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永曆

南明年號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永曆
Remove ads

永曆(1647年—1661年)是中國南明永历帝年號,共使用15年。

事实速览 永曆, 政權 ...
Thumb
永历通宝一分铜钱

南明在中國大陸使用十五年,連同臺灣明鄭時期持續使用「永曆」年號直至永曆三十七年(1683年)八月十八日鄭克塽降清為止。[1]

永曆十五年十二月三日(1662年1月22日),緬人將永曆帝送至吳三桂營,[2]永曆十六年四月十五日(1662年6月1日)永曆帝昆明吳三桂縊死,史稱咒水之難

明史》记载永曆年号起于1646年十一月。《罪惟錄》、《明紀》等则记为1646年上尊号,明年改元。今多从之。[3][4][5][6][7]

1647年反清起事者王光代郭應銓用此年号。[3][8][9]

1648年,鄭森始知永曆帝立,停用隆武年號,改奉永曆年號。

1649年反清起事者虞允用此年號。[10]

Remove ads

来歷

朱由榔為萬曆帝之孫,於崇禎時封永明王,後繼承桂藩,再承大統,乃“取藩封‘永’字,又以萬曆帝之孫取‘曆’字”,定為年號。[7]

改元

  • 隆武三年正月一日(1647年2月5日),改元為永曆元年。

大事記

  • 永曆元年——桂王朱由榔即位於肇慶賜姓遙奉永曆年號,自稱「招討大将军、罪臣、国姓成功」。
  • 永曆六年元月——海澄守降郝文興降鄭。
  • 永曆六年四月——施琅降清,成功殺施琅之父及其弟施顯。
  • 永曆六年五月——清軍水師攻打廈門,為鄭軍所敗。
  • 永曆七年五月——清軍攻打海澄,為鄭軍所敗。
  • 永曆八年十一月至十二月——漳州千總劉國軒降鄭,鄭軍入漳州。
  • 永曆十年六月——黃梧同副將蘇明據海澄降清。
  • 永曆十三年——鄭成功北伐金陵戰敗,甘輝遇俘不降就義。
  • 永曆十五年——清順治帝駕崩,由其子玄燁繼位,年號康熙
  • 永曆十五年三月初一日 (1661年3月30日),鄭成功自金門出發攻打台灣,引發鄭成功攻臺之役
  • 永曆十五年十二月初三日 (1662年1月22日),永曆帝被新緬甸王莽白送至清軍營內。
  • 永曆十五年十二月十三日 (1662年2月1日),台灣長官揆一簽下締結書,鄭成功攻臺之役結束。
  • 永曆十六年四月十五日 (1662年6月1日),永曆帝被吳三桂殺害於昆明[11],南明滅亡。鄭氏集團仍沿用永曆年號。
  • 永曆十六年五月八日,鄭成功卒。同年發生鄭經靖難鄭經攻臺取得政權。
  • 永曆十七年——鄭經在臺灣依然用永曆年號。
  • 永曆十八年正月——周全斌降清。
  • 永曆十八年三月——鄭經退守東寧。
  • 永曆十九年四月——清軍派施琅為主將、周全斌為副將進攻臺灣,遇到颱風,各船被吹散。
  • 永曆二十三年——清康熙帝正式親政。
  • 永曆二十七年十一月,吳三桂反清,引發三藩之亂
  • 永曆二十八年——鄭經響應三藩,出兵中國。
  • 永曆三十二年——吳三桂自稱皇帝。
  • 永曆三十四年——鄭經撤兵回臺灣。
  • 永曆三十五年——正月,鄭經卒於承天府東寧之變,鄭克𡒉被殺,鄭克塽襲位。
  • 永曆三十七年——六月,施琅攻臺劉國軒敗。八月十八日(1683年10月8日),明鄭鄭克塽向清朝投降。

出生

逝世

  • 永曆十一年三月——鄭鴻逵鄭芝龍之弟、鄭成功叔父。
  • 永曆十三年——甘輝,明鄭部將。隨鄭成功北伐南京時遇俘,不降就義。
  • 永曆十三年——萬禮,明鄭部將。隨鄭成功北伐南京時遇俘,不降就義。
  • 永曆十五年正月初七日——愛新覺羅福臨,清順治帝(1638年出生)
  • 永曆十五年八月廿四日——謝永常,明鄭部將(1630年出生)
  • 永曆十五年十月初三(1661年11月24日)——鄭芝龍,武裝海商集團,鄭成功之父。(1604年出生)
  • 永曆十六年四月十五日——朱由榔,南明永曆皇帝(1623年出生)
  • 永曆十六年五月初八——鄭成功延平王(1624年出生)
  • 永曆十六年——馬信,明鄭部將,鄭成功卒後不久病故。
  • 永曆十六年六月二十七(1662年7月21日)——李定国晋王(1620年出生)
  • 永曆十六年十月——黃昭,明鄭部將,擁立鄭襲。戰死於鄭經克臺
  • 永曆十六年十月——蔡雲,明鄭部將,擁立鄭襲。鄭經克臺中被鄭襲委罪,被賜自縊。
  • 永曆十六年十月——蕭拱宸,明鄭部將,擁立鄭襲。鄭經克臺戰敗被擒,斬首。
  • 永曆十六年十一月十三——朱以海,明宗室,魯王。(1618年出生)
  • 永曆十八年三月——盧若騰,明鄭政治人物。(1600年出生)
  • 永曆二十二年——蔡政,明鄭政治人物。
  • 永曆二十三年——洪旭,明鄭部將(1605年出生)
  • 永曆三十二年——吳三桂吴周皇帝(1612年出生)
  • 永曆三十四年——陳永華东宁总制(約1634年出生)
  • 永曆三十五年——鄭經延平王(1642年出生)
  • 永曆三十五年——鄭克𡒉,鄭經之世子,即位後在東寧之變中遇害(1662年出生)
Remove ads

紀年農曆對照表

南明

表格中各月的干支即為各月的第1日,「」表示該月有30日,「」表示該月有29日,「閏月」表格中的中文數字表示該年為閏某月(比如「三丙寅」裡有中文數字「三」,即表示該行所在年份有閏三月),各月初一底下的數字表示對應的西曆日期。

更多信息 西元, 干支 ...
更多信息 西元, 干支 ...
Remove ads

明鄭

更多信息 永曆, 二年 ...
Remove ads

同期存在的其他政權之紀年

參見

參考文獻

延伸閱讀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