愛爾蘭森林景觀退化程度排名第六。[54]
愛爾蘭海岸線全長7,524公里(4,675英里)。[55]由於大陸架向西及西南延伸,島上較大的行政區擁有廣闊海床權,面積超過880,000平方公里(340,000平方英里),是陸地面積的十倍以上。[56]
氣候

愛爾蘭氣候溫和濕潤且多變,雨量充沛,極端溫度罕見。屬溫帶海洋性氣候,按柯本氣候分類法為Cfb型,與西北歐大部分地區相同。[57]夏季溫暖,冬季溫和。因位於大西洋下風處,比大西洋對岸同緯度地區(如紐芬蘭)溫暖得多[58],也比同緯度其他海洋性氣候區(如太平洋西北地區)溫暖,這得益於包含北大西洋洋流和墨西哥灣暖流的大西洋經向翻轉環流釋放的熱量。例如冬季都柏林比紐芬蘭的聖約翰斯高9°C。[59]
北大西洋洋流還確保愛爾蘭海岸線冬季不結冰。[60]愛爾蘭極少出現龍捲風等極端天氣。[61][62]但易受北大西洋東移氣旋影響。[63]
盛行風來自西南方向,在西部高山地帶形成降雨。因此降雨成為愛爾蘭西部生活的重要部分,西海岸瓦倫西亞島年降雨量1,557 mm或61.3英寸是東部都柏林714 mm或28.1英寸的兩倍多。[64]
1990–2020年間平均氣溫為9.8 °C(49.6 °F)。一二月最冷,日均溫5.3至5.5 °C(41.5至41.9 °F);七八月最暖,日均溫15至15.2 °C(59.0至59.4 °F),最高日均溫18.9至19.1 °C(66.0至66.4 °F)(沿海較低,內陸較高)。[65]五六月日照最充足,日均5至7小時。[66]
儘管極端天氣事件相比歐洲大陸其他國家較少,但仍會發生。主要出現在12月至2月的大西洋低壓偶爾會給西部沿海郡帶來160 km/h或99 mph強風;而7月底8月初的夏季可能出現雷暴。[67][68][69]
下表顯示愛爾蘭兩大都市(都柏林機場與貝爾法斯特國際機場氣象站)的30年氣候平均值。愛爾蘭共和國的國家氣象服務機構是愛爾蘭氣象局,而英國氣象局負責監測北愛爾蘭氣候數據。
Remove ads
政治與人文地理
愛爾蘭分為四個省份——康諾特、倫斯特、芒斯特和阿爾斯特——及32個郡。[83]阿爾斯特九郡中有六郡組成北愛爾蘭,其餘26郡屬愛爾蘭共和國。地圖顯示全部32郡。
| 愛爾蘭共和國 |
北愛爾蘭(屬於英國) |
行政上,愛爾蘭共和國23個郡為地方政府區域。其中三個郡含多個地方政府:都柏林、科克市和戈爾韋市設有獨立於郡議會的市議會,剩餘都柏林郡地區分為鄧萊里-拉斯當、芬戈爾和南都柏林。[83]因此共有31個地方當局。[84]
蒂珀雷里郡曾分為北蒂珀雷里和南蒂珀雷里兩個騎乘區,1838年設立,2001年更名[85],2014年合併。[86]2014年,利默里克市和沃特福德市也分別與所屬郡議會合併。
愛爾蘭選舉委員會在調整選區時,需盡可能避免打破郡界。[87]
北愛爾蘭1973年地方政府重大重組中,六個傳統郡和兩個郡級市(貝爾法斯特與德里)被26個單一層級行政區取代,[88]除弗馬納外均跨越傳統郡界。六郡兩市仍保留用於副總督轄區等用途。2015年進一步改革為11個區域:貝爾法斯特市和10個區。
根據2021年與2022年分別進行的普查,全島人口超過700萬,集中分布於東部和南部的都柏林、貝爾法斯特、科克及周邊地區。2021年英國普查記錄北愛爾蘭人口1,903,175人,2022年愛爾蘭普查記錄愛爾蘭共和國人口5,149,139人。[89][90]
Remove ads
自然資源

愛爾蘭擁有12,000平方公里泥炭地,[91]分為兩類:毯狀沼澤和隆起沼澤。還有少量相關地貌「蘆葦沼澤」殘存。[92]:5–12
隆起沼澤常見於香農盆地,比毯狀沼澤稀少。冰河時期後形成的窪地積水成湖,湖中蘆葦殘骸在湖底形成沉積層,逐漸堵塞湖盆並隆起形成沼澤。[92]:5–10[93]
毯狀沼澤本質上是人類活動與濕潤氣候共同作用的產物,形成於新石器時代農民開墾林地處。[94]隨土地荒廢,土壤淋溶酸化,適合帚石楠和燈心草生長。植物殘體堆積形成泥炭層。大西洋毯狀沼澤最大分布區之一位於梅奧郡。[92]:10–12[94]
17世紀起,泥炭被切割用作家庭取暖烹飪燃料(稱「草炭」)。商業開發加速了這一進程。1940年代引入機械切割,實現大規模開採。愛爾蘭共和國由半國有公司愛爾蘭泥炭局負責。除家庭用途外,商業開採的泥炭用於多種工業,生產家用壓製泥炭磚和發電用泥炭粉。[95]近年泥炭與生物質混合用於雙燃料發電。[96]
近年泥炭地破壞引發環境擔憂。隆起沼澤因燃料品質高於毯狀沼澤而遭更嚴重開採。愛爾蘭共和國與北愛爾蘭現已制定計劃保護島上大部分殘存隆起沼澤。[97]
愛爾蘭是歐洲最大的鋅產國,目前在塔拉(Tara)礦區有一座鋅鉛礦仍在開採,這也是歐洲規模最大、最深的現役礦場。其他具實際或潛在商業價值的礦物還包括:金、銀、石膏、滑石、方解石、白雲石、屋頂用板岩、石灰岩骨料、建築用石材、砂和礫石等。[98]
愛爾蘭的海上天然氣探勘始於1970年[99],1971年發現了第一個大型氣田──金賽爾頭氣田(Kinsale Head gas field)[100]。之後還有1989年的巴利科頓氣田(Ballycotton)[99],以及1996年的科里布氣田[101]。
這些氣田的天然氣被抽上岸,用於家庭與工業用途。2000年發現的赫爾維克油田(Helvick),估計蘊藏約2,800萬桶原油;2012年發現的巴里羅(Barryroe)油田,估計蘊藏達16億桶石油,但兩者至今尚未開採。[102]
2007年5月,時任愛爾蘭通訊、海事與自然資源部(今能源與氣候部)發布報告指出,愛爾蘭水域可能蘊藏超過1300億桶石油與50兆立方英尺天然氣[103],這些資源若全數開採,其價值可能高達數兆歐元。
根據保守估計,愛爾蘭大西洋水域至少有100億桶石油,價值超過4,500億歐元。內陸資源方面,阿倫湖盆地(Lough Allen basin)估計有9.4兆立方英尺天然氣與15億桶石油,總價值約744億歐元。西岸的西班牙角(Spanish Point)氣田已進入開發階段,擁有1.25兆立方英尺天然氣及2.06億桶石油,市值約196億歐元。科里布盆地潛力也很大,估值最高達870億歐元。
敦昆(Dunquin)氣田初估有25兆立方英尺天然氣與41億桶石油,但2012年修正後數據顯示實際可能為14兆立方英尺天然氣與5億桶凝析油[104]。
2012年3月,普羅維登斯資源公司(Providence Resources)在距科克海岸70公里的海域鑽探出第一口商業化油井──巴里羅油井(Barryroe)[105]。當時執行長東尼·歐賴利(Tony O'Reilly Jr.)表示:「這是愛爾蘭離岸油氣產業的重要里程碑。」[106]
當時,該油井每天可產出3,500桶原油,若以每桶120美元計算,每年可創造超過21億歐元的收入[107]。
然而,2023年,愛爾蘭環境、氣候與通訊部拒絕了該計畫的「租賃承諾(Lease Undertaking)」申請,導致巴里羅離岸能源公司(Barryroe Offshore Energy)被迫進行自願清算,宣告退出這項開發計畫。投資者,包括持有20%股份的Lansdowne Oil & Gas公司,正考慮對政府採取法律行動[105][108]。
根據2009年歐盟《可再生能源指令》(Renewable Energy Directive),愛爾蘭設定了到2020年要達到16%能源來自再生能源的目標。2018年,歐盟通過第二版《可再生能源指令》,將2030年目標提高至32%。從2005年到2014年,愛爾蘭來自再生能源的總最終能源消費比例由3.1%增至8.6%。然而,到2020年時,實際比例僅達13.5%,未能達標[109]。同年,電力佔整體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約69%,高於2019年的66.8%[109]。
Arklow Bank
Altagowlan
Anarget
Astellas
Ballincollig Hill
Ballinlough/Ikerrin
Ballinveny
Ballybane
Ballymartin
Ballywater
Bawnmore
Barnesmore
Beal Hill
Beallough
Beam Hill
Beenageeha
Bellacorick
Bindoo
Black Banks
Boggeragh
Booltiagh
Burtonport
Caherdowney
Caranne Hill
\Cark
Carnsore
Carrigcannon
Carrig
Carrons
Castledockrell
Clydaghroe
Coomacheo 1
Coomacheo 2
Coomatallin
Cornacahan
Corneen
Corry Mountain
Crocane
Crockahenny
Cronalaght
Cronelea
Cronelea Upper
Cuillalea
Culliagh
Curragh, Co Cork
Curraghgraigue
Derrybrien
Derrynadivva
Dromada
Drumlough
Drybridge/Dunmore
Dundalk
Dunmore
Flughland
Gartnaneane
Geevagh
Glackmore
Glenough
Gortahaile
Grouse Lodge
Garracummer
Gneeves
Greenoge
Inverin
Kealkill
Kilgarvan
Kilgarvan Extension
Killybegs
Kilronan
Kilvinane
Kingsmountain
Knockastanna
Knockawarriga
Lacka Cross
Lackan
Lahanaght Hill
Largan Hill
Lenanavea
Lisheen
Loughderryduff
Lurganboy
Mace Upper
Meenachullalan
Meenadreen and Meentycat
Meenanilta
Glanlee Midas
Mienvee
Milane Hill
Moanmore
Moneenatieve
Mount Eagle
Mount Lucas
Mountain Lodge
Mullananalt
Muingnaminnane
Pallas
Raheen Barr
Rahora
Rathmooney
Reenascreena
Richfield
Seltanaveeny
Shannagh
Sheeragh
Skehanagh
Skrine
Snugborough
Sonnagh Old
Sorne Hill
Spion Kop
Slieveragh
Taurbeg
Tournafulla
Tullynamoyle
Tursillagh
Slieve Rushen
Lendrum's Bridge
Callagheen
Hunter's Hill
Slieve Divena
Tappaghan Mountain
Lough Hill
Balloo Wood
Brett Martin
Bessy Bell
Bin Mountain
Bessy Bell
Wolf Bog
Owenreagh
Elliot's Hill
Altahullion
Rigged Hill
Corkey
Gruig
Garves Mountain
Ulster University
Locations of wind farms on and around the island of Ireland
在20世紀,水力發電是愛爾蘭可再生能源的主力;但進入21世紀後,風力發電迅速崛起,成為應對氣候變遷的重要能源之一[110]。
愛爾蘭第一座風力電場位於貝拉科里克(Bellacorick),由博爾德納莫納公司(Bord na Móna)於1992年建成,單機容量僅0.3 MW。相比之下,目前的現代風機容量可達4至5 MW,因此老舊風場升級後,單位面積發電量將大幅提升。
截至2022年,愛爾蘭本島已有超過300座風電場。然而,若要將目前約40%的風電占比提高到2030年所設定的80%,風電場數量勢必得加倍。由於海上開發尚在初期階段,主要增長仍仰賴陸上風力發電。唯一現有的海上風場──阿克洛岸風電場(Arklow Bank Wind Park)僅提供全國0.6%的風電來源。
儘管目標宏大,但實現的路上仍面臨不少障礙,例如繁瑣的規劃審批程序與風場老化問題,這些都可能拖慢部署速度[111]。
2022年,北愛爾蘭北海峽(North Channel)提出一項400 MW浮動式風電場計畫,預計2029年投入運轉[112]。
2023年10月,丹麥能源公司Ørsted在安特里姆郡(County Antrim)啟用一座16 MW的風場,由亞馬遜公司透過企業電力購售協議(PPA)全數購買該場所產生的電力[113]。
同年11月,EDF Renewables 宣布將在羅斯康芒郡(County Roscommon)建設一座30 MW的風電場,預計2028年完工,屆時電力足以供應逾2萬戶家庭使用[114]。
根據愛爾蘭可持續能源署(Sustainable Energy Authority of Ireland)2020年的報告,太陽能僅占該國可再生能源使用的1%。由於部分民眾對太陽能電場的外觀影響有所疑慮,使得某些開發案遭遇阻力。都柏林理工學院(現為都柏林理工大學)電機與電子工程學系教授巴里·麥馬林(Barry McMullin)指出:「雖然太陽能是最便宜的電力來源,但這僅適用於你剛好在它發電時需要用到電的情況。如果你想隨時都有電用,那麼太陽能光伏(PV)就無法滿足需求。」[115]
2022年4月,愛爾蘭首座大型地面型太陽能電場在威克洛郡阿什福德(Ashford)投入使用,佔地25公頃,共設置33,600片太陽能模組,年發電量可供約3,600戶家庭使用,裝置容量為8 MW,是該國太陽能發電的里程碑[116]。
根據愛爾蘭電力公司(ESB Networks)的預測,到2023年底,全國太陽能裝置容量可達1 GW。2023年夏季中期時,約有6萬名微型發電用戶貢獻了700 MW發電量,加上371 MW的公用規模電場,總產能已大幅增長[117]。
2023年11月,政府宣布將在11個郡推動5,000萬歐元的學校太陽能計畫,預期可為學校每年節省1,200至1,600歐元的電費。該計畫將安裝最高6 kW的太陽能系統並與電網連接,用電低峰期間的效率將更高[118]。
位於安特里姆郡的克魯克斯通鎮地區(Crookedstone, County Antrim)是全島首座與機場連接的地面型太陽能電場,為貝爾法斯特國際機場提供約27%的電力需求[119]。此電場由 Lightsource 建造,2023年11月,BP公司正式收購 Lightsource 的全部股份[120]。

愛爾蘭第一座水力發電廠為香儂水力發電計畫(Shannon hydroelectric scheme),建於1929年,獨立後七年便完工,由西門子-舒克特公司(Siemens-Schuckert)設計,並主要由愛爾蘭技師與工人建造,裝置容量達86 MW,年發電量約332 GWh[121]。
1974年,特洛山抽蓄發電站(Turlough Hill Power Station)完工,此為愛爾蘭唯一建於山體內的抽蓄式水力電廠,容量達292 MW,施工期約六年[122]。其他小型水力站包括波拉富卡(Pollaphuca)[123]與英尼斯卡拉(Inniscarra)[124]。
香儂發電廠的廠長凱瑟琳·哈爾平(Catherine Halpin)表示,四座主要的水力發電站已使用了全國約70%的水資源潛力[125]。
自2008年起,位於斯特蘭福德湖(Strangford Lough)的一套潮汐發電系統開始運作,利用水下風車由潮流驅動發電,裝置容量為1.2 MW,足以供應約1,000戶家庭用電。該電力由ESB公司供應給愛爾蘭與北愛爾蘭用戶[126]。
另一項潮汐發電技術「Evopod」亦曾在北愛爾蘭的波塔費里(Portaferry)海域試運行,並連接至貝爾法斯特女王大學(Queen’s University Belfast)的海洋實驗室,預期會接入電網[127]。
參見
參考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