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台5線

連結台北、基隆兩大都市的台灣省道公路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台5線
Remove ads

台5線臺灣省道之一,連接臺北市與基隆市,故又名北基公路。路線起自臺北市行政院前路口(臺灣公路原點)起,沿忠孝東路南港區,後轉研究院路、南港路進入新北市汐止區,經過基隆市七堵區暖暖區仁愛區,終點位於基隆市南榮路與仁五路口,公告與實際里程均為27.916公里。台5線共有支線1條(台5乙線已於2013年6月解編)。

事实速览 臺灣省道臺5線, 道路信息 ...

本路線在過去是臺北基隆間聯絡之直接孔道,也是基隆港貨物運送至臺北的重要路線;國道一號通車後,本路線轉型為臺北、汐止與基隆地區的區域聯絡性質,其中臺北市路段帶動了臺北市東區甚至汐止的發展。

Remove ads

支線

甲線

事实速览 臺灣省道臺5甲線, 道路信息 ...

全長8.623公里,為原台5線行經新北市汐止區與基隆市七堵區的舊路線(汐止大同路/七堵明德三路),西起汐止區樟樹灣新台五路、大同路口,經汐止、五堵等地,至基隆市六堵新台五線(明德二路)、明德三路口(六堵橋)為止。原台5甲線麥克阿瑟公路(今國道1號基隆端內湖交流道段)的編號,後來改為汐止外環道(新台五路)的編號。1993年兩條路線互換編號,台5線改行新台五路,行經汐止市區大同路的舊線改為台5甲線,台5甲線行經五堵保長坑一帶有汐止貨櫃車專用道匯入加上許多貨櫃場皆設在沿線,來往台北基隆的車輛也多走新線(新台五路)以避開大車。

Remove ads

乙線(已解編)

事实速览 臺灣省道臺5乙線, 道路信息 ...

全長2.085公里,名為汐止貨櫃車專用道,起點為於台5甲線五堵路段,跨越基隆河後以高架橋沿基隆河北岸行進,終點為國道一號汐止交流道,以引導五堵地區貨櫃場之車流利用專用道直接進入高速公路,避免貨櫃車進入汐止市區。2013年6月17日行政院公告台5乙線全線解編[1]

歷史沿革

清朝及日治時期

1632年,西班牙人已開闢艋舺(萬華區)至雞籠(基隆市)間之小徑。光緒年間,台灣巡撫劉銘傳將雞籠台北道加以拓寬並架設橋梁,沿線聚落如南港、水返腳(汐止)、保長坑、五堵、六堵、七堵、八堵等地日漸發展。日治時期,隨著台北市政治地位提升與工商業日漸發達,台北必須倚靠基隆做為外港,因此北基間交通為台北市經濟之命脈,1935年起,日本政府計畫在六年內,將北基道路全線改造為瀝青混凝土高級路面,但由於1937年二戰爆發,計畫因而停擺,僅完成快車道部分之混凝土路面工程;北基道路雖未按計畫改善完成,但路面品質在當時的台灣仍數一數二。當年北基道路是沿今日八德路與南港路進入汐止、基隆,連帶帶動了錫口(松山)地區的發展。

1962年臺灣公路第一次整編

公路法實施後,公路主管機關依法將全台各等級公路賦予編號。北基公路納編為省道台5線,路線與日治時期大致相同,但南港一帶由原來的經興南街改為經新闢之南港路。1964年5月2日北基新路通車,命名為麥克阿瑟公路(麥帥公路),是臺灣第一條全線立體交叉之封閉式快速公路,台灣省公路局並將台北市南京東路與麥帥公路共同納編為台5甲線。

1978年臺灣公路第二次整編

1978年後,因應原麥帥公路改建為國道一號以及台北市升格直轄市,將台5甲線改為新闢之汐止外環線(後稱為新台五線),原南京東路、麥帥公路等路段則解編;新建之汐止貨櫃車專用道則編為台5乙線。台北市路段從原路線八德路、南港路改為行經忠孝東路、研究院路及南港路。

1993年臺灣公路第三次整編

將原台5線與原台5甲線路線對調,即台5線改行汐止市新台五路,台5甲線行經汐止市區(大同路)。

行經行政區域

主線
更多信息 縣市, 鄉鎮 市區 ...
甲線
更多信息 縣市, 鄉鎮 市區 ...
乙線(已解編)

全線均位於新北市境內。

更多信息 鄉鎮 市區, 地點 ...

行經行政區域長度

臺五線

更多信息 縣市, 鄉鎮 ...

臺五甲線

更多信息 縣市, 鄉鎮 ...

沿線路名

沿線設施與景點

參見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