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群樽頸
From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Remove ads
種群樽頸(粵拼:zung2 kwan4 zeon1 geng2;英文:population bottleneck)係進化論上嘅一個概念,指一個種群因為一啲災難事件,搞到短時間內有好多—例如講緊起碼 50%—嘅個體死亡或者喪失生殖嘅能力,因而令到個種群數目勁跌。常見嘅「災難事件」有饑荒、瘟疫或者山火呀噉[1]。

種群樽頸好多時都會搞到一種物種絕種。就算個物種最後數目恢復返,種群樽頸都會搞到佢哋一嘢唔見咗好多「可以傳落下一代」嘅基因,呢點成日會引致個種群基因多樣性下跌,或者加劇基因漂變嘅現象[2]。
如果讀者遇到唔識嘅概念,可以去參考吓進化論。
動物案例
獵豹

獵豹(學名:Acinonyx jubatus)被指係佢哋進化史上經歷過種群樽頸。事實表明,好多跡象顯示獵豹嘅基因多樣性唔夠高:獵豹之間好多時就算直接做植皮都唔會引起免疫反應(反映個體之間嘅喺遺傳上唔係爭咁遠),又成日對啲病冇抵抗力;而且獵豹公仲成日出現精子濃度唔夠或者精子畸型等嘅問題;有科學家推測,獵豹喺大約 10,000 年前嘅對上一個冰河時期嗰陣經過咗種群樽頸,加上長時間嘅近親繁殖,搞到佢哋好唔夠基因多樣性[3]。
人類
有唔少科學家都有研究喺人類當中發生過嘅種群樽頸。
根據一份 1999 年做嘅研究,大約二百萬年前,直立人(homo eretus)啱啱開始出現嗰時,一班南猿之間曾經出現過種群樽頸[4]。
一份2023年喺《科學》期刊出版嘅研究就推算話,80萬年前左右因為極端氣候嘅關係,早期人類遇上咗種群樽頸,由大概10萬人跌到淨低千幾人。即係話,現代人類嘅祖先試過幾近滅種,而且人口數字之後11萬年都冇起色。[5][6]不過有科學家覺得,海德堡人嘅出現就係源自於呢次種群樽頸,佢哋可能係我哋同尼安德特人嘅共同祖先。[7]
而一份 2005 年嗰陣做嘅研究就話,1492 年打前美洲大陸嘅土著,全部都係嚟自一群喺對上一次冰河時期[註 1]由亞洲經陸橋行到去美洲嘅人,而呢個古老族群估計得嗰 70 個人咁少,造成美洲土著基因多樣性唔夠[8]。
第啲動物
Remove ads
睇埋
註釋
- 冰河時期表示當時全世界好多水都結晒冰,海平面下跌,亞洲同美洲之間嗰條陸橋仲喺海平面上面。
引咗
拎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