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应天府 (明朝)

明朝行政区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应天府 (明朝)
Remove ads

应天府明朝设置的,为明代初期首都,後改留都。辖区即今南京市,及句容市溧阳市范围。

事实速览 应天府, 國家 ...
Thumb
明朝陈沂所著《金陵古今图考》中明朝都城图

历史

元朝时,为集庆路,属江浙行省

明京城

至正十六年(1356年、太祖丙申年),朱元璋攻占集庆路,三月改集庆路为应天府。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即吳王位,定都應天府。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拓建建康城[1][註 1]。明洪武元年(1368年)八月,朱元璋稱帝,仍以建康城為京城,二年九月始建新京城,六年八月建成。都城内的宫城(即明故宫)称紫禁城。洪武十一年,称京师

失去京城地位、作為明陪都

建文元年(1399年)燕王朱棣反叛他的姪子建文帝,發動了靖難之變,建文四年(1402年)燕兵破應天府城,朱棣登基,是為明成祖,明年改元永樂。

永樂元年(1403年),朱棣決定北平府改為順天府(今北京),立為陪都北京[註 2]

永樂十九年(1421年),明成祖正式遷都,史稱永乐迁都,南京應天府成为陪都,仍有南京六部

南明弘光元年(1645年),清軍佔領江南,改應天府為江寧府

官制

洪武初年,應天府設知府同知通判經歷知事照磨等官。後添設治中推官。洪武三年、陞格為正三品衙門。賜銀印。同時,將知府改為府尹。同知更為府丞。洪武二十七年、添設檢校

行政区划

应天府下领八县。

更多信息 原归属、名称, 县名 ...
Remove ads

人口

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编户一十六万三千九百一十五,口一百十九万三千六百二十。弘治四年(1491年),户一十四万四千三百六十八,口七十一万一千三。万历六年(1578年),户一十四万三千五百九十七,口七十九万五百一十三。

職官

历任長官

更多信息 姓 名, 籍贯 ...
更多信息 姓 名, 籍贯 ...
Remove ads

注释

参考文献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